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囊肿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徐善福 《淮海医药》1999,17(1):51-52
患儿,男,6岁。于1998年2月16日因腹痛、腹泻伴发烧 2d收住小儿科,经对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感腹部隐痛伴低烧,后转普外科继续治疗。体检:发育正常,体温38℃,HR120次/min,扁桃体Ⅱ°肿大,腹膨隆,腹肌紧张度增加,脐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4岁,既往患精神分裂症,2004-11-17因误服氯氮平100片(50mg/片)呼之不应,被120急救车送来我院。体检:血压110/80mmHg,脉搏120—140/min,呼吸24—30/min,意识不清,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四肢偶有抽搐。诊断:氯氮平中毒,精神分裂症。立即给予清水洗胃,用水7000ml至水清为止。同时予以吸氧、吸痰、输液、心电监测,依次静滴纳洛酮0.8mg、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及CT表现,提高对肠系膜囊肿的认识.方法:对本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囊肿的临床、CT表现及结合文献分析.结果:腹痛、腹胀、腹部肿物为主要症状与体征,急性腹膜炎、急性或慢性肠梗阻为主要合并症.CT表现为腹腔内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囊肿边界清晰、锐利,囊壁薄且均匀,无壁结节,囊内为水样密度影.结论:根...  相似文献   

5.
李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6):756-756
患者女, 26岁,因产后 3个月发现下腹部包块 10天入院.体查: T 37. 2℃, P 86次 /分, BP 130/80 mmHg,心肺无异常,中下腹部明显膨隆,并可扪及一直径约 25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等,边界清,活动度不明显,无压痛,腹部 B超提示中下腹腔内探及一约 25 cm× 23 cm大小的低回声包块,妇产检查排除妇科肿块.诊断:腹腔包块原因待查.择期行剖腹探查及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包块呈球形,约 25 cm× 20 cm大小,呈囊性感,包膜完整,位于升结肠系膜上,将包块完整摘除,切开囊壁,见囊腔液为淡黄色,病理报告:肠系膜单纯囊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岁。因腹部包块入院。入院查体:腹部膨胧,无压痛及反跳痛等阳性体征;B超声显示:腹部见一大小约13.0cm×7.9cm×9.1cm“8”形态囊性暗区,内可见中等回声光点漂动,推之,可见“8”型形态略有改变,并可见明显移动。超声诊断:腹部囊性包块。手术所见:腹腔回肠近盲肠处肠系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1992年-2002年间10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3例,疑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死亡2例,1例遗留短肠综合征,7例存活。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缺少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提高认识,早期确诊,术中正确处理,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范敏  居雪峰 《江苏医药》2003,29(7):556-556
肠系膜囊肿(mesenteric cyst)又称肠系膜淋巴囊肿(mesenteric lymphangtoma),是很少见的小儿腹部肿瘤,多在3至10岁时出现症状,由于临床表现不同,往往造成诊断困难。1989年4月至2000年3月我们收治小儿肠系膜囊肿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常被误诊 ,多数病例经剖腹探查确诊 ,病死率高达2 0 %~ 5 0 %。作者收集 1 0年来二所医院收治MVT的患者5例 ,现结合文献探讨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5~ 73岁 ,平均年龄6 0 2岁 ;病程 1天~ 3周。 2例以急腹痛起病 ,3例以隐痛发病 ,后转为阵发性绞痛及持续性疼痛 ;体温在 38℃以上者 2例 ;伴恶心、呕吐 3例 ,便血 1例 ,4例患者存在伴发病 ,其中肝硬化脾切除术后 2例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及急性胰腺炎各 1例。明显腹胀伴肠鸣音减弱…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围显著1年余,呈进行性加重来院就诊。外院B超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查体于脐部左侧扪及一圆形包块,范围18cm×14cm,具有囊性感,轻度压痛。临床诊断:腹部囊性包块(卵巢囊肿)。采用SSA—270A彩超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75MHz,扫查见:前位  相似文献   

14.
徐惠民  袁捷  谷兴琳 《江西医药》2011,46(7):629-630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囊肿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肠系膜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2d-12岁,平均年龄(4.8±3.7)岁。以急腹症行急诊手术5例,16例行择期手术。单纯囊肿切除11例,囊肿及邻近肠管一并切除8例,囊肿大部分切除2例。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病理诊断为肠系膜囊肿。术后16例获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儿童期尤其是6岁以下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发病,要高度怀疑本病可能,B超是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手段,手术治疗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肠系膜囊肿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0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1例肠系膜囊肿患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肠系膜囊肿术前确诊相对较困难,本组以急腹症急诊剖腹探查10例,术前明确诊断21例.发病年龄3岁以内9例,6岁以内27例.术中见囊肿位于小肠系膜23例,手术单纯切除囊肿15例.囊肿及周围肠管切除13例,囊肿大部分切除3例.其中腹腔镜辅助下切除囊肿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肠系膜囊肿,其中合并感染10例.结论 儿童期尤其是6岁以下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发病,要高度怀疑本病可能,B超是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手段,手术治疗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成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62-1462
1病例介绍患者男 ,19岁 ,白族 ,未婚。1995例4月因自觉劳累 ,疲乏无力 ,食欲差 ,消瘦伴腹部隐痛 ,门诊以右下腹包块性质待查收入院。经检查 :一般情况可 ,生命体征正常 ,仰卧位右下腹腹直肌松弛状态下可扪及一约3 2cm×3 2cm×3 0cm表面光滑 ,界线清 ,可推动 ,质硬 ,深压痛之包块。当站立 ,卧位腹直肌收缩状态下扪不到包块。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瘤” ,后经院外会诊诊断为“右下腹腹壁肌纤维瘤”。于1995年7月24日经我院门诊以“右下腹腹壁肌纤维瘤”第二次收入院。检查 :T36 7℃ ,P78次/分 ,R18次/分 ,BP98/60mm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MRI平扫T2WI、DWI呈明显高信号,T1WI低信号,FLAIR序列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无强化.6例信号不均匀,T1WI、T2 WI及FLAIR呈高信号、混杂信号,DWI呈等、低混杂信号,其中2例脂肪抑制示多发低信号;增强边缘或局部轻、中度强化.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多样,信号复杂,综合应用多种MRI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的一种先天性变异,在临床上较少见,我们利用超声诊断7例输尿管囊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月梅  陈瑞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10-1710
小儿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其病因多种多样。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体征多不典型,表现多样,难以与阑尾炎、胃肠炎、肠蛔虫症等鉴别,且易误诊误治,延误病情。由于高分辨彩色超声的广泛应用.为本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关于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已有报道,但结合临床治疗的有关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小儿腹痛并经高频超声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5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