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i台同一型号的POCT血糖仪测定同一标本,同时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标本,比较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结果:POCT血糖仪与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高度相关(p〉O.05)。结论: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方便快捷,可以作为急诊、快速筛查时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 2011–2020 年床旁检验(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探 讨 POCT 血糖仪用于检测血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 2011–2020 年每年 2 次同时应用 POCT 血糖仪 和生化分析仪进行健康检查的 1200 例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POCT 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本院 POCT 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均符合 ISO15197:2013 版标准及国家标准 GB/T19634–2005 的要求;POCT 血糖仪与生 化分析仪检测各个分类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将 POCT 数据与生化分析仪数据进行线 性回归,相关系数大于 0.980,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本院的 POCT 血糖仪其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相近,且呈高度正相关性,POCT 血糖仪可满足全院快速、批量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血糖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都取静脉血与指端血,静脉血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而指端血采用雷兰动态血糖仪进行检测。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的血糖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s值都比较小。结论:POCT血糖检测值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值相关性好、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比较血糖检测中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新 会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获得不同葡萄糖浓度的静脉全血样本, 4 例≤ 2.8 mmol·L-1 纳入 1 组;16 例介于 2.8 ~ < 4.2 mmol·L-1 纳入 2 组;20 例介于 4.2 ~ < 6.7 mmol·L-1 纳入 3 组; 30 例介于 6.7 ~ < 11.1 mmol·L-1 纳入 4 组;14 例介于 11.1 ~ < 16.6 mmol·L-1 纳入 5 组;8 例介于 16.6 ~ 22.2 mmol·L-1 纳入 6 组;8 例> 22.2 mmol·L-1 纳入 7 组。通过 42 台 POCT 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血糖进行检测,比较 分析两种仪器的检测效果。结果:经检测结果显示,各组 POCT 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4 组和 5 组相关系数 r 值最高,r 值 0.997 ~ 0.999,线性回归方程 y = 1.0075x + 0.1752。所有检测结果均与《便携式葡萄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中相关判定标准相符合,比对全自动生 化分析仪,42 台 POCT 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即参与比对的 POCT 血糖仪均合格。结论:在血糖检测中, POCT 血糖仪与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结果无显著差异,而且 POCT 血糖仪操作简单,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实验室大型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作对比,对我院15台床旁(POCT)血糖仪检测的精密度和精确度进行测试。方法:用POCT血糖仪对葡萄糖含量分别为高、中、低3种浓度的全血标本进行测定,对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床旁监测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结果分别为(7.26±1.83)mmol/L,(7.20±2.06)mmol/l,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床旁检测仪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快速测量等优点,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仪较接近,可用于以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即时检查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为临床即时检测血糖仪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台即时检测(POCT)血糖仪测定指尖血和静脉全血,并同时应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浆葡萄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对三种不同方式血糖指标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OCT血糖仪两部位血糖指标的测量结果均合格;偏倚率的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指尖血血糖指标的偏倚率小于静脉血组,且P0.05。结论:即时检查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均较可以接受,但是指尖血样的血糖指标更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血糖结果,为糖尿病血糖检测提供良好的方法。方法: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选择我院门诊的糖尿病患者104例,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值,同时抽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后2 h平均值低于快速血糖仪测定平均值,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变化值也比较少。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家庭血糖测定适合使用快速血糖仪,而糖尿病的确诊与监护过程适合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8.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期监测全院床旁检验血糖仪(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贝克曼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医院各病区血糖仪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评价。方法取1份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在3台同一型号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血糖25次,计算仪器的精密度;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标本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计算各仪器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比较POCT血糖仪与DXC800生化仪测定的血糖结果。结果 3台仪器测定血糖的变异系数低浓度在6.0%~6.5%,中浓度在2.1%~2.2%;准确度偏差均在±5.0%;POCT测定的血糖值低于DXC800生化仪,但两者具高度相关性。结论 POCT血糖仪简便、快速,但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充血糖仪和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相关性和可比性;方法:选择我院各病区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14台及其配套试剂,检验氧电极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质控物和校准液。配置5个水平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血糖仪和西门子1200(测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论:氧电极法在测定血浆C6H1206时所得的结果稳定、准确,血糖仪4次检测准确度逐渐提高,血糖仪之间检测结果CV值依次减小;结论:通过预先设定的条件进行评价,能够确定血糖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性和可比性,能够对血糖仪以及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糖进行有效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将临床病房所用的POCT血糖仪与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保证POCT血糖仪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同时用POCT血糖仪与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全院73台拜耳血糖仪有70台比对合格。结论: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不能代替检验科的血糖检测结果,血糖仪的质量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的检测值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的结果差异,探讨罗氏快速血糖仪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的7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罗氏血糖仪及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将两种方法测定的血糖值进行t配对检验,分析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78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测定结果显示,罗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的血糖值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t=-0.7924,P=0.214672)。结论:罗氏血糖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有望代替生化分析仪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中,具有方便、快捷、误差较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76例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及三餐后15min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低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血糖水平越高,检测结果差异越大。结论:便携式血糖仪能够快速测定患者血糖水平,但在血糖水平较高时,差异较大,仍应采取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POCT血糖仪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容易使用和结果快速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糖尿病的即时监控和治疗过程用药剂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如何保证分散于各科室的POCT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本科室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校准和内部比对要求,定期对全院各病区POCT血糖仪与本科室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制定POCT血糖仪质量管理制度,以保证各科室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血糖值,并采同一病例静脉血及末梢血行血糖仪测量血糖值。结果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得到的血糖值比较,快速血糖仪所测得的静脉血以及末梢血血糖值均较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的血浆血糖值与快速血糖仪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快速血糖仪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末梢血血糖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静脉血浆血糖这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糖的检测结果无差异,快速血糖仪在临床有较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血糖测定过程中应用德国罗氏血糖仪与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埔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且参与研究的行血糖监测的41例患者,所有均实行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比较经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与德国罗氏血糖仪监测之后的结果。结果:本研究的41例行血糖监测的患者经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之后血糖检测结果数值(8.11±0.23)mmol·L~(-1)低于经德国罗氏血糖仪监测之后血糖检测结果数值(8.33±1.11)mmol·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测定血糖仪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与德国罗氏血糖仪都相对比较可靠,但德国罗氏血糖的监测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改善德国罗氏血糖的缺陷与不足,为快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跃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7):156-156
目的:探讨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糖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罗氏活力型(ACCU--CHEK Active)血糖检测仪及配套试纸检测末梢血糖,同时用日立7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糖,将两种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血糖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罗氏活力型(ACCU--CHEK Active)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快速简便,其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结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尿糖与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0例老年人(测定组)采用尿糖试剂带测空腹尿、血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与50岁以下的对照组400例作对照比较。结果:两组间尿糖和血糖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糖尿病患病率测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应同时检测尿糖和血糖。  相似文献   

18.
曾湘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18-119
目的:比较常用的两种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它们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同时用该两种血糖仪测定同一患者的静脉全血血糖,毛细血管血糖与中心检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比对。结果:两种便携式血糖仪均能较准确的反应静脉血浆血糖,在血糖仪的测定范围内。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干化学法测葡萄糖具有方便、快捷、可用全血或毛细血管进行检测、无需定标、试纸易保存等优点,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控和医院的临床检测。结论:定期检测血糖仪性能,并与中心检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比对,是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糖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方法:取全血标本,于两台同型号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计算仪器精密度;同时测定用卫生部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室间质评标本,计算各仪器偏差;并对717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床旁检验血糖仪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床旁检验血糖仪变异系数6.O%~6.5%(低浓度),2.1%~2.2%(中浓度),在准确度偏差为在士5.0%;床旁检验血糖仪和717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结论: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血糖方便快捷,但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国内外临床界要求对病人进行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以便能及时了解病情,采取相应适宜的治疗措施。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就是其中一项,现已被广泛应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的现象。为此,本文用奥林巴斯AU400生化仪与蓝精快速血糖仪对45例患者进行血糖对照,分析-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准确性,探讨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的可能原因,为实验室改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