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共刺激分子B7-2对小鼠肝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转染有小鼠B7- 2基因片段的肝癌细胞 ,建立小鼠肝癌模型 ,观察小鼠肿瘤生长和消退情况 ,研究共刺激分子B7- 2对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BALB/c小鼠转B7- 2基因肝癌细胞株H2 2 /B7- 2 ,细胞计数法测定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BALB/c鼠皮下接种H2 2 /B7- 2及野生型H2 2细胞H2 2 /Wt,以空载体转染细胞H2 2 /neo为对照 ,建立小鼠肝癌模型 ,观察小鼠成瘤期、荷瘤小鼠存活期及肿瘤结节大小 ;同源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 (MTLCs)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CTLs活性 ,同时测定培养上清IL -2、IFNγ ,研究B7- 2分子的抗肿瘤免疫效果。结果 :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一致 (P =0 .782 ) ;当接种不同肿瘤细胞后 ,三组动物都发生肿瘤 ,接种H2 2 /B7- 2组肿瘤形成有迟发性 ,并在接种 18d后肿瘤都开始缩小 ,但最终不会完全消失 ;接种H2 2 /Wt和H2 2 /neo组动物肿瘤呈进行性生长。H2 2 /B7- 2在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CTLs的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细胞 (P <0 .0 5 )。结论 :共刺激分子B7- 2能增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 ,它在抗肿瘤早期发挥作用。用其治疗肝癌是有效的 ,但不能介导完全和长期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表达B7-1/B7-2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B7-1/B7-2的表达对体内外抗小鼠肝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粘端定向克隆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mB7-1和LXSN-mB7-2,依次转导包装细胞系PE501和PA317,并用重组病毒上清感染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l-6,流式细胞术检测B7-1/B7-2的表达,并用B7-1/B7-2表达阳性的Hepal-6在体内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结果1.表达B7-1/B7-2阳性的Hepal-6致瘤性明显降低;2.单独B7-1/B7-2基因转染仅能诱导部分细胞毒性和部分保护性免疫反应;3.B7-1/B7-2基因转染与细胞因子处理联合应用则能诱导强烈的细胞毒性和完全的抗Hepal-6保护性免疫反应。结论B7-1/B7-2共刺激分子在小鼠肝癌的表达是激活抗肿瘤免疫所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而B7基因转染联合IFN-γ等细胞因子处理能诱导彻底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B7-1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瘤苗抗小鼠胃癌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B7-1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对小鼠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已建立高表达B7-1分子的小鼠前胃癌细胞系MFC-B7的基础上,观察MFC-B7细胞体外激活脾淋巴细胞的能力,体内成瘤性变化及作为瘤苗对荷瘤鼠胃癌的治疗效果。结论:B7-1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明显增强,有希望作为瘤苗用于此类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放射的B71转基因细胞进行肿瘤疫苗疗法的效果。方法将重组人B7-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AK-1肾细胞瘤细胞,利用转基因细胞治疗观察其抗肿瘤效果。结果转基因细胞的肿瘤原性较CAK-1/Wt、CAK-1/pCDNA3组明显降低(P〈0.001)。同时免疫原性明显增强,以^60Co照射的CAK-1/B7-1细胞免疫后,小鼠体内诱发了抗CAK-1/Wt的系统性、保护性免疫。用^60Co灭活的转基因细胞作为瘤苗进行实验性治疗,能够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CAK-1/H7-1的应用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P〈0.01)。结论放射的转基因细胞及其表达的H7细胞因子可以有效地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B71表达肿瘤细胞应用可以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 B7- 1和 B7- 2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 ABC法 )。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 B7- 2达到高峰的时间早于 B7- 1,而且 B7- 2表达幅度也高于 B7- 1。剂量 -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 ,B7- 1和 B7- 2的表达均在 0 .0 75Gy剂量点出现峰值 ,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也出现一个峰值。但在不同分度分析结果中发现 ,低剂量 X射线照射组的高密度细胞百分数比较大剂量组多。结论 :B7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参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与肿瘤细胞B7- 1分子表达之间的关系 ,探讨肿瘤细胞辐照后免疫原性增强的机制。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 ,研究在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SMMC - 772肝癌细胞后、培养不同时间内SMMC - 772细胞B7- 1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并用3H -TdR释放法测定照射和未照射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反应后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未照射和经 10、2 0、30Gy照射的人肝癌细胞不表达B7- 1分子。经 40、5 0、6 0Gy剂量照射后 ,SMMC - 772肝癌细胞表达B7- 1分子 ,最高达 6 6 .8± 1.3% ,与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表达时间的高峰在照射后培养 72h时 ,最低在照射后培养 2 4h时 (P <0 .0 5 )。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表达B7- 1分子的SMMC - 72肝癌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反应后 ,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未照射组 (P <0 .0 1)。结论 γ射线可诱导肝癌细胞表达B7- 1分子 ,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8.
X射线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B7—1和B7—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B7-1和B7-2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B7-2达到高峰的时间早于B7-1,而且B7-2表达幅度也高于B7-1。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B7-1和B7-2的表达均在0.0.75Gy剂量点出现峰值,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也出现一个峰值。但在不同分度分析结果中发现,低剂量X射线照射组的高密度细胞百分数比较大剂量组多。结论:B7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参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与CD2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B7-1、B7-2和CD28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从蛋白质水平检测了3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其中11例诊断为紫癜性肾炎)和20例正常儿童PBMC中B7-1、B7-2和CD2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B7-2蛋白和CD28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对平均荧光强度,RMF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间B7-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O.05)。18例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增高的HSP患儿共刺激分子B7-2、CD28蛋白的表达与24hUMA呈等级正相关。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共刺激分子B7-2、CD28表达异常增加,可能参与HSP的起病,而且B7~2、CD28蛋白的表达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等级正相关,提示可以作为监测HSP患儿病情以及检测早期肾脏损害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免疫基因修饰的卵巢癌肿瘤疫苗。方法:利用口蹄疫病毒的内在性核糖体插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人B7-1、IFN-γ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7-1 IFN-γ。结果:将PLXSN/B7-1 IFN-γ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包装成病毒,经滴度测定后,转导卵巢上皮癌细胞系3A0,筛选稳定表达克隆,RT-PCR和免疫流式细胞测定均可证实B7-1、IFN-γ在同一转导细胞的共表达。结论:口蹄疫病的IRES可提供B7-1、IFN-γ的共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分流(CABG)术后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对左乳房内动脉(LIMA)桥血流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动脉桥血管早期衰坏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猪CABG术后桥血管竞争血流动物模型,利用血流闭塞器造成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测量桥血管血流量及方向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LIMA桥血流中ET、N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端狭窄程度越轻,LIMA桥血流量越少;LAD近端未完全闭塞时,LIMA桥均出现双向血流。CABG术后LIMA桥血流ET含量明显高于移植前(P<0.05),NO含量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越大,LIMA桥血流NO含量越低。LIMA桥血流NO含量与LIMA桥血流量呈正相关(r=0.957,P<0.05)。LAD近端3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90%狭窄及全部闭塞时(P<0.05),LAD近端5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全部闭塞时(P<0.05)。LIMA桥血流ET含量有随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自未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的竞争血流可引起LIMA桥血流量下降,产生双向血流,并导致桥血流中NO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人B7-1(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移系统将hB7-1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并用RT-PCR、PCR-Southern杂交法检测转染空载体 pLXSN的HepG2/neo细胞和转染重组质粒pLXSN/hB7-1的HepG2/hB7-l细胞中hB7-1 mRNA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细胞、HepG2/neo细胞、HepG2/hB7-1细胞形态,计算当日细胞绝对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所建立的肝癌瘤苗(HepG2/hB7-1)细胞可高效表达hB7-1分子.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的生长形态及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系统是使肝癌细胞高效表达hB7-1分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hve activation of ttllnor-specific T cellsPlays a pivotal mle in anti-tUInor inUnwhty. As we haVeknown, T cell elevation ~ires 2 distinct signalingevents. The fial signal is derived from the binding of Tcell receptor (TCR) tO itS antigen-MHC complex, whichspeCified foe inteedon between T cells and talget cells.The seCOnd signal is delivend by accessory or costilnulatory moleCules such as CD28, LFA-l, ICAM-l, and so.Llj. The moSt ~rtant among them is CD28, whichhas been d… 相似文献
14.
TwosignaltheoryforTcelactivationprovidedanewapproachfortumorgenetherapy[1-2].Expressionofcostimulatorymoleculegeneintransfe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吸烟对大鼠肺组织B7-1/B7-2及其相关配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在吸烟所致肺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吸烟6周组和吸烟12周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大鼠气道周围肺间质中慢性炎症细胞胞膜B7-1B7-2、CD28和CTLA-4的表达水平.结果 吸烟6周组与吸烟12周组大鼠肺组织B7-1、B7-2、CD28和CTLA-4表达量较不吸烟组均显著增高(P<0.01),吸烟12周组较吸烟6周组表达量也均增高(P<0.01),随吸烟时间的延长各指标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吸烟可引起大鼠肺组织B7/CD28/CTLA-4表达水平的增高,提示APC可能在吸烟所致肺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动期和静止期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7-1(CD80)和B7-2(CD86)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以探讨B7-1和B7-2mRNA表达异常在LN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分离15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的LN患者PBMC,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的方法,检测PB-MC的B7-1和B7-2mRNA表达.B7-1和B7-2mRNA表达与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的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静止期LN组B7-1和B7-2mRNA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LN组B7-1mRNA有明显的上升(P<0.05),B7-2mRNA表达增高更加显著(P<0.01).B7-2mRNA的增高与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41,P<0.05).结论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存在着B7mRNA表达的异常,B7-2mRNA的增高与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o find a new way for gene therapy against tumors with weak immunogenicity, the effect of mB7-1 costimulation alone, or combined with IL-6, in inducing antitumor immunityin vitro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mB7-1 cD-NA transfected B16 cells (B16-mB7-1) induced the expansion of effector lymphocyt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specific lytic activity more effectively than wild type B16 melanoma cells (B16-wt) or mock-transfected B16 cells (B16-neo) did. (P < 0. 01), IL-6 could effectively stimulate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but failed to enhance its cytotoxicity,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mB7-1 and IL-6 increased both lymphocyt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T-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B7-1 or IL-6 did alone (P<0. 01).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1 is required for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 lymphocytes; the expression of mB7-1 in tumor cells could increase their immunogenicity and induce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7-1 and IL-6 could induce more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ity, indicating that cooperation of IL-6 and mB7-1 plays a role in T lymphocyte activation.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National Educational Committe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JW 93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