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结核药对乙肝与丙肝病毒重叠感染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对乙肝与丙肝病毒重叠感染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乙肝与丙肝病毒重叠感染者(观察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同期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的2种肝炎病毒均阴性(对照组)者的肝功能作为对照。结果 观察组肝损害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出现的时间、恢复正常时间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严重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与丙肝病毒重叠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早,恢复慢,但程度不一定重,应注意短期内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任淑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40-2042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所致脂肪肝和DILI的发生机率与关系.方法 选取200例经结核病防治机构明确诊断为结核病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血脂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完成时均行肝区CT扫描.结果 抗结核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0.05).其中ALT 在治疗后的第1、2、3个月、AST在治疗后的第1、2、3、4个月升高最为明显(P〈0.01).TG、HDL-C、LDL-C、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肝细胞脂肪化病变为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中脂肪肝形成则提示DILI已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进行预防性治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对2006-2008年本院收治的92例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使用水飞蓟宾,入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  相似文献   

4.
杭正凤  殷杰  彭程  王小雁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51-1853
目的 预防性保肝治疗对抗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22例单纯肺结核及伴有HBV携带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损害出现的时间、年龄、损害程度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否携带HBV,接受预防性保肝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保肝治疗组;〉60岁的结核病人肝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肺结核伴有HBV携带患者肝损害比率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肺结核患者.结论 高龄、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高危人群,预防性保肝治疗能减少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发生,利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害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药物性损害,结核病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周期较长,因而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较大。我们2000—01/2004—08收治住院结核病病人831例,其中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预防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HBV携带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55例,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6~8个月,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55例,服用与拉米夫定组相同的抗结核药物6~8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HBV DNA,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拉米夫定组肝损伤发生率为9.1%;而对照组为38.2%(P〈0.01);拉米夫定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组患者HBVDNA为(3.1±0.3)lg拷贝/mL,对照组为(6.3±0.7)lg拷贝/mL;随访1年期间,两组间肝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能减少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 ,保障结控项目顺利实施。方法 对 1998— 2 0 0 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涂阳病人16 5 4例应用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 2 8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在 35~ 75岁 (2 10例 ,74 .5 % ),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的病人发生在 2月内占 90 %。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 ,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 2 82例中死亡 1例,放弃治疗 6例 ,余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完成抗结核疗程 2 75例 (97.5 % )。结论 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对策,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保障患者生命 ,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力克肺疾、利福喷汀、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肝功损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肝功损害肺结核100例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化疗方案:治疗组用力克肺疾(D)、利福喷汀(L)、阿米卡星(K)、左氧氟沙星(V);对照组用异烟肼(H)、利福平(R)、阿米卡星(K)、吡嗪酰胺(Z),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 共有96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涂阳阴转率为95.0%,培阳阴转率96.4%;对照组涂阳阴转率为94.4%,培阳阴转率95.7%.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7.9%;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1.5%和57.1%;2组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复阳率分别为3.7%和4.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肝功能损害治疗组为32.0%,对照组为58.0%,在肝损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LKV“方案对肝功能损害肺结核疗效确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力克肺疾、利福喷汀、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肝功损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肝功损害肺结核100例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化疗方案:治疗组用力克肺疾(D)、利福喷汀(L)、阿米卡星(K)、左氧氟沙星(V);对照组用异烟肼(H)、利福平(R)、阿米卡星(K)、吡嗪酰胺(Z),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共有96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涂阳阴转率为95.0%,培阳阴转率96.4%;对照组涂阳阴转率为94.4%,培阳阴转率95.7%。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7.9%;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1.5%和57.1%;2组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复阳率分别为3.7%和4.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肝功能损害治疗组为32.0%,对照组为58.0%,在肝损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LKV”方案对肝功能损害肺结核疗效确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岳母今年60岁.患肺结核已半年,一直在服抗结核药治疗。近一个月来,老人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恶心、胃口差。到当地医院检查,谷丙转氨酶(ATJT)126U/L,谷草转氨酶(AST)56U/L。其余正常。医生说出现上述症状是因服用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所致。要求暂停服用抗结核药,进行保肝治疗,等肝功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抗结核治疗。请问抗结核药是怎样引起肝损害的,出现肝损害主要有哪些表现。在什么情况下要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6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8例,采用2HRZE/4HR及半年化疗疗程,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3HESG/9HEG及一年化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8.3%、87.9%、94.8%、93.1%和79.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7.9%、65.5%、75.9%、72.4%和54.3%);观察组患者AST、ALT、TBIL、ALB、INR、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1.7±6.8)U/L、(52.3±7.2)U/L、(26.4±5.7)μmol/L、(37.8±7.6)g/L、(1.1±0.4)、(16.7±5.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9.3±12.1)U/L、(70.5±11.3)U/L、(36.5±4.3)μmol/L、(48.5±9.2)g/L、(1.5±0.6)和(28.9±10.3)d];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3%和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2.1%和15.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为(35.7±9.6)d,显著晚于对照组[(17.4±8.2)d,P〈0.05]。结论 3HESG/9HEG及一年化疗疗程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显著,肝损害发生率低、发生时间晚且损伤轻,值得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抗结核治疗对携带HBV的肺结核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TB治疗过程中HBV携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比较HPBE(S)和HLAMKO两种化疗方案对肝功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携带的TB患者 47例 ,非HBV携带的TB患者 170例 ,随机分成HPBE(S)和HLAMKO两个治疗组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 2wk检测肝功能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47例HBV携带的TB患者发生肝功损害 2 6例 ( 5 9% ) ,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40例 ( 2 4% ) ;在所有 2 17例患者中 ,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者共 66例 ( 3 0 4% ) ,其中应用HPBE(S)方案组 115例发生肝损害 5 3例( 4 6 1% ) ,HLAMKO方案组 10 5例发生肝功异常者 13例 ( 12 7% )。结论 HBV携带的TB患者应选肝损害小的HLAMKO抗结核治疗方案 ,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HBV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1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4HREZ/4E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结果 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4.2±1.1)U/L和(38.8±1.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7±1.5) U/L和(78.2±1.5) U/L,P<0.05】,血清HBV DNA全部阴转,而对照组仍保持在治疗前水平【(7.9±0.6)lg copies/mL,P<0.05】;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肺结核病灶显著吸收、吸收和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1.5%、42.7%和4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 4%、28.1%和34.2% (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CD8+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9.5±3.1)%、(23.9±1.8)%和(1.7±0.2),与对照组的【(37.1±2.5)%、(26.3±1.3)%和(1.4±0.3),P<0.05】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乏力、肝区不适、食欲减退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7%、2.4%、1.2%和1.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9%、12.2%、4.9%和53.7%,P<0.05);在治疗3月末,观察组发生抗结核药物耐药、因肝损害被迫停用某些药物和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分别为7.3%、4.7%和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12.2%和36.6%(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能显著降低肝损害发生率,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和按计划进行,可能与抑制了病毒被激活,保持了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抗结核持续进行,就不会或尽可能少地发生耐药菌株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HBV携带者合并肺结核(PTB)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TDH)的作用。方法  171例HBV携带者合并PTB患者接受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57例B组患者同时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54例C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结果 在治疗早期,C组患者ATDH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或B组(P<0.05),但在治疗3个月时,由于临床干预,3组ATDH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治疗6 m末,C组血清HBV DNA、ALT和TBIL水平分别为(2.4±0.8) copies/ml、(35.2±5.8)U/L和(13.0±4.2) μmol/L,与A组[分别为(5.4±0.9) copies/ml、(65.4±9.0)U/L和(32.4±7.6) μmol/L]或B组[分别为(4.9±1.1) copies/ml、(50.6±8.0)U/L和(25.5±8.0) μmol/L]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携带者合并PTB患者在抗结核开始时,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抑制HBV DNA复制,防止HBV再激活,降低ATD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效抗HBV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109例接受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另101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抗病毒组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发生率分别为2.8%和2.8%,均显著低于未抗病毒组的57.4%和36.6%(P<0.01);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和AST分别为(33.1±6.5) U/L和(27.2±5.2) U/L,血清HBV DNA为(7.0±0.9) lgcopies/ml,治疗后血清ALT和AST无明显变化,血清HBV DNA阴转为(2.6±1.0) lgcopies/ml,而未抗病毒组患者血清ALT和AST略有上升,血清HBV DNA无变化。结论 在HBV DNA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中,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减少抗痨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率,使抗结核治疗方案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A,HB-VM阳性、HBVDNA阴性者为观察组B,HBVM阴性为对照组C,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有无相关。结果各组肝损害发生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停药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无相关(P>0.05)。结论HBVM阳性尤其HBVDNA阳性肺结核化疗应重视,HBVDNA阴性者可短程化疗,HBVDNA阳性者都应慎行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A,HB.VM阳性、HBVDNA阴性者为观察组B,HBVM阴性为对照组C,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有无相关。结果各组肝损害发生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停药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无相关(P〉0.05)。结论HBVM阳性尤其HBVDNA阳性肺结核化疗应重视,HBVDNA阴性者可短程化疗,HBVDNA阳性者都应慎行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初治涂阳肺结核伴有乙肝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按肺结核病确诊时间顺序先后依次分组,观察组采用2DTLFXE/4DT方案治疗50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50例,两组观察项目和所使用护肝药物完全相同。结果观察组治疗至2月末其痰菌阴转率为92%、,肝损害发生率为16%,停药率为4%。而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为82%,肝损害发生率52%,停药率为32%。两组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2DTLFXE/4DT治疗方案具有肝损害发生率低、停药率低、疗效确切而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住院治疗,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初治肺结核患者137例,采用标准规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以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11例为对照。结果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第1个月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较对照组高(X^2=4.614,P=0.032,RR=1.5);在治疗第1个月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较治疗第2个月高(X^2=15.191,P=0.001)。女性和HBsAg(+)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率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和肺结核病灶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无关(P〈0.05)。结论在肺结核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监测其肝功能变化以及注意改善其营养状态,减少药物性肝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79例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根据HBV DNA大于或小于1×10^5 copies/ml分为A、B组,与23例HBV M阴性肺结核患者比较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和B组肝功能异常出现和复常时间,及肝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HBV M阴性组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早而复常时间较长,且肝损害程度明显重于阴性组(P〈0.05);A组和B组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于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化疗期间一定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病毒载量指标不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最直接原因,而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