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PGE2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并为时间治疗学在骨科和口腔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时间生物学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法对幼龄大鼠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六个时序(0∶00、4∶00、8∶00、12∶00、16∶00、20∶00)的PGE2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二者的PGE2含量水平均呈现较强近日节律(P<0.05),且峰值一致(分别为-282,-279)。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PGE2在16∶00~20∶00与4∶00~12∶00时辰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检测具有近日节律的PGE2样品时,由于采集样品的时辰不同,检测结果将出现较大差异。下颌后髁突软骨中PGE2的近日节律将为骨科和口腔科的时间治疗学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姓免疫分析技术观察rhEDIL-8对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_(1α)和TXB_2含量的影响,并与MABP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_(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TXB_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给予rhEDIL-8(250μg/kg)静脉注射后血浆6~keto-PGF_(1α)含量明显升高,其血浆水平与MABP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746);rhEDIL-8对血浆TXB_2含量却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rhEDIL-8抗晚期失血性休克作用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PGI_2有关。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脑血栓急性期病人血浆内皮素(ET)水平24h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发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32例脑血栓病人和20例健康人2:00,8:00,14:00,20:00时血浆ET水平的变化。③结果脑血栓病人昼夜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9.64-10.33,P均<0.001),且在24h内2:00ET水平最低,8:00最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2,P<0.0l)。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脑血栓病人24h的ET水平,均较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显著增高(t=2.11-5.17,P<0.05,0.01)。④结论脑血栓急性期病人血浆ET水平24h内有早晨高和晚上低的节律性变化,其变化与脑血栓发病早晨为高发时间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雌激素与髁突软骨增生、分化等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实验组雌性SD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和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雌二醇(E2)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在髁突软骨中,E2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胞浆中分布很少;髁突软骨各层细胞中都有E2的分布,以生发层细胞分布最多;髁突软骨增生旺盛时,E2分布较多;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中E2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阳性程度增强。结果表明,E2对髁突软骨的增生及适应性生长改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犬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脉,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测定冠脉结扎15min(药前)及药后不同实验时间点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通脉片能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P<0.05~P<0.001)提高6-keto-PGF1a活性(P<0.001),增加6-keto-PGF1a/TXB2的比值(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ET、TXB2及6-keto-PGF1a有明显影响,提示该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成  贺广平 《宁波医学》1997,9(5):205-206
对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前列环素-血栓素A2(PGI2-TXA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气的影响。结果发现:①PGE1治疗后血浆TXB2降低(P〈0.05),6-Keto-PGF1α/TXB2增高(P〈0.05),而6-Keto-PGF1α无变化(P〉0.05);②PGE1治疗后MPAP下降明显,PaO2略有改善。认为PGE1能纠正PGI2-TXA2平衡  相似文献   

7.
观察1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口服液消炎痛(IN)前,后血浆PGE2含量的变化及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1.肺癌患者血浆PG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口服常规剂量IN后,血浆PGE2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P〉0.50。2.服IN前,后患者血浆NK细胞活性的影响明显不同,前者使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对NK细胞活性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服IN后,P〈0.001。提示PGE2增高是肺癌患者NK细胞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高滤过状态与前列腺素及氧自由基生成之间的关系,以探求发病机理。方法:采用低温ESR技术动态检测大鼠肾组织的氧自由基水平,同时用RIA试剂盒测定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血栓素B_2(TXB_2)含量。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2、3、7、14和28d测量上述指标。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用PRIMER程序完成数据的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肾组织氧水平及血浆6-keto-PGF_(1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增加与6-keto-PGF_(1α)/TXB_2呈显著正相关(r=0.8796)。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增加可能是导致血浆中6-keto-PGF_(1α)增加的原因之一,并且两者在糖尿病早期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过程中起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人共240例血浆前列腺素E2 (PGE2) 的水平。结果发现: 原发性肝癌(PHC) 组PGE2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0-01)。而其他三组, 即对照组与良性肝病组相互间PGE2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与正常人乃至良性肝病患者相比,PHC患者体内PGE2 的合成变化较大, 说明PGE2 的增多与PHC之间可能存在着内在联系。监测血浆PGE2 水平, 对PH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经血前列腺素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8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和2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用月经杯收集其月经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经血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Keto-PGF1α、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TXB2水平。结果显示,功血患者经血中PGF2α及TXB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月经周期妇女(P<0.01),PGE2、6-Keto-PGF1α含量在两组妇女中没有显著差别(P>0.05)。无排卵型功血患者,经血中PGE2及6-Keto-PGF1α含量显著高于有排卵型功血患者(分别为P<0.005,P<0.05),两组经血中PGF2α、TXB2含量没有显著差别(P>0.05)。宫内膜病理形态不同的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其经血中PGE2、PGF2α、6-Keto-PGF1α及TXB2的水平也不相同,表明前列腺素与功血的发病关系密切,雌、孕激素参与子宫PG合成的调节,为功血的发生提供了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大鼠免疫系统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肝癌大鼠模型在12:12明暗交替环境中生长四周后,每4h采集一次血液标本,检测免疫指标。结果:①正常大鼠的免疫系统存在昼夜节律。②肝癌大鼠的免疫系统节律发生紊乱。结论:肝癌大鼠的免疫系统昼夜节律已发生紊乱,提示肝癌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昼夜节律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为时间药理学和时间免疫学等基础研究及临床择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创伤痛大鼠痛阈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经过痛阈筛选的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其中每2组作为1个观察时间点,分别于8:00(ZT0)、12:00(ZT4)、16:00(ZT8)、20:00(ZT12)、24:00(ZT16)、4:00(ZT20)这6个时间点用甩尾法测定动物痛阈后,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对动物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截肢)、截肢模型组(截肢)。截肢后立即测定动物的术后痛阈,计算截肢前后的痛阈改变率。结果正常大鼠痛阈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明期痛阈较高,暗期痛阈较低;创伤痛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尤其以早晨8点左右痛阈下降明显。结论痛阈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研究结果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时机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类外周血hPer1基因节律性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生物节律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工作中,为研究正常人节律基因表达特点,定量检测正常年轻人外周血中节律基因Per1(humanPeriod1,hPer1)的表达。方法实验对象为7名大学生(H1-H7),年龄24 ̄30岁,男性3名,女性4名。其中H7于实验前1天晚上值夜班。分别在09:00,15:00,21:00,03:00,09:00点抽取肘静脉血6mL,抽提全血总RNA。应用竞争性RT-PCR方法定量检测实验对象外周血中每人每个时间点hPer1基因的表达。结果人类外周血中hPer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节律性。表达高峰在09:00而低峰在21:00,两者之间的差异达2.29±0.9倍(P<0.01),第2天09:00hPer1基因表达水平又回到最高峰。结论hPer1基因的表达在外周血中存在节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阙穴外贴大蒜膏对抗睡眠剥夺所致昼夜节律紊乱的整复作用,初步探讨大蒜膏整复昼夜节律紊乱的机理。方法:将20名健康成年男性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睡眠剥夺组(B)、睡眠剥夺并贴药组(C),对B和C组同时进行48h睡眠剥夺,A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A组及睡眠剥夺后B和C组的血压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结果:A组心率卯时最低,午时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呈现近似昼夜节律变化,峰值为241.654,大约出现在16:11;B组心率卯时最低,子时最高,二者相比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近似节律消失;C组的心率在卯时最低,酉时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也呈现近似昼夜节律变化,峰值270.744,出现在18:05左右,与A组相比没有出现明显的漂移。三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没有近似节律性(P>0.05)。结论:大蒜膏穴位贴敷可以调整人体紊乱的昼夜节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律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断尾对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将72 只正常雌性小鼠和72 只断尾(尾末端
2.5 cm 截断)雌性小鼠分成6 组,每组12 只,置于标准的明-暗周期下饲养2 周后,分别于4:00,8:00,12:00,16:00,20:00 及
24:00 迅速断头取血,用ELISA 法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结果正常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明期褪黑素
含量低,暗期褪黑素含量高,大约是明期的2.5 倍。断尾2 周后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也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明期褪黑素含量
低,暗期褪黑素含量高,大约是明期的1.8 倍。结论正常小鼠与断尾2 周后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都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与
正常小鼠相比,断尾2 周后小鼠明期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升高,并且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昼夜节律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置人工光(6:00-18:00)暗(18:00-6:00)环境中,适应性饲养4w。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00组,12:00组,18:00组和24:00组,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24h后,观察昼夜节律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死范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脑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血清中内皮素(ET)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各组大鼠均具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中24:00组大鼠的神经损伤症状明显轻于6:00组;6:00、12:00组大鼠脑梗死范围明显大于18:00、24:00组;18:00、24:00组大鼠SOD活性均显著高于6:00、12:00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6:00组;24:00组大鼠脑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显著低于6:00和12:00组,18:00组大鼠脑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显著低于6:00;18:00、24:00组大鼠血清ET含量显著低于6:00组大鼠;24:00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显著低于6:00、12:00组;18:00、24:00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轻于6:00、12:00组。结论 昼夜节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内源性精氨酸加压素(AVP)在大鼠体温昼夜节律中的作用与性别差异。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和雌性SD大鼠,在22℃环境温度下,明暗时间各为12 h,昼光时间为06:00 h~18:00 h,同步无线遥测体核温度(Tc)和动物活动的昼夜节律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AVP的浓度。结果 (1)当大鼠在昼光期中体核温度明显降低时,血浆中的AVP水平明显提高,但雄性大鼠血浆中的AVP浓度高于雌性;(2)在昼光期中V1a受体阻断剂能够升高体核温度,而且雄性大鼠的体温升高反应大于雌性。结论实验结果证明:(1)内源性AVP通过V1a受体参与大鼠体温昼夜节律的调节过程;(2)内源性AVP在大鼠体温昼夜节律中的作用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体牙髓感觉昼夜节律的增龄性变化,以指导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24 h内7个等距间隔时间点,测定青年、中年、老年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髓活力的阈值,运用Halberg余弦法分析各年龄组牙髓感觉功能的生物节律,并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青年、中年、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均具有近似余弦的昼夜节律变化,且三者昼夜节律性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感觉阈值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分别出现在0∶00点与12∶00点.牙髓感觉阈值的中值和昼夜节律的振幅为青年>老年>中年.结论 人体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具有增龄性变化,从青年到中年,牙髓感觉阈值逐渐下降,并且牙髓感觉的昼夜波动幅度减小;从中年到老年,牙髓感觉阈值略有上升,昼夜波动幅度也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心血管病发作或加重的昼夜节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①心血管病定时发作于 2 1:0 0~ 1:0 0时达到峰值 (2 6.48% ) ,在 5 :0 0~ 9:0 0时达到第二高峰 (2 1.69% ) ,11:0 0~ 13 :0 0时发作最少(2 .5 5 % ) ,整体呈双峰型节律。②男性组与女性组昼夜各时段心血管病发作或加重的变化趋势不同 (P <0 .0 1)。心血管不同心功能状况的发作昼夜节律不同 (P <0 .0 1) ,心功能I级好发于上午 (43 .4% ) ;心功能Ⅱ级发作无昼夜节律 ,心功能Ⅲ级在上半夜为高发时段 (5 0 .0 % ) ,心功能IV级亦好发于上半夜 (5 2 .99% )。结论 心血管病的发作或加重存在昼夜节律 ,心功能状况不同其节律亦不同 ,建议临床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时应参考其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20.
夜间哮喘呼气流速峰值及呼吸驱动昼夜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夜间哮喘(nocturnal asthma,NA)患者呼气流速峰值与呼吸驱动的昼夜节律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夜间哮喘组(n=1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10),健康对照组(n=10)。采用西德CUSTO肺功能仪及Jaeger呼吸驱动测试仪分别于4时,8时,16时,22时测定肺功能-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呼吸驱动-气道闭合压(P0.1)。结果:夜间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EF均于16时达峰值,4时降到最低,夜间哮喘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夜间PEF无降低。3组P0.1均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PEF与呼吸驱动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夜间哮喘患者PEF呈昼夜节律改变,P0.1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且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