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基底动脉,肺动脉和尾动脉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法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肺动脉(PA)和尾动脉(CA)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AT1和AT2亚型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意义。结果表明,BA对AⅡ无收缩反应,提示在BA可能不表达AT1亚型,或表达极微。在BA有AT2亚型分布,通过内皮-NO-cGMP途径(而不是环氧合酶依赖性途径)介导BA对A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在PA和CA均存在着AT1亚型,介导PA和CA对AⅡ的收缩反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特异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生物活性肽,除参与正常血管张力、维持水盐平衡调节外,由局部RAS产生的AngⅡ还参与了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及生长的调节。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缺血性心肌病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gⅡ主要通过激活特异性受体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它有AT1和AT2两个亚型。AT1受体能被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Losarten特异性阻断,而AT2受体能被其拮抗剂PD123177、PD123319及CGP42112A等特异性阻断。两种受体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介导AngⅡ复杂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MHC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本研究新生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MH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和结果:(1)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用10-7mol/LAngⅡ处理后,6h就引起α-MHCmRNA水平的迅速增加,12h达峰值,为对照组的175倍(P<005)。β-MHCmRNA水平也有所增加,为对照组的125倍(P<001),两者均呈量效关系。(2)AngⅡ受体阻断剂saralasin可阻断AngⅡ诱导的α-MHC和β-MHC基因的表达。结论:AngⅡ可能通过AngⅡ受体的介导作用,诱导心室肌细胞α-MHC和β-MHC基因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采用细胞ELISA和RT-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质和mRNA水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的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β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0-8mol/L~10-5mol/L的Ang-Ⅱ在蛋白质水平能够促进内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6mol/L的Ang-Ⅱ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8h后,细胞整合素β3mRNA量为正常对照组的15倍。结论:提示Ang-Ⅱ促进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β3的表达可能是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功能增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NO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使用分离的微灌注的入球动脉行等张收缩试验,给予L-NAME及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观察入球动脉内径的变化.利用NO荧光探针DAF-FM观测入球动脉内皮NO释放情况.结果 L-NAME (10-4mol/L) 时间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的收缩,作用60 min后动脉内径减少了35.2 %.在灌注状态下,内皮NO荧光强度持续增加,60 min后达70 %;L-NAME明显抑制内皮NO的释放速率(从29 %降到5.7 %).血管紧张素Ⅱ(10-14 ~ 10-6 mol/L)浓度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收缩,最大收缩强度达41 %;L-NAME预处理能够增强入球动脉对于Ang Ⅱ的收缩反应,10-10mol/L Ang Ⅱ收缩动脉直径达46 %(没有L-NAME时为8.5 %),10-8 mol/L时为66 %(没有L-NAME时为41%).结论 灌注产生的血管剪切力是刺激NO释放的重要因素,内皮功能的完整性及NO在调控Ang 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NO生物利用度下降可能是肾脏疾病时入球动脉阻力增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利用酶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Fbs),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不同处理因素下对Fbs的3H-TdR、14C-UR、3H-Pro掺入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107mol/L)AngⅡ作用下,MI组Fbs对上述3种标记底物的掺入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SO)组(P<0.05)。AngⅡ的上述作用,可被特异性AngⅡ拮抗剂[1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抗肽(Ang-AP)完全阻断,却不能被Losartan完全阻断。结论:Ang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Fbs,促进Fbs的DNA、RNA和胶原蛋白的合成。MI组大鼠Fbs对AngⅡ反应性显著高于SO组,介导AngⅡ对Fbs的作用除AT1外,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7.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心房肽(ANP)浓度均显著升高,同时免疫功能亦有明显改变。本文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了应激激素AⅡ和ANP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AⅡ(10-12~10-10mol/L)在体外明显抑制脾细胞对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而ANP(10-12~10-10mol/L)可协同ConA促进脾细胞增殖和IL2产生。(2)AⅡ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M)的吞噬功能,而ANP则起抑制作用。提示:AⅡ和ANP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且二者的作用表现出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A1166→C突变双等位樗是否与藏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遗传易感性关联。方法:以荧光标记dCTP为底物,应用PCR扩增和ABIprism377半自动测序及PCR/RFLP技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受累同胞对家系连锁分析,鉴定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A1166→C点突变与葳族EH的关联。结果:病例-对照研究证明,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EH相关联,χ^2=26.44,P<0.001,该位点杂合度为0.73,多态信息量为0.71。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存在11种等位基因,A7(138bp)为最常见等位基因,A8等位基因与EH正相关,EH组和对照组中A8等位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异常大鼠血浆心纳素和肾素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比较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对照组大鼠血浆中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甲亢大鼠血浆中ATⅡ和AL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NF升高的更为明显(P<0.01)。相反甲减大鼠血浆AL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TⅡ和NAF则降低的更为显著(P<0.01),结果提示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理过程中,血浆A  相似文献   

10.
犬急性心肌缺血对内源性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缩窄犬冠脉致急性心缺血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血栓素B2,6-酮前列纱F1级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AMI15min后,血浆PAI、TXB2及ANGⅡ水平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渐增加。60min高峰,30min时血浆t-PA活性水平开始降低,60min达低峰值,;60min后,血浆Fe及t-PA含量显著增加,提示AMI可能主要通过激活  相似文献   

11.
AngⅡ的胞内信号转导径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Ⅱ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该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介导。研究揭示其受体后的信号转导存在两种主要径路,即MAPKs径路和JAK-STAT径路。AngⅡ激活MAPKs可能通过活化Ras途径和PKC径路;Src家族可能参与了AngⅡ激活JAK-STAT径路  相似文献   

12.
在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的主动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模型,应用Northern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ASMC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型受体(AT1R)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SHRASMC中hFGF基因的基础表达和ANGⅡ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元旦明显高于WKY大鼠;bFGF(10nm/ml)对两种  相似文献   

13.
分子克隆及药理学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作用于血管和血管外组织的位点是血管紧张素受体。目前已克隆出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有原癌基因mas产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后者又分为AT1、AT2两种亚型,每种受体及其亚型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本文着重阐述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特性、作用机制及组织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心肌肥厚发病学的意义。方法:采用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captropril(Cap)治疗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左室肥厚(LVH)。结果:Cap早期能抑制肥厚心肌c-fos mRNA表达,6周后LVH+Cap组较LVH组Bp,LVW/BW各下降25.9%(P〈0.01),29.0(P〈0.01),同时心脏舒张功能改善(P〈0.05),肌球蛋白ATP  相似文献   

15.
Ang—Ⅱ对血缺氧性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心肌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是丙基肾上腺素(ISP)注射大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模型,检测血清内GOT、CK、LDH、HBDH(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并检测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肌胶原含量变化,观察细胞外间质效应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注射ISP后,血清GOT、CK、LDH、HBD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用压力(PO)和容量超负荷(VO)性分离的肥大心肌细胞(MC)及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Fbs),就血管紧张素(Ang)Ⅱ对其 ̄3H-Leu, ̄14C-UR, ̄3H-TdR和 ̄3H-pto掺入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尽管AngⅡ可提高正常和两种肥大MC的 ̄3H-Leu和 ̄14C-UR掺入率,但肥大MC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SO)组,尤其以VO组最为明显(P<0.05vsPO)。相反,PO组FbS的 ̄3H-TdR, ̄14C-UR和 ̄3H-Pro掺入率增加幅度又显著高于SO和VO组。除 ̄3H-Pto外,VO组的 ̄3H-TdR及 ̄14C-UR掺入率与S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明AngⅡ对两种肥大心肌的MC和Fbs的核酸、蛋白质及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提示:AngⅡ的这种作用可能是导致压力和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时,心肌实质细胞与胶原增生出现不同步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单克隆抗体(MCP-1-meAb)或Losartan 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u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的可能性,为防治动脉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 VSMCs的迁移效应;以 MTT法、~3H-TaR掺入法、~3H-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将培养VSMCs分为 5组; 2%胎牛血清( 2%FCS)组、 AugⅡ组(其浓度为 10-10~10-6mol/L)、Losartan组(其浓度为 10-7~10-5mol/L)、MCP-lmcAb组(终浓度为 10μg/ml)和阳性对照组(含5%的酵母多糖活化血清)。结果(1) AugⅡ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促进 VSMCs的增殖与迁移效应;(2) MCP-1mcAb或 Losar-tan能有效地拮抗AugⅡ介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结论 MCP-1mcAb或Losartan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Ang-Ⅱ对缺血缺氧性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心肌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用异丙基肾上腺素(ISP)注射大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模型,检测血清内GOT、CK、LDH、HBDH(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并检测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肌胶原含量变化,观察细胞外间质效应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注射ISP后,血清GOT、CK、LDH、HBDH活性增加,心肌匀浆内ACE、Ang-Ⅱ含量上升,并发现在ACE、Ang-Ⅱ升高的同时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以后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心肌缺血缺氧后,心肌局部合成释放ACE、Ang-Ⅱ增加,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能力增强,出现心肌胶原含量的增加。说明Ang-Ⅱ是心肌间质胶原反应的一个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血管紧张素原是血管活性多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唯一前体,又是急期蛋白之一。因此,研究IL-6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对阐明人体感染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加致高血压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IL-6刺激的肝癌细胞Hep3B中血管紧张素原mRNA,并且进一步通过DNA-蛋白质电泳泳动漂移、DNA重组和瞬时转染技术分析了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侧翼序列-568位置的一个IL-6反应元件同源序列(HAGIL-6RE)。结果IL-6使血管紧张素原mRNA明显提高,位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中的HAGIL-6RE结合于转录因子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将多拷贝的HAGIL-6同TK核心启动子连接,再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融合,构成异源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发现IL-6增强C/EBPα的作用活性。结论C/EBP在IL-6诱导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宏博  樊代明 《免疫学杂志》1994,10(3):168-170,174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和-γ体外诱导三侏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α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α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A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