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进  杜静 《实用老年医学》2014,(12):1020-1022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采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CI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取MRA进行诊断,诊断后的CI患者根据Adams分类法分为3组,其中大梗死42例,作为A组;小梗死39例,作为B组;腔隙性梗死31例,作为C组。对比分析3组诊断结果,包括动脉梗死程度与血管改变情况。结果 3组动脉硬化程度比较显示,动脉硬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重度率明显低于B组与A组,同时B组重度率也明显低于A组(P均〈0.05);3组血管改变情况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动脉闭塞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而且B组血管闭塞率也明显高于C组(P均〈0.05)。结论 MRA诊断CI患者,能通过动脉闭塞情况来反映出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住院患者164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集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R 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超声测定IMT值分两组,T2DM伴颈动脉硬化(CAS)组(120例),T2DM无CAS组(44例)。与T2DM无CAS组比较,T2DM伴CAS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P<0.01),EMP、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R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P、LDLC、BMI是CAS独立危险因素(EMP OR=1.382,P=0.023;LDLC OR=5.992,P=0.050;BMI OR=1.837,P=0.01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EMP、LDLC、BMI与IMT增厚有关,为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评估其大血管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分别评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差异性。纳入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脂正常,无吸烟等危险因素的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颅内动脉各支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总检出率、〉50%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收缩与舒张压等因素对糖尿病性血管狭窄病变的影响。结果①B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IMT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98±0.14)、(0.86±0.17)mm和(1.03±0.16)、(0.90±0.16)mm(均P〈0.01)。②B组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强回声、不均回声的钙化斑块检出率亦高于A组(P〈0.01)。③颅内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狭窄率〉50%检出率的比较中,B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组患者高血压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与颈总动脉IMT呈线性相关(R=0.417、0.351、0.283,P〈0.05),收缩压水平与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R=0.912、0.795,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和颈动脉、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率;CDFI与TCD联合检查,对预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造影比较,明确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49例,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76例的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以造影显示的动脉管腔狭窄≥20%为阳性标准,分析以上两种疾病时膝以下血管的狭窄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42.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52.0%(X2=5.66,P<0.05).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膝下各血管受累几率相近(X2<0.35,P>0.0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同名动脉受累几率相近(X2<3.20,P>0.05),胫前动脉狭窄率为64.5%(X2<0.80,P>0.05);胫后动脉狭窄率为59.9%(X2<0.80,P>0.05),腓动脉狭窄率为31.6%(X2>12.56,P<0.05).结论下肢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均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后者更易侵犯膝以下小动脉.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较少累及双侧腓动脉,这为膝以下小动脉搭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良好的流出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肢通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进行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肢通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进行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侯晓敏  李柏坚 《内科》2007,2(2):197-19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眼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评价眼底镜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在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2004至2006年在我院常规体检的226例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有无高血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眼底动脉、颅内动脉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的眼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高血压时限的延长而加重(P〈0.05)。结论 跟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相关性,眼底镜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在体检中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分期、分级及早期发现高血压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三者在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将472例行CAG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为冠状动脉正常组(66例)、单支病变组(138例)、双支病变组(174例)和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9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照相、BaPwv及ABI检测,同时收集病史、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等指标,评价眼底动脉硬化程度、BaPwv及ABI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意义。结果眼底动脉无硬化的病例中有86%的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眼底动脉硬化在Ⅱ级以上的病例中有71%的患者冠脉病变在双支以上。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患者BaPwv较冠脉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BaPwv在单支病变组[(11.53±1.96)m/s]、双支病变组[(12.45±1.23)m/s]、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14.20±3.24)m/s]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眼底动脉硬化,BaPwv,ABI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发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OR=11.82,95%CI(7.65~14.91),P〈0.01]及BaPwv〉14m/s[OR=10.02,95%CI(5.85~12.14),P〈0.01]是冠脉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结论眼底动脉硬化及BaPwv均可反应冠脉病变的支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及BaPwv〉14m/s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是冠脉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法选取入院24h内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老年ACI患者223例,根据有无CAS斑块分为内膜增厚组(72例)和斑块组(15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S1P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1P与老年ACI患者CAS斑块形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P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S1P水平与CAS斑块的形成有关(P均<0.05)。斑块组S1P水平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 [(712.63±132.34) ng/mL vs. (656.86±130.58)ng/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S1P是影响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当S1P截断值为685n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70~0.980,P=0.001),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89.4%。结论: 血清S1P水平是老年ACI患者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2013年1月-12月收住入院的既往有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04例,记录其血管性危险因素,并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 113例有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组),91例颅内动脉正常(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88,11.878,8.862,P<0.01),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负荷值和舒张压标准差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582,-3.273,Z=-2.619,-3.581,P<0.01);颅内动脉狭窄与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性、收缩压负荷性及舒张压标准差有弱的相关性(r=0.281,0.301,0.251,0.162,0.184,P<0.05).结论 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高血压病程长、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负荷值及收缩压变异性可能与颅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视网膜动脉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相关。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3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90例癫痫患者分为3组:B组(Hcy〉50μmol/L)32例,C组(15~50μmol/L)30例,D组(Hcy≤15μmol/L)28例,分别进行眼底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并对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率B组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癫痫患者血中HCY水平和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随着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Hcy水平的逐渐增高,Hcy对癫痫患者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害逐渐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特点与临床特点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DSA的临床资料,并DSA所见各血管病变分布情况、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膝上、下动脉病变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胫后动脉狭窄分布率与股动脉及腘动脉狭窄分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后动脉闭塞发生率与其他动脉闭塞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胫前动脉闭塞发生率与股动脉、腘动脉闭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前动脉病变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膝上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吸烟以及LDL-C;影响膝下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及患者的年龄。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特点与临床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MRA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入院后72h内行颅脑MRA检查,比较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及64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脑血管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较多,颅内血管狭窄以中、重度狭窄多见。糖尿病患者应用MRA检查有助于对脑血管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清晨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以及踝肱指数(ABI)之间的相关性,为清晨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的研究依据。方法 根据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检查出清晨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肢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情况测定baPWV和ABI,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即正常组、轻度动脉硬化组、中度动脉硬化组和重度动脉硬化组。收集受试患者的病史、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对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出baPWV与清晨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患有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P<0.05);组间比较显示,24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动脉硬化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与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 清晨高血压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baPWV可作为评估清晨高血压患者前期动脉硬度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动脉的硬化程度与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收缩压之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6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某社区,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对该社区1 046例60岁及其以上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并计算踝肱指数,调查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脉压、是否吸烟饮酒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的患病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为24.4%,男性27.3%,女性22.3%,60-69岁组19.2%,男性26.6%,女性15.4%,70-79岁组20.9%,男性19.7%,女性21.9%;80-93岁组47.5%,男性48.8%,女性46.1%;病例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脉压、吸烟者比例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患病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性别、饮酒及患2型糖尿病的没有差异(均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吸烟、高血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为24.4%,高于北京地区水平;男性、吸烟、患高血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合并冠心病、脑梗塞者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1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M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MC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脑部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数量、部位以及不同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8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进行ABI测量和常规生化检查.按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数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并进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比较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数量、部位以及不同类型脑卒中与ABI的关系.运用SPSS 13.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颅内动脉狭窄组的ABI值(1.00±0.23)较无狭窄组(1.07±0.33)显著降低(t=1.990,P〈0.05).3支及以1:病变组与无狭窄组、1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ABI值有显著差异(t=1.684,t=2.441,P〈0.05),但无狭窄组(ABI为1.07±0.33)、1支病变组(ABI为1.04±0.11)、2支病变组(ABI为1.02±0.35)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t=1.684,t=1.688,t=1.711,P〉0.05).(2)前后循环均狭窄组(0.89±0.08)的患者与无狭窄组(1.07±0.33)、颈内动脉狭窄组(1.02±0.17)、椎基底动脉狭窄组(1.04±0.15)比较ABI水平有显著性降低(t=1.725,t=2.0,t=2.12,P〈0.05).(3)AB1≤0.9时预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4%、92.5%和69.7%.(4)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组ABI异常率显著高于穿支动脉疾病(PAD)组(P〈0.01),LAA组ABI值(0.89±0.17)显著降低(t=2.639,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I与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病变支数、病变部位相关,重度颅内动脉狭窄、3支以上病变以及前后循环系统均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I值明显降低.ABI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BI与LAA有关,与PAD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截肢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截肢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行血管腔内介入术治疗的106例ASD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20例和非截肢组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感染严重程度、感染病原菌分布、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截肢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和回归系数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患者术后截肢的预测价值。结果 截肢组年龄、ABI及合并糖尿病、卢瑟福6级、吸烟史比例高于非截肢组(P均<0.05)。截肢组重度感染比例高于非截肢组(P<0.05)。106份样本中共检出148株病原菌,其中截肢组检出34株病原菌,以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非截肢组检出114株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截肢组WBC、NLR、PLR、CRP、PCT高于非截肢组,Alb、Hb低于非截肢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卢瑟福分级为6级、重度感染、ABI低、病原菌为奇异...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可通过介导多条信号通路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但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行支架植入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5例,根据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83例和无再狭窄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sTREM-1水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sTREM-1水平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1)本组患者随访2年无一例失访,再狭窄发生率为44.9%(83/185),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5±7.9)个月。(2)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糖尿病、下肢双侧病变、下肢完全闭塞发生率及吸烟率、血清sTREM-1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下肢血管病变长度长于无再狭窄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REM-1水平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70,95%CI(1.525,3.379)]。(4)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sTREM-1水平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AUC为0.884[95%CI(0.837,0.906)],最佳截断值为274.29 ng/L,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91.1%。结论血清sTREM-1水平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收集17名正常人,20名单纯肥胖患者,42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探测受试者的双下肢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并测量内中膜最厚处厚度及斑块数目、管腔狭窄程度。结果①在2型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单纯肥胖组(P值分别〈0.05及〈0.01),且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后二者(P值分别〈0.05及〈0.01)。2型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肥胖组动脉损伤发生率高、程度重(P值分别〈0.05及〈0.01)。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与体重指数、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本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90%已有动脉粥样硬化,中心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