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孕妇血清中甘胆酸浓度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分析黄德春甘胆酸(CG)作为肝胆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一种灵敏指标,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应用中较为局限,本文总结了我院产科1994年1月~1996年8月诊治的420例ICP患者中CG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刘学公  戴玲 《安徽医学》2009,30(7):727-72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甘胆酸(CG)的变化,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223例孕妇血清CG含量。结果孕妇CG值升高占28.37%,明显升高占6.21%,诊断ICP为31例占2.53%。结论测定血清甘胆酸对I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并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胆酸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02例I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终止妊娠前血清甘胆酸水平分为≥86nmol/L组和<86nmol/L组,分析统计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围生儿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孕妇肝功能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平甘胆酸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甘胆酸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甘胆酸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108例ICP患者为研究组,50例正常孕妇为时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手术当天的甘胆酸水平,术中观察其羊水情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胆酸超过20μg/mL时,其羊水粪染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甘胆酸水平的增高,其羊水粪染率逐渐增高。结论甘胆酸的水平超过20μg/mL时,应高度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甘胆酸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 108例ICP患者为研究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手术当天的甘胆酸水平,术中观察其羊水情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甘胆酸超过20/μg/mL时,其羊水粪染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甘胆酸水平的增高,其羊水粪染率逐渐增高.结论 甘胆酸的水平超过20/μg/mL时,应高度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甘胆酸预测胎儿窘迫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ICP孕妇血甘胆酸与胎儿窘迫发生与否的关系,应用ROC曲线寻找和确定用于预测胎儿窘迫的甘胆酸最佳临界值。结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胎儿窘迫孕妇血清甘胆酸均值为28.65μg/ml,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血清甘胆酸水平17.78μ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据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化原则计算预测胎儿窘迫的甘胆酸临界值23.60μg/ml,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75,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794,0.956)。以23.60μg/ml界值预测胎儿窘迫吻合系数为0.592,敏感度81.00%,特异85.30%,阴性预测值0.941,阳性预测值0.607(P<0.001)。结论血清甘胆酸水平是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是否发生胎儿窘迫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甘胆酸水平的升高,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当血清甘胆酸≥23.60μg/ml时应加强胎儿宫内监护,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围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孕期孕妇餐后2 h血清甘胆酸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湖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中孕期孕妇2272例,抽取其空腹血液和餐后2 h血液,检测其血清甘胆酸的水平,并对这些孕妇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2272例孕妇随妊娠发展到晚期妊娠后发现9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内胆汁淤积症,回顾分析发现,这94例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在中孕期的餐后2 h血清甘胆酸水平为(156.09±33.37)μg/dl,显著高于空腹血清甘胆酸水平(102.57±27.22)μg/dl(P<0.05);而其余2178例正常孕妇在中孕期的餐后2 h血清甘胆酸水平为(101.71±29.64)μg/dl,与同一天空腹血清甘胆酸水平的(97.85±24.58)μg/d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孕妇餐后2 h血清甘胆酸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在其未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前作出诊断,使临床提前对肝内胆汁淤积症加以防范,进而降低孕妇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宫内窘迫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林奕  孙文洁 《重庆医学》2004,33(1):110-1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3年7月共216例ICP病例.结果血清胆酸值明显升高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均较显著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者即ICP伴黄疸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也显著升高.结论根据ICP孕妇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能真实地反应和预测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尽早诊断治疗,病情未能控制的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变化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笔者将成都市第五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住院待产的78例患者,记为ICP组,另外将检查正常产妇80例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甘胆酸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ICP组较正常组妊娠结局差(P<0.05),ICP组中随着血清甘胆酸水平的增高,妊娠结局愈差(P<0.05).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甘胆酸严重的影响了新生儿的预后,监测血清甘胆酸值,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对新生儿的预后是极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甘胆酸(serum cholyglycine,SCG)水平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0例(ICP组)与正常孕妇110例(对照组)的母儿状况,应用放免法测定SCG(μg/dL)值,记录分娩方式、胎儿窘迫、Apgar评分等新生儿预后及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随着SCG水平升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SCG水平是预测ICP孕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情况及其预后的一个重要量化数据,对胎儿出生后早期康复干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变化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8 年~2004年5月确诊为ICP的143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ALT)>40 U/L、总胆红素(TBIL)>28μmol/L的孕妇,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且ALT水平越高,其发生率越高。结论:ICP孕妇ALT及TBIL水平升高者胎儿预后不佳,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温玉婷 《右江医学》2014,42(4):433-435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分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孕妇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照相关文献临床分度标准将收治的139例ICP孕妇分为轻度ICP(94例)与重度ICP(45例)两种类型,比较两种类型ICP孕妇及胎儿结局.结果 重度ICP患者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轻度孕妇(P<0.01),终止妊娠时间明显少于轻度孕妇(P<0.01).重度ICP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早产、低体重儿、转NICU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孕妇(P<0.05或0.01),而1分钟Apgar评分则明显低于轻度孕妇(P<0.01).结论 与轻度ICP相比,重度ICP孕妇及围产儿均有不良影响,需加强孕期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1例)血清胆汁酸谱(5种游离型和4种甘氨结合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血清胆汁酸谱进行分析.结果: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可区分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其模型的正确诊断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97.0%和75.3%.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助于I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何明  王彩英  何树新  庞琳 《北京医学》2016,(10):1047-1049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妊娠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亲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4月1日至7月31日于我院分娩的192例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母亲分娩前1周内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为2组:低蛋白血症组(A组)92例,和血浆蛋白正常组(B组)100例,对两组母亲的孕产期情况,包括是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异常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体重以及出生后1小时静脉血浆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母亲并发妊娠期糖尿病6例(6.5%)、胎儿宫内窘迫12例(13.0%),B组分别为1例(1.0%)和5例(5.0%),A组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早产、羊水异常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A组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7.4±1.1分,血浆总蛋白65.63 ± 7.77g/L,白蛋白41.83±3.15g/L,B组新生儿分别为8.3±1.2分,67.76±6.47g/L,43.39±3.28g/L,A组均不同程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及5分钟、10分钟阿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并发低蛋白血症者较血浆蛋白正常者可能更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同时与其新生儿的1分钟阿氏评分,血浆蛋白和/或白蛋白更低存在相关性,故积极纠正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对HBV感染母亲及其新生儿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态及其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实施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所有医院待产的H...  相似文献   

16.
刘义明  高卉  莫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46-154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产检孕妇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测定,在本院随机选取HBV感染合并ICP者45例(A纽)和单纯ICP者31例(B组),A组继续妊娠一个月后复查结果为C组;比较各组ICP发生的时间,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指标。结果A组各项指标均比B组升高(P〈0.05),C组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A组升高(P〈0.05)。结论HBV感染合并ICP的孕妇肝功能损害较单纯ICP的孕妇加重,且并发症严重,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方法 :对在我院分娩的无症状 HBs Ag阳性产妇抽取静脉血和其新生儿脐血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乙肝 DNA。对部分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大三阳孕妇乙肝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 <0 .0 0 1) ,其新生儿脐血 HBs Ag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0 .0 5 ) ,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可降低宫内传播。 结论 :患有大三阳的母亲对胎儿威胁最大 ,应在孕前进行治疗 ,孕晚期注射 HBIG可能有利于阻断母婴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产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对母婴的影响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 以 1 81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组 ,同期 2 0 0例HBsAg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 ,全程观察两组妊娠经过、围产儿预后、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及婴儿HBV感染状况。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 1 9例 ,检出率 1 1 95 % ;1月龄、6月龄静脉血阳性 7例 ,检出率 4 40 % ;对照组为 0。胎儿丢失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研究组与对照组有特别显著差异(P <0 0 1 ) ;而新生儿出生缺陷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孕产妇感染HBV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 ,导致胎儿丢失的危险性增加 ,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尤为突出 ,应加强孕期保健 ,酌情终止妊娠 ,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