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6例首次住院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执行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肝豆状核变性疾病基础知识、用药知识、饮食及生活知识、并发症预防及复发预防等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配合检查及护理、医嘱服药、医嘱饮食、适时锻炼、定期复查复诊等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对首次住院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执行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使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遵医行为有所改变,能够控制饮食,按时服药,正规治疗。方法:将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评价2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存的问题、对肝豆状核变性相关知识认知率、对含铜食物的知晓率。[结果]病人主要缺乏的知识有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所受影响的人群、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相关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含铜食物的标准。[结论]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制订《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简易手册》,其覆盖内容广、便于携带,有利于病人随时巩固肝豆状核变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型肝豆状核变性饮食管理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普通肝豆状核变性变性饮食管理基础上,结合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腹水等特点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对33例腹型肝豆状核变性进行饮食管理。结果:33例患者病情未见进一步加重,均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全面合理的腹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饮食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对63例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63名照顾者在干预前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分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相关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然后给予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照顾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照顾者在疾病知识、留取24h尿铜方法、药物治疗知识、饮食知识、安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照顾者焦虑发生率与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照顾者焦虑发生率及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食温馨提示卡在腹部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饮食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后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饮食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饮食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患者可以及时、合理补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32.1%,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茜 《当代护士》2014,(3):23-24
总结了15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指导,能促进患者早目康复并保持治疗效果的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首次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为后续该群体自我管理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通过目的抽样对1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一对一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主题分析。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真实自我管理体验可归纳为自我管理知识欠缺(自我管理认知偏差、对疾病知识深入了解的抗拒)、坚持自己的健康观(服药管理缺乏科学性、构建自己的饮食理念、保持积极心态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压力与挑战(在乎自我形象、社会互动中断、经济负担沉重、就医过程的曲折与艰难、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社会支持促进疾病自我管理(医务人员专业援助、家庭成员关怀、社会包容环境)。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存在诸多障碍,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健康观念,多途径解决患者自我管理阻碍因素,帮助患者减轻身心负担,促进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7例肝豆状核变性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精神症状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认为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观察,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用食物的间接康复训练对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患者低蛋白血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不同的是试验组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试验组发生低蛋白血症及肺部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康复训练可降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吞咽障碍间接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用食物的间接康复训练对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患者低蛋白血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不同的是试验组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试验组发生低蛋白血症及肺部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接康复训练可降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豆灵片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功能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肝豆灵片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统一wilson病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统一wilson病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积分均有改善,尤以肝豆灵片组明显(P<0.05);肝豆灵片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肝豆灵片在改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一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嗅觉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40例,分为脑型和肝型2组,每组各20例。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2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DT)和嗅觉识别阈值(IT),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20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16例嗅觉功能检测(包括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基本正常,4例存在嗅觉功能障碍;2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3例无异常,17例存在嗅觉功能障碍;脑型患者嗅觉功能检测评分(包括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肝型(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嗅觉功能减退与基底节变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诊断为肝硬化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护理。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护理满意度问卷分析记录患者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HAMA、HAMD问卷分较护理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护理后问卷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分较对照组高(P=0.001)。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较传统护理方式更有助于缓解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总体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按肝脏病变程度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星光型(12例)、岩层型(20例)、树枝光带型(18例)、结节型(26例)等4型,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并与3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树枝光带型和结节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星光型和岩层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P<0.01,P<0.05),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实施半年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不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差别。结果:出院时2组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半年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帮助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中式健康教育对初次血液透析肾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血液透析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集中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遵医嘱行为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透析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药物治疗、饮食方案等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饮食、透析等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中式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初次血液透析肾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