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腺瘤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路  贾晓峰 《贵州医药》2002,26(3):268-269,F003
肾上腺CT扫描可清晰显示其解剖形态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已成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我们收集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腺瘤 31例 ,回顾性分析其CT改变特征 ,对临床治疗功能性肾上腺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 ,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18~ 2 5岁。肾上腺皮质增生 2 1例 ,其中醛固酮增多症 7例 ,皮质醇增多症 14例 ;肾上腺皮质腺瘤10例 ,其中醛固酮增多症 6例 ,皮质醇增多症 3例 ,无症状表现 1例。1 2 检查方法 CT扫描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总结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35例双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手术方式。结果无功能性双侧肾上腺肿瘤16例术后病理有5例为双侧嗜铬细胞瘤,2例单侧为嗜铬细胞瘤,其余为皮质腺瘤。随访1个月~7年无异常。双侧肾上腺醛固酮瘤7例和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8例术后病理均为皮质腺瘤,随访6个月一6年,血压血钾均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术后病理为嗜铬细胞瘤,随访2~7个月,血压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结论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肾上腺有功能肿瘤应行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而双侧肾上腺无功能肿瘤可根据影像学检查决定行双侧肿瘤切除术或行一侧肿瘤切除,对侧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987~2005年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其中肾上腺瘤者24例(80%),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20%),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术后肾上腺瘤者24例,血钾均恢复正常,21例血压恢复正常,3例仍高,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血钾恢复正常5例.结论 原醛症定性诊断主要靠症状和生化测定,定位靠B超、CT,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梅梅  高明 《贵州医药》2023,(10):1629-1630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超声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孕期保健检查的孕妇共计5 014位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所有孕妇均严格按照孕期保健检查规范进行不同妊娠阶段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检查,均随访至新生儿出生。以胎儿流产病理诊断结果、新生儿分娩后健康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检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孕期保健检查中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效能指标,分析漏诊畸形胎儿类型。结果 5 014位孕妇中有75位孕妇胎儿经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检查被诊断为疑似畸胎后,均行人工流产,流产胎儿经病理检查其中74例确诊为畸胎;另4 939位孕妇分娩出的新生儿经健康检查,共计6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即共计80例畸胎;产前二维超声检查确诊为畸胎72例,流产后其中1例病理诊断为非畸胎;四维超声检查诊断为畸胎74例,病理检查均诊断为畸胎;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为畸胎74例。经四格表计算,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及四维超声检查,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及四维超声检查。漏诊的6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儿中心血管畸形2例、消化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B型超声诊断23例肾上腺病变,经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为87%(20/23),其中嗜铬细胞瘤超声诊断正确者6/6,皮质腺瘤6/6,皮质腺癌3/4,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1,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1,肾上腺皮质增生3/5。文中详述了肾上腺病变的B型超声检查方法,声象图特点,诊断价值,鉴别诊断等方面,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质腺瘤 98例(81.7%),皮质增生22例(18.3%)。手术前血清钾降低者 114例(95.0%),最低者达 1.6 mmol/L。测定103例血浆醛固酮均高于正常,测定91例血浆肾素活性54例低于正常(59.3%)。B超检查106例,阳性72例(67.9%),CT检查110例,阳性105例(95.5%)。手术后120例血清钾均恢复正常。说明PA的定性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血清钾降低及血浆醛固酮升高,B超及CT定位诊断较为准确。治疗方法以开放性手术切除肿瘤侧肾上腺为主。  相似文献   

7.
姜应东  秦扬 《云南医药》2002,23(1):44-44
肾上腺肿瘤由于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特殊,术前诊断及术中处理较复杂,本文就本院1988年9月至2001年4月期间,收治各类肾上腺肿瘤25例的诊治做如实报告,并对术前诊断、预防术中意外和相关血管损伤体会进行总结。材料与方法本组2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3.5岁。右侧肾上腺10例,左侧肾上腺14例,双侧肾上腺1例。术后病理诊断:双侧肾上腺癌1例,恶性嗜酪细胞瘤2例,嗜酪细胞瘤8例,肾上腺神经纤维瘤5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6例,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氏综合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高富  张延斌 《江苏医药》1998,24(4):298-2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难症)系一种盐皮质激素过多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早期极易误诊为高血压病。我院1988年1月~199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原难症27例,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8例;年龄28~49岁,平均35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8年。病理类型:肾上腺腺瘤2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临床表现均有反复头晕、乏力,都曾误诊为高血压病,入院时血压高24例;15例出现过周期性麻痹;伴烦渴、多饮、多尿8例。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钾<3.5mmol/L25例,血钠>146mmol/L,27例,CO2CP>31mmol/L22例;全部病人均尿钾>102…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危象的预防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发生肾上腺危象12例的资料。结果男5例,女7例。年龄17~55岁,平均37.2岁。发生肾上腺危象的12例肾上腺占位病例中,柯兴氏腺瘤3例,醛固酮瘤4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2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发生神智改变12例,心率增快12例,高热伴少尿8例,低血压休克1例,其他不典型症状5例。实验室检查提示重度低钠12例,低钾8例,高血糖9例。所有病例经补充糖皮质激素、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肾上腺危象病情危急凶险,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提高认识和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部分患者行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性激素测定,主要指标为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结果(1)197例高血压患者中确诊PA38例(19.29%),1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醛固酮腺瘤6例,单侧肾上腺增生7例,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组及EH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与EH组比较,PA组的起病年龄相对年轻,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组卧位、立位血醛固酮水平及ARR均显著升高,血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均P<0.01),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例相近,低钾血症不常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收治的9例肾上腺偶发瘤病例资料。结果:9例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经腰切除8例,经腹腔镜切除1例,效果满意。病理报告:皮质腺瘤3例,皮质腺癌1例;肾上腺囊肿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肾上腺恶性淋巴瘤1例,嗜铬细胞瘤1例,结论:肾上腺偶发瘤均应行内分泌功能检查,肾上腺B超、CT、MRI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手术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肾上腺和肾脏疾病适应证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10年3月68例后腹腔镜肾脏、肾上腺手术,其中肾上腺手术3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6例,无功能腺瘤5例。肾切除术2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积水2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1例,其中多发囊肿12例,双侧囊肿2例,单发囊肿17例。结果 68例后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所有切除标本均经病理证实。肾上腺手术和肾切除术出血50~100mL,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出血少于50mL,无术中输血。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皮下气肿2例,腹膜损伤2例,均无需特殊处理。术后住院时间3~8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肾上腺和肾脏疾病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1例拟诊为肾上腺肿瘤患者,就超声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65岁。仪器使用UB-40,UB-25,线阵或凸阵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5MHz,检查当日患者空腹。肿块位于左侧肾上腺7例,右侧肾上腺13例,双侧1例。其中嗜铬细胞瘤8例(含1例嗜铬细胞副神经节瘤),皮质腺癌6例,髓样脂肪瘤2例,节细胞性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腺癌2例,脾静脉扩张位于脾门处扭曲成团状1例。21例共22枚肾上腺肿块,术前超声探查的敏感性约为86%。所显示的18例共19枚肿块能正…  相似文献   

14.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1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积秀!  陈修燕! 《河北医药》2000,22(12):912-913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子宫均轻度增大 ,宫腔内膜增厚 ,12 8例于附件区发现不规则囊实性包块 ,10 2例腹、盆腔有积液。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于附件包块内或周边显示不规则彩色血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显示为低阻力血流 ,阻力指数 (RI) <0 .46。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诊断宫外孕尤其是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应用B型超声波诊断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柯兴氏综合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仪器:日立EuB-2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_2,动态聚焦。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十年余,伴有体型改变。化验宝检查:尿17羟固醇9.0mg,尿17酮固醇12.0mg。肾盂静脉造影及腹膜后充气造影均显示右肾上腺区有一肿块。CT扫描:两肾上腺弥漫性增大,未见肿块。两次B超检查:右肾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经腹部检查对2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200例健康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对比,并测量其体积以及内外腺比例。结果:小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超声主要表现为内腺增大,内外腺比例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大。结论:二维超声测量前列腺内外腺比例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较大帮助,对于体积不大的前列腺增生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凤 《安徽医药》2020,24(5):892-894
目的探讨超声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3—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功能不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 30例, 30例病人均行腔镜下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术前超声检查,记录甲状旁腺位置、大小、数目,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并分析甲状旁腺增生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血流情况。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增生甲状旁腺结节的大小、部位、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30例病人均检出甲状旁腺,超声共检出甲状旁腺腺体 95枚,腔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增生腺体 114枚,超声与腔镜手术符合率为 83.3%。结论超声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术前诊断、定位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 1 962年至 2 0 0 0年间共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患者 5 5例 ,结合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在原醛诊断中的意义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5例。男 2 5例 ,女 3 0例 ;年龄 1 6~ 65岁 ,平均 41岁 ,其中 ,40岁以下为 42例。经术后病理检查 ,左侧病变者 2 6例 ,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 ;右侧病变者 2 5例 ,肾上腺皮质腺瘤 2 4例 ,肾上腺皮质癌 1例 ;双侧病变者 4例 ,均为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腺瘤直径大小为 1~ 3 5cm ,平均直径为1 6cm。肾上腺皮质癌直径为 6 3cm…  相似文献   

19.
张琼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362-363
目的对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共收治的56例肾上腺肿瘤CT和其中12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都通过手术病理得到了证实,观察CT和MRI的影像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皮质肿瘤20例,其中腺瘤10例,肾上腺腺瘤样增生7例,皮质腺癌3例;髓质肿瘤23例,其中嗜铬细胞瘤14例,转移瘤7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间质肿瘤13例,其中骨髓脂肪瘤7例,神经纤维瘤2例,淋巴瘤、囊肿、间皮瘤产生癌变以及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分别各为1例。结论肾上腺肿瘤存在一定的CT和MRl表现特征,在诊断过程中,要和临床表现以及一些生化检查互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肾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中检查出的36例疑诊为小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 ,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超声检查对小肾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 3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28例为小肾癌阳性,其中透明细胞癌24例,颗粒细胞癌4例。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出小肾癌阳性20例和27例。以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肾癌的灵敏度及符合率分别为92.86%(26/28)、91.67%(33/36)高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的60.71%(17/28)、61.11%(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4、9.318, 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肾癌的特异度为87.50%(7/8)与常规二维超声的62.50%(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 P>0.05)。结论彩色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小肾癌的血流分布状况,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且操作简单,可作为小肾癌体检普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