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乌药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乌药不同炮制品中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异乌药内酯及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乌药经炮制后,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而言,其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微波炮制品﹥醋烘炮制品﹥醋炙乌药﹥酒炙乌药﹥盐炙乌药﹥乌药片。结论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可作为乌药新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2.
巫山淫羊藿炮制前后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巫山淫羊藿不同炮制品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淫羊藿药材更加科学地进行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Fe、Zn、Cu、Mn、Li 5种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经过炮制后,不同炮制方法对各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淫羊藿主要用其补肾功能,炮制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损失与补肾有关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党参不同炮制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方法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党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常用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并对测定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论 :党参不同炮制品的含量有显著差异 ,这对阐述党参的炮制理论和中医用药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乌药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拿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乌药不同炮制品中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异乌药内酯及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乌药经炮制后,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而言,其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微波炮制品〉醋烘炮制品〉醋炙乌药〉酒炙乌药〉盐炙乌药〉乌药片。结论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可作为乌药新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5.
槐米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槐米进行了炮制前后32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槐米经炒黄、炒炭后,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槐米的炮制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怀牛膝及其不同炮制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测定怀牛膝生品及 3种不同炮制品中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作比较。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 :怀牛膝生品及 3种炮制品中均含有所测的 10种元素 ,且 3种炮制品中都有若干元素含量高于生品。结论 :怀牛膝 3种炮制品 ,就其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来看 ,酒炙方法效果最好。这为研究怀牛膝最佳炮制方法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但尚须结合各种炮制品其他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7.
黄芪不同炮制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黄芪不同炮制品进行了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并对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芪不同炮制品的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此实验结果为黄芪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工艺对蒙药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为蒙药炮制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工艺,改进工艺焖煅炮制两种蒙药,测定成品中所含10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蒙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改进工艺组有毒金属及砷盐含量显著低于传统工艺组(P<0.05);微量元素锰、镁、铜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工艺可以降低重金属及砷盐含量,对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显著,改良工艺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9.
《rrjk》2017,(8)
目的:对何首乌的炮制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方法:按照何首乌炮制工艺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对分别应用黑豆汁法炮制和清蒸法炮制两种工艺的相关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二苯乙烯苷含量而言,清蒸法炮制均明显低于黑豆汁法炮制;就失水率、密度比、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率而言,黑豆汁法炮制与清蒸法炮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游离/总大黄素、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结果而言,两种炮制工艺比较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的炮制工艺会对药效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大何首乌炮制工艺的研究力度,对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和时间进行严格规范,以对何首乌的临床疗效进行更有效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栀子不同炮制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栀子不同炮制品进行了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栀子皮,栀子仁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差异;经炒制和辅料制后,各样品微量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此实验结果为栀子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沈志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54-4455,4458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元胡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检测指标,对延胡索生品、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醋煮品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mmol三乙胺,0.1%冰醋酸调pH5.2~5.4)=28︰72,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不同炮制样品中以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较高,加样回收率为101.18%,RSD为2.21%,相关系数r=0.9994。[结论]在元胡的不同炮制过程中,醋炙、酒炙和醋烘法均能增加元胡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但醋煮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与其他炮制方法比较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用HPLC方法测定生杜仲及不同炮制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含量的结果表明,杜仲经炮制后其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下降量与炮制时的温度具有相关性,其中以120℃恒温烘60min和120℃恒温烘30min后再蒸30min二种方法所得的样品中的所含松脂酵二葡萄糖甙较高,该二种炮制方法在减少杜仲在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和药材损耗方面优于传统炮制方法和其他炮制方法。通过本实验还提示杜仲经传统方法或其它高温处理的方法炮制使其断丝后,其降压作用有否提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厉君  刘根贤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52-5153
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相似文献   

14.
麋鹿 梅花鹿和马鹿鹿茸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AES)对麋鹿茸、梅花鹿茸、马鹿茸中的 1 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并对这 3种鹿茸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麋鹿茸中 1 2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其它两种鹿茸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前后功效变化与微量元素关系浅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前后药性的变化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分析大黄、荆芥、白术、地榆、黄连、泽泻、竹茹、川乌等 8味药物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炮制后 ,温性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多下降 ,寒凉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多增高。结论 :炮制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出中药炮制前后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药原药及其水煎液中元素的含量,研究补气补虚类中草药中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特点,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在水煎液中的含量情况,探讨微量元素与补气补虚类中草药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草药中的锌、镁、锰、铜4种元素。结果:所测3种补气补虚类中药中4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含量,镁元素的含量较高,其次是锰和锌,铜元素含量最低,其中当归镁、锌含量最高,人参锰、铜含量最高。水煎液中微量元素煎出率较低,最高为当归中的锰元素,仅有29.17%,最低为人参锌元素,为10.31%。结论:传统煎煮法煎出率较低,镁元素含量较高,铜的含量较低,铜锌比值小,可能是补气补虚类中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方法利用浓硝酸-高氯酸(4:1,V/V)混合溶液进行样品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不同来源的当归样品中Mg、Fe、Mn、Cu和Zn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当归药材中富含微量元素,其含量高低依次为MgFeZnMnCu。5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在97.00%~104.50%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稳定,可供当归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以微量元素为指标,通过对二十余种中药不同方法炮制品进行分析,发现炮制工艺包括切、炒、烫、煅、蒸等不同方法均在增加中药中必需或有益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从而发挥或增加疗效,而对有害元素则通过水飞、提净、水煮、煅等法使之沉淀、分离、减少毒性,故传统的炮制工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19.
诃子不同炮制品功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 WFX- I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生品及 3种炮制品的诃子样品及煎煮液中的1 1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及其水煎液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相差极大 ,临床使用该药材时不能随意变换炮制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几种常规的炮制方法分析草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减毒情况。方法 将大小形状不同的草乌样品分别经过水煮法、蒸法及烘烤法进行不同时长炮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乌头碱在0.2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草乌不同形状减毒效果为粉末>片状>完整个头,不同炮制方法减毒效果为水煮>蒸>烘烤,烘烤炮制对草乌样品未有良好减毒效果。浓度为1.0μg/mL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标准品分别经过0.5h、1.5h和1.5h水煮炮制可达到100%完全降解,但其他炮制样品的减毒效果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显现出较大差异性。结论 3种乌头碱经过足够时长的水煮及蒸法炮制均可达到显著的减毒效果,烘烤法对草乌减毒作用较小,民间食用草乌的安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