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建模),阳性对照组(给予5mg·kg-1地塞米松,建模),低、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给予10、20和40 mg·kg-1大黄素,建模)(n=10)。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梗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大黄素组比较,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降低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术多糖(PAMK)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对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雷公藤多苷片)、PAMK低、高剂量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或PAMK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测量大鼠体质量、足趾容积和关节炎指数;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总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Ser536)]及核蛋白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滑膜增生、层次不清等病理学改变,体质量降低(P<0.05),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以及胸腺、脾脏指数升高(P<0.05),血清及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40-44+封三
目的 探讨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抗炎及关节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IA组、地塞米松组、附子汤组。其中3组通过尾根部皮下注射混合乳剂诱导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附子汤组给予7 m L/kg附子汤,地塞米松组给予0.025 mg/kg地塞米松。对照组和CIA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监测指标:大鼠体重、右后足厚度和关节炎指数、器官指数(心、肝、脾、肺、肾和胸腺)、TNF-α、IL-1β和IL-6的血清浓度,同时检查滑膜组织病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的大鼠肝、肾指数显著上升(P0.01)及脾、胸腺指数显著下降(P0.01)。CIA组和附子汤组的肺、心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IA组、地塞米松组和附子汤组大鼠右后足厚度和关节炎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P0.01),治疗后足爪厚度显著下降(P0.01);CIA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P0.05)。经附子汤及地塞米松治疗,CIA大鼠血清中TNF-α, IL-1β和IL-6的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滑膜、软骨和骨组织无病变。附子汤和地塞米松治疗后滑膜中病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附子汤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而保护关节,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多黏菌素B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B(PMB)和内毒素(LPS)共同处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后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AM,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及PMB干预组。采用原位杂交(ISN)技术、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及ELISA法,检测刺激后0、15、30、60、120和240min各时相点PAM中IKK-βmRNA及IκB-α的表达、NF-κB的活性和TNF-α的含量。结果LPS刺激组IKK-βmRNA的水平在刺激后15min出现升高,30min达高峰,60min后逐渐下降;IκB-α的水平的变化趋势在各时相点与IKK-βmRNA刚好相反;NF-κB活性的峰值相出现在60min,15min出现升高,120min后逐渐下降;TNF-α的含量峰值相出现在60min,30min出现升高,120~240min后恢复至刺激前水平。PMB干预组NF-κB的活性与TNF-α的含量虽较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均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IκB-α水平的最低值显著高于LPS刺激组(P<0.01);而IKK-βmRNA的峰值则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结论LPS能诱导PAM中的IKK-β激活、IκB-α降解和NF-κB活化,并促进TNF-α释放。而PMB则能抑制LPS诱导的IKK-β激活、IκB-α降解、NF-κB活化和TNF-α释放。  相似文献   

5.
艾燕  吴昌旭 《中医学报》2019,34(5):963-96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和硫唑嘌呤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TNBS/乙醇联合灌肠的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4 d,第16天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分别选择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TGF-β1及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3 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精神倦怠、懒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结肠肠管变粗、肠壁与周围组织粘连,黏膜多处片状充血、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明显降低(P0.05),TNF-α及NF-κB、β-arrestin1、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与硫唑嘌呤组TGF-β1显著增高(P0.05),TNF-α及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TGF-β1,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阳性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治疗35 d.应用TransAMTM 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总皂苷组、雷公藤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的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STAT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的活性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底物STAT3蛋白的表达,起到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大血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的症状改善作用和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持续观察大鼠体质量、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RANKL、p-IκB-α、NF-κB/p65、p-NF-κB/p65...  相似文献   

8.
【立论依据】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致残率在关节病中高居首位。四大血流传于西南苗族地区,在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等)及信号通路(如:NF-κB等)的上调及激活与RA发病密切相关,且RA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炎症因子的下调及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因而我们提出猜想:四大血能否下调TNF-α、IL-1β表达、抑制NF-κB激活?若能下调,该作用是否与抑制NF-κB有关? 【设计思路】 首先用四大血作用于RA模型动物及关节滑膜细胞,观察其能否下调TNF-α、IL-1β表达;若能,则对另一组RA模型动物及滑膜应用NF-κB抑制剂,去除NF-κB在四大血作用RA过程中的影响;之后,应用四大血观察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是否下调,若未下调,说明四大血下调TNF-α、IL-1β的作用只与其抑制NF-κB有关,若部分下调(与应用NF-κB抑制剂之前相比,下调幅度减少),说明四大血下调TNF-α、IL-1β与抑制NF-κB部分有关,若完全下调(下调幅度与应用NF-κB作用前相同),说明四大血下调TNF-α、IL-1β的作用与其抑制NF-κB无关。 【实验内容】 (1)建立RA动物模型——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用于体内实验,并培养AA大鼠滑膜细胞用于体外实验;(2)灌胃给予AA大鼠及滑膜细胞一定浓度四大血;(3)观察给药后TNF-α、IL-1β变化情况;(4)若TNF-α、IL-1β下调,则用NF-κB抑制剂(BMS345541)对另一组AA大鼠及滑膜细胞进行预处理;(5)预处理后的AA大鼠及滑膜细胞给予一定浓度四大血;(6)观察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 【材料】 试剂:四大血、TNF-α、IL-1β等。动物及组织:SD大鼠、滑膜细胞。仪器:酶标仪、细胞培养箱等。 【可行性】 (1)本实验组前期成功建立AA大鼠模型并通过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及病理形态学观察,证实了四大血最RA确切的治疗作用,具有较为扎实的实验基础;(2)所需实验器材易于获取;(3)采用常规实验手段,方法稳定可靠;(4)小组成员掌握所需实验技术手段,技能可靠。 【创新性】 (1)本实验研究对象为西南民族草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2)应用信号通路抑制剂,从而在去除NF-κB的基础上,单方面的探讨四大血对TNF-a、IL-1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Fueund 氏完全佐剂(FCA)法造模。电针组予以电针大鼠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MTX组予以0.35 mg/kg剂量的MTX灌胃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予以特制大鼠固定器固定后松绑放回笼内饲养。实验期间每3天1次测量大鼠体质量、足爪容积,并对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用Western Blot 检测TAK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滑膜组织中TNF-α,滑膜细胞内TAK1,胞核内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足趾肿胀明显、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内TNF-α显著升高、滑膜细胞内TAK1含量显著升高、胞核内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足趾肿胀较轻、关节炎指数较低(P<0.05),滑膜组织中 TNF-α低于模型组、滑膜细胞内 TAK1、NF-κB 表达较低(P<0.05)。结论电针AIA大鼠足三里、关元等穴能够有效抗炎,其干预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内TAK1的表达,良性调控NF-κB这一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368-372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3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ω-3 PUFA组和ω-6 PUFA组,每组12只。LPS组、ω-3 PUFA组和ω-6 PUFA组大鼠腹腔注射0.6 mg·kg~(-1)LPS建立脑损伤模型,然后分别立即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ω-3 PUFA和ω-6 PUFA;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ω-3 PUFA组、ω-6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ω-6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LPS组(P<0.05);ω-3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LPS组和ω-6 PUFA组(P<0.05)。结论ω-3 PUFA能下调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对LPS所致的脑损伤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消石法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滑膜表面光滑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痛风定组,软坚散结消石药配制的痛风安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共7组,每组10只。药物组分别给痛风安合剂药液、痛风定混悬液和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每次均为5 ml,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5 d。第3天7组大鼠灌胃后1 h按Coderre的经典方法开始造模,正常组踝关节腔内注射0. 2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0. 2 ml尿酸钠溶液。造模后72 h处死大鼠,关节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关节滑膜表面光滑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组织IL-1β、TNF-α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关节滑膜表面光滑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模型组最重,痛风安合剂低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当,痛风安合剂中、高剂量组与痛风定组相当,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NF-k B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降低大鼠踝关节滑膜中IL-1β、TNF-α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P 0. 05);痛风安合剂中剂量组与痛风定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踝关节滑膜中IL-1β、TNF-α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 0. 05),与秋水仙碱组疗效相当(P0.05),有明显抗炎作用。结论软坚散结消石法可抑制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和NF-κB的分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造模后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氧化苦参碱对照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高、中、低剂量(52、26、13 mg/kg)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10 mg/kg)组,各组给药1次。采用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p65)及IκB-α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量的改变。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显著抑制大鼠心肌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及NF-κB(p65)和IkB-α的活性(P<0.05),降低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的量(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通过抑制NF-κB(p65)mRNA的表达及诱导NF-κB激酶(NF-κB-inducing kinase,NIK)的活化,抑制细菌、病毒等对NF-κB的激活作用,减少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及其抑制因子IκB-α蛋白水平和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培养类风湿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L),模型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经药物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和IκB-α蛋白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NF-κB和IκB-αmRNA的表达。【结果】经穿山龙干预后的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NF-κB活化受到显著抑制,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IκB-α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提升(P0.05)。【结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可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穿山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53-1654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404例,按照发病距手术取材时间分为四组,其中≤6h(A组)、6~24h(B组)、24~72h(C组)、>72h(D组),每组101例。另取手术入路中远离血肿的脑组织101例作为对照组。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脑组织IL-1β、TNF-α与NF-κB表达水平,并分析IL-1β、TNF-α与NF-κB表达水平与创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经RT-PCR检测,A、B、C、D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β、TNF-α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经免疫组化检测,A、B、C、D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β、TNF-α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创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282例,预后不良122例,预后良好患者脑组织IL-1β、TNF-α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IL-1β、TNF-α、NF-κB与预后均呈负相关(r=-0.701、-0.684、-0.695,P均<0.05)。结论:创伤性脑出血后不同阶段,脑组织中IL-1β、TNF-α与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IL-1β、TNF-α与NF-κB表达水平与创伤性脑出血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的效果,并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讨论葛根素治疗AG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葛根素组,每组15只。复制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2周后,记录AGA大鼠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程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应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关节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关节滑膜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量。结果 AGA大鼠药物干预后,观察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3组AGA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腔冲洗液中IL-1β、TNF-α含量和关节滑膜组织TLR4、NF-κB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比较,葛根素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减轻,关节腔冲洗液中IL-1β、TNF-α含量均下降,关节滑膜组织TLR4、NF-kB表达量均下调(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AGA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TLR4/NF-kB信号通路,抑制下游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产生有关,从而减轻AGA炎症反应程度,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8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血管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他3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血清TNF-α、hs-CRP和IL-1β水平、TLR4及NF-κB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大鼠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血清TNF-α、hs-CRP和IL-1β水平、TLR4及NF-κB mRNA表达降低(P<0.05),且丹参酮ⅡA组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 结论丹参酮ⅡA可降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赤芍总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炎症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赤芍总苷高剂量组和赤芍总苷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构建慢阻肺大鼠模型。赤芍总苷高剂量组和赤芍总苷低剂量组烟熏前1h分别给予150mg/kg和75mg/kg赤芍总苷灌胃,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TUNEL计数检测大鼠Ⅱ型肺泡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水溶性相关蛋白(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气道狭窄,肺泡囊状扩展,TNF-α、IL-1β、IL-6的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6h组(AEP6h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h组(ANP3h)、6h组(ANP6h)、12h组(ANP12h),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6、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6及胰腺组织NF-κB表达较水肿性胰腺炎增高(P<0.05~P<0.01),6h达高峰,此后下降。结论: 胰腺组织NF-κB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并呈动态变化;胰腺组织NF-κB表达与TNF-α、IL-6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足爪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等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足爪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原花青素能剂量依赖性地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论原花青素对CIA大鼠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RM)对内毒素(LPS)诱导下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AM进行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RM治疗组.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核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0含量. 结果:模型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用RM干预后NF-κB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比模型组低(P<0.05). LPS刺激1~4 h内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RM(20 mg/L) 能够抑制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升高(P<0.05). NF-κB活性与TNF-α浓度有相关性(r=0.684,P<0.01). LPS刺激在观察早期IL-10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使用RM干预后IL-10无明显变化(P>0.05). 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TNF-α/IL-10比值在观察期间无明显上升和下降,模型组TNF-α/IL-10比值变化明显. 结论:RM可能通过PAM NF-κB活化的抑制,减少了TNF-α的释放,调节TNF-α/IL-10的比例,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