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恩替卡韦联合疗法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软肝颗粒+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乙肝病毒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是引起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病情进入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大大降低,预后普遍较差,故而尽早控制病情尤为重要,联合软肝颗粒与恩替卡韦开展对症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繁殖,抗肝纤维化,提升肝功能水平,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模式不同的原因.方法 68例伴有肝硬化背景单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行超声造影检查后均行穿刺活检取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与流式细胞计(FCM)DNA分析.所有病例根据肝背景及癌细胞的增殖状态分为A1组18例(代偿性肝硬化伴低增殖组)、A2组21例(代偿性肝硬化伴高增殖组)、B1组17(失代偿性肝硬化伴低增殖组)及B2组12例(失代偿性肝硬化伴高增殖组),比较不同程度肝硬化背景、不同增殖状态肝癌的增强持续时间,对比各组肝背景与肝癌的增强持续时间.结果 代偿性肝硬化背景的增强持续时间明显比失代偿性肝硬化背景的长,低增殖状态肝癌的增强持续时间较高增殖状态的肝癌长,A1组、A2组及B2组肝背景的增强持续时间均比肝癌的长,B1组肝背景的增强持续时间与肝癌的无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不同程度肝硬化背景及不同生物学活性肝癌的增强持续时间不同造成肝癌超声造影模式不同,因此诊断时需考虑病灶自身及肝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肝脏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来研究其在肝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肝科门诊和住院病人112例和对照组14例,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生化试剂盒,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原理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并联合常规肝科检测指标就其临床意义予以讨论.结果 只有伴明显感染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上升,而急慢性肝炎和无感染的肝硬化代偿期病人则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上升与血常规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变化不相一致,而且抗感染治疗后上升了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下调.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谷氨酰转肽酶、铁蛋白、血循免疫复合物正相关,而与淋巴细胞、清蛋白、总胆固醇、补体C3负相关.结论 肝脏疾病中血清C反应蛋白的确是一个良好的反映感染和恶变的指标,并可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病人抗感染的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抽取自体骨髓150~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6、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亦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行SWE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对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前来就诊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为主要观察主体,抽选56例入院后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常规超声对肝包膜、肝实质及脾脏大小进行评定,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弹性模量,以肝组织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技术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系、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时SWE技术诊断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比常规超声的结果高,统计对比有意义,P<0.05;常规超声技术在肝纤维化相邻分期间的对比差异不明显,而不相邻的肝纤维化分期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弹性模量相邻分期或不相邻分期间对比均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慢性肝病,选择SWE技术诊断的准确性高,操作便捷,相比常规超声的诊断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07-4609
选取收治的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HBV-DNA转阴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两组治疗前肝功能、HBV-DNA、肝纤维化程度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HBV-DNA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硬度值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恩替卡韦胶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较单用恩替卡韦胶囊能更好地抗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进程,疗效确切,是早期乙肝肝硬化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08—2014-03收治的30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单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有变化,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代偿性肝硬化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满意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SIRS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并发SIRS后,肝、肾功能、并发症以及病情转归的变化。结果:16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SIRS发生率为39.1%;引起SIRS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自发性腹膜炎,占81%,发生SIRS的病人组和未发生SIRS组之间比较,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SIRS发生时与SIRS发生前后的不同状态下比较.肌酐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SIRS可能对肝功能影响不明显.但可使肾功能损害加重.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1988年—1990年间住院治疗的10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B超观察分析,其中男78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48.6岁,按肝胆脾常规扫查方法操作,根据回声特点,把105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观察,即早期肝硬化、失代偿早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晚期肝硬化,后者与前者声象图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肝脏体积缩小和形态失常更为明显,多数呈“新月形”及肝内回声结构的异常紊乱。本组105例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期二型肝硬化超声图象均有特异性表现诊断符合率为100%,而早期肝硬化患者超声图象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失代偿期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失代偿期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2例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去除肝性脑病诱因,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藻鳖软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3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加用柴胡疏肝汤,治疗组45例在一般护肝治疗用药基础上加藻鳖软肝汤治疗,治疗时间2组均为6个月,通过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藻鳖软肝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阳软坚饮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扶阳软坚饮水煎剂,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mg,每日1次,同时口服通塞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疗效优于对照组(82.5%)(P〈0.01)。治疗组患肢的皮温、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踝肱指数有明显改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阳软坚饮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缺血症状和体征,具有改善肢体动脉血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3周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经3周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A)6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肝脏。对照组(B1)为本院感染科87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导管将干细胞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B2)为本院感染科5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组移植后的临床症状、术后不良反应、腹水持续时间、肝肾功能检测,与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治疗组(A)及对照组(B1)患者腹水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腹水增长速度缓慢;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好转,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2)比较,腹水增长速度、肝肾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B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组(A)少于对照组(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与肝动脉多级分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一致;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证明复方藏药达堆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对确诊肝硬化的100例病人,采用复方藏药达堆与西药肝肽乐、促肝细胞生长素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50例(口服复方藏药达堆2克,一日三次),对照组50例(口服肝肽乐与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占70%,好转10例,占20%,未愈5例,占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5例,占30%,好转15例,占30%,未愈20例,占40%,总有效率60%,P<0.01.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肝病病人医嘱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国琼  许素华 《现代护理》2006,12(7):596-597
目的 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慢性肝病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B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C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对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病人医嘱依从性最好,其病人好转率高达93.5%。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慢性肝病联合治疗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1月,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活动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诊的100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脾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变化以及IgG、IgA、IgM水平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BC、PL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WBC、PLT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gG、IgA、IgM水平也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并发症发生率18.00%(9/50)低于对照组的50.00%(25/50),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及疼痛的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脾切除术在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胆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肝组织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术后T管造影显示,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6.67%,对照组结石残留率为28.00%,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术后结石残留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