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两者之间合并感染的几率很大,并且两种病毒目前都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据估计,全球现存活的HIV/AIDS患者中有约25%~33%的病例合并感染了HCV,同时感染HIV后能够明显增加性传播感染HCV的危险;两种病毒合并感染之后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升高,HIV/HCV合并感染已成为艾滋病领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HIV/HCV合并感染的现状及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性病与HIV感染者中HSV2、HBsAg和HCV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性病患者和HIV感染者血清中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为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经蛋白印迹法确证的HIV(+)/AIDS库存血清标本和梅毒、淋病及衣原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HSV2-IgG、HSV2-IgM、HBsAg和HCV-IgG4项指标,并对2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76份性病样品中,检出HSV2-IgG24例占31.58%;HSV2-IgM1例占1.32%;HBsAg8例占10.53%和HCV1例占1.32%。在另外分组的14例HIV阳性标本中,检出HSV2-IgG7例占50.00%;HSV2-IgM5例占35.71%;HBsAg8例占57.14%和HCV3例占21.43%。在总共90份标本中,有6例标本同时检测到HSV和HBV;2例标本同时检出HSV-IgM和HBV;2例同时检出上述4项指标。统计分析发现,HIV(+)/AIDS组中HSV、HBV和HC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性病组(P<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中合并HSV、HBV及HC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性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i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评估合并感染的患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各医院在2006—2008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HIV感染病例,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登记;并进行HCV抗体、肝功能和CD4细胞检测;多元回归法分析HIV合并HCV感染风险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978例,合并HCV的感染率为33.9%,静脉吸毒途径感染HIV占合并感染者的81.3%,30~45岁年龄组HIV合并感染率为42.6%,无业人员HIV合并感染率为61.9%,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年龄30~45岁和无正当职业的人群HIV合并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NS)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组,比较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是否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CD4、HIV RNA、血清梅毒RPR滴度、脑脊液检查及其临床转归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6例HIV合并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组70例,无症状组16例,平均年龄(37.63±1.36)岁,男84例(97.67%)。42例(48.84%)患者已接受HAART,54例(62.79%)CD4<200个/μL,60例(69.77%)HIV RNA>1 000 CPs/mL,感染途径以同性性行为感染为主(56.98%)。两组在年龄、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总蛋白、脑脊液HIV R...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及流行特点,为防治隐孢子虫在AIDS患者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上蔡县收集AIDS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49份,采用甲醛-乙酸乙酰沉淀法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集卵,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同时检测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计数。结果 149例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24例为隐孢子虫阳性,感染率为16.11%。男性与女性患者及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AIDS患者处于HIV无症状期、有症状期和HIV/AIDS期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0/7),25.81%(16/62)和9.88%(8/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D4+T细胞水平在<200cells/μL,201~499cells/μL和>500cells/μL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22.00%(11/50),13.68%(13/95)和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中存在着隐孢子虫感染,中晚期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特别是随着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沧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市1990~2011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累计报告HIV/AIDS 7 903例,其中AIDS 1 799例,死亡1 076例。报告病例以医疗机构筛查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53.8%;血液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占31.2%;母婴传播占1.4%。结论该市因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造成HIV感染,从2004年大筛查开始,每年新报告的人数在800~1 000例之间,性传播比例呈逐年持续上升,至2006年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存在HIV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艾滋病疫情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HIV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90例HIV/AIDS首诊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感染者平均年龄35.3岁,男女之比为1:2;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男男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6.7%,夫妻性传播7.8%,双性性行为感染11.6%,示艾滋病已由"桥梁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向普通人群蔓延;90年代非法采供血/血浆和接受过HIV污染血液的受血者首诊时CD4<50个/μL占37.3%,且合并多种疾病和机会性感染。约49.6%的患者为筛查时被发现;因皮肤病性病症状(主要是梅毒、尖锐湿疣)首诊被发现占10.1%。首诊时临床表现依次为皮肤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及消化道念珠菌病。结论艾滋病感染以性传播为主;桥梁人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性病/艾滋病的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ART)前后不安全性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玉溪市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组ART者治疗前后随访记录、历史卡片和治疗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对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中988例ART前后1年内分别有70例(7.09%)和147例(14.88%)自述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T前后HIV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者(MSM)和注射吸毒者,较异性性传播者更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相较无配偶者,配偶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HIV/AIDS患者ART前后均更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相较入组时CD4~+T细胞200 cell/μL组,CD4~+T细胞500 cell/μL的HIV/AIDS患者ART前后均更倾向于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与ART前3个月相比,ART 7~9个月(OR=1.91; 95%CI:1.44~2.37,P0.05)和10~12个月(OR=2.07; 95%CI:1.71~2.55,P0.05)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较高。CD4分层分析发现350 cell/μL人群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高于350 cell/μL人群。结论 HIV/AIDS患者接受ART后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在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和随访时还需加强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分析艾滋病(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形势,为医院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院2005年至2014年HIV抗体筛查阳性,并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1816例AIDS/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测出AIDS/HIV感染者2463例,其中住院1932例,门诊531例,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搜集到的1816例感染者资料中,男1338例,女478例,男女比例2.80:1;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以性传播为主,其中79.10%为流动人口。结论:AIDS/HIV在泸州地区的感染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上升幅度较快;性传播为主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较快。切实的综合防治措施应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楚雄州1995-2013年老年人感染HIV/AIDS情况,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截至2013年12月艾滋病历史卡片,筛选现住址为楚雄州辖区,50岁及以上的HIV/AIDS的患者,对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楚雄州1995-2013年累计报告50岁及以上老年人HIV/AIDS病例448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5.54%(204例),离退休及干部职员占16.07%(72例);民族分布集中于汉族,占75%(336例);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分别为44.87%(201例),34.82%(156例);感染途径以经性传播和注射吸毒,分别为69.64%(312例),12.28%(55例);样本来源以医院就诊者检测和术前检查为主,分别为33.71%(151例)、18.53%(83例);2003年至2013年10年时间经性传播感染HIV人数增长3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4,P0.05)。结论楚雄州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艾滋病防治措施单一,盲区较多,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多样化的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连市皮肤病医院HIV感染情况。方法:2002-2012年对280万皮肤病性病患者进行了HIV筛查。结果:共检出HIV感染者182例(6.5/10万),男173例,女9例,男男性传播115例(63.19%),异性性传播20例(10.99%),献血传播4例(2.20%),静脉吸毒3例(1.65%),传播途径不详40例(21.98%)。结论:HIV感染率有所上升,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性传播,尤其是男男性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HIV/AIDS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老年HIV/AIDS患者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免疫学指标、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9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73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9.55岁;农民、退休人员共占66.67%;83.84%为已婚;异性传播占89.90%;配偶HIV阳性率为45.45%;HIV确诊至入院时间3月64例(64.65%);入院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205.97cells/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 56例(56.57%)。合并机会性感染60例(60.61%),以肺部感染31例(31.31%)、结核病16例(16.16%)居多。合并非霍杰金淋巴瘤3例(3.03%)。合并慢性疾病33例(33.33%),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16.16%)、高血压病11例(11.11%)居多。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和及时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好转出院89例(89.90%)。老年HIV/AIDS住院患者病死率为6.06%,高于同期住院其他年龄组患者3.51%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晚发现和合并疾病是导致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积极内科治疗和及时HAART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药疹住院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转归及愈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47例住院HIV/AIDS合并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实验室检查及疾病转归情况,重点分析CD4~+计数200个/μL组与CD4~+计数200个/μL组的异同。结果 CD4~+计数200个/μL组患者重症药疹发生率为48.28%,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51.72%、合并感染率为62.07%,平均住院日为19.63天,皮疹消退时间为23.81天,死亡率为20.69%,而CD4~+计数200个/μL组患者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11.11%、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22.22%、合并感染率为11.11%,平均住院日为11.52天,皮疹消退时间为17.32天,死亡率为5.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在肝功能受累、是否使用激素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感染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71.43%。结论 CD4~+计数200个/μL组HIV/AIDS患者较CD4~+计数200个/μL组HIV/AIDS患者重症药疹的发生率更高、更易合并电解质紊乱、感染,并且平均住院日与皮疹消退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继发感染是主要死因,早期及时的对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HIV/AIDS患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经性传播4例(57.14%),血液传播1例(14.29%),不详2例(28.57%)。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胃肠道症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病变累及多个系统。结论对中老年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主要考虑肺部感染、沙门氏菌感染、肿瘤等,缺乏对中老年人感染HIV的警惕性。提示对中老年患者作病情检查时,应考虑HIV/AIDS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珠海市HIV/AIDS初治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本地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3例HIV/AIDS初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HIV/AIDS初治病例中男:女1.93:1,20~50岁年龄组占91.05%;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异性间性传播47.97%,同性间性传播11.38%;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腹泻和淋巴结肿大等,常见机会性感染有口腔真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和带状疱疹等;CD4+淋巴细胞<100个/μL占47.15%,100~200个/μL占28.46%,200~350个/μL占23.58%,>350个/μL占0.81%。结论珠海市HIV/AIDS初治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艾滋病的筛查及宣教工作,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18年内累计死亡的453例HIV+/AIDS者进行分析,了解该市HIV+/AIDS死亡特点。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453例HIV+/AIDS死亡者进行人口学资料、传播途径、不同的死亡年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53例HIV+/AIDS死亡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其他民族,注射毒品途径多于性传播途径;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上看,注射毒品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年限的中位数为2.0年,异性性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年限的中位数为0.3年,比注射毒品途径的死亡年限中位数小;经相关分析,注射毒品途径和异性性传播途径的H IV+/AIDS死亡比例随年限的增加而降低(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0.943。经曲线拟合,注射毒品途径和异性性传播途径的HIV+/AIDS死亡比例(Y)与年限(X)的关系分别为Y=1.3318+5.1056/X,Y=-4.2557+9.7111/X。结论临沧市18年内,累计死亡的453例H IV+/AIDS中,HIV+/AIDS死亡比例在前三年内较高,在前两年内,异性性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速度快于注射毒品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4年玉溪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率和及时率及其影响因素,找出玉溪市推行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玉溪市本地区385例新发现HIV/AIDS初筛检测完成后,确证检测不及时率为7.53%(29/385),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不及时率为17.66%(68/385),5.97%(23/385)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抗病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y,ART)不及时率为31%(186/385),27.28%(105/385)未进行ART,一站式服务完成时间在10个工作日内的85例,一站式服务及时率为22.08%。从HIV/AIDS病例初筛至确证不及时率情况来看,性传播人群高于吸毒传播人群(P0.05);从HIV/AIDS病例确证至CD4+T淋巴细胞检测不及时率情况来看,大于50岁人群高于50岁以下人群,务农人群高于非农人群,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人群高于VCT及其他人群(P均0.05);从HIV/AIDS病例CD4+T淋巴细胞检测至ART不及时率情况来看,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人群高于VCT及其他人群(P0.05)。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感染途径为性传播等多种因素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及时率。结论必须加强对性传播及医疗机构来源HIV/AIDS的管理,增加人力、设备配置以加强随访、检测能力,推动新报告的HIV/AIDS及时转介接受抗病毒治疗,以确保完成"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元江县(1997-2013)年HIV感染流行趋势,发现流行中的动向和特点,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元江县(1997-2013)年的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97-2013)年,玉溪市元江县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292例,自2004年后报告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加,呈现以男性为主(63.7%)、已婚为主(45.5%)、异性性传播为主(69.9%)、少数民族为主(68.2%)和(21~49)岁中青年为主(83.6%)的特点,2009年后≥50岁人群感染人数逐年增多。结论元江县艾滋病疫情逐年严峻且经性传播已经成为主导模式,少数民族成为受HIV危害的主体人群,中老年群体中HIV流行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易门县20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治HIV/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易门县(1995~2015)年HIV/AIDS病例资料,对基本情况、历年发现数量变化,发现方式,感染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易门县1995年报告首例HIV,截止2015年年底累计报告272例,其中男性172例,女性100例,男∶女=1.72∶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5~29)岁33.5%,(30~39)岁32.4%,未婚居多(39.7%),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6%),异性性途径感染(58.8%)呈历年上升趋势(P0.05),注射毒品感染(36.0%)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易门县HIV/AIDS疫情较为严峻,HIV/AIDS发现方式较被动,流行形式已由注射毒品感染向异性传播感染转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劳教场所吸毒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感染状况及特点,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对新收容入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静脉抽血,分别检测HIV抗体、HBV五项标志物、HCV抗体及RPR抗体。结果:在1201例吸毒劳教人员中,HIV抗体阳性32例(占2.66%);HBV五项标志物阳性810例(占67.44%);HCV抗体阳性984例(占81.93%);RPR阳性148例(占12.32%)。结论:劳教场所吸毒类高危人群HCV抗体阳性和HBV五项标志物阳性率较高;梅毒阳性检出率次之;吸毒人群的HIV、HBV、HCV及梅毒合并感染比例较大;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面对劳教所HIV和梅毒感染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所内宣传教育和防治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