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板结合术后中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同定,术后予以中药活血化瘀。结果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2个月,15例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良好,无钛板螺钉折断滑脱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钛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特别是即可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又无需行石膏外固定,明显地提高了植骨融合率,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早在1958年,Robinson.Smith就提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病。本手术方法可通过颈前路途径去除脊髓前面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稳定颈椎的作用。术后多数病人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这种不用内固定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主要缺陷是术后脊柱不稳定,从而引起植骨块移位、植骨不融合、进行性颈椎后凸、脊柱排列紊乱以及需要行长时间外固定等。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颈前路内固定系统,如各种型号钛板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采用记忆合金门型钉经颈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外伤所致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术、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但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所造成的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自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作者采用颈椎后前路联合减压、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合并颈髓损伤1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固定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手术复位减压同时采用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解决创伤后颈椎不稳、防止植骨块移位或塌陷、维持颈椎高度与生理前凸和序列关系,以及提高融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治疗25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许汉权 《新中医》2016,48(2):123-12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随访12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轴性症状。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X光片见病理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块位置满意,钢板螺钉位置正确可靠、无松动。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达100%(35/35),对照组植骨融合率达96.97%(32/3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情况较对照组轻,VAS评分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保证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轴性症状。  相似文献   

6.
朱彩香 《中医正骨》2004,16(8):57-57
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属于创伤中的危急重症,并发症多,致残率高.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手术是处理本创伤首选方式.我院自2000年6月~2003年,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文秀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65-166
颈椎骨折中约70%好发于第4~5节颈椎节,急性外伤挫椎间盘突出好发于第3~4颈椎,由于过度屈曲、介展,压缩引骨折或脱位,常可累及脊髓而致高位截瘫。治疗颈椎骨折一般首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整合钛板内固定,但由于颈椎前路手术危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自SmithRobinson和Doward首先报道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 ,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损伤、颈椎退行性变的治疗 ,但该术式可有骨不连、植骨块滑脱、椎间塌陷等并发症。而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为植骨提供了有效的固定 ,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我院自 1 998年2月— 2 0 0 1年 9月开始应用Orion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手术治疗颈椎损伤患者 1 2例 ,现将手术配合和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6~ 68岁 ,平均 3 0 .5岁。颈椎骨折脱位合脊髓损伤 7例 ,FrankelA级 3例 ,B级…  相似文献   

9.
自Smith Robinson和Doward首先报道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 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损伤、颈椎退行性变的治疗, 但该术式可有骨不连、植骨块滑脱、椎间塌陷等并发症. 而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为植骨提供了有效的固定, 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 我院自1998年2月-2001年9月开始应用Orion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手术治疗颈椎损伤患者12例, 现将手术配合和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它是指脊髓外在致压物导致脊髓功能障碍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常用的术式,除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外,为了促进植骨愈合及患者早期活动,常同时采用内固定。我院2003年9月~2004年6月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术治疗36例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椎手术的基本原则为充分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植入骨的有效生物功能及可供植骨融合的稳定结构。目前多数学者提倡应用内固定,可显著提高颈椎多节段植骨融合术后的即刻稳定,有效恢复椎间高度,减少植骨块塌陷、脱落等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轻减压,重视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情况。自2004~2006年,作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爆裂骨折并全瘫19例,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并不少见,自2003年7月以来,我们采用经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移植及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47例,获得满意复位和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64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颈脊柱创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往往造成颈椎不稳和高位截瘫。该类患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通常采用前入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以恢复重建颈椎正常序列,维护其稳定性,解除脊髓压迫,从而减轻脊髓损伤。2005年9月-2006年4月我院在C臂下行颈椎骨折椎体减压内固定术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首次描述颈前路减压、植骨术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但植骨块滑脱、塌陷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尚未完全解决.颈椎钢板内固定具有术中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外固定简单,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者自1996年起,采用CSLP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是目前最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3年10月行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14例,其中单纯减压植骨6例,减压植骨加颈椎带锁钢板(CSLP)内固定8例。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伴SCI的胸腰段骨折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上下终板成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大多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颈椎骨折经颈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4-2007年,作者对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1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26-71岁,平均41岁。车祸伤15例,坠落伤6例。颈椎骨折13例,骨折伴脱位8例。不全瘫者7例,截瘫2例,无脊髓损伤1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颅骨牵引和全身麻醉下手法复位在下颈椎脱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对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26例新鲜下颈椎脱位患者,采用常规颅骨牵引和全身麻醉下手法复位;男17例,女9例;年龄21~75岁,中位数48岁;C4~C5脱位7例、C5~C6脱位14例、C6~C7脱位5例;单纯脱位20例,脱位伴骨折6例;双侧关节突关节交锁19例,单侧关节突关节交锁7例;根据脊髓损伤的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9例、D级4例、E级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4~28 h,中位数19 h。术后随访观察椎体复位、植骨融合、椎间高度恢复、并发症发生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椎体均复位良好,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椎间高度均得以恢复;均无血管损伤、气管损伤、食管损伤、脊髓损伤、椎体再脱位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5例、C级5例、D级6例、E级5例。结论: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前,采用常规颅骨牵引和全身麻醉下手法复位,创伤小,可实现颈椎即时复位,且复位成功率高,椎间植骨融合率高,能恢复椎间高度,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方春华  张晓慧 《河北中医》2010,32(1):129-130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疾病,目前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疗法。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主要手段,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损伤,其主要术式包括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侧前方减压术和人工椎体置换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