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BCW)的干预模式对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素养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术的患者85例为对照组,2019年4月接受PCI术的患者69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BCW理论制定的干预模式。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比较干预效果。结果PCI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情绪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信息获取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CW理论的干预能够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明尼芬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MLHFQ)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ESCA和MLHF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1、3个月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6.2版的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6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59例患者完成研究。入院时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试验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再住院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便捷、专业、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中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10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39例设为试验组,采用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健康教育;2019年1月至5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W和干预12W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服药依从性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4W和干预12W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W和12W后试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激发中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帮助患者构建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吴晓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33-3036
目的 研究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er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脑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和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静 《循证护理》2023,(23):4314-4317
目的:探讨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赋权护理方案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病人列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赋权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得分(SCHFI)、应对方式量表(MCMQ)、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得分。结果:实施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赋权护理方案后,观察组SCHF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MCM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高,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赋权护理方案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病人自我护理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提升病人生命质量,改善病人健康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承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n=82)和试验组(n=82)。在心理护理方面,试验组采用叙事疗法,2~3次/周,20~30 min/次,共6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干预前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及健康责任、营养、体育运动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叙事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但是对干预时间和技术要求较高,限制其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IC)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行PIC术后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以PCI术后心内科健康教育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干预前后血脂指标情况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各项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干预前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心血管事件的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3.64%比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结论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的健康干预模式能够显著缓解老年冠心病行PIC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指标,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方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纳入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我管理方案,干预时间为4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4周后随访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定量表(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躯体功能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障碍。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4周后随访时,试验组总体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心理领域各条目得分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OMAC躯体功能分量表得分变化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膝关节骨关节炎自我管理方案改善了患者总体健康,尚需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案和康复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P医学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4P医学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依从性[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心理压力[采用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TASHP、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MHC-SF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4P医学模式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可促进患者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互联网为载体、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合作的立体化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方案,并探究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立体化健康教育新模式,并延续至出院患者的指导。将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105),实验组采用“互联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立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干预6个月后评估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衰知识水平。 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及心衰知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互联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立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为框架构建原发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干预方案的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0例原发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为框架构建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应用原发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SCHFI)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自护信心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心内科的健康教育相比,以跨理论模型为框架制订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原发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救护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干预组(53例,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成功...  相似文献   

14.
黄丹  王丽丽 《全科护理》2021,19(8):1025-102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在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根据相关指南要求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收集并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血脂、血压、血糖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躯体功能健康及精神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活动、药物不良反应、饮食及担心用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生理指标水平,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9例,采用抓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84例。对照组患者在干预期间接受由责任护士进行的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基于遗忘曲线,将干预时间确定为住院后第1、2、4、7、15天,按时间进行不同内容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 d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原发性肝癌相关知识问卷和自我管理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原发性肝癌相关知识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6,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0 d后和干预3个月后原发性肝癌相关知识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66、-6.20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水平调查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9,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0 d后和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水平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3、-9.278;P<0.01)。结论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自我效能,更有助于患者对健康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和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SMS量表中疾病医学管理维度(45.77±6.39)分、日常生活管理维度(34.28±5.83)分,CQQC问卷(71.23±18.5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3.909、2.301;P<0.05)。结论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区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CDSMP)对改善社区内慢性病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将来自3个社区内77例不同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接受连续7周、1次/周、2.5h/次的CDSMP项目培训;对照组接受连续7周、1次/周、1.5h/次的简化太极拳(24式太极拳)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接受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和自我效能测量表(SEM)的评估。结果:培训3周后,干预组在SF-36中3项及总分、SEM中2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SMP可改善社区内慢性病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及提升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