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体质特点及用药规律考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晓峰 《中医药学刊》2001,19(3):238-239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液皆虚;淤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相似文献   

2.
虚湿痰瘀为消渴病病机的四大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永山 《新中医》2008,40(1):98-99
人多以阴虚内热为消渴病病机的基本特点.然笔者认为,该病是以虚为主,又兼夹有水湿、痰浊、瘀血等的本虚标实之证,虚、湿、痰、瘀是消渴病病机的四大关键.而其治疗也应首先确立补虚的治则,在此基础上再衡量湿、痰、瘀的轻重缓急而用药.  相似文献   

3.
衰老是生物体的退化变性,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中医认为五脏虚损是衰老的基础,而实滞是致衰的重要因素,并有虚实夹杂多因素致衰的观点。虚尤以脾肾亏虚、气血亏虚为主,实则以血瘀、痰浊、胃肠积滞为主。其中痰瘀致衰老的观点日益受到重视。痰浊瘀血既是衰老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衰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脾肾两虚,实为痰浊、瘀血、毒邪蒙闭清窍.脾肾两虚为其本,瘀、浊、毒为其标.老年性痴呆主要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继而因虚致瘀、因虚生痰,痰瘀互阻日久化毒,瘀血、痰浊、毒邪既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虚与瘀、浊、毒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而损伤脑络,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根源.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浊、瘀、毒、衰五个方面,虚证以 脾肾气(阳) 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浊是由于脾肾阳虚痰饮、水湿内停,湿浊内蕴;瘀是因虚致瘀,瘀阻肾络, 贯穿疾病始终;毒是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停滞日久,胶着不去,在肾形成微型癥积,浊毒内聚, 毒损肾络,出现浊毒证;衰是湿浊羁留,肾功能衰败。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为本,湿浊血瘀、 瘀毒为标,即虚、浊、瘀、毒、衰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脾肾为本,以祛湿降浊、活血祛瘀、解毒 排毒为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临证要紧抓病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内外兼治,才能收到良好 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8-889
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终致胃息肉形成。治疗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8.
谢芳  谢宁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8):195-197
综述了从肾虚痰瘀论治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概况。老年痴呆以老年人多见,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以肾精亏虚、脑髓失养为本,以痰浊、瘀血阻窍为标。因此,在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在肾虚痰瘀的理论基础上,采取补肾兼活血祛痰的治疗原则。伴随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从肾虚痰瘀角度论治老年痴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祥斌 《光明中医》2010,25(4):556-558
在老年心脑血管、糖尿病、痴呆等病变中,老年人体质多瘀、多郁、多痰、多热,表现出虚实夹杂的重要特征。对于痰浊、瘀血的发生发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痰浊、瘀血在防治老年病中的作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脾肾两虚瘀夹理论与衰老机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钟毅  孙立 《中医杂志》2000,41(6):325-328
中医学认为,衰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肾虚,脾虚可致衰老,瘀血、痰浊亦可致衰老;而补肾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法均可延缓衰教练站肾健脾益气是延衰老老的基本途径,活血化痰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方法,但虚实夹杂多因素致衰老更多见,其中“虚”多集中于脾肾两虚,“实”则集中在痰浊与瘀血两大类。脾肾两虚,夹瘀夹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衰老的本质,是衰的主要病机,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证了补肾健脾益气,因化痰延缓衰  相似文献   

11.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过程 ,自人类注目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来 ,提出的衰老机制迄今已有 2 0 0多种[1] 。现代研究有关衰老的学说有数十种之多[2 ] 。当前 ,国内许多学者从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 ,大多是遵循中医传统理论 ,着重于亏虚 ,以导致机体衰老的“阴阳虚衰”、“脏腑亏虚”和“精神亏耗”等病因为根据 ,对机体主张“调补” ,而忽略了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病理因素———痰浊和瘀血。其实 ,化痰祛瘀在抗衰老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痰瘀可致衰老1 .1 前人认识痰浊和瘀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为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各种因素所导致脾失健运,久之及肾,脾肾俱虚,造成湿、热、痰、瘀、毒邪痹阻而成。高尿酸血症疾病过程中多兼加湿浊和瘀血,湿浊和瘀血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者在疾病过程中相互影响,渐成浊瘀交阻之标象。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既要注重治病必求于本,又要标本兼治。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机关键为脾肾亏虚,阴火内生,浊瘀交阻,以补脾益肾、清阴火、降浊化瘀为治疗大法。脾肾亏虚是高尿酸血症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13.
风湿病"虚、邪、瘀"理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玉钤 《中医杂志》2008,49(7):669-669
风湿病也称痹病,风湿病"虚、邪、瘀"理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风湿病本质内容的概括.虚即正气虚,邪即外邪,瘀即痰浊瘀血. 1 "虚、邪、瘀"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冠心病从痰瘀分型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华 《光明中医》2009,24(9):1787-1788
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分四型,即气虚血瘀,痰浊阻滞;心阴亏虚,瘀痰同病;气阴两虚,痰浊痹阻;心阳亏虚,痰瘀同病.依据痰瘀寒热性质的不同分为两型:寒凝血瘀,痰浊阻滞;痰热瘀血,阻滞心脉.根据所累及脏腑不同分为四型:心肺同病,肺气不畅;心脾同病,脾胃损伤;心肝同病,情志抑郁;心肾同病,肾中元阳不足.  相似文献   

15.
《河南中医》2013,33(6):832-834
慢性肾脏病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多考虑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标实是指水湿、湿热、气滞、瘀血等病理产物.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水液代谢,则可导致水湿内停,水湿日久化热而成湿热,湿热蕴久,可致痰浊内生,水湿、湿热、痰浊三者作为有形实邪,一方面“久病入络”,日久阻塞气血运行,气血不畅,形成气滞、瘀血;另一方面诸邪日久不化而变生湿毒、浊毒等.在治疗上或以补虚为主、兼祛邪实,或以祛邪为要、兼以补虚,或通补兼施、祛邪补虚并进,以期根治.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死因之一。王明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范畴,临床以痰浊阻遏型为多见。病情存在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主要是痰、瘀、毒,正虚主要是脾、肝、肾虚损,基本病理痰浊瘀血为标,脾肝肾虚为本。痰浊阻遏、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故运用化痰降浊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补肾健脾化瘀法延缓衰老机理的实验研究回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传社  李顺成 《中医杂志》1999,40(4):241-243
根据中医理论、中西医衰老学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正气虚衰是导致衰老的主要矛盾方面。但虚久必瘀,瘀又进一步促进虚衰,为此我们提出了“正虚夹瘀是衰老的主要机制,扶正化瘀法是延缓衰老的理想途径”观点,其中正虚的特点为脾胃虚衰、肾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肾虚是正虚的主要矛盾;瘀则包括痰浊、血瘀。正虚为因,因虚致瘀,痰浊血瘀又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为正虚邪实并存状态,本虚即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邪实即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脉络,痰浊瘀血又为正气亏虚。本着治病治本,从脾肾入手,宜健脾益肾以益脑髓,达到扶止以驱邪,即补为通,即补为消之目的。健脾复元汤可促进代谢、改善循环、降脂降黏度、缩小梗死灶,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为脾肾亏虚,包括元气亏虚与宗气亏虚;痰浊瘀血为心失所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蒸腾,痹阻于心脑脉络,发为本病。故治当培补脾肾元气,兼以活血、化痰、理气、平肝熄风、通络。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核心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互结,衰老亦与正虚、痰瘀关系密切。COPD患者虽然不乏中年人,但终归以高龄者居多,年老体衰之人,细胞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快,导致脏腑精气不足,而体内脏腑虚损又反过来加速肺衰老,逐渐影响气道及肺功能;老年多瘀、多痰,痰瘀交阻,塞而不通,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加速人体衰老。痰浊、瘀血既是COPD发病因素之一,又是COPD久病入络的病理产物,痰浊、瘀血互相交结,影响阴阳气机平衡,进一步加速肺衰老,故COPD的发生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降低细胞衰老率,影响COPD细胞衰老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今后应寻找靶点,从抗衰老角度论治COPD,延缓肺衰老,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减轻患者症状,可能会成为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