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冯辉  骆东峰  汪强  孙震震 《安徽医学》2018,39(6):703-705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TG)和近端胃切除术(PG)治疗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45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G组(23例)与PG组(22例),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为近期指标,以术后反流、体质指数变化及术后1、3年生存率为远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体质指数增加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手术方式相对于PG在治疗进展期AEG患者中,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显著,是治疗进展期AEG较安全、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患者40例,分为近端胃切除术组与全胃切除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饱胀不适感、吻合口愈合情况、肺部感染及反流性食管炎等近、远期并发症及术后生存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全胃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要少于近端胃切除术组(<0.05);术后1年的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全胃切除术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要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组(<0.05)。结论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无论从术后并发症还是术后生存率方面来看,全胃切除术要优于近端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52-5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 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术80(近端胃癌根治组),近端胃癌根治术90例(全胃切除组),调查比较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术中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根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影响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生存率,较全胃切除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ICU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谢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61-2662,2664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采用全胃切除及近端胃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A组(n=35)采用全胃切除术,B组(n=51)采用近端胃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80.39%,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60.78%,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式选择,全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术式对进展期近端胃癌18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进展期近端胃癌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3 年2月~2008 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近端胃癌185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不同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反流性食管炎、进食后饱胀感、吻合口狭窄及残胃无张力并发症全胃切除术组发生率明显低于近端胃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两种不同术式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 、7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5年随访生存率全胃切除组分别为60.32% 、36.51%,明显优于近端胃切除组的41.35% 、2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进展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92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与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224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手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更短,住院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等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开腹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较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以及体位、气腹等原因,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宋开兴   《中国医学工程》2013,(6):52-52,54
目的探讨全胃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应用全胃联合脾切除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1例为联合组,以应用全胃切除术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稍长于对照组,再手术率稍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胃切除术,全胃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手术率以及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优势,但术后并发症较明显,应尽量避免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两种术式用于近端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性研究,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按研究需要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择期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患者予以筛选,选取符合要求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按照分组分别予以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并对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安全性、术后随访3年的生存率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2%和25.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生存率为72.7%显著优于对照组59.6%的生存率(P<0.05).结论 在近端胃癌治疗中全胃切除术较近端胃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随访3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高等优势,用于临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4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00例,开腹手术组200例。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0.
李昌立 《中外医疗》2012,31(11):93-9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后临床症状、生存期、食管反流情况。方法对62例贲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3、5年生存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其中全胃切除术组(total gastrectomy TG组)42例,近端胃切除术组(proximal gastrectomy PG组)20例。结果 TG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和28.6%,PG组为分别29.8%和15.7%,2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PG组为23.3%,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有优势,可明显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效果优于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贾建光  李靖  李雷  姚廷敬  张晨嵩  钱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1163-1165, 1169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LAPG)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LATG)在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腹腔镜手术的62例Ⅱ、Ⅲ型AEG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经LAPG 32例(LAPG组),经LATG 30例(LATG组),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随访了解生存及生活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EA)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PG组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19.7±4.6)枚,较LATG组(22.9±6.7)枚少(P < 0.01),手术时间长于LAPG组(P < 0.01),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多于LAPG组(3.0%)(P < 0.01)。结论LAPG和LATG治疗SiewertⅡ和Ⅲ型AEG安全性相当,LATG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远期并发症少。对于进展期的AGE建议行LATG。  相似文献   

13.
正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胃癌患者的最有效途径,而全胃切除术后如何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1])。尽管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最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2]),但是有些患者在采用Roux-en-Y吻合术后会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对于近期安全性与远期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经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一般状况、社会影响、情感活动、治疗相关症状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017年1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94±3.22)个月,1年生存率为98.3%,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的(18.34±3.09)个月和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能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择期拟行胃上部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对照组(2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体质量及血清胃蛋白酶Ⅰ型与Ⅱ型比值、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血清胃泌素、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单次进食量、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保留了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生理功能,患者远期营养状况较好,且手术难度小、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手术组78例行腹腔镜TME,开腹手术组76例行开腹TME;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 a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切口长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3 a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实施开腹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病例资料。其中Ⅱ型AEG 77例,Ⅲ型35例;72例行近端胃切除,40例行全胃切除。结果 112例Ⅱ、Ⅲ型AEG患者肿瘤分期较晚、淋巴转移率高。按肿瘤部位分为Ⅱ型AEG组和Ⅲ型AEG组,两组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57例(74.0%)和15例(42.9%)行近端胃切除。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75.76±27.02)min和(304.12±23.12)min;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近端胃切除组有15例(20.8%)患者出现烧心、返酸,有9例(12.5%)患有返流性食管炎;全胃切除组有15例(37.5%)每日进食大于5次。结论Ⅱ、Ⅲ型AEG目前主要经腹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行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两种术式术后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管状胃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经腹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组(38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管状胃组(34例)则行食管-管状残胃吻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的患者有12例(31.6%),而管状胃组中仅有4例(11.8%)(P=0.043)。术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传统组中有9例(23.7%),管状胃组中有2例(5.9%)(P=0.036)。结论近端胃切除后食管-管状胃吻合,可以减少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 Uncut型吻合(Uncut型)和Roux-en-Y吻合(R-Y型)两种消化系统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6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中胃-空肠消化系统重建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胃-空肠Uncut型吻合,对照组采用胃-空肠R-Y型吻合。对比2组病人在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总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RSS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胃-空肠Uncut型吻合较R-Y型吻合可减少术后RSS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确切,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