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质网应激在神经元退行性变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质网是细胞折叠加工蛋白和储存钙的主要场所,当内质网功能受损,即处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时,非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堆积,形成潜在的毒性聚集.为了恢复内质网功能,细胞将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应激反应就是非折叠蛋白应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  相似文献   

2.
钟河江 《重庆医学》2012,41(2):201-203,206
内质网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细胞器,是细胞内Ca2+贮存器,负责蛋白的生物合成、折叠、组装和修饰。内质网对各种刺激非常敏感,蛋白折叠需求增强或外界刺激等因素,均可引起内质网蛋白折叠负荷与蛋白折叠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蓄积,即诱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为了确保蛋白折叠的精准性,防止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蓄积,  相似文献   

3.
傅飞还  陈刚 《医学综述》2008,14(3):424-427
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腔蓄积及细胞内稳态的破坏将导致内质网应激。适宜的应激有利于细胞内环境的恢复,然而严重而持久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将导致内质网功能受损,诱导细胞凋亡。β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是对内质网应激最敏感的细胞之一,内质网应激介导的β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时莎  许海楠  崔利  王华芹 《医学综述》2009,15(4):525-527
内质网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蛋白质折叠、组装以及细胞内钙离子储存的场所,各种原因导致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积聚或细胞内钙稳态失衡,都会引起内质网应激。细胞为了适应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保守的自我保护的信号转导通路,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系,如糖尿病、缺氧条件下的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分泌的主要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的累积会引起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促使细胞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恢复胞内蛋白稳态平衡.肿瘤细胞常由于缺氧、营养缺乏、Ca2+稳态失衡等...  相似文献   

6.
陈然  邓鑫  彭佩纯 《广西医学》2014,(10):1432-1436
未折叠蛋白或者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的大量聚集,影响内质网的稳态和正常功能,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许多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中都存在内质网应激。本文将以内质网应激作为切入点,阐明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功能及其与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类恶性肺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血管持续收缩及重构,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同时合并不同程度右心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是疑诊PH首选无创筛查方法,右心导管检查是确诊PH的“金标准”。近10年,三大针对PH靶向治疗经典途径的药物: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前列环素类药物陆续上市,联合治疗策略也被临床医师认可,PH患者预后明显改善。此外,第四大类慢性血栓栓塞性PH患者通过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或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部分患者甚至获得“治愈”。随着PH研究机制的进展,不同作用途径的靶向药物陆续上市,越来越多不同专业的医生投入到肺血管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中,推动PH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彦川 《医学综述》2012,18(1):121-123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及重构、微血栓病灶形成、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能够导致右心衰竭、功能受限、最终死亡的疾病。PH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慢性低氧法、野百合碱注射法、分流手术等方法。现分别介绍各模型原理、制作方法、优缺点,为进行PH研究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秦聪  张杰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4-16,20
内质网参与蛋白折叠、脂类合成和维持钙离子稳态。打乱内质网的稳态将导致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蓄积并引起内质网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由器官血流受限(缺血)和随后血流恢复(再灌注)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发生于心血管手术、高血压和器官移植,而且器官移植不可避免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应激主要通过诱导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和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本文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内质网(ER)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内环境的稳定是实现ER功能的基本条件,ER内未折叠或错折叠蛋白积聚和钙平衡失调均可导致内质网应激(ERS),而长期、严重的ERS则会诱导细胞凋亡及死亡。ER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国内外关于ERS与临床疾病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PH领域诊断及治疗策略不断更新,国内外在不同领域发表了PH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血管重构是PAH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内质网应激、钙紊乱和线粒体功能紊乱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和细胞代谢调控血管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表观遗传学现象(如DNA损伤和微小RNA表达异常)参与调控血管细胞的异常增殖;血管细胞表型转化(包括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和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是引起血管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原因。血管重构由多种细胞和分子通路共同作用产生,针对多靶点来改善PAH中发生的异常血管重构,进而延缓甚至逆转PAH的进程,有望成为PAH治疗上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宋之昭  覃家锦 《广西医学》2007,29(3):387-388
肺动脉高压是指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或活动时>30 mmHg,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持续的高血流使得肺血管过度收缩,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舒缩血管物质作用失衡,肺血管壁细胞外基质积聚及各层细胞不均衡增生,从而可致血管重构[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Zn2 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家族,能特异性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能部分参与了其过程[2].  相似文献   

14.
TIE2受体基因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IE2受体蛋白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观察肺动脉构型重建及细胞凋亡,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肺动脉TIE2mRNA表达。结果:野百合碱大鼠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免疫组化观察到肺血管重构及内皮细胞层Caspase-3蛋白表达,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TIE2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肺血管重构,内皮细胞损伤凋亡可能与肺血管TIE2受体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依赖溶酶体的细胞质或细胞器的降解、回收以达到生理平衡的过程,而在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中自噬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mTOR、PI3K、MAPK、NF-κB等一系列自噬信号通路的改变调节肺血管细胞增殖及炎性介质释放等,最终调控肺血管重构的形成。肺血管重构是HPH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之一,其关键环节是肺血管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失衡。本文概述了自噬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是肺动脉内皮细胞、肺平滑肌细胞以及针对自噬信号通路的药物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肺血管重构在肺动脉高压(PH)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生长因子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PH动物模型造模方式多样,且效果各不相同。结合3种经典的PH动物模型,及最近研究的野百合碱联合单侧肺叶切除模型,对有关生长因子与肺血管重构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为PH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内质网具有多种功能,当其稳态发生失衡时,便会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内质网会启动名为未折叠蛋白应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的高度调节机制,保护细胞免受错误折叠蛋白的积累.肿瘤代谢与ERS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种人类肿瘤中都...  相似文献   

18.
真核细胞通过凋亡途径以应对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的累积[1]。目前,有数据证明内质网应激也是自噬的诱导因素,真核细胞循环利用大分子和细胞器,自噬平衡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内质网膨胀,促使细胞存活[2]。自噬在维持细胞存活及内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在此,我们将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信号通路及与肿瘤和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质网(ER)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参与多种细胞进程,这些进程对于维持细胞存活和发挥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多种生理病理条件下,内质网稳态会发生变化而失衡,从而诱发内质网应激(ERS),此时机体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来恢复内质网的正常功能。当持续的ERS状态无法恢复时,ERS就会触发细胞凋亡程序,通过不同的凋亡途径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是一组以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认为,在遗传因素的背景下,以缺氧、炎症、异常血流剪切力等因素作为诱因,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参与,体内异常细胞因子产生,相关分子信号途径传导障碍,导致肺动脉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紊乱,进而造成肺血管异常收缩、微血栓形成、肺小动脉重构,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