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54例PHC患者的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等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PHC组男309例,女45例,年龄25~78岁。诊断均符合1...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 (PHC)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1] 。自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 2 7例PHC患者乙肝标志物(HBV M) ,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 ,以探讨PHC患者血清HBV DNA的状态及与HBV前C区变异的可能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7例PHC为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 ,均经彩超或CT检查确诊。男 2 6例 ,女 1例 ;年龄 2 7~ 75岁 ;2 4例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另 3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2 检测方法 :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 (PHC)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所熟悉 ,但以特殊始发表现就诊时极易误诊 ,现将我们所见的特殊表现的8例PHC及有关文献报告如下。1 腹泻 男 ,42岁 ,因反复腹泻一月入院。大便每天 5~ 8次 ,为稀水样便。病来感乏力 ,无腹痛、发热。 10年前患过“肝炎”。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 (-) ,肝脾肋下未及。大便镜检、培养均阴性。B超 :左肝内占位。AFP >40 0 μg/L ,HBsAg(+ )。腹泻可见于多种疾病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易被病人和医生忽视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肝癌住院病人的 15 3%~2 8 48% [1] 。肝癌发生腹…  相似文献   

4.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Radio Treguency,RF)是治疗肝癌的又一高新技术。1999年6月~1999年12月,我院采用RF治疗56例肝癌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55岁。肿瘤位于右肝叶43例,左肝叶11例,尾叶11例。原发性肝癌40例,复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6例。肿瘤直径10cm以上者18例.5~10cm者26例,5cm以内者1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4例,B级33例,C级9例。AFP阳性31例,阴性25例。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 (DC)因其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细胞因子对DC免疫功能具调节作用[1] 。我们以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及白介素 4(IL 4)联合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DC ,研究探讨 ,GM CSF和IL 4对DC表面免疫分子HLA DR和B7 2表达水平及DC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院 1995~ 1996年临床确诊ChildC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共 10例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为 2 8~ 5 6岁 ,平均 48岁 ,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GM CSF、IL 4、抗CD3 单克隆抗体(McAb)及抗…  相似文献   

6.
40例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临床资料   1995年 8月至 1999年 8月间我科收治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 480例。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标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 ,甲胎蛋白 (AFP)持续阳性 (>40 0 μg/L) ,影像学上肝脏有占位病变。其中老年肝癌患者 (老年组 ) 4 0例 ,占同期肝癌患者的 8% ,男 36例 ,女 4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5岁。青年肝癌患者 (青年组 ) 6 0例 ,占同期肝癌患者的 12 % ,男 5 4例 ,女 6例 ,年龄2 1~ 40岁 ,平均 36岁。对两组肝癌分型、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切除率、存活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  相似文献   

7.
王国锋  徐钢  何文艳 《肝脏》2001,6(4):284-285
我院自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 (ASC)共 14 1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入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的CHB及ASC患者 ,共 2 2 8例。诊断依据 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其中男178例 ,女 5 0例 ,年龄在 16~ 5 2岁之间 ,平均年龄 ( 33± 12 )岁 ,伴有或不伴有转氨酶升高。将所有患者分为 3组 ,治疗 1组 5 2例 ,为ASC组 ;治疗 2组 89例 ,对照组 87例 ,均为反复多…  相似文献   

8.
赵超  马云宝 《肝脏》2001,6(4):250-25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 Ⅱ )是由肝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 ,与生长激素关系密切 ,是促进多种组织细胞生长的多肽因子。为探讨肝硬化 (HC)及原发性肝癌 (PHC )患者IGF Ⅱ、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6 (IL 6 )与肝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 ,我们测定了 42例HC ,30例PHC患者血清IGF Ⅱ、TNF及IL 6水平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HC组 4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6 5岁 ;PHC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8~ 70岁。两组患者均经B超、CT、MRI及有关血清标记免疫、分析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76 5岁 ,平均 47 5岁。根据临床、B超、CT、AFP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其中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均有乏力、肝区胀痛等症状 ,出现黄疸 10例。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有阳性 ,AFP >40 0 μg/L 8例。血清总胆红素 (TB) 36 2 45 μmol/L[(12 1± 5 6 ) μmol/L],结合胆红素 (CB) 14 6 141 2 μmol/L[(84 2± 14 8)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 (ALT) 35 190U/L[(110± 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4 4180U/L[(96± 2 5 )U/L],碱…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肝癌介入治疗5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肝癌患者因各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状况不同于中青年人 ,故在介入治疗上有其特殊性。我们选择 1995年2月至 1998年 2月 5 0例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 ,就治疗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  一、材料方法   1.对象 :老年肝癌患者 (老年组 ) 5 0例 ,男 42例 ,女 8例 ,年龄 6 0~ 88岁 ,平均年龄 78岁 ;其中右肝巨块型 2 2例、弥散型 8例、结节型 8例、左肝巨块型 7例、结节型 5例 ,门静脉右支癌栓 6例、左支癌栓 1例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8例、B级 32例、C级 10例 ,中青年肝癌患者 (中青年组 ) 32例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32~ 5 8岁…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胰岛素代谢和纤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患者胰岛素代谢和纤溶活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检测了 2 5例正常人及 30例CRF患者空腹血糖 (FBS)、血清C 肽 (C P)、胰岛素 (RI)、纤溶酶原活性抑制物 (PA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CRF组 :30例患者 ,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 7 8± 13 6岁。病程 0 6~ 6 5年 ,血肌酐 (SCr)平均值 6 85± 349μmol/L。 2 5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 ,男 2 0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4 5 0± 11 2岁。1.2 方法 FBS采用邻苯胺法 ;RI和C …  相似文献   

12.
[英 ]/LenzAG…∥EurRespirJ 1 999,1 3 ( 1 ) 1 69~ 1 7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氧化性肺损伤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氧化调节蛋白是反映氧化性肺损伤的重要物质。作者检测ARDS及其高危病人BALF中氧化调节蛋白的含量 ,以及经甲基强的松龙 (MP)和N 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后ARDS高危病人BALF中氧化调节蛋白的含量。方法  1 0 (男 8、女 2 )例非吸烟ARDS病人 ,年龄 2 8~ 78岁 ,40例非吸烟ARDS高危病人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 ) ,均为男性 …  相似文献   

13.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具有诊断价值[1]。我们对PH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和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AFU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及诊断标准(一)检测对象 66例肝炎患者及24例PHC患者均为1998年6月以来的住院患者。其中肝炎患者66例,男4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岁。PHC患者24例,男21例,女3例,平均年龄56岁。消化道肿瘤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其中胃癌12例,结肠癌6例,胰腺癌2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岁,系多次体检正常的职工…  相似文献   

14.
迄今 ,关于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s)替代或辅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s)治疗心衰 (HF)的疗效比较尚未清楚 ,本文就此进行了汇总分析。汇总资料源于 1995~ 2 0 0 1年间有关ARBs和 /或ACEIs治疗HF相关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共纳入 17项大中型试验的12 469例 ,年龄 5 6~ 73岁 ,心功能属NYHAⅡ~Ⅳ级的HF患者。其中使用ARBs(包括芦沙坦、Candesartan、Valsartan、伊贝沙坦、eprosartan)和 /或ACEIs 70 60例 ,仅用安慰剂者 5 40 9例。尔后汇总分析ARBs…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压监测 (ABPM)在反映人体血压的真实水平上 ,明显优于偶测血压[1 ] 。ABPM能定量揭示血压的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变化。我们应用ABPM观察高血压病 (EH)并发充血性心衰 (CHF)者的昼夜血压节律的特征 ,以指导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6 0例均系本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EH并发CHF者 ,男 4 6例、女 14例 ,年龄 32~ 82岁。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EH的诊断符合 1993年WHO ISH联合提出的新标准[2 ] 。CHF按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 30例、Ⅲ级 19例、Ⅳ级 11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3 8岁。 2 0 0 0年 6月 2日因头晕、四肢无力来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 :Hb 12 6g L、RBC 4 9× 10 1 2 L、WBC 8 2×10 9 L、N 0 .66、L 0 .3 0、M 0 .0 3、E 0 .0 1,1min胆红素 5 6umol L、TBTL 16 2umol L、ALT 15 0U ,γ -GT 18U、TTT 4U ,HBsAg阴性 ,临床诊断为肝炎 ,经保肝治疗 ,效果不佳 ,遂转市人民医院治疗 ,经查肝功ALT仍然增高 ,又住院治疗 1W ,因乏力症状加重 ,于同年 8月 11日去省人民医院进一步确诊 ,检查Hb12 4g L ,RBC 4 8× 10 1 2 L ,WBC 8 2× …  相似文献   

17.
张长法  潘雪飞  邱蔚蔚  常洁  施斌斌 《肝脏》2001,6(3):203-204
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 ,进行前瞻性研究 ,将 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含肝炎后肝硬化 (Child PughB级 10例 ,C级 9例 )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治疗组男性 18例 ,女性1例 ,平均年龄 ( 4 3± 10 )岁 ,平均病程 ( 4 .6± 3 .3)年 ,其中HB sAg、HBeAg、抗 HBc均为阳性 ,曾脾切除者 2例 ;对照组男性17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 (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恶性程度高 ,常合并肝硬化 ,一旦发现多属晚期 ,手术切除机会低。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先注入MAA ,再注入胶体32 P胶体的方法来减少32 P的扩散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4 - 0 4~ 1999- 0 2我院消化科收治的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2 6例 ,均自愿接受瘤内注射32 P胶体和MAA治疗 ,其中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 3 5~ 74岁 ,平均年龄 ( 5 0 4± 12 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肝癌…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3D:CRT,亦称光子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方法。我院从1998年7月开展了此项治疗,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73例为住院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无手术指征。①TAE PEI治疗组39例,男36例,女3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51.8岁;肝功能ChildA级17例、B级17例、C级5例;肿瘤最大径为3.1~16.2cm(9.82±2.99)。②3D:CRT治疗组34例,男30例,女4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48.7岁;肝功能ChildA级22例、B级11例、C级1例;肿瘤最大径为2.3~14.9cm(6.83±0.59)。两组具有可比性(各指…  相似文献   

20.
两种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判断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对197例良、恶性肝病、恶性胃肠道肿瘤病人及51例正常人进行了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II(γ-GTP-II)、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并对全部肝癌病人及43例伴有AFP升高的良性肝病病人进行了AFP异质体分析。在104例原发性肝癌(PHC)中,γ-GTP-II特异性最高(95.7%),AFP异质体的敏感性最好(84.6%),其各自的阳性率在AFP≥400μg/L组及AFP<400μg/L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在血清AFP浓度不同时,两者各自的阳性率亦未见差异(P>0.05);两者联合检测,共检出104例PHC中的97例(93.3%),阳性率在AFP≥400μg/L组为95.2%,在AFP<400μg/L组为91.9%。结果提示:γ-GTP-II和AFP异质体联合检测能提高PHC病人的检出率,对AFP低浓度升高的PHC患者同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部分弥补单项检测AFP的不足。有助于PHC病人的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