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简单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择本社区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简单康复治疗,训练项目主要包括体位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对性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后均接受FMA运动功能评分测试。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FMA总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以及FMA总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简单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康复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技术网络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探讨该技术网络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石家庄市、区各级残联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支持和协调下,由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康复科和石家庄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了较完善的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技术网络,自行设计了"爱脑康复手册-脑卒中康复档案",制定了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工作流程,统一了脑卒中社区评估方法及治疗技术,并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对该技术网络运行1年前后合作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情况、接受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 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技术网络运行1年前后,合作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情况、接受康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石家庄市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技术网络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期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  叶爱霞  庄雪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15-161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增加康复护理内容。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1],每位患者均于入院第1天~第3天内做第1次功能评定,出院时做第2次评定。结果:治疗后FMA评分,试验组58.40±16.25,对照组11.63±9.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982,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73-79
目的探讨简易徒手康复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社区康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简易徒手康复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变化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上、下肢功能评级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同对照组17.02%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简易徒手康复技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综合康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康复多限于医院,社会及家庭参与度不够,并且存在康复时间短、治疗成本高,预期效果差等情况。因此制定适合社区特点的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家庭和医院康复一体化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连续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对家庭成员及社区助残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参与到患者的生活功能康复过程中,把康复的过程由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使脑卒中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偏瘫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的发病率高 ,其致残率亦高。我国现有脑卒中幸存者 50 0万人左右 ,其中 3 /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生活需要照顾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由于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较晚 ,康复意识缺乏 ,许多脑卒中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康复治疗 ,是其功能和能力未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上对脑卒中康复已形成全面、系统的规范化管理。资料表明 ,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病后第 1年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帮助者占 60 % ,仅 1 5%需他人较多的帮助 ,5%需全部依赖他人。相比之下就可看出 ,在我国应积极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以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组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选治疗前1日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接受康复治疗与护理,能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将 6 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分为治疗组 (34例 ,接受康复治疗 )和对照组 (34例 ,未接受康复治疗 )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 ,结果 ,两组出院时评分比入院时均有增加。康复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我科对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预防性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按摩及肢体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 《河北医学》2002,8(11):1050-105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且其功能恢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1] ,笔者以相关康复理论为指导 ,尝试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的方法配合肢体功能训练对 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的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家庭和社会。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相应地遗留了大量伴有严重肢体残疾的患者。据报道约2/3的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偏瘫。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得到正规、系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其功能恢复程度要显著高于未经康复治疗的患者。康复治疗已经成为脑卒中综合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康复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行为,与病人的支持系统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许凤莲  叶兰芬 《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脑卒中患者不仅需要专业医师的精心治疗及指导,更需要综合、协调的持久康复服务,这种服务只能立足于社区及家庭.我院通过开展社区康复,使患者在家中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康复支持及普及力度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影响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脑卒中患者制定合适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完善社区康复工作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福州市7个社区进行抽样调查,自制量表,对每个社区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特征,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情况,伤残情况对脑卒中社区康复的影响,社区康复服务状况.结果 共调查福州市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3名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表现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其中只有420住患者接受过社区康复服务,超过半数的卒中患者享受不到康复服务.结论 目前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仍十分有限,康复意识需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我科对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社区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脑卒中患者51例,按居住地分为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前者28例患者接受本院康复科医技人员直接参与和指导的社区康复治疗,后者23例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采用NIHSS卒中量表与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估,比较两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社区康复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NIHS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社区康复组上述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康复中心直接指导模式下进行社区康复的新模式,更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来笔者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78例,根据康复模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9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模式,对照组仅采用早期医院康复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4例,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康复治疗。并同时选择相同病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未进行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均在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 6分级法,步行能力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康复治疗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ADL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