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甲基汞对脑毒蕈碱(M)受体的影响及常用拮抗剂对甲基汞引起该受体特异结合抑制的恢复效应,应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技术进行了体外试验。结果显示,甲基汞能明显抑制3H-二苯基羟乙酸奎宁酯(3H-QNB)与脑M受体的特异结合,IC50为4.8mmol/L。巯基化合物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苏糖醇,谷胱甘肽及半胱氨酸能使甲基汞抑制的3H-QNB的结合不同程度地恢复,而乙二胺四乙酸、亚硒酸钠则无这种恢复效应,表明甲基汞对脑M受体的影响是汞与受体上巯基基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含有巯基的拮抗剂能与受体上巯基团结合的甲基汞竞争结合,从而恢复脑M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鼠体内、外试验研究氯化甲基汞对其脑组织M胆碱受体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氯化甲基汞能抑制氚标记配体二苯羟乙酸奎宁酯( ̄3H-QN用与大鼠大脑M胆碱受体的结合,其IC_(50)为0.0137±0.0037mol/L;饱和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其抑制作用是因为氯化甲基汞可减少大鼠大脑组织受体的最大结合位点以及降低 ̄3H-QNB与受体的亲合力。体内试验是在大鼠受孕的第7~12天,每天经腹腔分别注射氯化甲基汞溶液1.5,2.5,3.5mg/kg。各组仔鼠出生后于第7、14、21天处死,分离出大、小脑,分别制成匀桨进行M胆碱受体与 ̄3H-QNB的结合试验。观察结果显示氯化甲基汞对仔鼠发育的大脑和小脑的M胆碱受体与 ̄3H-QNB的结合均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大白鼠脊髓后角内乙酰胆碱M受体与体感一级传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酰胆碱(ACh)与体感一级传入的关系,用大白鼠脊髓后角内乙酰胆碱毒蕈碱受体(M.AChR)放射自显影银粒的分布与数量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脊髓后角浅层有M.AChR(^3H-二苯羟乙酸奎宁酯;^3H-QNB结合位点),其分布与抗氟化钠酸性磷酸酶(FRAP)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致;②切断一侧后根5d,术侧后角浅层FRAP明显减少,同时^3H-QNB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酐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H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3进一步下降,酸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3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PDGF在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改建中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采用^3H-TdR掺入和核酸分杂交技术观察了缺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增殖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链,-B链,α,β亚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低氧6h使PASM^3H-TdR参入减少(P〈0.05),无氧6hPASM的^3H-TdR参入均较常氧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而缺氧12h则促进参入,至  相似文献   

6.
抗胃癌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能与肿瘤细胞特异结合,并已成功用于临床肿瘤显像的单克隆抗体3H11(McAb3H11)构建为小分子的单链抗体(S3H11),并证明其生物学活性,为扩大McAb3H11在临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克隆3H11的可变区基因(VH,VL)片段,经测序后通过(Gly4Ser)3的接头将两者连接,并与谷胱苷肽转移酶(GST)基因重组,在大肠杆菌表达GST与3H11单链抗体的融合蛋白(GS3H11)。GS3H11经变性及复性处理后用竞争抑制实验检测其抗体活性。结果GS3H11能特异抑制McAb3H11同胃癌细胞MGC803的结合,当GS3H11与McAb3H11的结合价位比为15:1时,McAb3H11的活性受到完全抑制;GS3H11对亦能同MGC803特异结合的不同单抗3G9及PD4无任何抑制作用。结论GS3H11具有特异结合抗原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亦为构建免疫毒素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知母甾体皂甙元(sarsasapogenin,SAR)对M2受体亚型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转染了m2胆碱受体基因的CHO细胞为模型,以非选择性的^3H-QNB作点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结果 CHOm2细胞受体密度在培养48h达顶峰,以后呈进行性下降,SAR对下降的CHOm2细胞M2受体有有显的上调作用,这一作用有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 SAR对下降的M2受体密度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聚苯乙烯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稀土配位催化剂Nd(naph)3-Al(i-Bu)3,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制得白色和黄色的聚苯乙烯粉末,作者对两种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IR,^13C-NMR,^1H-NMR分析。证明了白色和黄色聚苯乙烯是无规聚合物,黄色聚苯乙烯存在-C(CH3C6H5)-C(CH3C6H5)-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枢5—HT1A受体在大鼠脑中的不同亲和力状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特异性配体[^3H]8-OH-DPAT与大鼠脑中不同部位脑组织膜制剂的5-HT1A受体结合,显示出在海马、延髓、下丘脑的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力有明显不同。各种孵育缓冲液使鼠脑海马、延髓膜制剂与[^3H]8-OH-DPAT的结合呈现乐同的亲和力状态。孵育缓冲液中加入Mn^2+和Gpp(NH)p或均不加时,结合呈高、低两种亲和力状态;而仅加入Mn^2+或同时加入EDTA和Gpp(NH)p时,结合分别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同位素^3H-TdR掺入法和^3H-TdR释放法比较了重组IL-12、IL-7单独或分别IL-2协同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体外增殖和母舔生的影响。结果表明,IL-7单独即可促进PBMC增殖分化和诱导产生细胞毒活性,与IL-2协同可使2各作用均增强,并高于单独用IL-2时的效应。IL-12单独不能经起PBMC增殖但可诱导PBMC产生细胞毒活性,与IL-2协同可使唤种效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培养,^3H-TdR同位素示踪及MTT显色技术观察了氯化镓(GalliumChloride,GC)对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3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DNA合成的影响,并以铁为实验因子探讨镓抑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镓能使MGC80-3人胃癌细胞^3H-TdR掺入显著减少,抑制癌细胞DNA合成,镓不仅使癌细胞生长抑制,还可使癌细胞死亡。这种抑制作用可被Fe^3+的加入而减弱,提示:GC抑  相似文献   

12.
同位素示踪微量法测定白血病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剂量强啡肽以及一氧化氮麦(NOS)抑制剂对脊髓NMDA受体功能和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3H-MK801为配基,采用放射配基法测定NMDA受体结合活性;以精氨酸转化法测定脊髓组织胞浆相NOS活性。结果 给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Dyn A(1-17)0.5h后,脊髓腹侧组织的^3H-MK801结合活性以及cNOS活性即显著升高,且持续48h;iNOS在给药后4h升高,脊髓背侧^3H-MK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肝卵圆细胞株WB-F344的促增殖及转化作用。方法 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系统产生的O2^-直接作用于培养的WB-F344细胞,以MTT比色试验、^3H-Tdr掺入液闪计数,^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观察其对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细胞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启动后,用小剂量的O2^-连续作用促其转化,以形态学观察,核型分析及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家兔主动脉条和豚鼠回肠标本上观察了7-溴化乙氧苯四氢巴马汀(7--bromoethyoxybenzene-tetrahydropalmatine,EBP)对α受体和M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EBP能依剂量地降低[ ̄3H]哌唑嗪与α1受体特异性结合,对豚鼠离体回肠M受体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烧伤早期患者血清对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方法:将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模型与烧伤患者早期血清(EBPS)共同孵育1,4,12及24h,应用MTT掺入和比色技术,检测EBPS对培养EC 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用^3H-TdR标记和特异性释放实验,观察了终浓度为200mL/L EBPS介导EC^3H-TdR特异释放率的变化。以相应浓度的正常人血清(NHS)和小牛血清(FCS)作对照。  相似文献   

17.
知母皂甙元对老年小鼠脑M受体上调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M受体选择性烷化剂BCM将脑内原有受体不可逆地阻断,用3H—QNB测定新生受体的时相曲线,通过数学模型求解生成速率(Pr)和降解速率常数(K)。二批平行实验表明,用知母皂甙元(ZMS)的老年小鼠脑M受体更新明显快于不用药的对照组,两组半更新时间分别为11.62h和16.5h;受体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597±0.01)/h和(0.042±0.003)/h(P<0.05);生成速率分别为每小时(90.23±10.60)fmol/mgprotein和(59.46±4.03)fmol/mgprotein(P<0.01)。故认为ZMS通过相对加快受体的合成来调节衰老动物降低的脑M受体数。  相似文献   

18.
尾加压素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近年新发现的活性肽尾加压素(Urotensin Ⅱ,UⅡ)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测定UⅡ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DNA合成的影响,应用不同阻断剂观察UⅡ诱导细胞DNA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2)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测定UⅡ对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 (1)UⅡ呈浓度(10^-10~10^-6mol/L)依赖性刺激ASMC^3H-TdR掺入,10^-6mol/L时,为对照组的7倍(P〈0.01);(2)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H7、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阻断剂PD98059及钙通道阻断剂尼卡的平均能抑制UⅡ刺激的ASMC^3H-TdR掺入,其抑制率分别为29%(P〈0.05),45%(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01单克隆抗体(MCP-1 McAb)或Losartan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的可能性,为防治动脉硬化(AS)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VSMCs的移迁效应;以MTT法、^3H-TdR掺入法、^3H-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将培养的VSMCs分为5组:2%胎  相似文献   

20.
生理因素对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鼠的品系,和年龄相关的体重因素对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用大鼠纹状体和^1、25I-IBZM{(S)-3-碘-2-羟基-6-甲氧基-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苯甲酰胺}结合,按照大鼠的品系,性别和年龄相关的体重进行组间配对比较。结果;大鼠的品系和性别对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125I-IBZM结合无明显影响,但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125I-IBZM结合却有体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