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为了探讨腰神经通道狭窄的病因,我们对224例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腰神经道探查手术,结果发现其病因以腰剖组织变性为主。除外伤昨慢性 部损伤引起腰部 病变外,活动少,或很少进行腰剖燃烧,体形肥胖也是引起腰神经通道狭窄日趋加重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3.
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 ,在 1 5具成年尸体的腰背部解剖观测腰神经后内支及其所穿过的腰椎乳突副突间骨纤维管的解剖结构 ,并进行骨纤维管的表面解剖测量。结果显示腰神经后内支直径 0 .66± 0 .1 6mm;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的横径 4 .0 0~ 5.1 0 mm;纵径 1 .50~ 2 .4 0 mm,长度 6.2 0~ 8.4 0 mm;后外内支骨纤维管距离相应体表深度约 3 0 .2 0~ 3 7.3 0 mm;骨纤维管长轴与后中线夹角约 3 3~ 4 6°。为设计较合理的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提供了解剖参考。 相似文献
4.
1965年Fearn和Goodfellow首次用手术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1]。其主要表现为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的功能障碍,但无感觉障碍。本文报道6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并讨论其病因、解剖及诊治。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7岁,平均30岁,病程2mo~15a,右手4例,左手2例。5例为无明显诱因出现拇示指末节屈曲无力,呈进行性加重。另1例前臂近端有腱鞘囊肿,压痛明显。体征:6例手部无感觉障碍,但拇、示指末节屈曲功能受限,pinch-grip征阳性即当拇、示指对掌时,拇指指间关… 相似文献
5.
小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有其独特的优点。但针刀疗法毕竟是创伤疗法,在针刀的操作时,稍不注意便会伤及周围的神经、血管及内脏,造成意外。因此,在针刀操作之前就应先对腰神经后外支周围的组织进行解剖研究。腰神经后外支的骨纤维管位于竖脊肌深层,约35~40 mm。笔者采用针对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综合征特定解剖的针刀手术入路,治疗腰神经后外 相似文献
6.
应用特定的针刀术式,对39例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6例,好转3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肩胛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8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病史进行分析,4例于肓胛切迹痛点处作封闭治疗,4例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肓胛切迹成形术,2例无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4例中2例有效,有效率50%,其中2例无效后改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例,随访2~3年,症状完全消失,肌力较术前Ⅱ-Ⅲ级,未发现有复发者,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结论:颈肩痛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存在。早期保守疗法可使部分患者治愈,如治疗2个月无效,或发现明显肌肉萎缩,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suprascapular notch)或冈盂切迹(spinoglenoid notch)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963年Kopell和Thomp-son[1]首先报道了该病,国内最早在1989年朱盛修等[2]报道了3例。该病一直被认为是少见或罕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发现及报道有增加的趋势。1990~2001年,作者收治12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重庆医科大学(630046)李怀先,张宝庆腰痛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仅以骨科临床所见的腰痛而论,其原因也是很多的。本文根据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结合62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一个引起腰痛的疾病,命名为腰神经后支骨... 相似文献
10.
显微外科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 10例患者术中发现的解剖卡压因素 ,神经卡压后的病变程度 ,并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术中发现解剖卡压因素有 5个 ,神经卡压后病变程度可分为 4类。 10例病人中 6例行神经外松解或束间神经松解 ,2例切除病变行神经移植或直接吻合 ,术后获满意的伸拇、伸指功能恢复 ,另 2例卡压近端有神经瘤形成 ,行神经松解术后 ,疗效欠佳。结论 手术中应仔细探查并解除造成骨间后神经的卡压因素 ,神经病变轻者可行神经松解术 ,病变严重有神经瘤形成或卡压处神经变细仅外膜相连者应切除病段 ,重建神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对经手术治疗的21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作了临床分析。持续性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间歇性跛行是其主要症状,但临床体征不明显。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多发生在腰_4及腰_5神经根管。腰椎的退行性变是其主要原因。脊髓造影对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是唯一较可靠的方法。CT扫描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使神经根管彻底的减压。 相似文献
12.
1982~1990年治疗腰椎管狭窄102例,本文描述了腰椎管狭窄的病理变化,对腰椎管狭窄的分类、临床症状及手术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将椎管狭窄分为:原发性椎管狭窄,退变性椎管狭窄,神经根通道狭窄,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及其它。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腰椎管测量的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的进展,尤其述及的是MRI在测量腰椎管方面尚无定论。有关MRI的各种研究方法及测量方法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腰椎管狭窄提供了广阔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镜术定位相关的国人腰椎管CT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量L4、L5腰椎管横径及棘突中线至侧隐窝的距离,以确定国人椎板间隙途径腰椎间盘镜穿刺点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CT测量成年男、女各25例L4、L5椎体下缘水平腰椎管横径及棘突中线至侧隐窝的距离,分别计算男、女两组间数据的均数、标准差;分析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别。结果:男、女两组在L4、L5腰椎管横径及棘突中线至侧隐窝的距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合并,L4、L5腰椎管横径测量结果分别为(21.82±1.59)mm、(24.68±1.72)mm;L4、L5棘突中线至侧隐窝的距离分别为(10.91±0.79)mm(、12.31±0.84)mm。结论:国人下腰椎椎管测量值有别于其他人种,国人椎板间隙途径腰椎间盘镜穿刺点应为棘突中线旁10 mm。 相似文献
15.
侯筱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2)
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lumbosacral radiculography in 67 patients, with age range from 15 to 60 years, have been performed during 1984-1986. In this paper, the anatomical concept of the lumbosacral (L_(4, 5) and S_1) nerve root canal and the technique of radiculography are reported. Basing on our results. we suggest different pathologic images of the nerve root canal. The indication and failing causes in performing radiculography are discussed. We believe that nerve root block would be of great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value in cases of lumbago and sciatica. 相似文献
16.
17.
手术时观察43例腰椎管狭窄的病变,对照术前临床症状、脊髓造影及CT片,发现多数病例神经受压来自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或膨隆的纤维环,椎板增厚不是主要的致压因素。对脊髓造影示多节段异常者,采用神经根造影和阻滞法定位,发现多数病例临床症状为单节段受压引起。采用有限化手术治疗,随诊平均5.3a,优良率为90.6%。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节段定位及有限化手术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0例前跗管综合征患者,并对25只新鲜成人足的前跗管应用显微解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病原因为足背严重挫伤、束紧鞋带、前跗管内骨赘及腱鞘囊肿、空凹足等。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受压为发病的主要因素。除临床特征外,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很有帮助。我们对8例9只足进行了减压手术,经1.5~4年随访,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染色体异常及其演变在揭示MDS的发病机制、白血病转化和评估MDS预后中的意义。方法;77例MDS核型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和染色体G显带技术。结果:77例中,40例(52%)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RAEB和RAEB-T的模型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2/20、10/14,明显高于RA和RAS(分别为15/37、2/5,P<0.05)。按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的多少依次为:+8、-7/7q-、5q-、-Y、20q-、+9、+21、dup(1q)、i(17q)和+19。核型异常者进展为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生存期也明显缩短(P<0.05)。复杂异常核型者预后最差。结论:MDS的骨髓染色体分析对研究其病因、明确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