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1993年间共有2265例早期胃癌(EG)病人在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作了手术,其中1196例标本证实为单一的粘膜内癌。发现43例(35%)粘膜内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分布为:第一站淋巴结转移(nl)对例(72%),第二站淋巴结转移(n2)7例(16%),不明5例(12%)。作者研究了与淋巴结转移可能有关的8个临床病理学因素,每个因素再分成2或3个亚组:年龄57岁以下或57岁以上(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7岁);性别;原发肿瘤的部位:C区(胃上1/3),M区(胃中1/力或A区(胃下1/3);肉眼类型(隆起型或凹陷型),肿瘤直径>30m…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日本九洲大学医学院自1965至1985年20年间对1150例进展型胃癌(病变侵犯超过粘膜下层)行胃切除的研究。在1150例中,1141例(99.2%)随访5年以上,并分成两组:(1)第一组为1965~1974年共622例;(2)第二组为1975~1985年共519例。按照 Sugana组织学分类可分为分化和未分化型;按照日本胃癌研究会制定的标准分成1~5型。存活率按生命表方法进行计算。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大体和组织学分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第二组中,70岁以上女性,位于胃上2/3部,大于10 cm的肿瘤,肉眼观察4~5型,以及末分化型较为多见;而小于70岁、男性胃下1/3部,直径6~10cm 的肿瘤,大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早期胃癌施行R_2/R_3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90%,但也有反对意见,认为粘膜内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仅3%~5%,而粘膜下型者不到20%,主张施行R_1胃切除术,近期日本更纷纷推出对原位癌(指粘膜内型胃癌)施行内镜激光或切除手术方法的文章,但本文作者对此持保留的态度,因此著文发表自己的观点.作者时日本Kyushu大学1965~1987年421例早期胃癌施行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全组平均年龄为58.3岁(23~85岁),男女之比为2:1.在此421例中,373例无肉眼淋巴结转移;另48例有淋巴结转移,计侵及第一站35例、第二站12例和第三站1例.在373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施行R_1手术52例、R_2手术215例和R_3手术106例.256例存活者随访中位值10.9年.分析结果提示施行R_2/3手术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5.4%,明显高于R_1手术的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较少有淋巴结转移 ,罕也见有血源性 ,治疗策略不同 ,有内镜粘膜切除至有限的切除 ,后者应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 ,尚需区分粘膜癌肿 (M)伴有或不伴溃疡 ,以及不同的粘膜下 (SM)肿瘤浸润 ,作者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并从中找出合适的相应治疗策略。取日本 Kumamoto大学医院第二外科等单位于1980~ 1995年收治的 2 117例胃癌切除病例进行分析 ,凡属粘膜和粘膜下肿瘤均列为早期胃癌 ,计 10 5 1例 (49.6 % ) ,重点分析该类病例。按肿瘤的肉眼形态分为隆起、平坦和凹陷型 ,组织病理学上将乳头状和管状腺瘤列为分化型腺癌 ,而将分…  相似文献   

5.
有关侵犯上皮,粘膜肌层(MM)或粘膜下层(SM)的表浅型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对策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作者研究了肿瘤的肉眼形态,肿瘤侵犯的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治疗表浅型食管癌的对策.材料和方法:1979~1992年间共206例原发性胸段食管癌病人在作者所在单位作了食管切除术.其中33例(11%)表浅型食管癌病人作了食管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3例侵犯上皮,6例侵犯粘膜肌层,24例侵犯粘膜下层.全部病人均作了区域淋巴结清扫,包括食管旁,气管旁,隆凸下,贲门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数为12~67枚,平均26.2枚.根据内窥镜的肉眼所见将肿瘤分成二型:(1)隆起型;(2)扁平或无隆起表现的凹陷型.隆起型肿瘤及分成二型:单纯的隆起型肿瘤(Ⅰ和Ⅱa型),既有隆起又有凹陷表现的肿瘤(Ⅱa十Ⅱc).非隆起型肿瘤亦分成二型:扁平型(Ⅱb型)和单纯凹陷型(Ⅱc和Ⅲ型).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将MM和SM分成三个类型:MM1指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MM3指肿瘤接近或穿透到粘膜肌层,MM2介于二者之间.SM1指肿瘤穿透粘  相似文献   

6.
前哨淋巴结的概念在胃癌中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胃的淋巴引流较为复杂 ,有必要分析前哨淋巴结的意义。日本东京市立 Komagome医院外科于 1975~ 1998年曾收治 1381例早期胃癌 (粘膜癌 76 5例 ,粘膜下癌6 16例 ) ,均手术切除 ,至少为 D1术式 ,138例 (10 % )有淋巴结转移 ,其中 5 4例仅有 1枚淋巴结转移 ,重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上述 5 4例中 ,计粘膜癌 7例、粘膜下癌 4 7例。组织学示分化型腺癌 2 4例、未分化型腺癌 30例 (后者包括分化不良、印戒细胞型和粘液样癌。肉眼巨检见肿瘤隆起型 2例、凹陷型 4 3例和混合型 9例。肿瘤大小平均 4 .2 c…  相似文献   

7.
因大肠粘膜无淋巴管 ,粘膜内癌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即使病变浸至粘膜下层或肌层 ,淋巴转移的危险性也不是很高[1] 。我科 1988~ 1998年选择性地对 15例低位直肠癌施行经一侧肛门括约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5例中男 6例 ,女 9例。年龄 38~ 74岁。肿瘤距肛缘3~ 6cm ,直径 2~ 3cm。组织学分型 :高分化腺癌 13例 ,管状腺癌 1例 ,息肉恶变 1例。浸润至粘膜层 10例 ,粘膜下层 3例 ,粘膜肌层 2例。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骶麻。取折刀位。根据肿瘤位置 ,自肛缘时钟 10点或 2点做切口 ,切开皮肤、肛门外扩约肌及直肠后壁 ,暴露直肠前壁肿瘤…  相似文献   

8.
根据UICC的TMN分期法,Ⅳ-A期肝细胞癌(HCC)是任何N和M0的T4肿瘤,T4是指侵及一叶以上的多个肿瘤或侵及门静脉或肝静脉主干的肿瘤。按日本的统计,Ⅳ-A期HCC的特点有多个肿瘤(29%),侵及门静脉(1.9%)和肝静脉(4.9%)。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多见,在手术切除病例中仅占1.6%。日本Kyoto大学医院于1985~1995年共为585例HCC施行了肝切除术,男女之比为3.8:1,平均年龄60.5岁。其中150例属Ⅳ-A期,重点予以分析。150例可分为两级,即侵犯或未侵犯肝静脉或门静脉第一支。105例的肿瘤呈多发,已超越一叶,其中79例无血…  相似文献   

9.
虽然早期胃癌的手术治愈率很高,但仍有10%左右的病人在作‘治愈性’手术后复发。为了确定粘膜下胃癌(Sm—癌)最恰当的治疗,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1985~1994年间245例作胃切除和D。淋巴结切除治疗的粘膜下胃癌病人的资料。男183例,女62例,平均年龄63岁。按照日本胃癌研究会的胃癌分类作临床病理学研究。早期胃癌的肉眼特点有肿瘤部位,肉眼类型和肿瘤大小。显微镜特点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形态,肿瘤生长到周围组织,侵犯深度,淋巴侵犯,静脉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粘膜下侵犯深度分为Sm1,Sm2和Sm3。结果发现,34例(14%)有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0.
有1.7%~70%的粘膜癌有阳性淋巴结,7.4%~20.9%的粘膜下癌有阳性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为94%,而有阳性淋巴结者仅为67%。作者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肉眼形态,损害的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制定了预测早期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准。1979~1991年间,1470例早期胃癌病人在札幌Kosei综合医院外科作了治愈性胃切除术和淋巴结廓清。68例作了D1廓清,1402例作了D2廓清,廓清淋巴结数D1为12.0±4.6,D2为23.0±6.8。男961例,平均年龄58.4岁;女509例,平均年龄56.9岁。观察记录切除…  相似文献   

11.
粘膜下层胃癌也有少量淋巴结转移和微浸润的发生,为了了解其确切的发生率,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角蛋白单抗检查淋巴结微转移率和切除标本受侵的深度。取日本Tottori大学医学院外科于1986~1990年所收治的79例粘膜下层胃癌进行检查,均已行治愈性胃切除,计男52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岁(37~82岁)。共行全胃切除11例、远端胃次全切除6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6例,其中D1手术5例、D2手术63例和清除一部分第3站淋巴结11例。均至少随访5年。临床病理资料均按1981年颁布的日本胃癌研究学会(JRSGC)标准统计,计隆起型25例、平坦型2例和凹陷型52例。…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结直肠癌是指肿瘤局限于粘膜(Tis期)或粘膜下(T1期)的病变,其5年生存率可达97.6%。有学者报道结肠镜下检出率在18.3%~22%左右。作者就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经验予以报道。病例与方法采用OlympusCF10L或CF20HL和CF230L结肠镜。检查前予肠道准备和镇静。末行内镜放大及靛蓝脂红染色。早期癌病理组织学检查源于活俭或息肉摘除或手术切除标本,所有粘膜内肿瘤(Tis)为粘膜下浸润,T1期肿瘤主要根据内镜大体形态分为:带蒂型、绒毛型、扁平型等。并对得到治疗的早期癌进行随访并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198例,其中95例为浸润性…  相似文献   

13.
对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清扫以及其疗效的作用仍有争论。作者研究淋巴结微转移的精确位置图与甲状腺内肿瘤位置之间的关系。收集日本 Kagoshima大学医学院第一外科诊治的 80例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 ,常规病理检查示无淋巴结转移 ,属 p No期。 37例行腺叶和峡部切除 ,4 3例甲状腺次全或全切除 ,并行一侧选择性改良型颈淋巴结大块切除。患者平均年龄 5 4.6岁 (18~ 77岁 ) ,女性占74例。病理示乳头状腺癌 77例、滤泡型腺癌 9例。p T1、p T2 、p T3 和 p T4肿瘤分别占 15、4 1、5和 19例。共取下 2 5 5 1个淋巴结 ,平均每例中位值 31.9…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京国立癌肿中心外科於1980~1994年共收治T_2或以上和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共565例,其中117例施行肿瘤姑息性切除,322例施行扩大淋巴结切除和侧位淋巴结清扫,126例进行了无例位淋巴结清扫的习用手术,后者经术前或术中病变的评估,或因心血管疾病和75岁以上者高危机而不宜施行扩大切除术。全组565例的30天内死亡率为0.7%,其中448例治愈性切除的为0.2%,后者均未行术前放疗。分析以此448例治愈性切除病例为准。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后,进行盆腔内淋巴结清扫:后倒清扫解剖直肠后间隙时.注意显露源自S_3和S_4的盆腔…  相似文献   

15.
鉴于早期胃癌较少淋巴结转移 ,有关淋巴结清扫范围仍有争论 ,常规广泛淋巴结清扫和胃切除范围可能是过分的 ,早期胃癌病例仅需作适当的淋巴结清扫。为此 ,作者回顾性复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其部位。日本 Yokohama大学医学院第二外科于1975~ 1997年共为 5 88例早期胃癌施行治愈性胃切除术 ,其中 2 72例为粘膜层癌、316例为粘膜下层癌 ,均施行第 1站 (胃周 )和第 2站 (主要供应血管周围 )淋巴结清扫。癌肿分类按日本胃癌分类法 :如隆起型中 , 为突出型 ; 为浅表隆起型 ; b为平坦型 ; c为浅表凹陷型 ; 为溃疡型。在 5 88例中 ,施行…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按照TNM分期的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标准式手术是改良式Glenn手术,即胆囊切除、区域性淋巴结整块切除和足够的邻近肝组织切除,T2~4期肿瘤还需切除肝外胆管。区域性淋巴结包括肝十H指肠韧带风淋巴结和胰周围N。淋巴结,在近期还在用例切除了主动脉旁淋巴结。如为TI期肿瘤,切除胆囊和胆囊管及胆总管旁淋巴结。自1981~1994年日本Niigata大学医学院第一外科曾为106例胆囊癌施行根治性手术,其中71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平均66岁(35~84岁),问例原按良性病变作胆囊切除术,后再次作根治性手术。71例行标准或改良式根治…  相似文献   

17.
远端胆管癌治愈性切除的预后较胰腺癌为好.一旦侵及淋巴结者罕有5年生存者,即使淋巴结未受侵犯,治愈性切除也不能保证长期生存。作者所在Kagoshima大学医院于198o~1997年收治了70例远端胆管癌,其中64例施行了手术切除,切除率为91%,计男42例,女22例,平均67.4岁(39~83岁)。肿瘤的位置计胆总管下1/3部对例、中下1/3部29例和中1/3部4例,凡浸及肝内或肛门胆管者不包括在内。33例施行标准或胰十H指肠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25例施行幽门保留型胰十H指肠切除(PPPD)和淋巴结清扫。术后给口服氟尿喀陡300mg川共1年。随访中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12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行肿瘤切除术的同时,在非肿瘤部位行活组织检查。男79例,女33例。年龄28~88岁,平均61岁。第一次手术活检112例次,肿瘤复发后再次活检者30例次,共142例次。在内窥镜检查正常的粘膜处用组织钳采取标本,部位主要在膀胱三角部、后壁,左右侧壁、顶部及男性后尿道粘膜。共采取活组织514个平均3.6个。按Nagy分类法,将发育异常上皮按细胞的变异程度和组织结构由低至高分为G_1、G_2、G_3三型,其  相似文献   

19.
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表现、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因子.此外,已知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甲状腺癌的预后也有关系.作者分析了1970~1992年Osaka警察医院收治的128例甲状腺癌,其中100例为分化型,且资料完整,计男23例、女77例,平均年龄51±16岁,6例为复发性癌,74例在1994年底仍健在,26例已死亡.病理分级按日本甲状腺外科学会分级:JT1,肿瘤<2cm.局限于1叶;JT2,肿瘤2~5cm,限于1叶;JT3,肿瘤>5cm,多发,或已扩展至对侧腺叶;JT4,肿瘤已侵犯邻近组织,包括气管.JNO,淋巴结阴性;  相似文献   

20.
隐睾儿童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8例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GF)浓度和睾丸组织EGF受体 (EGFR)的表达情况 ,探讨EGF在儿童隐睾症中的作用及机理。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隐睾患儿 88例 ,年龄2~ 14岁 ,平均 7.1岁。按隐睾位置高低分为外环型 (低位型 ) 2 0例、腹股沟型(中位型 ) 5 1例和腹内型 (高位型 ) 17例 ;按侧别分为单侧型 2 0例 ,双侧型 6 8例。按就诊年龄分为 3组 :2岁~组 2 4例 ,5岁~组 35例 ,>10岁组 2 9例。行睾丸固定术后 6个月患儿 2 6例 ,平均年龄6 .8岁。正常儿童组为随机选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