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志梅  闻华 《工企医刊》2014,27(5):995-99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经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例患者9个腹壁肿块均位于皮下脂肪层深部或肌层组织内,形态为类圆形、椭圆形,边缘不规则,呈毛刺样,内为不均质低回声,经期出现蜂窝状结构,肿块周围组织增厚,呈高回声晕圈;彩色多普勒显示部分肿块内有彩色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改变.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变部位多见于卵巢和盆腔。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声像图资料,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年龄23~38岁,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半年至6年。临床表现为腹壁切口处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规律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疤痕处可触及质硬、形…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病灶占大多数,发生在腹壁切口处较少,超声在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应用的报道甚少,但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不断增加,我院自1998~2005年有52例经超声影像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并经病理学证实为该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唐未坤  杜诚 《职业与健康》2003,19(1):136-137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内病灶占绝大多数,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估计该病会变得较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现将我院5 a来发生的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临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7年来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灶均位于腹壁,15例位于皮下脂肪层、9例位于腹直肌与前鞘之间、2例位于腹直肌与腹膜之间。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防无复发。结论该病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典型症状与体征,腹部B超有助于诊断,CA125检测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大。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在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病灶周围的纤维组织,术后可不必服用甾体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锦 《中国卫生产业》2011,(35):123+125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15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剖宫产的0.082%.15例患者中12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2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术后随诊1~5年,1例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翟洪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81-148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对18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6%(18/589),占剖宫产的0.16%(18/11143)。18例患者中有16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下方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2011年收治的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加以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3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例肿块浸润腹直肌,2例病灶累及腹膜。病灶直径1-4cm。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预防该病的发生非常重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病灶切除的彻底性是预防该病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与防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剖宫产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常见原因。CA125不能作为腹壁切口子宫异位症的诊断指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可治愈,产后哺乳可预防该病的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因之一。规范手术操作规程及母乳喂养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治愈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雅  黄石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56-235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诊断、治疗及可能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例的病史、症状、诊断、治疗、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难度不大,发生原因与剖宫产有关,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佳。  相似文献   

12.
刘卫民 《现代保健》2009,(26):45-4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存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84-288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发生在腹壁者少见。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者13368例,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外院术后发生2例,共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15例患者结节均位于腹壁切口内,结节最大为3.1cm×4.3cm,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部分内部无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有星点状、短棒状和束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频谱,最高速度(PSV)14.9~25.9cm/s,最低速度(EDV)3.1~5.5cm/s,阻力指数(m)0.66~0.7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的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在该处种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该疾病属医源性散播,即直接移植[1].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较低[2],剖宫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国外报道约为0.1%[3],国内卢丹等人报道发病率差别较大,约0.03%~1.73%不等[4].但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检查价值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肿块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块位于肌层和皮下脂肪层,最小14mm×11 mm,最大51 mm×29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无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及其周围确切的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速高阻型.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十分有价值的方法 .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重视,加强责任心,规范手术操作,提倡自然分娩可防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AISEMS)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子宫内膜异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壁疤痕周围皮下肿块伴周期性疼痛。近年来,随着妇产科手术的增多,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明显增多。本文侧重研究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本院自2006年9月-2007年11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集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妇产科手术有直接关系.21例患者均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病灶位于皮下未及筋膜者4例(19.0%),深达筋膜及肌层者14例(66.7%),其余3例(14.3%)累及腹膜,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腺体、间质、炎细胞及出血.结论 手术中应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术中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可避免和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传播.经正确诊断并及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剖宫产术易导致腹壁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生使同行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3291例剖宫产术的资料。结果:有6例发生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发生于剖宫产后,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