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我省1984年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来,临床化学专业一直采用VIS评分,200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及近两年的试用,向全国推荐PT(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评分,我省于2001年初购进CLInetEQA系统投入使用,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即VIS和PT进行评分,现将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了在黄石地区室间质评活动中采用VIS评分方法评分和根据美国CLIA’88控制限的PT评分方法对临床化学质评项目进行双重评分;采用改良偏离指数法百分数和PT评分方法对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双重评分,在一级医疗机构参评项目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双重评分法更能全面的客观的反应各实验室真实水平,也有利于各实验室发现差距,找出差距,提升检测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组织2次全省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用两种评价方法对所检测的项目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检测的项目PT和VIS两种评价方法的合格率基本相同。结论:PT评分能真正体现以临床允许误差来衡量测定结果,在今后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中将采用PT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钙和总胆红素室间质评结果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钙(Ca)、总胆红素(TBIL)的卫生部(部)、陕西省(省)和西安市(市)室间质评结果间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分别将两项目的部、省及市室间质评三年平均PT值进行两两比较(每个质评项目PT≥80%为满意)。PT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Ca,TBIL的部与市、省与市质评PT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与省质评P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靶值设定不同,可能是导致Ca,TBIL部、省与市质评结果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因评价方法不同而产生的质评差异,有必要实现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建立我国的临床检验参考系统。  相似文献   

5.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始于1992年,四年的实践证明室间质评有助于改进日常工作,提高检验质量。现加以回顾小结.一、质评项目有Hb、WBC、Plt、Ret,95年始增加凝血酶原(PT)。每季末进行一次测评,每项目提供二份质控品(PT为一份质控品).二、届评方法及标准Hb、WBC、Plt、Ret采用改良偏离指数法(DI)进行评分.该法将原先偏离指数计算中参考实验室S,分别改为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的5%、10%、15%及25%进行计算,仍以DI大小评价成绩优异,避免以S为衡量尺度之不足.改良DI值计算如下:评分标难:DI≤…  相似文献   

6.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能力比对检验评分结果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采用PT(能力比对检验 )评分。其允许范围是参照美国CLIA 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标准确定的 ,方法是 :测定值如落在允许范围内 ,PT得分为10 0 % ,结果合格 ;超出允许范围 ,PT得分为 0 % ,结果不合格。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常根据质评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来确定对某一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临床化学PT评分允许范围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允许范围比较 ,笔者发现一些项目范围过大 ,而且同一项目不同靶值允许范围差异也较大。为了使室间质评结果能正确指导实验室的工作 ,我们对临床化学 11个常规项目PT的允许…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7~2011年本院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部分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将2007~2011年本院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部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和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 5年总MVIS为50分,年平均VIS除葡萄糖为64.6分外,其他检验项目均为优秀。结论通过室间质控,发现不足,经过改进,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保证检验质量。因此,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应深入、持久化。  相似文献   

8.
临床化学空间质评目前统一使用VIS(变异指数得分)评分法[1],我国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把VIS≤120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的重要指标之一[2],我们问顾了近年来部省市三家室间质评回报表,对同时测后室间质控物和室内质评物血糖所得VIS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探讨质控物对VIS的影啊。1材料和方法1·1血糖川定试剂盒氧化酶法,意大利Sclavo,有效期内。1.2室内质控物国产定值血清和进口定值血清,按说明书保存和使用,有效期内。l·3空间质评物部省市临检中心定期发放,回报表中给出定值和靶值。1·4血糖测定用RA-1000自动生化分析仪(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验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的真实性,强化室内室间质控意识,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方法:采用RANDOXA.B两份定值血清,事先不作通知,对南昌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进行现场考核和室内质控调查,结果:18家医院能全做14个项目的单位只有13家,占72%,有5家医院还不能如期完成所考核项目,在本次调查中,A值B值平均VIS≤80的单位为0;80≤平均VIS≤120单位为8家,良好率为62%(8/13家);120≤平均VIS≤150的单位为2家,及格率为15%(2/13家);平均VIS>150单位为3家,不及格率为23%(3/13家)。结论:现场进行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考核与调查很有必要,是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微机在微生物检验室间质评中的应用常若云丁进芳魏莲花张俭(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兰州730000)关键词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系统计算机我们在微生物室间质评实践中,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计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微生物室间质评评分原则,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临床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不同时间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以期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预后。方法: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收集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75例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所有患者第1个24 h、第2个24 h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别以VIS max24、VIS max48表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VIS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感染部位、血培养结果、心脏骤停、激素的使用、24 h补液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组的VI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基础乳酸,治疗24 h时乳酸均明显升高( P<0.05)。VIS max24可以准确预测28 d病死率(AUC=0.953,95% CI:0.924~0.982),较APACHE Ⅱ评分(AUC=0.865,95% CI:0.818~0.913)、VIS max48(AUC=0.919,95% CI:0.881~0.957)、基础乳酸(AUC=0.937,95% CI:0.900~0.966)预测效能更高。 结论:VIS max24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虞庆年 《江西医学检验》1995,13(4):M002-M002
一、生化检验:1.参加室间质评单位:178.回报单位:163,出勤率:0.9153。2.全省平均VIS值:A标本:109,良好率:0.5266,及格率:0.8266。B标本:105,良好率:0.5467,及格率:0.78。3.前十名及其VIS值:东乡县人民医院(25)、江西省长征医院(31)、宁都县人民医院(38)、江西省人民医院(4)、九江市妇女儿童医院(43)、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43)、丰城矿务局职工医院(50)、南昌市第一医院(47)、新余钢铁总厂第一医院(50)、永丰县人民医院(53)。二、微生物检验:1.参加室间质评单位:128,回报单位:105,出…  相似文献   

13.
生化仪检测系统精密度的评估方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精密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的意义。方法用日立7180对混和血清每天分两批测定.两批间隔至少2小时。每批标本重复测定2次。连续20天.得到一系列结果。按照EP5-A2文件的要求,采用MV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批内变异系数(CVwr)、批间变异系数(CVrr)、天间变异系数(CVdd)及总变异系数(CV总)。再按照文献提出的以CLIA88的室间质评能力(PT)为参考标准,要求批内不精密度应小于1/4PT,天间不精密度应小于1/3PT,总不精密度应小于1/2PT作为判断日立7180检测系统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结果用混和血清来评价日立7180测定的24个项目的精密度时.TG、LDH的批内不精密度大于1/4PT.不符合临床要求;ALT的天间不精密度大于1/3PT不符合临床要求。而24个项目的总精密度均小于1/2PT符合临床要求。结论精密度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最好按照EP5-A2文件的方法评估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它更有利于评估检测系统临床应用的意义,而检测系统批内、天间及总精密度的临床标准要求参考CLIA88室间质评能力(PT)的部分项目的标准设置是否合理.值得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Ranson评分系统及CT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生感染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入的SAP患者351例中的185例入院后病情资料,行48h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分别计算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两种评分以及感染概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三者对感染的结果评估。结果185例SAP患者的Ranson评分为1~11(4.72±2.18)分;入院24h内的APACHElI评分为2~33(12.36±6.39)分,CT评分为O~10(5.22±2.19)分;感染组Ranson评分为6.53±1.74,APAC胍Ⅱ评分为19.32±5.86,CT评分为6.98±2.14;与非感染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02,均〈0.05)。Ranson,APACHEII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0.5为显著正相关,它们与CT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7,0.32,为弱正相关0〈r〈0.5。Ranson、APACHEII、CT评分系统对SAP患者结局为感染和非感染进行ROC曲线分析后得出,Ranson评分、APACHEII评分、CT评分均可以预测SAP的感染概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12,〉O.05)。诊断阈值分别为7、16和6。结论Ranson、APACHEII评分和CT评分都可很好地预测SAP患者的感染概率,.Ransoll和APACHEII评分系统预测SAP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优于CT评分,临床需要新的预测评分系统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真实的检测质量。方法在2009年和2015年,对怀化地区28家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发送双盲常规化学标本,要求当场回报检测结果;在2009年和2015年发放2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标本,比较两次现场调查和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的差异。结果现场调查结果的PT成绩低于室间质评成绩,但2015年现场调查的成绩要好于2009年现场调查成绩(P<0.05),PT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怀化地区实验室2015年检测成绩较2009年有较大提升;要得到能真实准确反映实验室检测水平的PT成绩,需要室间质评组织者与实验室长期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一级医院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地区有一级医院120所,其中参加市级生化检验室间评的88所。我们将其中参加室间质评多年的29所乡中医院(A组)与刚参加室间质评一年的一级医院59所(B)进行室间质评情况比较,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质控物两组的室内质控物均采用同一批号的上海生制品研究所生产的19项定值质控血清;室间质评物A组罗氏质控血清,B组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19项表12组一级医院室间质评组别均值K Na Cl Ca Glu UreA44466571543030B92761221201018099.2B组一级医院年度内4次室间质评成绩逐季好转,见2。表2B组一级医院连续4次质评情况VIS均值总优秀率%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EQA)以前大都使用变异指数得分(VIS)为评价标准。近年来,卫生部临检中心又推行了美国临床化学能力对比试验(PT)——CLIA88所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为评价标准,本组将此2种临床化学项目的评价标准作了具体比较分析,发现这2种标准存在相互抵触的一面,大部分常规临床化学项目用PT评价为合格,而用VIS评分方式却不及格,只有5个项目用PT评价为不合格,用VIS评分方式为及格,可见2种标准自相矛盾,其在现实工作中并存不利于EQA的开展。本组依据VIS方式及PT标准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国情,为适应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临床化学各实验项目新的CCV值及与之相应的PT可接受范围,本组拟定的CCV值既兼顾了“CLIA88可接受范围”又保留了VIS计分准确的优点,应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1995,1996年广东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的结果,贝克曼、伯乐两种质控血清符合室间质评要求;贝克曼质控血清各项目的精密度较高;平均VIS=54,各项目平均合格率=91%;伯乐质控血清的精密度稍逊,平均VIS=64,各项目平均合格率=90%,但在质评中可用项目较多,血清的基本成份与人体血清的成份比较接近.伯乐质控血清更适于室间质评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毒严重度评分与APACHE-Ⅱ在中毒评估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毒严重度评分(PSS)与APACHE-Ⅱ在中毒评估中的价值,探讨将中毒严重度评分用于中毒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61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评估方法结果与毒物种类、住院时间、并发症、转归间的关系。结果PSS值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一致性(P〈0.01);不同毒物中毒PSS与APA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PSS与APACHE-Ⅱ评分均与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PSS≥3或APACHE-Ⅱ〉/30时死亡率明显升高;不同PSS和APACHE-Ⅱ评分值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SS与APACHE-Ⅱ在中毒评估中价值一致,但PSS记分简单、直观,可以取代APACHE-Ⅱ评分系统而起到比较准确的中毒严重度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标准评分方法评价大鼠胸段脊髓损伤后以及恢复过程的后肢功能的优劣性。方法选用20只体重为240~260g的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轻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均采用Allen打击法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双盲设计,3名经过训练的硕士研究生都分别以两种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评分方法与损伤程度都有相关性(P〈0.05)。在组间比较中,CBS评分从第2天起体现差异性(P〈0.05),BBB评分从6h起体现差异性;在组内比较中,CBS评分和BBB评分在轻度损伤组相邻的时间点均体现有差异性(P〈0.05),在重度损伤组组内比较中,CBS评分敏感性与轻度组相当;而BBB评分到第4天才出现差异性(P〈0.05)。结论在不同损伤组组间的比较中BBB评分方法具有优势,可作为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比研究的标准评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