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蓖麻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液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为寻找新的杀蚊化合物打下基础。方法用95%乙醇浸提蓖麻材料,用水稀释后测定其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毒效。结果在试验浓度下,蓖麻各部位粗提物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毒杀效果,其中以茎皮和根皮粗提物的毒杀能力最强,以2500mg/L的茎皮提取液处理12h后,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当浓度为625mg/L时,茎皮提取液处理36h后其死亡率可达97.78%。2500mg/L的根皮提取液处理36h后淡色库蚊3龄幼虫死亡率达到94.44%;当浓度为625mg/L时,处理72h后其死亡率仅为66.67%。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存活幼虫发育至化蛹的平均历期延长0.52.5d。结论蓖麻茎皮和根皮提取液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其杀蚊幼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留兰香油、百里香油、八角叶油、八角茴香油、香叶油对淡色库蚊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药液浸养法、"Y"型嗅觉仪器法、密闭三角熏蒸法测定了5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及雌性成蚊的生物活性。结果药液浸养法在80 mg/L浓度下八角茴香油与八角叶油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的毒杀效果较强,24 h的死亡率分别为(95.13±4.19)%和(93.82±2.53)%;"Y"型嗅觉仪器法在0.5μl供试剂量时八角茴香油对淡色库蚊雌性成蚊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5 min时驱避率为(89.5±1.5)%,20 min时为(66.7±4.2)%;密闭三角熏蒸法在12μl/L浓度时八角叶油与八角茴香油对淡色库蚊雌性成蚊具有较强的熏蒸击倒活性,八角叶油的KT_(50)为5.57 min,八角茴香油KT_(50)为5.66 min。结论八角茴香油与八角叶油对淡色库蚊幼虫及雌性成虫均表现较好的生物活性,具备进一步产业化研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几种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柑桔、樟树、柚子、雪松、柳杉、柏树、桂花和牡荆等 8种常见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 ,为寻找新的杀蚊化合物打下基础。方法 :用无水乙醇浸提植物叶粉 ,然后用水稀释粗提物 ,并测定其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的毒效。结果 :在试验浓度下 ,各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毒杀效果 ,其中以雪松、柏树和桂花的毒杀能力最强。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存活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延长、蛹重减轻 (柳杉叶处理除外 )。结论 :柏树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其杀蚊幼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淡色库蚊有生物活性的植物资源,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利用水、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测定不同溶剂植物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生物活性,挑选12种效果好的植物,进一步研究其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 55种供试植物中有43种植物对淡色库蚊幼虫有生物活性,1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24 h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50〈3 mg/ml,其中7种植物的LC50〈1mg/ml。结论自然界中对淡色库蚊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种类多,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制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BacillussphaericusC_(3-41)杀蚊幼制剂对大劣按蚊和中华按蚊幼虫的毒杀活性。该制剂对Ⅲ~Ⅳ龄大劣按蚊和中华按蚊幼虫的LC_(50)分别为1.212和1.846mg/L。在27±2℃以下,用1.25、2.5、5.0和10.0mg/L浓度,对Ⅲ~Ⅳ龄大劣按蚊幼虫的LT_(50)分别为33.80、16.54、13.76和12.57h。在室内外模拟试验中,15和30mg/L剂量均能在14天内杀死大劣按蚊100%;用15、30、60和120mg/L浓度的野外模拟试验中,药后20天大劣按蚊幼虫分别下降70%、73.3%、90%和95.6%。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密度5%吡虫啉颗粒剂对淡色库蚊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淡色库蚊Ⅲ龄幼虫的生长水体中,观察5%吡虫啉颗粒剂对蚊幼虫的致死情况。结果 当5%吡虫啉颗粒剂在使用剂量为1.5 g/m2,水深为0.1 m时,在5种不同密度中,颗粒剂3(先沉后漂型)对蚊幼的杀灭效果最好。其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杀灭率在3 h就达到100.0%。但当水深为1 m时,其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杀灭率在24 h时才只有80.0%。在使用剂量为10 g/m2,水深为1 m时,颗粒剂3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杀灭率在4 h就达到100.0%。结论 5%吡虫啉颗粒剂作用于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效果显著,可与其他防治手段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蓝藻对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种基因工程杀蚊幼蓝藻对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基因工程藻,分别作用于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计算死亡率。结果:3种基因工程藻对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杀灭作用相似;在藻细胞浓度低于104cels/ml时,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Ⅰ龄、Ⅱ龄、Ⅲ龄末Ⅳ龄初幼虫;而当藻细胞浓度高于105cels/ml时,对该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杀灭作用均高效。结论:应用基因工程藻现场控制蚊幼虫宜尽早喷施,可提高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四氟苯菊酯和右旋炔丙菊酯对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毒杀或击倒效果.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4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采用28 m3模拟现场法测定淡色库蚊羽化4d未吸血成虫的半数击倒中时(KT50);采用饲喂法测定家蝇3龄幼虫的LC50;采用方箱法测定雌成蝇的KT50.结果 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四氟苯菊酯和右旋炔丙菊酯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50分别为0.94、2.28、3.10和54.00 μg/L;对成蚊的KT50分别为21.80、26.89、53.96、>60 min.氯氟醚菊酯、四氟苯菊酯、四氟甲醚菊酯和右旋炔丙菊酯对家蝇幼虫的LC50分别为4.20、5.81、9.92和146.96μg/g;对雌成蝇的KT50分别为7.22、5.05、7.97和13.02 min.结论 氯氟醚菊酯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及家蝇幼虫防治效果均优于四氟甲醚菊酯、四氟苯菊酯和右旋炔丙菊酯,对家蝇成虫的击倒效果稍逊于四氟苯菊酯.  相似文献   

9.
奋斗呐对三个蚊种幼虫、成虫毒效测定,表明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幼虫以三带喙库蚊最敏感(LC_(50) 1.63×10~(-4)ppm),白纹伊蚊最差(LC_(50) 1.75×10~(-2)ppm);成蚊以白纹伊蚊最敏感,三带喙库蚊次之,淡色库蚊最差。但三者差异不显著,KD_(50)分别是0.01996、0.02458、0.0616g/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各基因工程杀蚊幼蓝藻对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利用不同基因工程藻,分别作用于不同龄期淡色库蚊幼虫,计算死亡率,结果:3种基因工程藻对不同龄期淡以库蚊幼虫杀灭作用相似;在藻细胞浓度低于10^4cells/ml时,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I龄、Ⅱ龄、Ⅲ龄末Ⅳ龄初幼虫;而当藻细胞浓度高于10^5cells/ml时,对该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杀灭作用均高效。结论:应用基因工程藻现场控制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明光市淡色库蚊的抗药性水平现状,为制定规范、合理的卫生杀虫剂使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幼虫浸渍法。结果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马拉硫磷和吡丙醚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_(50)分别是0.079 119、0.003 154、0.008 021、0.498 411、0.124 578 mg/L和0.017 984 g/L,淡色库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0.29、6.48、10.08和4.33。结论明光市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减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轮替使用其他作用机理或敏感型的杀虫剂,以期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表达B .t.icryIVD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蚊幼虫的毒效。 方法 :细菌的诱导表达及蚊虫毒效测试。结果 :加入工程菌 48h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均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LC50 分别为 2 .3 8× 10 6 、1.6× 10 7个 ml细胞 ,其中对淡色库蚊的杀灭作用要好于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结论 :单独表达B .t .icryIVD基因具有杀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对2种蚊幼虫室内防治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各龄期幼虫、蛹期及产卵期等各阶段的生长水体中,加入不同剂量的89%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防蚊膜,观察蚊幼虫死亡情况、羽化情况和产卵情况。结果当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在使用剂量为1 ml/m~2时,对淡色库蚊Ⅲ、Ⅳ龄幼虫和蛹的杀灭率分别在72、24和4 h达到100%,对白纹伊蚊Ⅲ、Ⅳ龄幼虫和蛹的杀灭率分别在120、72和24 h达到100%。且雌蚊在滴加防蚊水膜的水面产卵时易落入水中溺水死亡,无法完成产卵。在1 ml/m~2的使用剂量下,防蚊水膜对淡色库蚊幼虫和蛹的杀灭率达90%以上可持续3~4周,对白纹伊蚊幼虫和蛹的杀灭率达90%以上可持续2周。结论 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作用于蚊生命周期多个阶段,可与其他防治手段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淡色库蚊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了解淡色库蚊的飞行行为,为淡色库蚊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吊飞技术对淡色库蚊实验室种群进行吊飞,设置为雌成虫1~10、15、20、25日龄,雄成虫为1~10日龄,每组至少10只试虫,采用单次最远飞行距离、单次最久飞行时间和单次最远飞行平均速度3项参数对不同性别淡色库蚊的飞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对淡色库蚊的成蚊吊飞研究发现,雌雄蚊的单次最远飞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P=0.1044);淡色库蚊在各个日龄之间的单次最远飞行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P=0.0148);淡色库蚊性别和日龄的交互作用对单次最远飞行距离也有显著影响(F=2.00,P=0.0397);淡色库蚊雌虫各个日龄之间的单次最远飞行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P<0.01);淡色库蚊雌蚊各日龄之间的单次最久飞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1,P<0.01);研究发现,淡色库蚊雌蚊羽化后的首次扩散距离高峰期(4日龄)、飞行能力低谷期(5、6日龄)、第2次扩散高峰期(7日龄)与雌蚊首次吸血高峰日龄、卵巢发育成熟的时间、卵发育成熟以后开始产卵的活动时间基本一致;雌虫羽化后7日龄的第2次扩散高峰期对确定雌蚊产卵范围有较大借鉴意义;雌蚊在20日龄的扩散能力峰值对确定班氏丝虫病传播过程中雌蚊的第2次吸血活动范围有重要参考意义.结论 淡色库蚊不同日龄之间的飞行能力有较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淡色库蚊的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指导班氏丝虫病的防控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赣南地区杀虫植物资源概况,寻找和开发该地区杀虫性植物。方法通过水、丙酮和乙醇分别提取杀虫植物液体,将提取液用水稀释浸渍处理淡色库蚊3~4龄幼虫。结果以20倍稀释液处理,致使蚊幼虫死亡率达50%以上的植物有12种;以50倍稀释液浸渍,致使蚊幼虫死亡率达80%以上的植物有5种,分别为打破碗花花、百部、夹竹桃叶、水蓼茎叶、藜芦,杀灭率分别为86%、88%、96%、98%和94%。结论打破碗花花、百部、夹竹桃叶、水蓼茎叶及藜芦等植物对淡色库蚊幼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在开发利用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三带喙库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高峰期,大量采集野外三带喙库蚊成蚊,用小白鼠供血获得子一代幼虫和现场捕获且带回实验室产一次卵后的雌成蚊为试虫;用WHO推荐的药膜接触法、幼虫浸渍法,分别测定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成蚊的击倒率和死亡率,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95%CI),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三带喙库蚊成蚊对0.05%溴氰菊酯(1 h)、0.05%高效氯氰菊酯(1 h)、0.25%氯菊酯(3 h)、0.45%氯菊酯(3 h)、0.05%氯氰菊酯(1 h)、0.45%胺菊酯(1 h)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死亡率分别为85.0%、74.6%、38.0%、92.9%、36.2%和43.6%;对1%杀螟硫磷(2 h)死亡率为16.1%;对0.1%残杀威(2 h)死亡率为16.9%;对4%DDT(4 h)死亡率为36.4%。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0.0046(0.0037~0.0055)、0.0113(0.0092~0.0136)和0.0325(0.0289~0.0369)mg/L;DDVP、双硫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4.9047(3.8612~6.4215)、9.5733(7.4644~12.5296)、1.2694(1.0280~1.5055)和0.7750(0.6060~0.9842)mg/L;仲丁威的LC50及其95%CI为4.4237(3.7406~5.2769)mg/L。与已发表文献的敏感品系比较,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9和8.8倍,对DDVP、双硫磷、杀螟硫磷和马拉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76.6、7977.8、256.4和84.2倍。结论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抗性,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最为严重;幼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较高,双硫磷最高。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东港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辽宁省东港市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探讨我国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间的抗药性关系,为该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高峰期,大量采集野外三带喙库蚊成蚊,用小白鼠供血获得子一代为试虫。用WHO推荐的浸渍法、药膜接触法,分别测定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95%CI)、成蚊的击倒率和死亡率,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0.002098(0.001575~0.002866)、0.01380(0.01143~0.01664)和0.01651(0.01400~0.01949)mg/L,敌敌畏、双硫磷和杀螟硫磷LC50及其95%CI分别为25.3479(21.4949~28.3828)、48.3763(31.7172~92.4088)和0.1685(0.1085~0.2679)mg/L,仲丁威的LC50及其95%CI为0.2874(0.1803~0.4268)mg/L。与已发表文献的敏感品系比较,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5.3、2.3和3.3倍,对敌敌畏、双硫磷和杀螟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396.1、40313.6和34.0倍;三带喙库蚊成虫对0.05%溴氰菊酯(接触1h)、0.25%氯菊酯(3h)、1%杀螟硫磷(1h)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5.9%、27.7%和8.2%。结论辽宁省东港市的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有机磷产生了极高抗药性,对拟除虫菊酯处于低抗水平,但是成虫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杀螟硫磷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针对拟除虫菊酯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楝叶石油醚提取物杀螺活性及对湖北钉螺软体组织糖原和蛋白质的生理生化影响,并进行鱼毒的测定。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分离苦楝叶不同极性部位,按照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法”中的浸杀法筛选苦楝叶杀螺活性部位;采用蒽酮显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苦楝叶杀螺活性部位对钉螺软体组织糖原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用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对非靶生物的毒性。结果苦楝叶杀螺活性部位集中于石油醚提取物,经72h处理的LC50。为101.6mg/L,并能显著降低钉螺软体组织糖原的含量,减少量为75.61%,且对斑马鱼毒性很小,72h的LC50。为285.6mg/L。结论苦楝叶中可能含有安全有效的植物杀螺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淡色库蚊幼虫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我市蚊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发展现状 ,选择敏感性杀蚊药物 ,正确指导各地科学用药 ,合理制定防蚊规划 ,我们于 2 0 0 0年 7~ 10月 ,选择 7种常用化学杀虫剂 ,对淡色库蚊幼虫进行了抗药性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杀虫剂  1%溴氰菊酯、1%氯氰菊酯、1%胺菊酯、94.6 %敌敌畏、1%六六六 ,均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 ;93.14%二氯苯醚菊酯、93%巴沙 ,市售。1.2 试虫 在市区污水沟内采集淡色库蚊卵块 ,带回饲养室孵化为Ⅲ龄末到Ⅳ龄初健壮幼虫供试。1.3 测定方法 采用WHO幼虫浸液法 ,并参照刘维德等〔1〕测定方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潍坊市高新区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Ⅲ龄末Ⅳ龄初幼虫对双硫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结果高新区淡色库蚊对双硫磷和溴氰菊酯产生抗药性,LC_(50)分别为0.004 048、0.001 866,对双硫磷抗性倍数为8.31倍,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为3.83倍,而对高效氯氰菊酯较为敏感,LC_(50)为0.001 798,抗性倍数为0.47倍。结论避免单一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可与其他种类的杀虫剂交替轮用或复配使用,预防和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