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高发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分为1型(T1DM)、2型(T2DM)、其他特殊型、妊娠糖尿病四型。5%~10%为T1DM,T2DM在疾病中晚期也会产生胰岛素依赖。虽然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无法改善血糖的生理性代谢,根本解决DM并发病问题。在T1DM自然病程中,由于自体免疫性原因,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恶化是一不可逆的过程。因此,替代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目标。自1966年美国第1例胰腺移植,1970年You noszai等全球首例胰岛移植以来,挑战了传统外源性胰岛素治疗T1DM,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特异性损伤特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β细胞自身抗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胰岛β细胞损伤起主要作用。2型糖尿病:占整个糖尿病的80%-90%,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遗传倾向明显。引言:糖尿病是常见代谢性疾病,属于多基因病,明显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成。1999年W H O将D M分为1型(T1DM)、2型(T2DM)、特殊型DM、妊娠期DM(GDM)。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对65例T2DM并脂肪肝患与86例T2DM无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并脂肪肝患者较无脂肪肝患者ISI、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INS、BMI、TG升高。结论 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IR、脂代谢紊乱和超重。防止高胰岛素血症,减轻IR,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表指标(AI)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指标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450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测量各项体表指标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T2DM患者体表指标与MS的各项指标以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MS危险因素的增多,体表指标均显著升高。2)2型糖尿病伴MS者与不伴MS者相比,体表指标明显升高。3)偏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表指标与HOMA-IR显著相关,与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T)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仍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2型糖尿病人群的AI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现已明确,2型糖尿病(T2DM)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T2DM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1GT)的机会远高于非DM患者的家族成员,其中一级亲属(一级亲)更是DM家系中最高危人群。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且二者可互为因果,但究竟在T2DM发生过程中先出现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B细胞功能紊乱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以高血糖为特征、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具有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功能受损的特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1型糖尿病(T1DM),其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T2DM)相似,但发病机制却是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细胞炎性破坏,可导致胰岛功能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ms DM)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一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并发多种组织,眼、神经、心脑血管、肾脏为主要病变。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94亿。中国患者已达4000万,人数仅次于印度,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着重从干预治疗DM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梅  李必迅  甘文玉 《广西医学》2005,27(12):1939-194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72例T2DM,56例T2DM+EH,50例正常对照组的老年人进行空腹胰岛素、血糖、血脂等测定。计算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T2DM合并EH组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HOMA-IR等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ISI和高密度脂蛋白(HDGC)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老年T2DM合并EH患者IR明显,脂代谢异常亦明显。提示T2DM、EH和脂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可能其共同基础为IR。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胰岛素抵抗(IR)以及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76例,分为2组:T2DM非IR组(DM1组)36例,T2DM伴IR组(DM2组)40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分别测定CRP.结果:T2DM1、T2DM2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DM2组的血清CRP水平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CRP介导的炎性反应与T2DM的IR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身体质量指数(BMI),与T2DM无脂肪肝患者作对照。结果T2DM合并脂肪肝组较T2DM无脂肪肝组(对照组)比较,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FINS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ISI降低。结论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对T2DM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减少IR,对预防和减少T2DM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在T2DM并发症中起了一定作用。心血管并发症是T2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75%-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脂联素(APN)是一种专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浆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抗炎症和抗损伤后内膜增生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终身疾病。我国目前正处于DM的上升期,如果不加以有效遏止,估计2015年我国可能有6000万DM患者。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G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理。IR伴有高胰岛素(INS)血症,血糖在正常范围期间是糖尿病防治的最佳时机,及早的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不仅减少T2DM的发病率,还能减缓或纠正IR引起的代谢综合征,这一时期对DM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T2DM、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内脏型肥胖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其共同的病因之一是IR。现在认为,在糖尿病病程早期,尚无高血糖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存在IR并伴有高INS血症,进一步发展,导致胰岛G细胞代偿机制逐渐衰退,血糖升高,最终发生T2DM。IR伴高INS血症,是预测发生T2DM的有效单个预测指标。二甲双胍(MT)通过减肥、强化INS的作用、抑制肝糖产生和降低血脂而减轻IR。  相似文献   

13.
腹型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方法入选腹型肥胖组52例、正常对照组47例和2型糖尿病组(T2DM)102例,其中腹型肥胖组9例、非腹型肥胖组3例、正常对照组9例和T2DM组7例,进行了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和用MRI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A)和皮下脂肪面积(SA)。结果正常对照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FPIR)、葡萄糖代谢清除率(GD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水平高于腹型肥胖组和T2DM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原(Proinsulin)水平低于腹型肥胖组和T2DM组(P〈0.05)。腹型肥胖组腰臀比(W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空腹血糖(FBG)、VA、SA、FPIR、胰岛素分泌第二时相(SPIR)和胰岛素分泌最大量(INS-Max)高于T2DM组,FBG低于T2DM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BG是影响FPIR独立的相关因素;WHR是影响ISI独立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腹型肥胖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同时已经出现了早期胰岛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胡琳  权莉  张莉  蒋升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7):3347-3351
目的 分析新诊断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K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胰岛素抵抗程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327例,其中KPD患者(KPD组)211例,无酮症倾向T2DM患者(T2DM组)116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 KPD组患者男性比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PG)、总胆固醇(TC)、TyG2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于T2DM组(P<0.05);KPD组患者年龄小于T2DM组(P<0.05)。T2DM组20~40岁患者36例,占31.0%;KPD组20~40岁患者114例,占54.0%。KPD组20~40岁患者HbA1c水平、TyG、TyG2、lo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T2DM组(P<0.05)。KPD组男性患者年龄、餐后2 h胰岛素(2 hPINS)低于T2DM组,TC、TyG2、log(TG/HDL-C)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于T2DM组(P<0.05)。KPD组女性患者腰臀比、HbA1c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于T2DM组(P<0.05)。结论 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KPD患者较无酮症倾向T2DM患者发病早、2 hPPG水平更高、血脂紊乱更明显;在新诊断T2DM青壮年(20~40岁)患者中,KPD患者较无酮症倾向T2DM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并且男性中KPD患者较无酮症倾向T2DM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但女性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miRNA作为一种参与基因转录后的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其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糖脂代谢异常等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MS是以IR为中心的多代谢成分异常的病理集聚现象,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高危因素,成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 T2DM)的重要研究方向。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约3亿6千万,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5亿2千万,其中 T2DM 患者将占90%,故对miRNA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糖尿病(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进行补充和替代治疗存在心理障碍。这种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间的心理障碍被定义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为此,对我院2004—2005年内分泌科就诊的部分具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的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产生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以寻求克服此心理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患者血清CRP、HbA1c、Fins、TC、TG、FBG水平和HO-MA-IR、BM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炎症炎症可能是导致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促使β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检测血清CRP可了解IR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DM所引起的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及神经病变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有DM患者约为1.71亿,到2030年患者数预计可达3.66亿,其中85%~90%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  相似文献   

19.
杜文胜  何应中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6):629+632-629,632
目的探讨三种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5例Ⅰ型糖尿病(T1DM),48例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结果 T1DM患者中三种抗体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0.05。结论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范杰  高卫国  赵素斌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92-1693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且易发生于2型糖尿病(T2DM),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已有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基础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和过氧化脂质(ox—LDL)增多是并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