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回盲瓣对肠吸收功能的代偿有重要意义。我科成功地为2例距回盲瓣仅0.5cm和1.0cm回肠坏死的病儿,行了保留回盲瓣的回肠回肠末端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探讨了回肠末端切除保留回盲瓣的意义、依据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在保证良好血运的条件下,尽量保留回肠残端长度,近端充分减压后,直接对端吻合.结果: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式保留了回盲瓣及其功能,减少了术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1980年2月~1982年4月笔者对3例外伤性肠破裂在距回盲瓣10cm以内行回肠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28~35岁。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2例,腰背部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单纯性肠破裂。受伤至就诊时间分别为2、4、5小时。  相似文献   

5.
6.
<正>传统观念认为,回肠端端吻合口距回盲瓣不得少于10cm,否则需考虑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但对于切除量达小肠全长的50%或保留小肠不足150cm者必须保留回盲部,以避免小肠广泛切除所带来的短肠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短距离吻合术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而愈.随访6~12个月消化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消化功能,易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7岁,于1973年7月10日以胃切除术后合并腹泻收住院。患者于五十天前在×医院行胃切除术,术后第五日开始进食,第七日始每日稀便6—8次,含多量不易消化食物。曾用输血补液等支持疗法及中西药治疗无效,日渐消瘦,入院前三天经常眼前发黑,昏倒,急转我院。于1970年因胃穿孔在本院行穿孔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11.
<正> 患者张××,女,52岁。三年前因腹痛,右下腹有一包块(如核桃大小),曾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右下腹炎性包块、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身休一直很差,消瘦,饮食减退,时有低热,解稀大便。近十天来右下腹痛,包块渐增大,不能进食,不排便,但无呕吐,不发热。于81年6月27日就诊,以“右卵巢囊肿”收住妇产科。入院后经妇科检查排除妇科疾患后转入外科。既往身体健康。检查:体温37.5℃,脉搏9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2/60毫米汞柱。神志清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2岁,牧民。从3个月前开始常感无力,全身肌肉酸痛,低热,盗汗,纳差近一月来病情加重,消瘦,颜面水肿,右下腹疼,腹胀、恶心,时有腹泻,(稀水样)。曾抗痨治疗,疗效不明显。两天前,腹痛加剧,腹胀、呕吐、停止排气和排,便以腹痛待查,“肠梗阻”,入院查体:T39℃、BP100/60mmHg,被动体位,颜面水肿,消瘦腹胀,右中下腹部触痛明显,可触及约7×6×6cm~3包块,活动差,边界清楚,质较硬腹部移动性浊音弱阳性,肠鸣音亢进,四肢肌张力减弱,化验:Hb15g%,WBC17600/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2岁,牧民,三个月前开始感无力,全身肌肉酸痛,热,盗汗,纳差。近加剧。消瘦,右下腹疼痛、腹胀、有时腹泻,(稀水样)。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疗效不佳。入我院。T39℃、BP100/60mmHg,Hb15g%、WBC17600,P90%,腹胀,右中下腹触痛明显,能触及约7×6×6cm~3的包块,肤透见中下腹有多个小液平面。入院拟诊:1肠梗阻、2、右下肤包块待查。入院次日剖腹探查,腹腔有较多渗出液,回肠末端及盲肠,外结肠起始部的肠管水肿,相互粘连形成7×6×6的包块,包块内下方的回肠壁上有坏死灶,已穿孔:将包块切除,行回肠壁造瘘。病理检查:切面观察,末端回肠,盲肠,外结肠起始部相互粘连,水肿、呈灰白色,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例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例此术式患者手术情况,其中肠套叠、肠粘连、肠坏死、癌性梗阻各1例,均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未行肠外置造瘘术,观察术后病情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2~3天肠道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及肠胃功能恢复缓慢的情况,术后8天拆除缝线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肠胃功能良好.结论: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较传统的肠外置造瘘术及右半结肠切除术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容易产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产生,因此术前术中应做好充分的评估和注意吻合的操作细节,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回肠末端的环肌增厚和其粘膜一起呈乳头状突入盲肠,形成回盲瓣,起着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肠括约肌。安静时其压力比结肠高2.76Kpa(20mmHg),同时回肠末端由回结肠动脉供血,其为终未血管。基于以上解剖学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距回盲瓣10cm内吻合易发生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维持消化道的功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2例因小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口距回盲瓣10cm以内,保留了回盲瓣,无一发生吻合口瘘,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1个月~5岁,2岁以下8例。小肠坏死原因:肠套迭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例,肠扭转1例,巨大系膜裂孔致游离肠管打结绞窄1例。切除肠管35~110cm,吻合口距回盲瓣平均4.5cm,最短者距2cm(4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平均住院13.5天,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程树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64-1064
成人机械性肠梗阻以连通性肠管发育异常多见,多腔性肠重复畸形在成人比较少见,肠梗阻无明显原因解释,肠重复畸形可能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 患,女,25岁。主诉:阵发性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稀便2年余。近1周来加重。否认有手术史。查体:心肺(-),全腹平软,轻压痛,无反跳痛、叩鼓,肠鸣音亢进。临床诊为:结肠炎.不除外克隆氏病。X线表现:全消化道造影和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见小肠动力增强,空回肠粘膜增粗,未见正常回盲瓣结构影缘,  相似文献   

18.
我科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对回盲部或右半结肠癌切除病例,失去回盲瓣功能,人工设计似回盲瓣作用,施回结肠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六例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回盲部溃疡及回肠末端溃疡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曾 收治的 272 例回盲部溃疡及回肠末端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并发症、镜下表现、病理特征等方面进行 分析总结。 结果 男女比例 1.47:1,其中克罗恩病 174 例(男女比例 1.4:1,中位年龄 25 岁),肠结核 40 例(男女比例 1:1.6,中位年龄 31 岁),恶性淋巴瘤 14 例(男女比例 2.8:1,中位年龄 45 岁),白塞氏病 9 例(男女比例 1.4:1,中位年龄 35 岁),原因不明者(非特异性溃 疡)35 例。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便血等。 并发右下腹包块者 160 例(58.8%),其中克罗恩病 100 例,肠结 核 53 例,淋巴瘤 7 例;并发肠梗阻者 78 例,其中克罗恩病 53 例,肠结核 19 例,淋巴瘤 6 例;并发肠瘘、肛周脓肿及皮肤脓皮病者均 为克罗恩病;并发穿孔者 23 例,其中克罗恩病 9 例,淋巴瘤 12 例,白塞病 2 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者 17 例,其中克罗恩病 5 例,淋巴 瘤 9 例,白塞病 3 例。 结肠镜下多发溃疡 203 例,单发溃疡 69 例,溃疡面积约 0.2×0.2 cm—2.0×2.5 cm;182 例溃疡仅局限在回肠末 端,70 例溃疡局限在回盲部,20 例溃疡同时出现在回肠末端及回盲部;克罗恩病、淋巴瘤及肠结核溃疡形态多以深大不规则溃疡和 环形溃疡为主,白塞氏病多表现为类圆形、深大溃疡,非特异性病变表现为不规则或类圆形浅小溃疡。 病理上典型组织学表现少见, 常常表现为粘膜慢性炎急性活动伴溃疡形成,克罗恩病及肠结核可出现肉芽肿及类上皮样结节,白塞病可出现血管炎改变,若发现 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或异型淋巴细胞,高度怀疑淋巴瘤,尚需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结论 回盲部溃疡及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临床及内 镜下表现无特异性,少数可通过肠镜及病理确诊,多数需结合病史、并发症、其它辅助检查等拟诊,后经反复经验性治疗及随诊复查 而确诊。  相似文献   

20.
<正> 自1973年以来,我们为34例距回盲部10cm 以内回肠坏死病例,采用不同术式作了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65岁,平均25.5岁。引起肠坏死的疾病如下:肠扭转8例,肠套叠10例,肠绞窄11例,蛔虫性肠梗阻2例,克隆氏病2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穿孔1例。肠坏死边缘距回盲部3cm 者1例,3~5cm 者8例,余25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