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通元针法是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简称,该法以督脉、脑及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以任脉、三阴经及腹部募穴引气归元,并辨证配以五输穴及其他特定穴,组成平衡阴阳的针灸处方。通过病案举例的方法,详细介绍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针法治疗眩晕,总结归纳了通元针法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赖新生教授通元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经验。通元针法是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一分为二的简称。本文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重视配穴及得气、针药结合四个方面阐述通元针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通过病案列举的方法,说明通元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提示该疗法值得在帕金森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气街理论为中医经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里内外横向联系的捷径,加强了针灸对内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通元针法系赖新生教授独创的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调神、引气归元两部分。为剖析通元针法与传统经络理论的联系,本文以通元针法与气街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为基点,从气街的文献记载追溯气街的原始概念,通过通元针法临床的印证,揭示了气街是经气运行主干道中的矢向通路,是联系体表与机体深部及脏腑组织器官的直接通路的本质内涵,总结出传统的气街理论为通元针法治疗疾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析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蕴含的阴阳之道。从古至今,针灸治疗法则博大精深,百家争鸣,赖新生教授将其归结为"通督养神、引气归元",此又可进一步归结为"平衡阴阳"四个字,并充分体现在其所创立的"通元针法"中。该法从阴阳立论,以阴阳为最高指导思想,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为最终目的。文章从选经用穴的角度对通元针法所蕴含的阴阳之道细作分析,分主配相成、任督相配、俞募互补、肾中相合四部分,从而突出通元针法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5.
不孕不育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成为逐渐成为不孕症患者的最后一道补救治疗措施,然而目前国际IVF-ET妊娠率仍在30%~40%,有进一步提高的社会需求。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多年临床实践中所创,李月梅教授近年在其思想指导下,运用中医辨证思维,分析IVF-ET分期所特有的症候群,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属于中医"郁证"范畴。近年来抑郁性神经症发病人群处于上升趋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赖新生教授用自创的通元针法临床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疗效显著,故以抑郁性神经症作为切入点,结合通元针法的理论背景、治法立意、经络基础、用穴特点等对抑郁性神经症进行临床治疗规律的总结和探讨,拟为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提供新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68-2070
文章旨在介绍赖新生教授所创立"通督养神,引气归元"针法的基本理论观,从经典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包括了通元针法的阴阳整体观、元气观、调神通元观、临床辨证观和临床取穴观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探究赖新生教授用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梅核气的临证经验.赖教授指出本病病因病机为情志失宜,气血失和,肝气易郁,气痰胶结.病理因素以气、痰为主,久则生瘀、化火,甚至导致阴阳虚损.治疗上予通督调神,安养脏腑;引气归元,通调气血,并重视疏导情志,心身同调.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应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经验。通过归纳论述和病案列举的方法,针对现代不孕不育的关键病因,分别从男女双方进行"壮男精"、"调女经"进行辨证和经验治疗,并对针药结合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示:赖新生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疗效显著,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0.
通督养神针法为赖新生教授所独创,该法取穴以督脉为主,以调神为治疗目的。本研究从神、脑、督脉、五脏4个方面阐述通督养神立意,将其与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之病因病机相切合,进而剖析治疗该病的组穴处方。病案举例介绍赖新生教授运用通督养神针法有效治疗该病,提示此针法值得在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康复训练+通元针法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变化,记录不良反应,随访治疗后寻求其他治疗方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 88%,对照组总有效率70. 6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腰腿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显示,对照组寻求其他治疗者较多,治疗组则较少,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元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赖新生教授所创赖氏通元针法包括通督养神和引气归元两大治疗法则,其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从而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主要对通督养神之立法依据及处方组穴原则作以分析,以提供一新针灸治病组方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元针法为赖新生教授在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两部分,旨在通过调整经络脏腑以达到平衡阴阳。赖师以任督二脉为靶点,通督养神,引气归元,调节人体性腺轴功能,从而达到"通""引"二大功效,其治疗习惯性流产及继发性不孕症,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阐述"通元针法"结合地西泮埋药线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体会。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自己创立的一套治疗法则。"通元针法"即通督调神、引气归元,选取的腧穴中,背俞穴以心俞、膈俞(四花)为主,腹部腧穴以天枢为引导阴阳之气的主穴,气海、关元、归来为辅穴,以养脏腑神气,调血脉,使神明安、血脉气机条达、脏腑得养则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配合浸泡过地西泮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将药物与针刺法、埋线法三者完美结合,使特发性癫痫的治疗得以延伸,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根据门诊治疗观察,相对于单纯性进行针刺治疗癫痫,其"通督调神,引气归元"配合地西泮埋药线治疗癫痫具有巨大的优势,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介绍赖新生教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经验。赖新生对该病病因病机认识概括为内燥为主、脏腑失养,肝肾为要、病及多脏,阴虚燥热、久必夹瘀,治疗上针药并用,中药以滋补肝肾、生津活血为主,兼多脏腑辨治,调理气血,并应用"通元针法"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使之阴阳平衡,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剖析通元针法及标本根结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举1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传统的根结标本理论为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7.
介绍赖新生治疗双相障碍经验。认为痰、瘀、郁、火为双相障碍的主要病理因素。双相障碍以五脏失衡,重阴则郁;阳亢发狂,或有虚候;元神失主,阴阳转换失司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抑阴平阳;疏肝调气,重在治神;平调阴阳,以缓代发,并应用通元针法使之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赖新生教授基于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论治黄褐斑经验。赖教授认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亏虚,元气不足或元气郁滞、三焦气化不利、营卫失和,致气血逆乱、瘀阻脉络,气血无法上荣于头部而成斑,并指出本病枢机关键在“三焦”,“利三焦”“调膜腠”应贯穿治疗始终,自拟中药“祛斑美颜方”,针刺善用“引气归元针法”,辅以刺络放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049-2051
探析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经验。赖教授认为"元神"为癫痫病机转化的枢要,固元养神为治疗的关键。其创用"通元法",针刺以阴阳为体,元气为用,通元调气,重阳治神,安和五脏;强调针药结合,药穴互补为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失眠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通元针法治疗,选穴以百会、心俞、膈俞、天枢为主穴,配穴取背俞穴、气海、关元、归来;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治疗,选取四神聪、三阴交等穴。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总评分分别为80.0%、(7.14±0.66)分与76.0%、(8.27±0.63)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94,P0.05)。结论:通元针法能够提高失眠患者远期睡眠质量,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