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选卫生士官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初级岗位任职教育.学员入学前没有医学背景,在校时间短,要求其掌握的护理基本技能项目多,这些都给护理技能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认真分析学员基本情况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了合作性学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按照军委总部部署,我校将承担全军大部分预选卫生士官培训任务。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整体优化教学实施,规范课程教学过程,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性,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兵德、智、军、体全面发展。按  相似文献   

3.
解雪峰  吕雄文 《安徽医药》2008,12(11):1114-1115
基于我校药事管理教学现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解决药事实践问题,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为培养医药复合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谢异萍 《中国药事》2012,26(3):308-310
目的 加强药事管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方法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结果 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学改革的设想.结论 对药事管理学教学实践的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药事管理与药事服务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卫生部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药事委员会应规范合理用药,确保增设药事服务费顺利实施。本文分析当前医院合理用药存在主要问题,并从规范药品质量管理、处方点评、采用综合措施降低门诊患者的用药失误、临床用药行为、使用基本药物等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切实得到益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5):i002-i002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Pharmacy AdministrationCommission of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是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所属的二级学会,是总会领导下的全国性医院药学专业和药事管理专业工作者的学术团体和群众性行业组织,成立于1997年4月,现有委员83人,分布于全  相似文献   

7.
江滨 《中国药事》2000,14(1):61-62
本文总结了北京医科大学十年来药事管理学教学实践的经验与体会,并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略叙述了我国药事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对“药事”一词作了初步释义;浅谈了药事管理部门与药学会的关系及药学会的活动对药事管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药事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美玲  文友民 《中国药事》2012,26(3):311-312
目的 为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 探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方法、程序和效果.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思路与手段的探索,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学改革成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郑利光  牛桂田 《中国药房》2009,(19):1452-1453
目的:探讨药剂科成立药事管理小组开展医院药事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结合实践介绍药事管理小组开展药事检查包括监督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督促检查药剂科的药品管理、监控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体会。结果与结论:药事管理小组开展的药事检查工作促进了药剂科、临床科室对药品的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增进了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校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实际,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药事管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药事管理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培养药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药事管理学课程教改实践。方法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与实践。结果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社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为基本核心的药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结论该教学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构建住院药师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方法: 针对师资和住院药师开展本底调研和师生双向评价,再基于需求进行带教能力培训,然后进行理论和实践带教考核,最后总结反馈,并将构建的考核模式在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动态评估中应用。结果: 初步构建了师生双向评价标准、实践带教考核模式和实践带教方案及其评价标准。创建的师资自命题模式、实践带教考核评分标准以及学员评分标准在北京市得以推广应用。结论: 通过师资培训和考核体系构建,提高了住院药师师资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为培养合格住院药师提供了师资保障,为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动态评估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药学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目标。方法采用学生调查问卷、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结果设置了针对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和实验课,采用了开放教学的形式,建立了研究性教学的平台。结论药学本科的有机化学课程和实验教学需要:①结合药学类专业特点,合理调整教学模式;②选择合适的授课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结合具体临床使用药物来设计有机化学实验;④引人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外拓展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根据国家原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医药机构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的现状,分析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实质、目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运用成熟的管理学知识,说明药事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应该推行医药分家,优化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式对药品进行管理,加快推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从而推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人民的健康谋福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实习带教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方法.方法:将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策. 结果:门诊中药房实习带教中还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就药事管理学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药事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具体办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如何应用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及其教学效果比较。方法以制药工程系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以角色扮演法为手段,并对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加深职业形象的认同感。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形象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的应用性学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PIVAS 2012年8-12月全部14个科室37个病区的医嘱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医嘱373 974组,不合理医嘱组数为8813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为2.36%。结论:药师应立足于药房和PIVAS,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用药信息,保障病人安全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measure changes in pharmacy and medical students’ empathy scores after a 40-minute workshop during which students observed and discussed a theatrical performance about the challenges of aging.Methods. First-year pharmacy and medical students (n = 187 and n = 183, respe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kshop observed and discussed a 10-minute performance in which students enacted problems and concerns faced by elderly patients.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 (JSE) was administered just prior to the workshop (pretest), immediately afterward (posttest 1), and 7 or 26 days afterward (posttest 2).Results. Empath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pretest to posttest 1 for students of each profession (p <0.01). Improvement in empathy scores declined by the time the JSE was readministered to pharmacy students 7 days later and to medical students 26 days later (posttest 2). Similar patterns of improved and declining empathy were found when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gender and medical student specialty interest (ie, primary vs non-primary care specialties).Conclusion. Empathy scores increased but were not sustained for both pharmacy and medical students after a brief workshop on aging that required limited personne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