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2.
任骞  孙琦伟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31-16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确诊ACS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脂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末均能改善TC、LDL和hs-CRP指标,且实验组改善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d末均能改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且实验组改善TC、HDL、LDL及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大剂量口服(40mg/d)治疗ACS效果确切,能早期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血液中血脂和hs-CRP水平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和20 m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 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的基础上,10 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20 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均服药4周。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分组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LOX-1的表达。结果服瑞舒伐他汀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18、TNF-α的水平及血小板LOX-1、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 mg组较10 mg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ACS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而具有抗栓作用,从而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12例未行PCI、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2)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服用;(3)瑞舒伐他汀大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服用。患者于治疗后1周、16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素(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1周后,3组患者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后,3组患者hs-CRP、MMP-9、BNP水平较第1周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指标较第1周有明显改善,3组之间比较、16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确诊为AMI并成功行PCI术的患者11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治疗组55例,2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逆转心室重构药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2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30 d时测定外周血NO、ET-1、slCAM-1、hs-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0 d ET-1、slCAM-1、hs-CRP及血脂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30 d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变化更为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MI患者PCI术再灌注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许丽霞  周红  邹丽娥 《海南医学》2014,(14):2093-2095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A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CAD合并HC患者63例。所有患者根据给予药物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4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服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前及1个月后hs-CRP水平、血脂各成分及一般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1个月的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s-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加大药物剂量时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10 mg/d)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瑞舒伐他汀20 mg加常规用药)和常规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加常规用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查TC、TG、LDL-C、HDL-C和hs-CRP,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强化治疗组TC、TG、LDL-C、hs-CRP的水平和心绞痛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HDL-C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的强化治疗比常规治疗能起到更强的调脂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分别于术前24h开始应用瑞舒伐他汀20mg/d(A组,55例)和10mg/d(B组,53例)至术后1个月。2组常规用药一致。测定用药前后血脂、hs-CRP水平,记录术后1个月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的降低幅度大于B组(t=2.294,2.933,5.545,P<0.05)。2组患者急性冠脉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控制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长宝  郑海军  邱春光 《中外医疗》2011,30(15):140-14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18(IL-18)影响。方法将6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10mg/d)和高剂量组(40mg/d),每晚给药1次,用药2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血脂、hs-CRP及IL-18在血清中的表达。结果给予瑞舒伐他汀2个月后,高、低剂量组血清中TC、LDL-C、hs-CRP和IL-18表达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HDL-C表达水平升高(P〈0.05),TG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中血脂、hs-CRP及IL-18的含量,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9-11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量效关系。方法纳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记录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BN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抑制患者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且增加药物剂量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AMI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剂量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20mg/d)大剂量治疗组,每组35例。2组均在治疗24 h、12周抽取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MMP-9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治疗24 h、20周测量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结果:2组患者治疗24 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差值,治疗24 h和20周LVESD、LVEDD、LVEF、FS、VE/V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8、12.595、4.813、6.339、6.313、15.148和6.472,P均<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AMI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其效应较常规剂量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纤维蛋白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组(对照组)、替罗非班联合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低剂量组)和替罗非班联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高剂量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10 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低剂量组给予口服10 mg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静脉输注替罗非班治疗;高剂量组给予口服20 mg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静脉输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TOR、fibulin-5水平,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均P<0.05);3组患者的血清IL-6、IL-8、hs-CRP、MTOR、fibulin-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  相似文献   

14.
陈海波  张淑霞 《河北医学》2008,14(3):265-26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TC:HDLC(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的影响。方法:103例AMI接受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2组,常规剂量组(n=51,10mg/d)和较高剂量组(n=52,20mg/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测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较高剂量组hs-CRP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LDL-c、TG和TC:HDLC均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期就有抗炎作用,且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较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临床效果及对病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CA患者80例,根据瑞舒伐他汀用量分为低剂量组(10 mg/d,40例)和高剂量组(20 mg/d,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TC、TG、HDL-C、LDL-C、FMD、LVEF、hs-CRP和Gensini评分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2.5%(P<0.05).结论 对CA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d较10 mg/d在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缓解炎性反应、降低病变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产庆场  吴广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81-581,63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和20na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一1(LOX一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的基础上,10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20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服药4周。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分组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LOX-1的表达。结果服瑞舒伐他汀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18、TNF—α的水平及血小板LOX-1、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mg组较10mg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ACS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而具有抗栓作用.从而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收集65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强化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强化治疗组给予顿服20mg瑞舒伐他汀(30例),对照组给予顿服10mg瑞舒伐他汀(35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h及人院后7天检测血清hs-C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与入院即刻血清hs-CRP水平比较,入院后24h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升高,对照组较强化治疗组升高显著,入院后7天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强化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有效下调血清hs-CR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何凌宇  项军  梅健  王岩  王磊  刘成  薛松 《中级医刊》2014,(11):57-59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的肾功能情况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与PCI术前相比,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值(C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72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Cr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2例(6.7%);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4例(13.4%),水化及改善肾功能治疗7天后CIN均治愈。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中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d剂量,观察组给予20 mg/d剂量。对比两组血糖、血脂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P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和T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达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20 mg/d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脂和炎性物质水平,但也会提高血糖水平,需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再次强化他汀治疗,能否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既往均长期(30 d以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入院后两组患者继续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并接受NSTEACS其他常规治疗。强化他汀组术前24 h 服用瑞舒伐他汀40 mg,常规他汀组术前仍以瑞舒伐他汀10 mg/d 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变化,观察随访1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强化他汀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24 h 强化他汀组hs-CRP低于常规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随访1个月,强化他汀组无MACE发生,常规他汀组发生心肌梗死5例;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既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NSTEACS患者,择期PCI术前再次负荷量他汀治疗能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术后hs-CRP的升高,减少术后1月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