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前刺法灸法学教学现状,为我校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有关传统刺法研究文献、《刺法灸法学》第六版与第七版教材对比、学生考试情况分析等研究传统刺法灸法学的教学现状。结果目前传统刺法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结论传统刺法是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和精华部分,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针灸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经络循行部位(划经)、穴位的定位(点穴)、各种刺灸法的操作,其内容贯穿于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课程,作为针灸临床基本功,是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围绕着强化针灸基本技能的培养,我院对《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围刺加灸后穴注丹参与封闭疗法治疗顽固性网球时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98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围刺加灸后穴注丹参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围刺加灸后穴注丹参治疗网球肘疗效好,有床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对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培养需求进行梳理,从而逆向推导出符合当代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该教学目标,对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经穴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也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利用针灸经穴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确切的效果。现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经穴治疗本病所采用的不同刺灸工具、刺灸手法、输穴配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齐刺加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采用齐刺加灸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传统针刺.结果 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齐刺加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比普通针刺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42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阳性药物组30例,头针丛刺组54例,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组58例。阳性药物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2.0mg;头针丛刺组取穴顶区和额区,每日1次;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组,在头针丛刺同时,探查关元、涌泉、心俞、大椎热敏点,然后行热敏化悬灸,每日1次,每周6d,持续4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失眠各项指标评分及睡眠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失眠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显著下降,睡眠率有显著提高(P0.05~0.01),其中,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组优于头针丛刺组(P0.05),与阳性药物组相当。结论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刺药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围刺药灸组、围刺组、常规针刺组,各39例。围刺药灸组和围刺组均于环跳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压痛点)行围刺法为主,配以阳陵泉、委中穴的针刺治疗,同时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围刺药灸组在围刺治疗结束后于环跳穴、阿是穴行药灸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循经取穴法,穴取环跳、委中、阳陵泉、秩边、承山、悬钟、八髎穴和腰夹脊(L1~5)行针刺治疗,同时用TDP照射。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胫神经H反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围刺药灸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围刺组、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围刺药灸组显效率(92.3%)、总有效率(94.9%),优于围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H反射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5),围刺药灸组明显优于围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围刺药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围刺和常规针刺,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刺法灸法学》的教学现状、课程内容与特点以及当前网络教学的优势,从多角度阐述网络教学平台对于《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刺法灸法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初步应用,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学习效果等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刺法灸法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为针灸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引入《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以期能丰富《刺法灸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制定构建科学系统、客观、量化的《刺法灸法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方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刺法灸法学》基本技能"分站式考核"标准。结果在制定标准时精化,细化,易操作化,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更普遍的借鉴价值。结论《刺法灸法学》是一门介于针灸基础与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课,是进入针灸临床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治疗方法。行之有效的《刺法灸法学》基本技能"分站式考核"标准,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有目标,从难从严,苦练基本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热敏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但耗时长而大多只针对局部,对整体调整不足;联合对刺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热敏灸结合对刺法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观察其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的热敏灸。 方法 所有的受试者均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门诊,将合格受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的方法,为在患侧膝周以内外膝眼为主的穴位进行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加对刺的方法,先采用对刺的针刺法,选取患侧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太溪4对穴位,留针30 min。针刺后再进行热敏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周六和周日休息,观察3周。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和可视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 结果 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在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以及改善功能活动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而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更可起到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的热敏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经》有关内容的研究和考证,探讨中医诊脉方法和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沿革。认为诊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由遍诊十二经脉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同诊法到独取寸口法的过程,这些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临床诊病的实际需要而发生的。针灸取穴方法则由各自独立存在的、只考虑刺灸的特定点(腧穴)而不考虑经脉的定位方法(即刺灸腧穴法)和只考虑经脉而不考虑腧穴的定位方法(即刺灸经脉法)互相融合而成为循经取穴方法,这一过程说明经络理论来源于针灸治疗实践,而经络学说的形成又促进了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灸法章节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融入BOPPS教学模式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为进一步深化刺法灸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也为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背俞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其有反应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相对特异性;又是脏腑经络之气所输注的穴位,当脏腑患病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有些可出现阳性反应区、点和阳性反应物。本人在临床以刺灸肺俞为主,治疗肺系疾患;以刺灸心俞为主,治疗心悸、心气不足以及神志疾患;以刺灸肝俞为主,治疗胁痛、眼疾、  相似文献   

16.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临床技能课程。多年来,该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单一,临床技能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无从客观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更无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刺法灸法学》的成绩。近年来,我们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了考核标准的改革,建立了综合考核评定方法,客观、量化了考核标准,现介绍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马莳对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热病针刺学术思想,包括刺热之处,穴有所明;随证针刺,各有不同;热病日久,刺法各异;刺热九禁,论而发之.希以此明《内经》热病理论之未详之处,发古文之深奥,借之体现马氏深厚的经络腧穴学功底及独特的刺灸经验.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随着环境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AGA易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临床工作中刺血疗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对AGA有确切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TLRs)/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探讨刺血疗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AGA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3月,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刺血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刺血结合药线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将尿酸钠悬浮液注入大鼠右踝关节腔内制备AGA模型,于造模24 h后秋水仙碱组予秋水仙碱悬浮液灌胃治疗,刺血疗法组予阿是穴点刺放血治疗,药线组予壮医药线围灸病灶处,刺血结合药线组先予阿是穴点刺放血再行围灸法。观察造模后6、12、24、72 h右踝关节肿胀程度;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右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IL)-10、IL-8及环氧化酶2(COX-2)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右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yD88和IKK-β蛋白表达。 结果 模型组、刺血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造模后6、12、24、48、72 h右踝关节外踝横截面直径均高于空白组,刺血结合药线组造模后6、12、24、48 h右踝关节外踝横截面直径高于空白组,刺血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刺血结合药线组造模后48、72 h右踝关节外踝横截面直径低于模型组(P<0.05)。刺血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及刺血结合药线组右踝关节其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模型组、刺血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以及刺血结合药线组大鼠IL-8、COX-2水平高于空白组,IL-10水平低于空白组,秋水仙碱组、刺血结合药线组、刺血组、药线组IL-8、COX-2水平低于模型组,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刺血组、药线组大鼠IL-8、COX-2水平高于秋水仙碱组,IL-10水平低于秋水仙碱组,刺血组、药线组大鼠IL-8、COX-2水平高于刺血结合药线组,IL-10水平低于刺血结合药线组(P<0.05)。模型组、药线组、刺血组、刺血结合药线组MyD88、IKK-β水平高于空白组,秋水仙碱组MyD8水平高于空白组,药线组、秋水仙碱组MyD88、IKK-β水平低于模型组,刺血组、刺血结合药线组MyD8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 结论 刺血疗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能通过调节TLRs/MyD88信号通路来改善AGA关节炎性症状,起到治疗作用,刺血疗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可能是AGA的潜在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加温和灸治疗斑秃的疗效。结果:治疗50例,痊愈4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温和灸治疗斑秃疗效好。病程越短,见效越快。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刺法灸法学》的学科特点,详细介绍了《刺法灸法学》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的运用及运用后的体会,该模式的开发和推广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理解,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