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人新鲜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分离 ,探讨不同细胞生长因子的体外培养体系对CD34+ 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 :用SCF、FL、GM CSF、IL 3、IL 6、G CSF、TPO组合成不同的实验组 ,对脐血中分离的CD34+ 细胞进行 2 1d的体外培养 ,扩增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从而求得细胞培养较好的细胞因子组合。结果 :不同细胞因子组细胞培养孔CD34+ 细胞比例在培养 7d时已经开始上升 ,10d时继续上升 ,到 14d达高峰 ,继续培养 18d ,CD34+ 细胞比例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培养前水平 ,培养 2 1d ,CD34+ 持续下降。总细胞数在第一周即扩增 35 .32倍 ,10~ 14d总细胞数扩增 331.7倍 ,2 1d总细胞数扩增 4 2 2 .2倍 ,SCF +IL 3+IL 6 +TPO +FL细胞因子组合对总细胞扩增最多 ,SCF +IL 3+IL 6 +GM CSF +G CSF对总细胞扩增略少 ,其次是SCF +TPO +FL细胞因子组合 ,最少为SCF +IL 3+IL 6 +GM CSF细胞因子组合 ,细胞涂片染色观察 ,体外培养 14d ,细胞胞体小 ,胞浆量少 ,胞核体积大 ,规则 ,为早期造血干细胞。结论 :体外HSC培养 ,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作用 ,但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细胞的扩增作用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集落刺激因子体外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 ,研究集落刺激因子对CB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RPMI1 640培养液加入集落刺激因子IL - 3、SCF、GM -CSF及其组合 ,体外扩增CBMC ,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作为对照组。结果 :加入不同集落刺激因子体外培养CBMC与PBMC后 ,增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加入IL - 3、SCF、GM -CSF组最为显著 ;CBMC的增殖活性与PBM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集落刺激因子可在体外扩增CBMC ,IL - 3、SCF、GM -CSF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与PBMC相比 ,CBMC有更高的增殖潜能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DEXTER基质细胞培养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动态观察人脐血CD34^ 细胞DEXTER基质细胞培养的情况。方法 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带血CD34^ 细胞,按照DEXTER法行脐血基质细胞培养,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基质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SCF及SCF BFGF组合可促进基质细胞集落的生成,脐血基质细胞在生长情况、组成成分、细胞形态等方面与骨髓基质细胞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结论 脐血CD34^ 细胞在生长因子的辅助下能促进基质细胞集落的形成,有望成为新的基质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脐血CD34~+细胞体外短期培养扩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更有效的体外扩增脐血CD34 + 细胞的造血细胞因子组合 ,采集健康产妇脐带血 ,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 + 细胞。采用SCF、FLT3 L、TPO和IL 34种具有早期作用的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进行脐血CD34 + 细胞短期无血清液体培养 ,观察培养前后有核细胞、CD34 + 细胞、CD34 + /CD38- 细胞、CFU GEMM、CFU GM和BFU E数量的变化。结果在 3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中 ,同时应用SCF、FLT3 L、TPO和IL 34种细胞因子培养 7d的扩增效果最好。突出的发现是在这种条件下CD34 + /CD38- 细胞亚群达到平均 1 97.9倍的扩增效果。提示 :SCF、FLT3 L、TPO和IL 34种细胞因子是脐血CD34 + 细胞体外扩增理想的细胞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5.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带血AC133+细胞体外扩增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带血AC133+细胞体外扩增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新鲜分离的、不同培养条件下体外培养7、14d的脐带血AC133+细胞的扩增效率.结果新鲜脐带血AC133+细胞的比例为(0.93±0.2)%.短期液体扩增培养后,脐带血AC133+细胞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在细胞因子SCF、FL和IL-3组合下,AC133+细胞的细胞数及扩增倍数与SCF、FL和IL-11组合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体外短期扩增培养中,早期效应细胞因子能显著上调脐带血AC133+细胞的比例;用SCF、FL和IL-3组合扩增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能够获得更高的体外扩增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曦  王苹  陈幸华  刘林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重庆医学》2003,32(10):1292-1294
目的 观察造血抑制因子TNF α对人脐血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的效果。方法 采用Dexter培养法 ,加入含TNF α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 ,计数培养 2 1d时的基质细胞集落数 ,测定培养 7,1 4 ,2 1 ,2 8d的细胞周期。结果 对人脐血基质细胞的扩增效果 ,TNF α单用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TNF α+SCF +BFGF与其他实验组比较 ,P <0 .0 1 ;人脐血基质细胞扩增培养不同时相点的G2 +M +S期细胞分别占 :2 5 .6 % ,2 9.8% ,36 % ,2 2 .1 %。结论 TNF α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人脐血基质细胞有较明显的扩增作用 ,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脐带血来源的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方法: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血CD34+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对脐血前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使其产生基质细胞和形成造血微环境。观察基质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并建立以该基质细胞为滋养层的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体系。结果:细胞因子联合培养对CFU-GM增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CFU-E的形成和细胞增长的影响细胞因子组和细胞因子+基质细胞组所培养的CPU-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脐带血来源的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时间-效应曲线显示,脐血基质细胞培养3、7、10、14和20 d后,TPO、SCF浓度在培养第7天时达到最高,而GM-CSF在第7天以后则逐渐降至最低。在脐血基质细胞作为滋养层的扩增体系中,加入相应的细胞因子可以使脐血造血细胞明显扩增,其中细胞因子(SCF+IL-3+EPO+TPO+GM-CSF)联合基质细胞培养体系的扩增作用最强。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可以体外培养脐血前体基质细胞产生脐血基质细胞,并可在该基础上形成造血微环境支持体外造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因子组合FL+TPO+SCF+IL-6对脐血CD34^ 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方法 采用Mini-MACS分离纯化出CD34^ 细胞,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集落形成试验等动态测定细胞扩增情况。结果 培养4周后,FL+TPO+SCF+IL-6组细胞总数、集落形成数均比扩增前显著增加(P<0.05),并且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Thy-1^ 细胞;SCF+IL-3+IL-6+GM-CSF+EPO组在第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第4周时集落形成数、CD34^ 细胞基本检测不到。结论 与经典因子组合SCF+IL-3+IL-6+GM-CSF+EPO相比,因子组合FL+TPO+SCF+IL-6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是一个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对CD34^ 细胞增殖分化巨核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Dynal M—45CD34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再障(AA)骨髓CD34^ 细胞,应用Tpo、IL—3、IL—6等不同组合的扩增效应。结果 Tpo具有明显的体外扩增作用,含Tpo组其扩增CFU—MK的能力明显强于不含Tpo组。IL—3、IL—6单独作用时,对巨核祖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刺激。但该作用均低于Tpo组,其中Tpo 2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结论 Tpo具有促使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的作用,对造血细胞同样具有协同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质细胞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阐明基质细胞在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液体培养和各种造血相细胞集落培养技术,进行基质细胞支持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并与单纯细胞因子支持下的细胞扩增进行比较。结果 在照射后细胞层存在的条件下,同时含有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体系,对细胞总数和集落形成细胞数的扩增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基质细胞对细胞因子作用下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种细胞因子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种细胞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分别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于BMSC,MTT法测细胞增殖。采用Mini MACs系统阳性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用BMSC结合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14天后计数CFU-Mix集落数。结果r:hGM-CSF结合FL、SCFI﹑L-6对BMSC生长的增殖作用最明显;BMSC联合SCFI、L-3、FL、G-CSF、EPO对促进CD34+细胞体外集落形成的作用最明显。结论:细胞因子作用下的BMSC扩增有可能应用于造血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2.
人脐血基质细胞自发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能力.方法留取不同培养时相点的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上清中TPO、GM-CSF、SCF的浓度,并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对照比较其特点.结果人脐血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均可分泌TPO、GM-CSF和SCF等造血生长因子,二者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TPO和SCF的高峰期出现在第7天,而GM-CSF的分泌则无高峰期的出现;通过与骨髓基质细胞分泌三种造血生长因子量进行对比发现,人脐血基质细胞SCF和GM-CSF的分泌量低于骨髓基质细胞,而TPO的分泌高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结论人脐血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支持调控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不同组合对脐血CD34 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高纯化脐血CD34 细胞,培养于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于第4,7,10,14天检测CD34 细胞百分率和有核细胞(NC)总数。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各组的NC扩增倍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虽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在FL、TPO,GM-CSF、SCF、IL-6、G-CSF、EPO和IL-3等因子作用下,NC扩增倍数在培养第14天达高峰,为328.96倍;而CD34 细胞扩增倍数在培养第7天达最高峰,但在FL、TPO、GM-CSF、SCF,IL-6、G-CSF等因子作用下,CD34 细胞扩增倍数最大,7d后达25.23倍,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脐血CD34 细胞在HGF作用下,扩增时间以7-10d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人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干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的能力。方法应用EUSA方法,测定两种细胞分泌的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并且进行对比。结果人脐血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均可分泌TPO、SCF和IL-6等支持造血生长因子。但是相同生长条件下,两种细胞分泌的因子浓度不同。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SCF的量(575.7±40.2pg/ml)高于骨髓基质细胞(482.2±17.7pg/ml),而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IL-6(469.7±27.2pg/m1)的量(低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935.19±35.4pg/ml),人脐血基质细胞TPO分泌的量(195.5±7.3pg/ml)与骨髓基质细胞(172.2±9.3pg/ml)相近。结论人脐血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都具有分泌支持造血生长因子的能力,但是分泌量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TPO、GM-CSF、SCF的mRNA的能力的差异.方法收集培养28d的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基质细胞,采用RT-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分析其造血生长因子GM-CSF、SCF、TPO的表达,比较二者表达TPO、GM-CSF、SCF等造血生长因子的mRNA能力的差异.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均能表达:(1)TPO的mRNA,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能力强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二者积分光密度量化比为1.57;(2)SCF的mRNA,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能力弱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二者积分光密度量化比为0.83;(3)GM-CSF的mRNA,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能力弱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二者积分光密度量化比为0.68.结论人脐血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均可以表达造血生长因子TPO、GM-CSF、SCF的mRNA,具有支持调控造血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细胞因子(SC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外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作用特点,探索体外大量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和条件。方法用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MSC,进行表面分化抗原的鉴定。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SCF、bFGF或SCF bFGF,用MTT实验和检测细胞周期来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加入SCF和bFGF后MSC的增殖活性增强,两种因子作用强度相近,两者合用刺激增殖的效果未见增强。结论SCF和bFGF有刺激MSC增殖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M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多种细胞因子在CD34+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等多种细胞因子在分离后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方法:在集落培养体系及体外液体扩增体系中,分别用含有和不含有TPO细胞因子组合实验,比较其结果。结果:含有TPO组其诱导红系爆式集落单位(BFU-E )和粒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FU-GM)集落形成倍数、细胞总数和CD34+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高于不含有TPO组。 结论:TPO与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等其他细胞因子协同可明显提高早期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ranswell系统中人胚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能力长期维持及扩增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人脐带血CD34 细胞,接种于底层铺有人AGM区基质细胞的Transwell培养板的Inserts中,非接触共培养7~35 d,每星期取样检测细胞总数,用半固体培养基分析CFU-C及HPP-CFU集落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 、CD34 CD38-细胞百分率.[结果]在Transwell中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AGM区基质细胞培养体系较胚胎躯干基质细胞和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和CD34 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扩增作用,共培养14 d的CD34 、CD34 CD38-造血干/祖细胞均获得峰值扩增(2.62±0.8和2.15±1.04,P<0.05),而MNC总数和CFC均在21 d获得最大扩增(32.5±4.3和4.2±0.6倍,P<0.05).克隆分析发现CFU-Mix、CFU-GM、BFU-E在共培养4~5星期后均仍然可见.原始祖细胞HPP-CFC在3星期也得到2.23倍的扩增,较空白及hFT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在共培养35 d后仍可见HPP-CFU集落形成.[结论]人AGM区基质细胞hAGM-S3/hAGM-S4均具有造血支持作用,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中可长期维持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多系造血能力和高增殖潜能达21~35 d,对脐血CD34 /CD34 CD38-细胞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