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则接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2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药物耐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患者143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47例患者、对照组(B组)48例患者、对照组(C组)48例患者。观察组(A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对照组(B组)给予胶体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照组(C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C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是93.62%、83.33%、91.67%;幽门螺杆菌症状缓解率分别是93.62%、89.58%、91.67%;幽门螺杆菌症溃疡愈合率分别是91.49%、87.5%、89.5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缓解率、溃疡愈合率都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讨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在临床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克拉霉素治疗组50例和阿莫西林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的联合治疗中抗菌药都是左旋氧氟沙星,抑酸药是雷贝拉唑。治疗时长是10 d,对照组50例为单纯使用雷贝拉唑治疗。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的6周内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克拉霉素治疗组Hp根治46例,根治率为92%;阿莫西林治疗组根治41例,根治率为89.13%,对照组根治率为62%,得知克拉霉素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阿莫西林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是在临床是安全高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胶体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85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64)、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62),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胶体铋剂四联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林霉素、胶体铋剂三联治疗, 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 观察组、 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2.19%(59/64)、84.75%(50/59)、76.27%(45/5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9.06%(57/64)、71.19%(42/59)、为62.90%(3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3%(58/64)、89.83%(53/59)、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胶体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疗效较佳,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3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61例随机分为A组56例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B组53例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雷贝拉唑,C组52例予丽珠得乐、甲硝唑、阿莫西林.疗程均为2周.结果: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2.14%、96.23%和65.38%,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HP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雷贝拉唑疗程2周的三联疗法是治疗HP感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某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350例,时间在2013年4月20日至2016年4月1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3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比3组症状积分、HP清除率、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症状积分(1.34±0.12)分、B组症状积分(1.31±0.11)分,C组症状积分(1.36±0.21)分,3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HP根除率比较中,A、B、C三组数据均无差异性,P0.05,在6个月后复发情况中,A组较低,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可稳定病情,且根除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含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初治失败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片+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片+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能够提高Hp感染清除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105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52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7天(A组);B组53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200mg,每天3次口服,疗程7天(B组)。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查Hp。结果A组Hp根除率92.3%、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4.2%、症状缓解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而B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73.6%、75.5%、77.4%、17.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牛燕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03-2204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Hp)以及患者胃溃疡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愈合率显著较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胃溃疡,具有不良反应少、Hp根除率高、愈合率高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达克普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7d;治疗组予雷贝拉唑(波利特)+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疗程5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1%(P〈0.05)。结论采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有更好的Hp根除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试验组行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86.67%,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复发率为10%;对照组31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74.19%,临床治疗有效率77.42%,复发率为22.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组成的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均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均给予艾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依次对两组的有效率、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复发率为1.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4.7%,根除时间为(7.9±1.8)d,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4%,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艾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可更显著且迅速的促进幽门螺杆菌根除,完善临床疗效,抑制不良反应,并且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患儿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0例),分别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传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10d序贯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92%VS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VS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确切,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荣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23-424
目的观察和评价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5d疗法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1年确诊为Hp阳性的胃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9%,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含雷贝拉唑5d疗法方案治疗Hp阳性胃炎具短程、安全、有效、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3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120例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B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C组采用雷贝拉唑钠+甲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运用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对Hp感染根除率最高,但3组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E和△C/△E最佳,B组C/E和△C/△E也较理想.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分析,经济条件许可者可选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方案,对于雷贝拉唑钠+甲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可推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林廷辉 《吉林医学》2014,(22):4947-494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在一般人群中普遍应用。所用药物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代谢。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通常口服治疗并发症的药物,因此增加了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本研究目的是评估临床实践中根除幽门螺杆菌1周治疗中CYP依赖性肝脏代谢系统的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相互作用。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纳入本研究,接受1周雷贝拉唑(20m g,2次/d)、克拉霉素(500m g,2次/d)和甲硝唑(500m g,2次/d)联合治疗。因13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13C-ABT)为非侵入性和非创伤性的检查,所以被选择用于评估CYP依赖性酐酶体系药物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索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治疗愈合的效果.方法 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做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认阳性者48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口服,共两周;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克拉霉索0.2g每日3次口服,共4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胃溃疡愈合率77.8%;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92.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溃疡为83.3%,十二指肠溃疡为88.9%,副作用发生率为2.18%.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是疗效确切和安全的治疗消化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组33例,以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Amoxicillin,A)、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治疗;雷贝拉唑(Rabeprazole,R)组31例,以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奥美拉唑(Omeprazole,O)34例,以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周,然后3组单独给予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连续2周,疗程结束3周后复查Hp。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1.1%、90.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8.2%。结论:3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地根除Hp。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