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良联合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简便有效方法。方法 在传统的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的基础上对11例(11只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进行了改良:(1)球结膜切口做距角膜缘1mm的横L型切口,术毕需缝合球结膜切口;(2)做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之前先行半周睫状体冷冻术及次全视网膜冷冻术,冷冻时间均较常规时间减半;(3)在做虹膜周边切除前水下水电凝虹膜面新生血管;(4)术毕前房内注入部分粘弹性物质。结果 10例(10只眼)病人术后眼压稳定在8-21mmHg。视力较术前有提高者7只眼,不变者3只眼,1只眼下降。无一例眼球萎缩。该方法成功率为63.6%,有效率为90.9%。结论 改良式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及次全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可增进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技巧,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34例(40眼)。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2—0.08者4眼(10.0%)0.1~0.25者14眼(35.0%),0.3—0.5者19眼(47.5%),0,6—0.8者3眼(7.5%);术后8眼眼压一过性增高在25—30mmHg之间,经药物治疗1周内眼压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5.3±4.2)mmHg,术前、术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态基本无改变。结论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疗效良好。在尚不具备超声乳化条件的基层医院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管状视野青光眼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管状视野青光眼的综合治疗效果,并讨论暂时性视力丧失的原因及处理。方法58例(82眼)管状视野青光眼患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操作轻柔,及时发现视力丧失并及时处理。结果术后7~15天出院.眼压控制良好60眼(73.17%),视力提高34眼(41.46%).光感消失仅1眼(1/82)。结论对管状视野青光眼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Jiang Y  Li X  Yin C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3):167-170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8例(116只眼)进行效果分析。结果:21只眼行巩膜外加压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9只眼,术后视力≥0.02者14只眼。9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58只眼(59.8%),最终视网膜复位83只眼(85.6%),术手视力≥0.02者64只眼(66.0%)。术中使用膨胀气体填充11只眼,1次性视网膜复位7只眼,术后视力≥0.02者5只眼。使用硅油填充89只眼,1次性视网膜复位51只眼(57.3%),最终视网膜复位7积眼(85.4%),术后视力≥0.02者59只眼(66.3%)。结论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首选巩膜加压术,玻璃体切除者,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较膨胀气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视网膜切开术是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但应慎重选择手术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不同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该手术方法,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术后随访2~10月。结果术后仅有1眼视力增加,大都保持其原有视力。眼压均控制在20.55mmHg以下。其中在10~20.55mmHg之间者6例(54.55%),在6.46~10mmHg之间者3例(27.27%),低于6.46mmHg者2例(18.18%)。术后结膜滤过功能良好,未发现包裹性或局限性的无功能滤过泡。结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下羊膜植入,可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采取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并应用MMC。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眼底、眼压等。随访6~18月。结果术后有50眼(86.21%)的眼压≤21mmHg;3眼(5.17%)加用眼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Hg;5眼(8.62%)的眼压无改善。结论在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联合应用MM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68例(75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51例(56只眼)(74.60%),眼压〈20mmHg者69例(72只眼)(96.oo%);2例(3只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mm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60例(65只眼)(8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联合手术,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并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35例(35眼)。经3~5d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满意者,术前采用间歇压迫眼球,前房穿刺缓慢降低眼内压后进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合并抗代谢药物应用,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及阿托品散瞳。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35眼,其中浅前房者5眼(14.28%)。术后视力提高22眼(62.95%),视力不变13眼(37.05%)。术后1周,眼压〈21mmHg30眼(85.65%)。随访1—3个月,眼压〈21mmHg28眼(80%),≥21mmHg2眼,局部药物治疗可控制,5眼失访。结论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留残存视力。  相似文献   

9.
滤过术后选择性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33例(51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选择性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随诊3—18月,观察术后滤过泡、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1眼术前视力手动-0.6,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中,0.05-0.2者2眼(3.92%),0.3-0.4者7眼(13.73%),0.5-0.8者12眼(23.53%),1.0-1.2者30眼(58.82%)。13眼滤过泡无影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24眼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炎症反应,用药后恢复,无角膜失代偿。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选择性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避开滤过泡,保护原有滤过功能,术后反应轻,视功能恢复好,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内改良垂直小梁切除巩膜翻转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经角巩膜隧道小切口完成垂直小梁切除深层巩膜条翻转引流联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8月,视力大于0.3者21眼,占87.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小于20.55mmHg)(1mmHg=0.133kPa)18眼,占75%。结论 该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有用视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巩膜层间切除术与深层巩膜咬切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巩膜层间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效果。对89例92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巩膜层间切除术和深层巩膜咬切术。术后随访15月~5年(平均31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巩膜层间切除术组远期降压成功率95.38%,功能性滤过泡形成93.02%;深层巩膜咬切组远期降压成功率81.63%,功能性滤过泡形成79.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巩膜层间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术式。  相似文献   

12.
异体巩膜移植治疗丝裂霉素所致的低眼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后致低眼压的患者行异体巩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应用异体板层巩膜对7例(8只眼)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后低眼压的患者行巩膜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3~19个月(平均7.75±5.37个月),5例(5只眼)术后视力提高,7例(8只眼)术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异体巩膜移植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手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的特点、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43眼)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施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1月眼压控制≤21mmHg者35眼(81.40%,)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6眼(13、95%);术后1月视力提高者25眼(58.14%),保持不变者12眼(27.91%)。术中或术后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房角退缩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外伤性房角退缩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心用MMC治疗外伤性房角退缩性青光眼22例(22眼)。术后对眼压、视力和并发症进行了分析。以Kaplan—Meier寿命表判断成功率。结果成功标准为:不用或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在6~21mmHg之间;不需要再进行抗青光眼手术;并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6月累积成功率为86.36%(n=22),12月为78.57%(n=14),18月为66.67%(n=6)。术后视力与术的相间或稍有提高17例(77.27%),视力下降5例(22.73%)。并发症包括浅前房6眼、溥壁滤过泡3眼、低眼压1眼和白内障1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是治疗外伤性房角退缩性青光眼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大部分病人眼压被控制,保存了有用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治疗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50例(51只眼)合并PVR的外伤性RD患者行VRS治疗,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0.8个月。结果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47只眼,部分复位3只眼,未复位1只眼,总有效率98.4%。视力提高者41只眼(80.39%);视力不变者7只眼(13.73%),视力下降者4只眼(7.84%)。51只眼均行硅油填充术,继发性青光眼14只眼(27.45%);8只眼因术后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冲洗术(15.69%);5只眼视网膜复位后Ⅱ期硅油取出术后低眼压或多次复发RD,长期硅油高粘度填充(9.80%)。结论通过VRS手术能有效解除外伤性PVR引起的视网膜牵拉,复位视网膜,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gery,NPTS)联合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9例(4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PTS+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对照组:单纯NPTS。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 经12个月随访成功率实验组为91.7%,对照组为66.7%。术后1~12个月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12个月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及减压室存留情况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实验组睫状体脉络膜上腔低回声暗区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经济安全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23例40眼,记录矫正视力,分析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1)本组病例中视力≥0.4者14眼,占35%,23眼为低视力眼,占57.5%,盲眼有3眼,盲目率7.5%;(2)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视神经损害,角膜损害(Haab纹),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结论 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视力的主要因素除了视神经损害以外还有角膜损害(Haab纹),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改善视力预后的措施: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以及采取积极的弱视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实行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6眼术后视力进步和不变者31眼(86.11%)。近期眼压控制32眼(88.89%),远期眼压控制22眼(22/27)(81.48%)。近期获得功能性滤过泡28眼(77.78%)。36眼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球周麻醉加表面麻醉下,对20例(2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术。结果 术后1周视力:〈0.1者3眼,0.1~0.3者7眼,〉0.3者13眼;其中〉0.5者10眼。术后眼压正常者18眼(78.3%);术后眼压偏高2眼;术后低眼压3眼。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78例(93眼)晚期原发性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0.2mg/mL的丝裂霉素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7~60月),术后6月眼压〈21mmHg者86眼(92.47%),眼压〈15mmHg者72眼(77.42%)(1mmHg=0.133kPa),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保存残存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