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在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5.0%~10.0%,在高度近视眼可达40.7%[1],是影响高度近视患者视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CNV已有文献报道[2,3],我们对一组高度近视CNV患者进行了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国外应用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眼科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效价比较高的药物,Bevacizumab已经被证明不仅具有抗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更能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达到抗渗出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就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08,44:281-284)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 对氧致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 7日龄C57BL/6J幼鼠9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 组15只,为正常对照组;2组15只,为给氧对照组;3组30只,为大剂量Bevacizumab治疗组 ;4组30只,为小剂量Bevacizumab治疗组。其中,2、3、4组置于氧浓度(75±2)%的容器内连续饲养至12日龄,再置于正常空气下饲养。第12天3、4组幼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Bevacizumab 2、1 μl,对侧眼注射相同体积的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二磷酸腺苷酶染色法进行 视网膜铺片,了解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切片染色,计数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给氧对照组比较, Bevacizumab治疗组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密度减少,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01),但不同剂量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给氧组无论是否采用Bevacizumab治疗,也不论Bevacizumab剂量大小,其VEGF的mRNA表达 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能有效抑制氧致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成为治疗氧致视网膜病变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新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84-188)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血管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VEGF已成为目前进行靶向治疗的主要目标.抗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能直接阻断VEGF蛋白,眼内注射Ranibizumab能够有效抑制CNV[1-5].我们对本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的一组CNV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评估中国人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CN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荟萃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66至2009年)、Embase(1966至2009年)、Cochrane图书馆(2009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至2009年)有关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采用合并效应检验,结果以Z值表示.结果 共纳入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临床对照研究7项(1620只眼).各项研究中的疗效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将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显示,Bevacizumab治疗组患者的logMAR视力从治疗前的一0.9031±0.0323提高至-0.7635±0.0214,平均提高了0.1396±0.0225;Ranibizumab治疗组患者的logMAR视力从治疗前的-0.9345±0.0194提高至-0.8050±0.0221,平均提高了0.1295±0.020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gMAR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P=0.57).Bevacizumab治疗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从治疗前的(325.4±52.3)μm降至(269.1±21.3)μm,平均降低了(56.3±18.5)μm;Ranibizumab治疗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从治疗前的(342.0±45.1)μm 降至(277.2±35.5)μm,平均降低了(67.8±23.2)μm,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P=0.26).Bevacizumab治疗组患者注射部位炎症发生率为4.1%(34/823只眼),Ranibizumab治疗组患者注射部位炎症发生率为3.8%(30/797只眼),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炎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P=0.46).Bevacizumab治疗组患者结膜下出血发生率为3.3%(27/823只眼),Ranibizumab治疗组患者结膜下出血发生率为3.4%(27/797只眼),两组患者结膜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P=0.33).Bevacizumab治疗组总体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84/823只眼),Ranibizumab治疗组总体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76/797只眼),两组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Bevacizumab与Ran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尚需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 mab治疗复发的特 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复发的特发性CNV患者20例2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临床随访观察资料。患者中以往曾行光动力疗法 (PDT) 治疗者12例13只眼,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者8例8只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0.05 ml Bevacizumaab(1.25 mg)。治疗后2周,1、3、6个月时复诊 , 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 检查结果。随访期内发现复发者,再行同样方法的注射治疗。 结果 14只眼视力提高超过1 行,占66.7%;5只眼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23.8%;2只眼视力下降,占9.5%。17只眼CNV完全闭合,占81.0%;4只眼CNV部分闭合,占19.0%。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115 μm。随访期内,3只眼行第2次注射治疗,占14.3%;4只眼注射治疗后眼压升高,占19.0%.平均眼 压为26.7 mm Hg(1 mm Hg=0.133 kPa),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PDT或TTT治疗后复发的特发性CNV患者,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仍然可以减轻渗漏和黄斑水肿,部分患者可以明显提高视力。除部分患者眼压波动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68-17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导致的虹膜新生血管(INV)的疗效 。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Bevacizumab玻璃 体腔注射的39例INV患者4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8~82岁, 平均年龄(57.77±13.0)岁,左眼23眼,右眼24只。PDR组26例34只眼;CRVO组13例13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29只眼,其中,PDR组有 20只眼,CRVO组有 9只眼。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1.25 mg/0.05 ml。注药后1、3、7 d,3、6周随访 ,观察注射前后视力、眼压变化以及INV消退情况。 结果 PDR患眼中,视力提高者19只眼 ,占PDR患者的55.9%;不变者15只眼,占PDR患者的44.1%;无视力下降者。CRVO患眼中 ,视力提高者4只眼,占CRVO患者的30.8%;不变者9只眼,占CRVO患者的69.2%;无视力下降者。PDR的NVG患者中,16只眼眼压下降,占PDR患者的80.0%;CRVO的NVG患者中,6只眼眼压下降,占CRVO患者的66.7%。PDR患者中INV消退总有效率97.1%;CRVO患者INV消退总有效率84.6%。 结论 Bevacizumab对于INV的治疗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对其远期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76-179)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深入研究和抗VEGF药物的研发,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途径是玻璃体腔注射.任何一种新兴疗法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可靠的安全性研究基础上.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药物相关和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有眼内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肌梗死、卒中、尿路感染、高血压、鼻咽炎、咽痛、前列腺癌、骨关节炎、腹股沟疝等.与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比较,雷珠单抗(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全身不良反应不明显.基于药物的安全性差异还有待于更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不仅是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2]),而且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发的黄斑水肿(ME)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2]).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潜在的新生血管刺激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能结合并阻断所有VEGF异构体,使内源化VEGF的生物活性失效[2].对于BRVO伴黄斑水肿的患者,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但效果并不持久[3,4],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较单一注射治疗对视力预后更好[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视网膜毒性作用。 方法 16只新西兰无色素兔的32只眼随机分为药物注射组和对照组,药物注射组又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剂量不同分为A、B、C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剂量分别为0.05、0.10、0.25 ml,分别含Bevacizumab 1.25、2.50、6.25 mg。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0.9%生理盐水0.10 ml。注药后1、2、4周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另外 ,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1、2、4周,每组各摘除2只兔眼,行视网膜组织形态及超 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后1、2、4周,兔眼ERG各项反应波形均正常,振幅均未出现异常改变(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药物注射组和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形态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异常。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A、B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出现部分线粒体损伤,发生肿胀和积 水变,4周时病变无缓解。 结论 单次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1.25 mg或2.50 mg是安全的。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93-196)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就诊.否认糖尿病病史.经眼科常规检查和眼底检查后诊断为右眼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力0.12,眼压15.4 mm Hg(1 mm Hg=0.133kPa),外眼及眼前节正常,眼底为典型的渗出型AMD表现.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转归和干预治疗利弊,知情同意并且在手术告知书上签字后行右眼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注射治疗.治疗时表面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注入Bevacizumab 2.5 mg/0.1 ml并行前房穿刺.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典必殊眼膏涂眼,包扎治疗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眼内注射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增生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30只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眼内注入1 μl Bevacizumab(25 mg/1 ml)溶液, 对照眼眼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1周,1、2个月时随机各选取10只鼠,取出双侧眼球,行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视网膜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计算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间阳性染色密度的差异。 结果 VEGF和CD34阳性表达均为棕黄色着色,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在注射后1周、1个月时,两组间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 t=13.5; P<0.01 );注射后2个月时,两组间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 P>0.05)。注射后1周时,两组间CD34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 P>0.05);注射后1、2个月时,两组间CD34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 P<0.01; t=2.7, P<0.05)。注射后各时间段,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微观结构都未发生明显改变。 结论 Bevacizumab眼内注射可预防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的异常增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80-1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后对兔眼角膜、房角、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分成3组,每组兔眼右眼分别注射Bevacizumab 1.25、2.50、5.00 mg;左眼为对照眼,注射相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注射药物前后裂隙灯显微镜及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前段和眼底,监测眼压。注药前以及注药后1、4、8周行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8周时行角膜内皮计数后,摘除眼球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结果 3组兔眼注射药物前后各时间点眼压、角膜内皮计数、ERG的a、b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检查,3组兔 眼角膜、房角、视网膜结构无明显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视网膜超微结构亦无明显变化。 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1.25~5.00 mg Bevacizumab对正常兔眼组织没有明显毒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89-19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单次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18例眼科常规检查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的18只患眼纳入观察。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11)岁,无全身及局部手术禁忌症。治疗前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1.023±0.4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486 μm。患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1.5 mg (0.06 ml),治疗后随访观察12 ~20周,平均随访观察时间(16±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OCT及FFA改变。 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1、4、12周的平均logMAR BCVA分别提高至0.864±0.48(P=0.001)、0.739 ±0.51(P=0.003)、0.792±0.50(P=0.01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治疗后12周,16只眼视力稳定或提高,占88.9%。其中,10只眼logMAR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占55.6%;2只眼视力下降。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治疗后4周下降至413 μm,治疗后12周下降到383 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2,P=0.001)。治疗后12周,黄斑水肿改善者13只眼,占72.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内或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DME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副作用少;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72-175)  相似文献   

16.
眼部新生血管性及渗出性疾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关系密切,抗VEGF药 物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突破点。人源化全长抗VEGF抗体Bevacizumab (Avastin) 有2个VEGF 结合位点,能够与所有具有活性的VEGF结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玻璃体内半衰期较长等特点。采用该药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 血管阻塞性疾病、黄斑囊样水肿等多种眼部新生血管性及渗出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式 ,但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有待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27-231)  相似文献   

17.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IVB)能减少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血管渗出性并发症、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展、减少玻璃体积血、减少黄斑水肿导致的视力减退.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VB提高了PDR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风险和并发症.但bevacizumab以及IVB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或副作用需要规避;针对不同病变情况的最佳有效剂量和治疗时机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2.5mg)治疗的ICNV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对注射后1mo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者并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者进行眼内重复注射。结果:所有40例40眼患者均完成至少6mo的随访,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0±6.8岁。治疗前患者的基线平均对数BCVA为0.66±0.35,CFT为275.39±107.59μm。注药后1mo平均对数BCVA为0.30±0.29(P=0.000),CFT为185.39±45.77μm(P=0.000);本组患者经平均9.2mo的随访,平均对数BCVA提高至0.31±0.38(P=0.000),CFT降至192.38±55.52μm(P=0.000),均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改善。终末随访时符合视力提高者为27眼(67.5%),稳定者8眼(20.0%)。本组患者共接受了5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平均注射次数为1.30次/眼,有63.6%患者在再注射术后1mo视力提高两行或两行以上。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或稳定多数ICNV的病情,但术后定期随访以及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再次注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伴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抗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可与所有已知VEGF异构体结合,通过抑制其生物学活性而起到抗VEGF的作用~([3,4]).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的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治疗黄斑水肿的常用方法,但是治疗后视力提高不明显[1].近年来应用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具有一定效果[2,3],但仍有部分患者视力不提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是重组的人源化VEGF单克隆抗体片段,目前已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4,5],最近又用于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疗效[6].我们对15例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了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