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保宽 《中原医刊》2005,32(16):33-34
目的探讨未段回肠吻合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近回盲瓣部位的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后。行造口式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插入French管越过回盲瓣达吻合远端开放引流,防止因末段回肠内压力增高致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果16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2~3d肛门排气,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7~10d拔除导管,饮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此手术方法较右半结肠切除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了末段回肠、回盲瓣及完整结肠,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特别对于切除大量小肠的患者,可避免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此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观念认为,回肠端端吻合口距回盲瓣不得少于10cm,否则需考虑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但对于切除量达小肠全长的50%或保留小肠不足150cm者必须保留回盲部,以避免小肠广泛切除所带来的短肠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短距离吻合术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与结肠回肠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回盲部手术回肠结肠吻合患者33例(手术组)和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31例(肠炎组)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7例为对照组,分别行病理学和内镜检查,比较分析各组检查结果。结果手术组和肠炎组的回盲瓣舒缩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炎组和手术组的杯状细胞增多、微绒毛异常以及绒毛萎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三组的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访1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与时间呈正比关系。结论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密切相关,也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 ,我们对 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 期肠吻合术 ,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无吻合口瘘发生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女 ,4 0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 3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瓣处有一直径 3cm肿瘤 ,在未做肠道准备的情况下 ,行回盲部切除 ,结肠回肠 期吻合术后无并发症出现 ,痊愈出院。例 2 ,男 ,5个月。因腹胀 ,腹痛 4 8小时入院 ,诊断为肠套叠 ,结肠充气复位失败。急诊手术 ,术中发现升结肠部分坏死 ,急诊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回肠 期吻合。术后患者如期痊愈出院 ,无并发症出现。例…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例1:杨某,女,7岁,于2000年8月15日以肠梗阻手术。术中见回肠顺时针扭转180°。复位后发现距回盲部15cm处有一段5cm长的肠管发黑塌陷,肠管边缘动脉搏动消失。V形切断肠系膜后切除坏死肠管端吻合。术后第7天患儿出现持续性腹痛,以右下腹为重,并有压痛、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出含内容物液体。急诊剖腹探查,发同吻合全部断裂,远端回肠变黑。找其原因发现次行肠切除吻合术时,误将供应远端回肠的小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回肠支切断结扎。切除远端坏死肠管,关闭回盲瓣,近端回肠经右下腹造瘘。半年后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全术,术…  相似文献   

6.
回肠末端切除后如何进行吻合,意见尚不统一。有人指出“回肠切断处应距回盲瓣15厘米以上”方能行回肠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7.
评论     
回肠结肠动脉与结肠右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末支间虽有吻合,但吻合一般不充分。故该支动脉的损伤常可引起回肠末端、盲肠、阑尾与升结肠近端部分的坏死。因而在回肠末端病变手术时,一般均不主张在距回盲瓣10cm内作回肠端一端吻合术。本文报道3例回肠外伤在距回盲瓣10cm内作回肠端一端吻合获得成功。这样做的优点是保留了回盲瓣的功能,操作亦较简单,术后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8.
<正> 回肠末端的环肌增厚和其粘膜一起呈乳头状突入盲肠,形成回盲瓣,起着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肠括约肌。安静时其压力比结肠高2.76Kpa(20mmHg),同时回肠末端由回结肠动脉供血,其为终未血管。基于以上解剖学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距回盲瓣10cm内吻合易发生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维持消化道的功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2例因小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口距回盲瓣10cm以内,保留了回盲瓣,无一发生吻合口瘘,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1个月~5岁,2岁以下8例。小肠坏死原因:肠套迭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例,肠扭转1例,巨大系膜裂孔致游离肠管打结绞窄1例。切除肠管35~110cm,吻合口距回盲瓣平均4.5cm,最短者距2cm(4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平均住院13.5天,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例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例此术式患者手术情况,其中肠套叠、肠粘连、肠坏死、癌性梗阻各1例,均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未行肠外置造瘘术,观察术后病情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2~3天肠道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及肠胃功能恢复缓慢的情况,术后8天拆除缝线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肠胃功能良好.结论: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较传统的肠外置造瘘术及右半结肠切除术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容易产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产生,因此术前术中应做好充分的评估和注意吻合的操作细节,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回肠末端15cm范围系回结肠动脉供血,越靠近回盲部吻合支越少,为终未血管,多数人认为此段肠管血运差,肠切除一期吻合有发生瘘的危险。我院自1982年1月~1990年6月对12例回肠末端7cm内良性病变一期切除吻合,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35岁。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4例,伤寒肠穿孔3例、美克耳憩室穿孔2例,克隆氏病肠穿孔2例,小肠血管病出血1例均行肠切除。残留回肠末端距回盲部分别为3cm4例,5cm5例,7cm3例。手术将近端小肠与残留末端回肠行端端吻合,吻合口上  相似文献   

11.
回肠切除末端留多长才能进行吻合,意见尚不统一。一般认为距回肠瓣15厘米以上方能行迴肠端端吻合术。我们先后对25例肠切除患者在距回盲瓣4~10厘米的情况下行一期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回盲部炎性假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回盲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回盲部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无1例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例,诊为炎性肿块,行右半结肠切除6例,右半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1例。回盲部切除1例。结论:炎性假瘤症征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结肠镜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行回盲部切除术;对不能除外盲肠癌者,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正> 手术学中规定小肠切除后,其吻合口必须距回盲瓣15cm以上,以保证安全愈合。但我院1981年11月~1985年2月对小肠末段良性疾患致肠梗阻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其吻合口距回盲瓣15cm以内者共6例,均获安全愈合。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女各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9岁,平均32.6岁。术中所见:回肠末段憩室炎致粘连性肠梗阻肠坏死2例,粘连性肠梗阻、回肠末段坏死2例,嵌顿性股疝致回肠末段坏死1例,回肠末段肿瘤致肠套叠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6年10月-1997年12月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人工瓣防冶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泻1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4岁。因腹部持续性钝痛半个月入院。病来恶心,排便差,体检: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肠立位平片示:肠梗阻。钡剂灌肠检查示:右半结肠套叠。临床诊断:肠套叠,急性肠梗阻。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回肠向盲肠内套入约20cm,无法还纳,剖开切除之套叠肠,可见距回盲部5cm处有两个肿物。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0~2003年3月共进行远端回肠在5.0cm以下的超低位回肠切除端端吻合术6例,为预防吻合口漏,我们采用了通过盲肠壁置管经过回盲瓣达吻合口近端行肠内减压的方法,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下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分析我科收治9例的术前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病例: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7-76岁。临床表现均有黑便史3天~5年,以及贫血,但无呕血史。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回肠远端血管扩张症4例,回盲部及升结肠动静脉畸形2例,回盲部毛细血管瘤3例,其中1例合并右半结肠毛细血管瘤。1.2治疗:本组均因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不佳而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作远端回肠节段切除术,2例行末端回肠和回盲部切除术,3例行回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皆治愈,未再出血。2讨论:不消化道血管畸形大致分为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探讨了回肠末端切除保留回盲瓣的意义、依据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在保证良好血运的条件下,尽量保留回肠残端长度,近端充分减压后,直接对端吻合.结果: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式保留了回盲瓣及其功能,减少了术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4例,女18例,男:女为1.9:1,年龄为31~72岁,平均47.5岁。1.2肿瘤部位及治疗方法左半结肠36例,右半结肠16例,左:右为2.3:1。16例右半结肠癌中有15例急诊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一期末端回肠-横结肠吻合术,吻合口瘘1例。另外1例因术中情况危急仅行短路手术。36例左半结肠癌中3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其中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死亡。  相似文献   

20.
回盲瓣对肠吸收功能的代偿有重要意义。我科成功地为2例距回盲瓣仅0.5cm和1.0cm回肠坏死的病儿,行了保留回盲瓣的回肠回肠末端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