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是历代针灸医家一直努力追寻的目标 ,也是目前关乎针灸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灵枢·本神》说 :“凡刺之要 ,必先本于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说 :“粗守型 ,上守神。”这些都说明在施用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中 ,医者思想集中 ,专心致志 ,对取得疗效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如何守神 ,《素问·针解》篇说 :“必正其神 ,欲瞻其目 ,制其神 ,令气易行也。”张景岳对此注释云 :“目者 ,神之窍。欲正病者之神 ,必瞻其目 ,制彼精神 ,令无散越 ,则气为神使 ,脉道易行也。”…  相似文献   

2.
《素问·宝命全形篇》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这是说针刺治病的关键,一定要先聚精会神,了解五脏的虚实,掌握三部九候的脉象,然后再行针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  相似文献   

3.
“治神”一词出自《黄帝内经》 ,首见于《素问·保命全形论》中“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之句。有关治神的记载 ,在古今医著中多有阐述 ,诸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徵四失论》、《素问·针解篇》、《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终始》、《灵枢·本神》、《灵枢·小针解》等篇 ,以及《类经》、《标幽赋》、《金针梅花诗钞》 ,等文献均明确指出治神的意义及针刺操作的相关性 ,强调针刺操作必先治神 ,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1 何谓治神  治神 ,古代医家又称本神、调神、定神、守神。  神 ,中医学认为 ,心藏神 ,心主神明 ,脑为元神…  相似文献   

4.
<正> “神”作为祖国医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气”。狭义之神即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无论广义和狭义的神,都表明一种功能性涵义。基于对神不同涵义的理解,我们不然看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在针刺治疗中的意义和作用。“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出自《灵枢·本神篇》,其基本涵义为针刺是否发生作用,取决于神气。它提示了在针刺治疗中,“神”的重要效用。  相似文献   

5.
《内经》认为,善用针者,除了正确的辨证取穴,运用合理的手法,尤需注重辨神、调神。强调“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谆谆告诫医者:“用针之要,毋忘其神!”(《灵枢·官能》)这种高度重视神在针治中的作用,对后世针灸理论及临床治疗影响  相似文献   

6.
“神”在祖国医学中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体的面色、眼神、应答、肢体活动姿势等 ,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之内。《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谓“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就是这种广义之神。狭义之神即心主神志 ,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着整个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因而 ,“神”为生命之主宰 ,神的得失存亡 ,反映了人体脏腑气血之盛衰 ,是临床上决断生死的重要关键。《灵枢·本神》曰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即提示了“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仅从针刺治…  相似文献   

7.
朱兰 《中国针灸》1997,17(10):596-597
试论针刺之“守神”朱兰(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100050)《内经》对于针灸临床治疗强调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意即“粗工”只知拘守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针灸疗效 ,人们多在辨证取穴 ,手法操作上下功夫 ,而对环境甚少顾及 ,其实早在《内经》就已对针灸施术环境十分重视[1 ] 。《灵枢·本神》篇说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强调针灸治疗中首先是治神。治神的含义主要包括两点 :一、病人情绪宁静 ,神志专一 ;二、医生精神集中 ,凝神于针[2 ] 。而要达到这两个要求 ,就必须具备一个幽静 ,良好的环境。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施术环境对于针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循经感传与针灸疗效关系非常密切 ,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就已指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 ,历代医家均把提高“循经感传”…  相似文献   

9.
刺法是针灸临床取得疗效的主要环节之一。“五刺”是《灵枢·官针》篇记述的五种针刺方法,该篇刺法大体分为三类,五刺即其中的一类。《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根据不同的疾病部  相似文献   

10.
郭之平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634-634
《内经》中的治神理论是针刺推拿临证治病的重要法则 ,要求医生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要善于察神、治神、守神。1 凡用刺法 ,首当察神神气充足是正气旺盛的表现 ,这是从整体而言。就局部来说“脉舍神”,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皆有神气。察神的目的大致有三 :首先 ,察神辨别针刺宜忌 ;其次 ,察神辨明正邪虚实 ,以确定补泻治则 ;其三 ,察神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灵枢·本神》说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是故用针者 ,察观病人之态 ,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已伤 ,针不可以治之也。…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眼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治疗眼病最早见于《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之脉 ,令人目痛从内眦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 ,右刺左 ,如行十里顷而己”。实践表明针刺治疗眼病有较好疗效 ,个人临床体会如下。1 针刺以“神”为本《灵枢·本神》“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针刺与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医者和患者守神二个方面。医者在针刺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和机体状态 ,捕捉针下气的变化 ,辨别经气虚实和是否被激发 ,进针得气后仍全神贯注于针尖 ,使针下神气不散。治疗时若漫不经心 ,轻则降低疗效 ,重则出现医疗事故。接受针刺治疗的眼病患者 ,…  相似文献   

12.
1 讲究“神”的生理、病理 ,主张治神为先  祖国医学认为 :神是人体精神活动 ,思维意识 ,感知闻嗅 ,躯体运动等功能活动的主导 ,是脏腑功能盛衰 ,气血津液盈亏的外在表现 ,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 ,人的神志活动 ,五志或七情的变化 ,无处不在地显示着神的作用。  同时 ,神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预后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治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灵枢·本神》也云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  武老在长期针灸临床中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根据“脑为元神之府”的学…  相似文献   

13.
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对医患双方都有着密切关系,它对于针刺操作手法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都有重要意义。《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中也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又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提出并强调了针刺过程中治神的重要性。1针刺治神的涵义治神又称守神、本神、调神等,针刺治神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细心体察等方法,使针下得气适度而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神包涵气功和心理疗法等内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早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自古以来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多种不同的手法流派,其中有些是结合了自然哲学观念演释而成,有些是个别独创,巧立名目。笔者通过学习古典著作及有关文献,就针刺手法,略陈管见,谬误之处,诚望赐教。一、进针前手法进针前的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扪、切、推、弹、抓”。的记载,如《灵枢·外揣篇》云:“日月之明,不失其影,以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者,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先按而循之……”《灵枢·刺节真邪篇》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  相似文献   

15.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我院院长石学敏教授创立的、旨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一套针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大力推广的技术项目之一。醒脑开窍针刺法外延很大,运用亦相当广泛,除中风病以外,在急病方面还可应用在昏迷、休克、惊厥、癫痫、痛症等多种疾病。兹就其在急症上的应用要点略加讨论,望同道斧正。1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基础醒脑开窍针刺法其理论源于《灵枢》,《灵枢·本神》篇有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明确强调“神”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和针刺治疗的重要性,即脏腑气血正常活动以“神”为异,“调神”当是一切针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刺得气的重要意义,早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灵枢·终始》又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就是说,如气不至即可手不离针,进行捻转提插,不徐不疾的“无问其数”,以达到“气调而止”。历代医家还有许多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如候气、催气等。这些都只强调了针刺手法对得气的作用。我们认为,除此以外,对熟练地循经取穴,掌握针刺方向、角度以及病人机体强弱亦不应忽视。现分述如下: 一、以捻转为主达到针刺得气针刺捻转手法,是最基本的单式手法之一。它早见于《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  相似文献   

17.
田晓芳  任雪松 《四川中医》2013,(12):148-150
治神思想是《内经》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灵枢·官能》指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本神》也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就是说,针刺治疗要以神为本,针灸治病,强调“神”的作用。治神,是指在针刺过程中要善于安神、守神、调神,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达到治疗效果;治神,关系到医患双方,并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刺血疗法的临床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血疗法 ,又称刺络法、刺血络。具有开窍泄热 ,活血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消肿 ,祛风散寒除湿等作用。该法操作简便 ,疗效迅速。古人非常重视刺络法 ,如《灵枢·九针论》 :“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云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宛陈则除之”的治则。并在《灵枢·官针》中运用不同的针具 ,方法来达到刺络放血的目的。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 1次性注射针头作为针具 ,行刺血法治疗多种疾病 ,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采撷几点 ,简述如下 :1 交通阴阳、引邪外出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 0天 ,自出生时始即全身…  相似文献   

19.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内经》中针刺"治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枢·官能》指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本神》也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就是说,针刺治疗要以神为本。所谓“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1]。中医学强调人的“形神合一”,认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相似文献   

20.
刺血疗法首载于《内经》,是针灸疗法中的操作手法之一。《内经》中不少篇幅都记载了刺血疗法,可见古人极为重视此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素问·针解》篇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灵枢·官针》篇中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方法。《素问·调经论》中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临床上凡是经络中气血壅滞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络,或热毒蕴结,或气血逆乱所致昏厥,皆可用此法治之。刺血疗法具有开窍醒神、泄热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