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智斌  王卫刚 《陕西中医》2009,30(2):198-199
目的:研究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后伸15°和常规0°牵引进行治疗。结果: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后伸15°的角度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常规0°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作压力的加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作为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是由于颈椎的各种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迫  相似文献   

3.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近年来运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15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6病例来源于我院康复科2006年6月—2009年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85例,女71例,平均年龄(46.25±3.92)岁,病程1个月~5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旋转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纯牵引组与旋转牵引组做对比,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旋转牵引对家兔CSA模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各牵引组BA、LVA、RVA流速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各组与单纯牵引各组相应体位BA、LVA、RVA流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组内后伸位对于BA、LVA、RVA流速的增快较中立位、前屈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牵引是通过调整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椎动脉系血流动力,来促进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的,在对家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方面优于单纯牵引,旋转牵引组以后伸10°~15°位牵引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一般资料患者 12 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6 4例中 ,男 2 8例 ,女 36例 ;年龄 4 4岁~ 6 8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3年~13年 ,平均 5 .3年。对照组 5 8例中 ,男性 2 6例 ,女 32例 ;年龄4 3岁~ 6 6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2年~ 12年 ,平均 5 .2年。所有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为 :头昏头痛 ,颈肩酸痛。颈椎X线片见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异 ,椎体增生 ,韧带钙化等。2 治疗方法2 .1 对照组(1)采用骨质增生治疗机 (合肥炮兵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产 ,ZD -ⅢB型 )。治疗方法 :将 10 %的溴化钾溶液均匀洒在滤纸上 ,置于 7cm× 10c…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的意义。方法:对68例CSA严格参照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给予活血扩管药物,电动颈牵引,旋转复位,局部推拿,穴位注射,低中频等治疗。结合临床确诊,对明确压迫椎动脉的骨赘、异常骨组织与软组织行手术切除有助于改善症状,延缓和避免转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用电针、推拿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总结以下。1临床资料共120例,门诊患者84例,住院患者36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15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头晕、颈部不适。体征为颈椎两侧肌肉压痛( ),风池压痛(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TCD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狭窄,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针刺:取百会、风池、C4~C6夹脊、肩井等。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刺1寸,风池向对侧目内目此方向…  相似文献   

9.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辉 《陕西中医》2005,26(9):961-961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采用摇晃端提等理筋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7%。提示:手法配合中药可扩张血管、解除动脉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和代谢。  相似文献   

10.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推法用揉、滚、拔等法,取风池、百会、印堂等穴。中药用自拟天麻汤。结果:65例总有效率为92.2%。提示:推拿手法能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放松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中药内服能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山西中医》2008,24(5):22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及药物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推拿点穴风池、肩井、百会、太阳等;颈椎枕颌吊带牵引;内服中药及运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结果:治愈90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93.58%-99.54%)。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宣氏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强  杨梅岭 《陕西中医》2011,32(10):1375-1376
目的:观察宣氏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均符合宣氏椎管外软组织损伤诊断,采用针刺项伸肌群颈椎椎板附着处,宣氏推拿枕外隆突肌附着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半棘肌和头最长肌,肩胛提肌,前、中、后斜角肌,项筋膜和项伸肌群压痛点。针刺与推拿隔日交替操作。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快速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加快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恢复,减少对椎动脉的刺激,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而消除症状。  相似文献   

13.
定位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万金来  杜跃  刘爱国  史红逸 《陕西中医》2007,28(8):1021-1023
目的:观察定位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本病124例。结果:治疗后椎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明显增加,脉动指数(PI)循环阻力指数(RI)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本法对本病有理筋整复,舒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小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01-602
目的 :对比针刺、牵引配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8例以针刺大椎、风池、天柱、颈夹脊等穴配合牵引、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 ;对照组 4 8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 (TCD)左椎动脉 (L VA)、右椎动脉 (RVA)和基底动脉 (B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S)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4 8.3% ,总有效率96 .6 % ;对照组组治愈率为 2 0 .8% ,总有效率 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牵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47.5岁;病程2天~6年,平均3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5例,并设对照观察脑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动脉供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牵引治疗 CSA的作用机理 ,并提出牵引的合理角度 ,为临床防治 CSA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 ,对前屈、后伸 0°~ 30°共 1 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钩椎关节应力分布及横突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钩椎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纵轴上的压应力 ,力值以 C5~ 6、C6~ 7为较大 ,横突间距离稍有减少 ,在牵引作用下 ,钩椎压应力可转变为拉应力 ,横突间距可拉大 ,且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结论 :颈椎牵引早期应在 0°~ 1 0°下 ,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定点牵引手法,对照组加颈部推拿手法,每日1次;治疗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供血,加快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9.
刘强 《福建中医药》2011,42(4):32-3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临床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头颈部转动引起眩晕加重为其特点。笔者采用手法加牵引配合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10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2001~2005年,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3例,女47例;发病年龄21~70岁,平均46.1岁;病程3 d~2 a。1.2症状和体征所有病例均有眩晕症状,伴头痛101例,视感障碍56例,耳鸣38例,恶心、呕吐97例,颈强79例,肩背沉困61例,后枕部麻木76例。查体:颈椎棘突偏斜106例,棘旁压痛112例,引颈试验阳性82例。1.3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