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肠肿瘤在CT、小肠造影检查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小肠肿瘤在小肠造影和CT扫描中的表现.19例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17例行腹、盆腔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15例行小肠造影和CT检查.结果 小肠造影的主要表现包括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异常、龛影.小肠造影病例中阳性率94.7%(18/19),良、恶定性准确者占阳性病例的66.6%(12/18).CT主要表现分3型:肿块型;肠壁增厚型;混合型.17例螺旋CT扫描中阳性率94.1%(16/17),良、恶定性准确者占阳性病例的87.5%(14/16).结论 小肠肿瘤在小肠造影和CT中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两者的影像学差异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在睾丸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睾丸肿瘤的组织病理、临床特点及其CT表现.结果 34例CT均表现为睾丸肿大,呈软组织密度.其中精原细胞瘤17例,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呈实性改变为主,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轻度-中度分隔样强化.混合性生殖细胞瘤5例,卵黄囊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包块,增强后明显不均一强化.胚胎性癌1例,CT表现为包膜不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畸胎瘤4例,其中良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内见粗在环状钙化,并可见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恶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肿块,其内未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淋巴瘤2例,CT表现为睾丸实性块,密度均匀,增强后均一强化.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内见脂肪密度及点状钙化,增强后呈不均一强化.腺瘤样瘤1例,CT表现为实性肿块,内见坏死.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表皮样囊肿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囊性肿块,增强后无强化.结论 CT能明确检出睾丸肿瘤,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也能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2冽原发和肝转移瘤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或术后1月,如果效果显著3月后应用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根据肿瘤灶毁损的程度及时间的变化,消融区影像表现差异大。结论:肝脏肿瘤消融术后螺旋CT扫描,尤其是三期增强扫描对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可作出精确的影像诊断,对确定肿瘤残存及复发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肠绒毛状肿瘤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结肠绒毛状肿瘤(包括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的CT表现.8例均为单发,其中男3例,女5例,8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8例中病变位于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2例,直肠5例.8例中有3例表现比较典型,增强后可见脑回状、树叶状表现,余5例病变呈息肉状.1例直肠腺瘤局部癌变,余7例为良性病变,其中4例合并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结肠绒毛状肿瘤CT表现形式多样,CT可以诊断典型的绒毛状肿瘤.  相似文献   

5.
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表现 ,并与同期 9例鼻腔鼻窦癌相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均呈实质性肿块 ,2 7 3 5例伴有单侧或双侧鼻窦炎。良性 11例 ,除血管瘤有强化及脑膜瘤钙化特征外 ,余具备良性肿瘤的一般特点 ,各类型不易区分 ;恶性 15例 ,恶性黑色素瘤体积小 ,恶性肉芽肿呈弥漫浸润 ,其余同一般恶性表现。结论 鼻腔鼻窦少见肿瘤多数类型较相同部位常见肿瘤无特征性差异 ;良恶性主要鉴别点为病变外形 ,骨质改变及病变范围 ,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增强扫描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喉咽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喉咽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咽癌CT资料。结果  18例喉咽癌位于梨状窝 11例、环状软骨后区 5例和咽后壁 2例 ,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 ,增强呈轻度强化 ;肿瘤推移环状、杓状软骨向前移位及甲杓间隙和环甲关节间距增宽为其特征性表现 ,侵犯喉内结构、食管起始部 ,破坏喉软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间接征象。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喉咽癌的部位、大小和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对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增强CT扫描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例甲状腺肿瘤的术前CT增强前后表现,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9例.结果增强扫描18例腺瘤中,12例囊性腺瘤有完整性强化环,6例实体腺瘤瘤内岛形强化结节.9例乳头状癌中均无完整强化环,其中4例瘤壁强化结节.9例乳头状癌中7例瘤内有钙化(呈斑点状、细颗粒状或二者混合状),4例甲状腺周围器官侵犯.结论甲状腺肿瘤必须强调增强扫描才能显示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特征,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甲状腺周围器官侵犯是诊断甲状腺癌的肯定征象.瘤壁乳头状强化结节和瘤内斑点状、颗粒状钙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靠诊断征象.瘤周完整性强化环、瘤壁光滑锐利是良性腺瘤的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及强化特点。结果良性肿瘤10例,其中淋巴管瘤5例,脉管瘤2例,巨淋巴结细胞增生症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1例;中间型肿瘤,纤维瘤病2例;恶性肿瘤7例,其中高分化平滑肌肉瘤1例,淋巴瘤4例,肠系膜间质瘤2例。术前定位诊断率89.4%,定性诊断率为73.7%。结论 CT能够精确显示病灶的形态及范围,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眶前部肿瘤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为眼眶前部肿瘤患者的CT扫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结果发现皮样表皮样囊肿12例,泪腺皮脂腺囊肿1例,畸胎瘤1例,上述病灶表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毛母质瘤1例,神经鞘瘤1例,泪腺乳头状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均表现等或稍高密度影病灶。结论发生于眶前部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其中良性肿瘤占多数(19/20),恶性少见(1/20),CT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23例原发性阑尾肿瘤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13例.临床呈急、慢性阑尾炎表现者14例,体检发现4例,肿瘤指标升高者5例.黏液囊腺瘤9例,黏液囊腺癌7例,结肠型腺癌和类癌各3例,平滑肌瘤1例.结果 23例原发性阑尾肿瘤CT上表现为下腹部肿块20例(囊性16例,实性4例),呈类圆形或长条状,其中8例累及回盲部,12例淋巴结肿大;囊性肿块中13例病灶内可见线样分隔,8例病灶囊壁钙化,7例囊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壁结节;5例发生腹腔假性黏液瘤;3例仅表现为阑尾肿大而无肿块,类似急慢性阑尾炎,病理均为阑尾类癌.结论 阑尾原发肿瘤的CT表现多样,可根据肿块的密度及强化表现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
骶骨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骶骨肿瘤的CT表现,其中脊索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转移瘤3例,巨细胞瘤3例,软骨瘤1例。全部病例均作CT轴位平扫,4例加作CT增强扫描。结果:8例脊索瘤中5例表现为第2~5骶椎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7例见斑点状钙化。6例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单侧骶孔破坏和软组织肿块,2例增强见明显强化。3例转移瘤呈偏心溶骨性破坏,累及骶孔,软组织肿块中见残存骨片。3例骨巨细胞瘤中2例表现为第4、5骶椎膨胀性破坏。1例软骨瘤表现为左第3、4骶孔扩大伴局限性软组织肿块。结论:螺旋CT能较好显示不同骶骨肿瘤的骨质破坏部位、边缘及软组织内钙化,对骶骨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少见和罕见肿瘤的CT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肿瘤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3例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2例 ,肾上腺囊肿、肾上腺脂肪瘤、肾上腺神经纤维瘤及肾上腺间叶瘤各 1例。结果 肾上腺囊肿、神经母细胞瘤和肾上腺脂肪瘤各有其CT表现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神经纤维瘤及间叶瘤CT平扫均为较大体积的较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 ,增强后节细胞神经瘤及神经纤维瘤不强化 ,间叶瘤轻到中度强化。结论 肾上腺囊肿、神经母细胞瘤和脂肪瘤CT可明确诊断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神经纤维瘤及间叶瘤CT特征明显 ,较难或不能与腺瘤或嗜铬细胞瘤鉴别 ,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巾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象为腹膜后器官和血管受压前移或侧移,肿瘤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肌肉、脂肪间隙不清晰或消失,肿瘤与腹腔内脏器间隔的完整.术前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67%(26/30);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833%(25/30);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脂肪肉瘤呈现为囊实性或软组织密度肿块,嗜铬细胞瘤以囊变和明显强化为主要表现,畸胎瘤、脂肪瘤各有特征性表现,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33.3%(10/30)。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可靠.对肿瘤良恶性预测具有帮助作用,对病理组织类型估计能提供线索和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CT对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TL的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结果 6例均有近期发现颈部迅速肿大病史,5例伴桥本甲状腺炎。CT显示单发结节型1例,多发结节型1例,弥漫肿大型4例;6例肿瘤密度均匀,强化不明显,1例侵犯周围组织,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受累。结论 对于年龄〉60岁的女性患者,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且近期甲状腺突然肿大者,CT表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均匀,强化不显著,应考虑PT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造影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0例BCS患者,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血管重建显示:单纯下腔静脉受累7例;单纯肝静脉受累5例;下腔静脉伴肝静脉受累4例;下腔静脉血栓、外压性狭窄病变4例。与DSA进行比较,符合率达95%,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0.966。②肝实质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斑片样强化12例;3例不典型强化;5例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诊断BCS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能更好地显示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准确、完整地显示BCS的梗阻部位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肾上腺皮质癌17例,恶性嗜铬细胞瘤7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恶性间皮瘤各1例. 结果 CT和MRI定位准确性分别是86%和95%,定性的准确性为90%和95%.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CT、MRI扫描的典型表现为肿瘤体积较大(直径〉5.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侵犯周围结构,内部结构不均匀,内有不规则坏死区或出血灶,增强后肿瘤呈不均一明显强化;77%(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结构和/或远处转移. 结论 CT、MRI能诊断大部分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并确定其侵犯范围,两者对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相似,后者有利于肿瘤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听骨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听骨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方法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1.0mm),Pitch1.5,小视野(FOV=9.0cm),密集重建(间隔0.5mm).观察22例,其中10例正常,12例耳部病变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表面遮盖法(SSD)行听骨链三维重建成像.正常及异常耳的观察阈值分别为-200~-500HU和100~300HU.结果10例正常耳听骨链重建能直观显示锤、砧骨的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砧镫关节呈"L”形,镫骨前后脚及底板显示欠佳.12例患者中,3例胆脂瘤型及1例肉芽肿型中耳炎患者,3D图像显示有不同程度听小骨破坏,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1例肉芽肿型、2例单纯型中耳炎及2例颞骨骨折患者听骨链3D图像均显示正常.2例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1例神经鞘瘤病显示听小骨被肿瘤组织破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很好显示正常及异常听骨链的立体影像,有利于中耳炎、中耳畸形及其它耳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CT表现。并结合三维重组进行观察。结果:良性肿瘤7例,其中平滑肌瘤2例,腺瘤1例,良性间质瘤4例;恶性肿瘤16例,腺癌7例,淋巴瘤3例,恶性间质瘤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诊断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表现。方法: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外间质瘤的患者均经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EGIST,腹膜后间隙4例,肠系腹5例,网膜3例。瘤体最大直径6~14cm,平均8cm。10例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2例呈分叶状。9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8例肿瘤可见囊变坏死,4例肿瘤内见出血。增强后12例呈明显不均性强化。6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伴有腹膜转移,未见腹水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征象。组织病理检查,梭形细胞型8例,上皮样细胞型3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检查,所有病例CD117均表达阳性,7例CD34表达阳性。结论:临床上,EGIST很少出现消化道出血和梗阻症状,其病理特点与GIST相似,CT表现除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肿瘤大小、边缘、增强模式、转移和播散方式均类似于恶性GIST。  相似文献   

20.
梁德壬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51-2153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形式,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有原发灶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肺转移瘤的CT表现,对不典型的进行总结,探讨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结果:45例肺转移瘤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有6种:空洞型转移、自发性气胸、孤立型转移、分叶毛刺、钙化型转移、肺炎样转移及晕征。结论:充分认识肺转移瘤的不典型征象,对不典型肺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