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在接种Lewis肺癌小鼠的pEgr-IL18-B7.1基因-放疗中的抑瘤作用。方法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GyX射线局部照射和0.075GyX射线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各种治疗方案在荷瘤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与单纯多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相比,单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在联合pEgr-IL18-B7.1基因治疗中能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可有效增强pEgr-IL18-B7.1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采用同种骨髓移植治疗造血系统疾病有很大的进展。同时它又是用以对抗致死性照射剂量的一种手段。为提高骨髓移植成功率,减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移植前必须给病人以充分的免疫抑制。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十全淋巴区复合野照射,证明可以避免GVHD发生,减少移植后的并发症。我院放疗室根据再障病人照射的需要,在原有钴-60治疗机常规照射的基础上,设计出全淋巴区复合野照射技术。照射野形状完全符合淋巴引流区不规则大面积复合野的照射。(图1、2)照射一次即完成治疗,既保护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从而减轻全身反应,但又达到抑制免疫的目的。我们选择全淋巴区照射750拉德(中线平面剂量)能为病人所耐受,又不超过病人胃肠道反应的负荷。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高度不均匀照射条件下 ,以微核 (MN)率和双 环 (dic r)率所估算的相当于一次全身均匀受照剂量 ,我们用常规CA分析和CBMN法对接受全淋巴区、全腹和下半身放疗的 3例晚期肿瘤病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CA率和MN率检测 ,比较了以dic r率和MN率所估算的相当于一次全身均匀受照剂量。并针对CBMN法用作辐射生物剂量计时 ,其相对偏高的本底对剂量估算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 病人 :接受全淋巴区、全腹和下半身6 0 Coγ射线放疗的 3例男性晚期肿瘤病人 ,中心平面剂量分别为 8、6和 6Gy。2 血样…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rhG-cSF)在放疗中的作用以往大多通过一次性全身大剂量照射进行研究,此次应用与临床放疗相同的分次照射放疗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5.
全身放疗     
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中,全身放疗加高剂量化疗起“准备剂”作用。对于异体骨髓移植作用有二:机体的免疫抑制和根治病变;对自体骨髓移植则主要目的是根治病变。全身放疗的总剂量,单次照射为5 Gy左右,多次分割照射为15.75Gy左右。临界器官主要是肺和肝,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解决其耐受问题。随看骨髓移植运用的增加,全身放疗的远期毒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儿童内分泌的长期影响。全身放疗技术和实际运用: 用全身放疗作骨髓移植的“准备剂”,病人应住入专门病房(消毒病房,常为空气对流滤过室),且严密观察血液学指标。整个治疗过程即从骨髓移植准备开始到粒细胞减少症恢复直至移植成活为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照射主要有全身照射(简称 TBI或 WBI)和全淋巴照射(简称 TLI)两大类。后者主要由临床放疗中常用的“斗篷”照射野加上倒“Y”照射野两部分组成。其他还有半全身照射及躯干照射等。大剂量一般指亚致死剂量水平以上的照射剂量。目前临床研究常用的大剂量照射大多数为致死剂量及超致死剂量水平。大面积大剂量照射的研究目前主要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而在动物实验中又以大面积照射后进行器官移植为主要研究方向。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在器官移植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检查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方法,对下半身(HBI)和全淋巴区照射(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共观察了19名接受60Co γ线治疗的患者,萁中HBI10名,TLI 9名,病人的受照剂量均为8 Gy.放疗前采每位患者的静脉血样,将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值.放疗后24小时再做一次检查,计算照射诱发的双着丝粒(dic)产额,代入经过剂量率影响校正的回归方程,反堆出HBI和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155cGy和40cGy.本研究推算出的剂量与患者照射后的临床表现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检查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方法,对下半身(HBI)和全淋巴区照射(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共观察了19名接受60Co γ线治疗的患者,萁中HBI10名,TLI 9名,病人的受照剂量均为8 Gy.放疗前采每位患者的静脉血样,将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值.放疗后24小时再做一次检查,计算照射诱发的双着丝粒(dic)产额,代入经过剂量率影响校正的回归方程,反堆出HBI和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155cGy和40cGy.本研究推算出的剂量与患者照射后的临床表现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检查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方法,对下半身(HBI)和全淋巴区照射(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共观察了19名接受60Co γ线治疗的患者,萁中HBI10名,TLI 9名,病人的受照剂量均为8 Gy.放疗前采每位患者的静脉血样,将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值.放疗后24小时再做一次检查,计算照射诱发的双着丝粒(dic)产额,代入经过剂量率影响校正的回归方程,反堆出HBI和TLI患者的全身血液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155cGy和40cGy.本研究推算出的剂量与患者照射后的临床表现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基因-放疗方案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 局部照射和0.075 Gy 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通过3H-TdR标记方法检测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观察各治疗组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结果 在pEgr-IL18-B7.1基因治疗方案中,单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常规多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相比,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以通过促进CTL和NK细胞毒效应,上调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肿瘤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137Cs辐射源事故中,3个人在120~180天内受到多次全身不均匀照射,通过调查及模拟试验,确定了照射参数,并估计了身体中轴线剂量和等效全身均匀照射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大剂量全身照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白血病患者通过大剂量药物治疗和异体或自体的骨髓移植(BMT)及BMT前的大剂量全身照射(TBI)可以得到治愈,5年存活率达50%以上。BMT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案,而TBI作为BMT的必要辅助手段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BI治疗的目的:一是免疫抑制,主要是使移植骨髓能被受体接受。二是消灭机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目的。三是杀灭骨髓使髓腔出现空间,以利于骨髓移植。TBI技术是由放疗设备提供一个能包罗人体的大面积辐射场,使全身各部位都受到均匀照射。TBI治疗可采用单次大剂量照射或…  相似文献   

13.
作者探讨了半身照射条件下以微核(MN)率估计相当于全身一次均匀照射剂量的可能性,并与人体模型以相同条件照射后的剂量计算结果及临床反应相验证,结果显示:以MN率所估算的剂量与人体模型所计算出的相当于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的红骨髓干细胞活存计权剂量及临床反应基本一致,照后无或仅有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轻微下降,多数有恶心呕吐,可能与全腹照射有关。因此,在以下半身为主的高度不均匀照射条件下,MN检测所估计的生物剂量可用以表示全身等效剂量及反映全身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加量放射治疗原发病灶的方式治疗了59例Y_(3~4)、N_(1~3)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以鳞癌和腺癌为主。其中56例病人可以评价晚期效果。采用单纯放疗,在用标准分割剂量放射区域淋巴结的同时对原发病灶加量放疗。先用大野照射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每次1.8Gy,随后立即用小野对原发病灶追加照射0.88Gy,即原发病灶每天照射2.68Gy,每周5次。原发病灶照射总剂量为75Gy/28次/5.5  相似文献   

15.
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难题之一,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常规放疗因照射技术条件有限,以及正常肝脏耐受剂量低的限制,长期以来难以给予较高的照射剂量,被认为不适宜用于肝癌的根治性治疗.近几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展迅速,多位学者报道了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全身伽玛刀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显著疗效[1-4].本研究通过所获得的客观剂量学数据,对同一患者的IMRT和全身伽玛刀大分割治疗计划进行比较,评价其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身照射时相当小的剂量差别就可引起生物学效应很大的不同,但目前世界上开展全身照射的各中心之间所采用的每分割剂量、分割方式、总剂量都不相同,以至于各自的结果无法互相比较。各中心对全身照射研究的终点也不同,包括急性副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灭癌效应及远期副作用。作者认为应将近期副作用及灭癌作用作为研究的终点。放疗医师应发挥其在小野照射方面的特长,每次3~4 Gy,3~4次的全身照射认为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133例胶质母细胞瘤做了连续快速照射法治疗。年龄小于40岁者14例,40~60岁79例,大于60岁40例。除3例为胶质细胞肉瘤外,其余全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1例为单一病灶,1例为多灶性,另1例出现颅底、颈部及远处血行转移。一般在术后第12~14天开始放疗,神经功能缺陷和需要静脉营养者不推迟放疗时间。用~(60)Co治疗机平行对穿照射,范围包括肿瘤边缘外2cm,射野最小6×6cm,大者全为脑照射。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总照射量和分次照射方法。1979年前,总量50Gy,每日2Gy;1980年始给总量60Gy,分段治疗(40Gy后休息2周);1982年改为连续快速照射,即16天内照射总剂量60Gy,每周5天,每日3次,每次1.6Gy,周日加照2.8Gy一次,同时给予镇痉药物、激素等直至放疗结束。所有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积极的康复治疗。作者报告时除1例外,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为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C57小鼠,经8.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于0.5、24h各皮下注射一次不同剂量rhG-CSF(2、1mg/kg和0.5mg/kg),观察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小鼠经6.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通过不同给药方案及不同剂量rhG-CSF早期干预,观察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外周血象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明显提高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延长受照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照射后0.5h单次给予大剂量rhG-CSF(1mg/kg)为最佳给药方案。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可以明显改善6.0Gy照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结论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皮肤蕈样霉菌病的全身电子线照射技术、治疗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皮肤蕈样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长期随访。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51岁(14~56岁)。4例患者8周接受30~31.25 Gy/30次的全身电子线照射,另1例患者之前接受了6个周期化疗,后接受8周全身电子线照射31 Gy/31次,残留病灶局部补充电子线剂量至36 Gy。皮肤剂量约为处方剂量的90%,照射野内剂量均匀性控制在处方剂量的±10%以内。结果 放疗后6个月,4例患者疗效评价均为完全缓解,1例为近期治疗,放疗结束时评价为接近完全缓解。急性不良反应可以耐受。2例患者分别于全身电子线治疗后3年和1年死于内脏受累,死亡前皮肤无复发表现,2例患者至随访17年及15年时仍健康存活,1例近期治疗患者放疗结束后2个月仍健康存活。结论 全身电子线照射皮肤蕈样霉菌病局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脏器侵犯是主要的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分次照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的剂量与并发症。方法1999年5月至2005年10月对3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了全身放射治疗的预处理。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5.2±1.13)cGy/min,照射总剂量7~12Gy,1次/d,共2d。根据照射总量分为两组:高剂量组(≥10Gy)139例和低剂量组(<10Gy)173例。比较不同剂量组的毒、副作用、造血重建和植活率等。结果高剂量组除胃肠反应和口腔炎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外,其他早期毒、副作用、造血重建和植活率等均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5cGy/min吸收剂量率,照射总剂量7~12Gy,1次/d,共2d,肺中位剂量控制在7.5Gy,是安全、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身照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