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质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成为泡沫细胞,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条纹和粥样斑块。过去几年中,对于单核细胞如何聚集、分化、摄取脂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单核/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复杂性提示其很可能会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靶点。本文就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LDL-IC)对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刺激分化的THP-1细胞作为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模型。固定后的细胞以苏丹Ⅳ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含量变化。通过胆固醇酶联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与LDL-IC孵育能使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堆积,呈现泡沫细胞的外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随着LDL-IC的浓度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4组平行对照实验中,LDL-IC组细胞内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LDL组和IgG-IC组(P<0.01)。结论:LDL-IC能通过增加细胞内脂质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动态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过程中,斑块表面破裂并发血栓形成是极常见的。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成分,往往是巨噬细胞丰富、纤维帽薄、脂质池大的斑块容易破裂。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与病变好发区内皮表现粘附分子结合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迁入内膜,然后转化为巨噬细胞,进而经特异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蓄积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即脂纹。此时的巨噬细胞不仅形态上变为泡沫细胞,而且新增许多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组织学特征是富含脂质的粥样斑块,其中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内膜中,同时伴随单核细胞黏附于管腔的内皮细胞上。单核细胞受炎性内皮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趋化,而进入内膜下并分化为巨噬细胞~([1])。巨噬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后不能利用脂质,最终转变成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后,可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增加活性氧产生、促进氧化应激进展~([2])。巨噬细胞可通过一些清道夫受体(SR),  相似文献   

5.
内皮细胞损伤,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迁移到内皮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吞噬化学修饰的脂蛋白转变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生及炎症因子的释放等过程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多巴胺受体可以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功能等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现探讨多巴胺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以及天然和氧化型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是否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用原位杂交检测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上述脂蛋白对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表达的影响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脂蛋白对人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的蛋白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 ,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泡沫细胞及内皮细胞的胞浆均被染成棕紫色 ,而胞浆内的脂质不着色 ,以致整个泡沫细胞区呈网架状构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显示 ,氧化型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 ,分别为对照组的 2 .4倍和 1.6倍。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亦显示 ,氧化型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 ,分别为对照组的 2 .3倍和 2 .0倍 ,而天然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则不明显。由此可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泡沫细胞和内皮细胞能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氧化型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从而可招募更多的单核细胞迁入动脉内膜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  相似文献   

7.
研究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载脂蛋白E表达的变化,以佛波醇酯(10^-7mol/L)诱导人单核细胞性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72h),再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mg/L)刺激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48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这一过程中载脂蛋白E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同时伴随着载脂蛋白E表达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后载脂蛋白E的表达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中的C-C亚家族成员,大量的研究表明单核细胞的趋化主要是由MCP-1来实现的,它能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下,活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早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AS发生后期,MCP-1对于促进斑块的  相似文献   

9.
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单核细胞系在分化为巨噬细胞及转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 TOLL 样受体4(TLR-4)表达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 THP-1单核细胞系,加入佛波酯(PMA)培养48h 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再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使转化为泡沫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检测 TLR-4蛋白表达及 TLR-4mRNA 表达的水平。结果:在单核细胞分化为臣噬细胞的过程中 TLR-4mRNA 及蛋白水平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一步转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mRNA 及蛋白水平又增高,与巨噬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核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的过程中 TLR-4转录水平上调,蛋白量合成增加,从而可能提高泡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炎性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THP-1源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清道夫受体A(SR-A)表达的影响,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IL-10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泡沫细胞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5组即THP-1单核细胞组,巨噬细胞组,IL-10刺激巨噬细胞组,ox-LDL刺激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ox-LDL和IL-10联合刺激巨噬细胞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ing分别检测SR-A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脂质油红O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细胞脂质摄取量的情况。结果:当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时,SR-A开始大量表达;IL-10刺激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组SR-A的表达,其mRNA和蛋白分别下降为未刺激前的0.6倍和0.7倍,泡沫细胞形成率也下降为未刺激前的0.6倍。巨噬细胞经ox-LDL刺激形成泡沫细胞时,SR-A的表达进一步升高,其mRNA和蛋白分别增加为巨噬细胞组的1.5倍和1.4倍,泡沫细胞形成率提高为巨噬细胞组的1.7倍。在此过程中加入IL-10联合刺激,观察到SR-A的表达量有显著降低,其mRNA和蛋白均下降为单用ox-LDL刺激巨噬细胞组的0.4倍,ox-LDL的摄取量也下降为单用ox-LDL刺激巨噬细胞组的0.3倍。结论:IL-10抑制巨噬细胞SR-A表达,IL-10对ox-LDL诱导巨噬细胞SR-A的表达具明显干预作用。IL-10通过抑制SR-A表达可能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1-2].当前,血管炎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因素[3].炎症反应中,炎性细胞在内皮细胞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聚集在血管损伤部位,形成脂质条纹,脂质条纹中大部分细胞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胆固醇后成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在脂质条纹进一步形成粥样斑块中起着重要作用[ 4].正五聚体蛋白3 (pentraxin 3,PTX3)是新近发现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源的炎症因子,是急性反应蛋白之一.本文就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和激活白细胞,保护机体抵御感染,同时巨噬细胞能摄取脂蛋白,在细胞内聚积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释放不同的酶、催化剂、抑制剂和生物活性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中脂质聚积、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细胞粘附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单核细胞粘附子血管内皮细胞,并迁入内皮摄取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事件,细胞粘附分子在介导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方面起着作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200nmol/L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48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l4的表达;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24h,使之向泡沫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质内脂质沉积;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单核细胞组、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泡沫细胞+IL-1组、泡沫细胞+IL-1/Anti-ILl组)ACAT-l的蛋白表达,液相闪烁计数法检测ACAT-1的酶活性。结果单核细胞株THP-1与200nM的PMA共孵育48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CDld阳性表达率为85.7%;巨噬细胞与Ox-LDL共孵育24h后,油红O染色胞浆内可见大量吞噬的脂质小滴。与单核细胞组相比,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和泡沫细胞+IL-1组ACAT-1蛋白表达上调,活性升高(P〈0.05),泡沫细胞+IL-1/Anti-ILl组蛋白表达上调及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有上调作用,IL-1单克隆抗体可以拮抗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泡沫细胞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病理基础,其是由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转化而来.因此,如何促进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抑制其转化为泡沫细胞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的关键.目的 分析异鼠李素通过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方法 本实验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世界范围内亦是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免疫介导性动脉血管壁慢性炎症,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移至内膜下转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刺激下与清道夫受体结合后,转化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质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从而发生相应的功能改变[1-2]。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起始、发展的全过程扮演着中心角色,从巨噬细胞脂质积聚和炎症反应入手,寻求某个作用环节进行干预有可能成为非常合适的As治疗靶点。内皮功能失调是As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始事件,内皮细胞释放的粘附分子如ICAM、VCAM、ELAM及Selectin,介导单核细胞活化并向内膜下募集、分化,巨噬细胞释放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单核细胞的移行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MIF还可诱导ICAM、....  相似文献   

18.
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清道夫受体的变化朱宇,蔡海江,范乐明,王南(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是以动脉内膜下出现泡沫细胞为特征。多数研究表明这些泡沫细胞主要来源于血循环中单核细胞衍生的单核-巨噬细胞,其形成泡沫...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当代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征为: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损伤的内膜层被转变为巨噬细胞的单核细胞侵入,和大量结缔组织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多糖和弹力纤维)与大量脂质的积聚。在早期病变中,多数脂质为细胞内的胆固醇酯。胆固醇酯小滴可以在病变中的“泡沫细胞”中见到,后者以其脂质小滴内涵物在显微镜下呈空泡样外观而得名。在更进一步的病变中,也可以见到未酯化的胆固醇结晶,出现细胞坏死,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找到脂质。  相似文献   

20.
泡沫细胞的出现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改变。本实验选择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较敏感的纯系小鼠C57BL/6J,取其腹膜巨噬细胞与10mg·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96h,建立了典型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培养的泡沫样细胞与在无脂蛋白培养基中培养的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和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中培养的昆明种小鼠巨噬细胞比较,脂质成分大量增多,出现脂质颗粒,细胞内总胆固醇增加,其中胆固醇酯含量大于游离胆固醇,符合泡沫细胞的定义。本实验从离休细胞培养方面探寻建立小鼠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可能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理分析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病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