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在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WHO正式将引起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判定此肺炎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2020年1月20,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非发热诊区疫情防控管理的应急策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各区域特征,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标准和应急管理策略,专人分区进行专项督查,根据数据反馈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质量改进.结果院内员工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医院入口处人员口罩佩戴率为100%,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为94.62%;各入口体温检测率均为100%;流行病学史筛查率:医院入口为95.93%,门诊、病房入口均为100%;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1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4.78%;患者和家属新冠肺炎防范措施知晓率为95.38%,护工为95.92%;医疗用品、环境消毒率为100%.结论制订的医院非发热诊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管理策略切实有效.后期医院入口流行病学史筛查率、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以及各级人员手卫生和防控知识培训仍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总结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开展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改进专科门诊疫情防控就诊流程、加强专科门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强化远程随访和咨询、保护高风险暴露人员面部皮肤、做好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2020年1月19日至2月11日,医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接诊患者494例次,电话随访和互联网医院随访咨询306例次,未发现医院感染情况;一线医护人员在防护建议下皮肤保护良好,2名后勤保障人员颜面部出现1~2期压力性损伤,经加强培训同时对症处理后痊愈;隔离病区接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62例,无医院获得压力性损伤发生,2例外院转入危重患者带入压力性损伤,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的防治应对措施。[方法]医院紧急组建多部门联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和护理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医院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哨口和发热病人/疑似病例分诊、转诊等工作流程;加强各类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和卫生宣教;强化特殊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结果]从2020年1月25日全体医务人员返岗至2020年2月2日门急诊就诊量为8913人次,初步筛查出发热病人221例,及时转送至发热门诊;期间发现疑似病例13例,1例核酸试验阳性,及时转定点救治医院,未出现发热病人的漏诊、误诊情况;全院医护人员没有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结论]多部门协调应对,建立有效的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采取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方法,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留观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我院收入住院的56例留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中位数为39岁,无明确流行病学史或流行病学史为低危,但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4条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为主,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余均阴性,诊断多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予以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出院或转其他专科继续诊治。结论我科纳入留观病例的标准为:流行病学史为低危,而临床表现不支持的患者;或者无确切流行病学史,但临床表现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出院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调查患者流行病学史并记录,每名患者固定透析时间、实施分时段错峰上机以减少人流量聚集,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患者体温三级筛查制度;严格执行透析患者两班间清场制度,加强对患者家属探视和陪护的管控力度;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相关防控知识的培训;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对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记录;积极配合医院防控工作,科室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理论及相关技术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患者营养管理,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院营养管理专家意见(2020)》.意见明确提出,应将营养管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疗和患者康复的全过程,建立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诊断、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监测在...  相似文献   

8.
周金平  岳丽青 《护理学报》2020,27(14):49-53
目的 总结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普通医疗区实施多部门合作网格化陪护管理经验,为重大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普通医疗区陪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组建由护理部、医务部、安全保卫部、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信息中心、财务部、病友服务中心、后勤保障部共同组成的陪护管理团队。利用网格化管理理念,以陪护需求为出发点,制订陪护管理规范,系统化落实各项措施,网格化稽查,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各部门及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结果 2020年2月3日—3月31日,共筛查普通医疗区住院患者陪护5 520例,其中体温异常2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2例,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未发生陪护、院内员工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投诉,病区陪护流行病学史调查率为100%、特别疫情告知书签署合格率均为98.58%,防护知识知晓率、手卫生设施合格率均为100%,普通病房内陪护口罩佩戴率91.41%,陪护口罩佩戴正确率83.38%。结论 多部门网格化管理策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普通医疗区的陪护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初,武汉地区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广泛的传播途径,加之春运影响,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发热门诊作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战场,也是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了严格的预检分诊和多重防护体系,在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3日共接诊发热患者7504例,其中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12例,湖北来粤人员或(家人)去过湖北者368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4734例,最终确诊1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参与预检分诊医护人员共42名,暂无医护人员感染和确诊病例。现对发热门诊应对疫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供同行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方法以2020年1月20日—2月24日在我院发热门诊接受就诊患者和实施诊疗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和管理效果。结果预检分诊台接受就诊患者共22 382例,其中经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1 314例,有湖北地区相关接触史患者共94例,接受进一步住院隔离治疗患者共52例,经发热门诊筛查后最终在感染科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3例,期间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在岗医务人员共48名。所有患者均得到妥善诊治,未发生患者漏诊、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及候诊、分诊和转诊期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感控督查共432人次,每周感控总体正确率由最初的93.60%提高到99.20%。结论科学构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有利于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CT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经验。方法 选择 2020年1 月23日— 3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到我院放射科进行CT筛查的受检者3 207例为研究对象。我院共有4台CT机,CT1定为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机,通过人员培训,梳理放射科将要面对的潜在危险因素,设定专区专机,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严格"三区三通道"分区布局,保护易感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全面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结果 此次统计在疫情期间,CT共筛查3 207例受检者,筛查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专项培训覆盖率达100%,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率达100%,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我院放射科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每日对标学习最新文件,落实标准防护,合理分区杜绝了交叉感染,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后仍需要加强对烈性传染病的认识,常存一颗警醒之心,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公众和科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并结合科室现状,成立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小组,并制定了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内容包括ICU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管理措施、人力资源的调配、上岗前的防护培训、前线队伍的组建、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在执行防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根据专家意见和不断更新的知识,以及效果反馈,对防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优化。结果 本管理体系自执行以来,共开展线上培训16场,派出6个批次共60人次的前线队伍,组建了1个心理咨询小组,完成10人次的心理咨询,截止2月12日,ICU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之间未出现交叉感染。结论 通过科学构建和执行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完成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同时保障了前线ICU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抗击疫情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和总结12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工作,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12例患儿症状均消失,且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检查全转阴,3例新型冠状病毒肛拭子转阴,9例肛拭子阳性患儿转我院急诊综合病区行医学观察。无一例陪同家属及医务人员感染。结论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管理有所不同,护理工作中除了注意消毒隔离防护外,还需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并注意患儿、陪同人员和护理工作者的心理状况积极给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构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以智能、精确、快速完成预检分流,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手机应用程序管理软件,操作平台分为患者自我报告操作平台和管理员监控平台。患者自我报告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从管理员监控平台调取2020年1月20日—2月3日发热门诊患者使用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分诊时间、智能分诊符合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 034例发热门诊患者完成线上快速预检分诊,智能决策分诊B区(疑似区域)174例(16.8%),经筛查后确定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5例(37.4%),最终确诊29例(44.6%);智能决策分诊A区(普通区域)860例(83.2%),就诊后无1例疑似及确诊病例。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耗时(1.94±0.87) min,较传统人工分诊耗时(4.03±2.15) 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1);1 010例(97.7%)患者对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表示满意,无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发热门诊线...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月至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区,期间该县医院的部分患者分流至河池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河池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迅速成立科室应急防控护理管理小组,制订并实施了应急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和手术间的管理,无医护人员发生感染,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为未来优化儿童就医模式、实现儿童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2020年2月25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方便抽样法抽取疫情期间在儿科门诊和急诊出诊的儿科医师,采用专题小组半结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 结果共回收合格问卷77份,应答率为87.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0例(51.9%,40/77)未带患儿仅家长前来门诊和急诊就诊,44例(57.2%,44/77)为了开药/咨询就诊。33例(42.8%,33/77)非开药/咨询就诊的儿童中,前5位主诉是发热、咳嗽、皮疹、黄疸和早产儿随访,前5位诊断疾病是肺炎、化脓性扁桃炎、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黄疸和早产儿随访,治疗以回家观察和口服药物为主,占75.6%(25/33)。33例患儿中,接诊医师认为没有必要来医院、可就诊于合格的初级医疗机构有13例(39.4%),认为线上咨询能解决部分问题有21例(63.6%),认为在线咨询完全能解决患儿的问题有5例(15.2%)。对6名出诊的儿科医师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儿科门诊和急诊患儿数量明显减少,急诊患儿病情较以往复杂,门诊患儿病情较以往简单,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未来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三级医院儿科/儿童医院门诊和急诊患儿的分流。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于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和急诊患儿及其家长的就医行为影响巨大,未来应通过加强医学科普、发展在线医疗、合理解决慢性病患者取药问题、加强医师培训、发展医联体等多种途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儿童就医模式,推动儿童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方法 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VID-19 convalescent plasma on mortality, we aggregated patient outcome data from 10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20 matched control studies, 2 dose-response studies, and 96 case reports or case series.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 2020, and January 16, 2021,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a systematic search of online PubMed and MEDLINE databases. Random effects analyse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and matched control data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with COVID-19 transfused with convalescent plasma exhibited a lower mortality rat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receiving standard treatments. Additional analyses showed that early transfusion (within 3 days of hospital admission) of higher titer plasma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patient mortality. These data provide evidence favoring the efficacy of human convalescent plasma as a therapeutic agent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