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IL-1ra是否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探讨表达ICAM-1在IL-1α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眼眶成纤维细胞黏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IL-1α或/和IL-1ra处理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mRNA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蛋白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检测预先标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培养的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能力。用抗ICAM-1中和抗体来显示:ICAM-1在IL-1α诱导的黏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mRNA和蛋白呈剂量依赖性;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PBMC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CAM-1 mRNA和蛋白被抑制的方式与眼眶成纤维细胞受IL-1ra处理后与PBMC黏附的减弱明显平行。而且,抗:ICAM-1单克隆抗体抑制PBMC黏附到眼眶成纤维细胞呈浓度依赖性。【结论】IL-1ra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可能在减弱IL-1α诱导的PBMC黏附到成纤维细胞中起重要作用。IL-1ra可望用于GO的治疗或/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及ELISA法测定了20例SLE患者(其中10例伴有肾损、10例无肾损)及1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IL-18 mRNA和血清IL-18蛋白水平。【结果】SLE肾损组和非肾损组、健康对照组PBMC的IL-18 mRNA表达分别为1.35±0.30、0.91±0.27、0.69±0.17。SLE肾损组和非肾损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18蛋白水平分别为:(799±237)pg/mL、(163±53)pg/mL、(114±39)pg/mL。SLE肾损患者血清IL-18蛋白、PBMC的IL-18 mRNA平均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非肾损SLE患者显著增高;SLE非肾损患者血清IL-18蛋白、PBMC的IL-18 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的过度表达可能在SLE特别是狼疮性肾损害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及ELISA法测定了20例SLE患者(其中10例伴有肾损、10例无肾损)及1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IL-18 mRNA和血清IL-18蛋白水平。【结果】SLE肾损组和非肾损组、健康对照组PBMC的IL-18 mRNA表达分别为1.35±0.30、0.91±0.27、0.69±0.17。SLE肾损组和非肾损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18蛋白水平分别为:(799±237)pg/mL、(163±53)pg/mL、(114±39)pg/mL。SLE肾损患者血清IL-18蛋白、PBMC的IL-18 mRNA平均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非肾损SLE患者显著增高;SLE非肾损患者血清IL-18蛋白、PBMC的IL-18 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的过度表达可能在SLE特别是狼疮性肾损害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IL-1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的IL-12蛋白水平和IL-12p40 mRNA的表达。结果未受刺激的系膜细胞无IL-12mRNA的表达及其蛋白分泌。LPS诱导系膜细胞的IL-12p40mRNA的表达及其蛋白分泌。IL-13在1~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的IL-12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LPS诱导系膜细胞分泌IL-12,而IL-13则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2的表达;IL-13可能通过抑制IL-12的产生,调整了体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作为抗炎性细胞因子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分别用培养液(A组)、PHC(B组)、IL-1β(C组)和IL-1β+PHC(D组)处理,NF-κB DNA结合活性试剂盒检测刺激后1 h NF-κB DNA结合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刺激后4 h ICAM-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刺激后24 h 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L-1β刺激后,C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D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高于A组(P〈0.05),但低于C组(P〈0.05),PHC预处理能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PHC可抑制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ICAM-1,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免疫活性物质卡介苗基因组DNA(BCG-DNA)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IFN-γ和IL-4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哮喘患者PBMC,分别加入BCG-DNA、地塞米松刺激培养,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4含量,RT-PCR检测PBMC IFN-γ mRNA及IL-4 mRNA的表达量,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地塞米松在体外对哮喘患者PBMC产生的IFN-γ mRNA和蛋白、IL-4 mRNA和蛋白均有抑制作用;BCG-DNA抑制哮喘患者PBMC IL-4 mRNA和蛋白的分泌,而促进IFN-γ mRNA和蛋白的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在体外对PBMC无毒性.结论:BCG-DNA不仅具有和地塞米松相同的下调IL-4表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地塞米松所没有的诱导IFN-γ表达的作用,利于纠正哮喘患者体内存在的Th1/Th2比例失衡状态,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刺激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mRNA的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36只雄性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随机分为6组(n=6):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Ang Ⅱ(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DMSO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1×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5×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10×10-6 mol/L)组,利用RT-PCR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IL-1 βmRNA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IL-1β蛋白的分泌.结果 Ang Ⅱ(10-6 mol/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β的mRNA表达及蛋白的分泌均明显升高(mRNA:P<0.05,蛋白:P<0.01),而辛伐他汀干预各组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Ⅱ刺激的IL-1β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分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Ang Ⅱ刺激的高血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IL-1β蛋白的分泌与抑制IL-1β基因的表达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彭新平  刘瑾 《中原医刊》2007,34(22):22-2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中Th1细胞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p35和p40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ELISA法对40例HIE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A)刺激后,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 p70、IFN-γ和IL-6蛋白水平变化;ConA刺激后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12 p35和p40 mRNA水平变化。结果经ConA刺激后,HIE组Th1细胞调控因子IL-12 p70以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h2产生IL-6显著增高;HIE组IL-12 p35 mRNA水平亦和IL-12 p70一样受到抑制,p40 mRNA则呈高水平表达。结论IL-12 p35 mRNA和IL-12 p70在HIE患儿中明显下降是HIE患儿Th1类细胞因子持续低表达、Th1反应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IL-12 p40 mRNA高水平表达可能导致拮抗剂(p40)2增加,后者可进一步抑制IL-12功能,导致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IL-8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青藤碱(25、50、100μmol/L)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1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青藤碱对脂多糖诱导细胞表达IL-8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青藤碱对NF-κB核转位及IκBα降解的影响。加入NF-κB抑制剂Bay11-7085 10μmol/L、TPCK 20μmol/L预处理细胞24 h后,再用LPS刺激细胞4 h,采用ELISA法检测NF-κB抑制剂对脂多糖诱导的IL-8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藤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IL-8 mRNA及蛋白表达(P<0.05);与脂多糖组比较,青藤碱基本上把NF-κB阻滞在细胞质中,而细胞经脂多糖处理1 h后,大部分NF-κB被转运到细胞核中,经100μmol/L青藤碱预处理细胞的细胞质中NF-κB含量为脂多糖组的2倍;脂多糖处理细胞1 h后,50%的IκBα降解,但经青藤碱预处理细胞后,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脂多糖诱导IκBα的降解(P<0.05)。50μmol/L的青藤碱使脂多糖诱导IκBα的降解恢复到正常水平;脂多糖处理组IL-8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4倍,但加入NF-κB抑制剂Bay11-7085(10μmol/L)、TPCK(20μmol/L)后IL-8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8倍和1.6倍。结论青滕碱可能通过阻断NF-κB的核转位以及IκBα的降解来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IL-8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IL-1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TEMT)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加入IL-1α 20ng/ml诱导.并加入大(1600ng/ml)、中(1200ng/ml)、小(800ng/ml)剂量HGF阻断,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分泌的粘连蛋白(FN)含量。结果IL-1α刺激后细胞转变为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α-SMA阳性细胞百分数及α-SMA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0.05);培养上清液中FN含量增加(P<0.05)。HGF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1α诱导NRK52E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不同程度地抑制IL-1α的促FN分泌作用(P<0.05)。单独加入不同剂量HGF对肾小管细胞无影响。结论HGF可抑制IL-1α诱导的TEMT作用,减少FN的分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维甲酸X受体α(retinoid Xreceptor alpha,RXRα)蛋白核-胞浆转移现象及其基因水平变化。方法 IL-1β处理HepG2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RXRα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及mRNA;同时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预处理HepG2细胞后IL-1β诱导细胞,收集细胞蛋白及mRNA,应用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RXRα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及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总胞核RXRα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胞浆RXRα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RXRαmRNA水平在6、12 h升高(P〈0.05)。MG132可以抑制IL-1β对细胞核、胞浆RXR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论 IL-1β可以诱导HepG2细胞RXRα核-胞浆转移,RXRα核-胞浆转移可能与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IL-1Ⅱ型受体(sIL-1RⅡ)对人白细胞介素1α(IL-1a)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ESC)表达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分别以含不同浓度IL-1α(0、0.1、1.0、10、100 ng/ml)的DMEM/F12培养基孵育24h,利用RT-PCR和ELISA法从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分别检测IL-8的表达情况.选取能显著刺激IL-8升高的IL-1α浓度,作用于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不同时间,RT-PCR和ELISA法检测IL-8的表达情况.并检测1.0μg/ml的sIL-1RⅡ对不同浓度IL-1α诱导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表达IL-8的影响.结果:未刺激时,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能表达低水平IL-8,经IL-1α刺激后IL-8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μg/ml sIL-1RⅡ能拮抗低浓度IL-1α的刺激效应.结论:IL-1α能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刺激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表达IL-8,促进EMs的发生发展,sIL-1RⅡ能一定程度拮抗此作用,为EMs的生物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巨噬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质及白介素-1β(IL-1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用氟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使之转变为巨噬细胞,Ox-LDL(30μg/mL)刺激3、6、12、24h后,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1的表达,观察Ox-LDL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给予O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Ox-LDL刺激3、6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P<0.01),12、24h蛋白质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巨噬细胞,ABCA1可增加Ox-LDL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saponins,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型(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Ⅰ,IL-1R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1、3、8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脑缺血前5 min和脑缺血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给药1次。在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缺血脑组织IL-1β、IL-1RⅠ、IL-1ra、ICAM-1和caspase-1、3、8 mRNA的表达。结果:在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模型组脑组织IL-1β、IL-1RⅠ、IL-1ra、ICAM-1和caspase-1、3、8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均增强(P<0.05或P<0.01)。PNS组脑组织IL-1β、IL-1ra和IL-1RⅠ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NS组脑组织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但PNS对ICAM-1、caspase-1和caspase-8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PNS可抑制caspase-3的表达,同时对脑缺血后IL-1β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对缺血性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4)蛋白C受体(EPC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以含 TNF-α和IL-1β的培养基孵育ECV304细胞,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技术测定 ECV304 细胞 EPCR mRNA 的表达。结果:TNF-α和 IL-1β均能显著下调 ECV304 EPCR mRNA 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TNF-α和IL-1β可能通过显著下调ECV304上EPCR mRNA的表达而成为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一 个新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503-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黏附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NC组、IL-1β组、IL-1β+anti-miR-con组及IL-1β+anti-miR-503-5p组。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黏附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s增殖、黏附、凋亡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IL-1β组HUVECs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显著降低,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1)。与IL-1β+anti-miR-con组比较,IL-1β+anti-miR-503-5p组HUVECs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 0.01)。结论抑制miR-503-5p表达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黏附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和V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宋学勤  赵靖平  吕路线  李文强 《医学争鸣》2007,28(23):2191-2194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及其不同亚型中IL-1β,IL-6,TNF-α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免疫机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65例健康对照者IL-1 β,TNF-α,IL-6血清蛋白水平和PBMC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高于阳性亚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家族型患者IL-6水平高于散发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家族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治疗前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5);IL-1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降分率呈正相关(r=0.388,P<0.05).④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PBMC中IL-1β mRNA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IL-1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缓解的一个灵敏指标.②遗传背景可能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介导的免疫功能;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③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调,其可能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巨噬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质及白介素-1β(IL-1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用氟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使之转变为巨噬细胞,Ox—LDL(30μg/mL)刺激3、6、12、24h后,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l的表达,观察Ox-LDL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给予0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Ox-LDL刺激3、6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P〈0.01),12、24h蛋白质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巨噬细胞,ABCA1可增加Ox—LDL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抑制作用及其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37名RA患者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C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处理PBMC,收集培养上清液并抽提细胞中总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蛋白。结果:携带IL1β511T/T纯合子基因型PBMC经LPS刺激后,IL1β的分泌量明显较非T/T纯合子为高(P<0.05);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IL-1β蛋白的分泌;并且,低剂量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非T/T基因型PBMC分泌IL-1β(P<0.05),但对T/T基因型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I-L1β基因511CT多态性与IL-1β的分泌量相关,雷公藤甲素能抑制IL-1β分泌,但对不同基因型的IL-1β抑制作用有差异,这可能是导致雷公藤药理作用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21及其受体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和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斑块型银屑病58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PBMC中IL-21、IL-21R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法检测25例银屑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PBMCs和皮肤组织中IL-21、IL-21R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IL-21和IL-21R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1的分泌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银屑病患者PBMC中IL-21和IL-21R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Real-time PCR发现IL-21、IL-21R mRNA在银屑病患者的PBMC和皮肤组织中表达均较健康对照者增高(P<0.01,P<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IL-21和IL-21R蛋白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中表达增高(P<0.01);ELISA检测发现培养上清中IL-21分泌水平增加(P<0.01)。结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PBMC和组织中IL-21和IL-21R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升高,IL-21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