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18例武汉地区汉人的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基因型(包括160例正常对照者及肥胖合并糖尿病254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182例,单纯肥胖者122例).结果 比较肥胖合并糖尿病不同性别,不同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频率发现,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男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A等位基因与男性BMI(P=0.031)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该基因变异是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因子(P=0.036).携带"A"等位基因的男性肥胖合并糖尿病发生的比数比(OR)为2.711(95%可信限为1.216、5.129).结论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及BMI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和Pro1019Pro多态性位点(SN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HTN)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经WTO诊断标准诊断的310例T2DM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T2DM无HTN组(150例)和T2DM合并HTN组(160例),应用PCR检测Gln223Arg和Pro1019Pro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状况,了解T2DM合并HTN与Gln223Arg、Pro1019Pro位点基因型的相关性,并测定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监测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HTN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BMI、年龄、性别、LDL-C、TC、TGPro1019Pro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n223Arg在T2DM合并HTN组A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A显著高于T2DM合并(AA基因频率31.3%比16.7%,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50.6%比38.3%,均P0.05);Pro1019Pro位点上AA、GA和GG基因型在HTN组和NHTN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3%、43.8%、40.0%和15.3%、50.7%、34%,等位基因A、G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是40.7%、59.3%和38.1%、61.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1n223Arg基因AA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冠心病、是T2DM合并HT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 A1c、冠心病、吸烟是T2DM患者合并HTN危险因素;T2DM患者合并HTN与LEPR基因Gln223Arg位点的变异有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病与LEPR基因Pro1019Pro位点的变异与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汉族人群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西南地区汉族人群215例(其中OSAHS组116例,健康对照组9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研究对象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瘦素(LEP)、真胰岛素(TI),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颈围(NC)、腰围(WC)。结果 OSAHS组116例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GG、AA、GA的基因型频率表达分别为0.854、0.017、0.129,G等位基因频率为0.918;A等位基因频率为0.082。对照组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GG、AA、GA的基因型频率表达分别为0.840、0.020、0.14;G等位基因频率为0.90;A等位基因频率为0.10。两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P0.05)。Gln223Arg基因多态性的GG基因型OSAHS患者与(GA+AA)基因型OSAHS患者BMI、WC、N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及轻、中、重度OSAHS组血清LEP、TI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型Gln223Arg多态性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但与西南地区汉族人群OSAHS的发病无关;OSAHS患者Gln223Arg多态性与LEP、TI无关。OSAHS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第223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瘦素水平及HCV感染的关系。方法慢性HCV感染者66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4例,HCV相关肝硬化10例,HCV相关肝癌2例;正常对照8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确定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分析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清瘦素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关联性。结果慢性HCV感染者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0.451,P=0.796)。慢性丙型肝炎组、HCV相关肝硬化组、HCV相关肝癌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1.881,P=0.930)。慢性HCV感染组(χ2检验,χ2=0.846,P=0.655)和对照组(χ2检验,χ2=1.595,P=0.451)不同性别间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病例组瘦素受体基因的第223位密码子的AG基因型(4.067±3.687)ng/mL和GG基因型(5.667±3.641)ng/mL等位基因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和感染后的结局无相关性。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5例脑梗死病人和256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根据腹围标准将两组均分成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腹型肥胖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1.779,P<0.01),等位基因差异亦有显著性(OR=1.956,95%CI1.527~2.506,χ2=28.51,P<0.0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而与腹型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血清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Gln223 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GERD症状诊断问卷联合胃镜检查确诊GERD,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GERD患者62例,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NERD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瘦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结果 RE组、NERD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组炎症的严重程度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E组、NERD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 Arg的GA+ 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ERD患者中GA+ AA基因型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 GERD的发生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及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糖尿病致命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eNOS基因第七外显子GLU298ASP(894G→T)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密切相关性。2002年1月~2003年3月.本研究检测了202例中国北方汉族人eNOS基因第七外显子GLU298ASP(894G→T)多态性的基因型,并比较了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以探讨eNOS基因多态性与DN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02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其中2型糖尿病(DM)患者139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61例)和非DN组(78例)两个亚组;健康成人组(CON组,63例)。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用卡方检验,不同基因型DM患者的有关临床生化指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结果:①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存在T、C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②上述各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DM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CT+TT基因型频率在早期DN组明显高于非DN组和CON组(P<0.05);④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DM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AR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106T多态,对于2型DM患者,T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T2DM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疾病,常伴有心血管及神经病变。高血压病(HT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易诱发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等急性疾病,危害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DM患者发生HTN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5倍,本文将对Gln223Arg、Pro1019Pro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的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108 T1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结果 T1DM组等位基因+49G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基因型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与豫南地区T1DM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肾病组(DN组,n=163),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亚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亚组(DN2组,n=68);以无糖尿病和肾病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82)。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多态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检出多态基因型GG、GA和AA。T2DM组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各亚组间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GA+AA基因型患者的三酰甘油(TG)、AER、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HOMA IR值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均P<0.05)。结论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T2DM和DN无显著相关性;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AER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提示Arg913Gln多态(G→A)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IN223Arg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且具有完整资料的武汉地区汉人351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131例、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148例、正常对照组72例)。结果①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基因型AA、AG、GG(分别为0.398、0.480和0.122)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的(0.196、0.223和0.581)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08、0.264和0.52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G分别为0.642及0.358,与非肥胖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应用多重回归分析(NominalRegression)2型糖尿病与临床各变量的关系发现,2型糖尿病GIN223Arg变异(由A突变G)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P=0.001,P=0.032,P=0.037)相关。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IN223Arg变异可能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和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安徽地区562例汉族人MS基因A2756G多态性基因型,比较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各组间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安徽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S基因A2756G多态性,其G等位基因频率与西方人群比较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MS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安徽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PAX4基因A1168C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人360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无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且空腹葡萄糖〈5.60mmol/L的对照组251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A1168C多态性,SPSS软件分析A1168C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1型糖尿病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1型糖尿病患者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将1型糖尿病组按性别和发病年龄分层,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 PAX4基因A1168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1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5.
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M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 2型糖尿病 (T2 DM)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的方法检测 4 1名糖尿病患者和 5 3名正常对照者的金属硫蛋白基因家族中的 MT4基因 (rs6 6 6 6 36 ) 2 0 1 G→ A突变 ,统计各组对象的突变频率。结果 :MT4基因 (rs6 6 6 6 36 ) 2 0 1 G→ A突变型等位基因 (A)频率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OR=2 .335 ) ;AA,GA和 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5 ) ;不同基因型的相对风险分析 ,GA基因型携带者患 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 GG基因型的 3.4 6 2倍 (OR=3.1 6 2 ,95 % OR CI=1 .389~8.6 2 9)。结论 :MT4突变型等位基因与 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性 ,基因突变使 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IGF2BP2)基因rs4402960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对360例内蒙古地区汉族人(T2 DM组166例,正常对照组194例)rs440296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2 DM组中rs4402960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TT、G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6%、12.1%和59.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3.6%和13.9%(P均<0.05);而T2 DM组的GG基因型频率为28.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2.5% (P<0.05).携带T等位基因是患T2 DM的危险因素(OR=6.02,95%CI=4.075~8.895).结论 IGF2BP2基因rs4402960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T2 DM的风险等位基因,该位点G/T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T2 DM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人T2 DM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编码脂肪因子的抵抗素(RETN)、瘦素受体(LEPR)和脂联素(ADIPOQ)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入组526例T2DM患者和344例无糖尿病对照者,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检测RETN(rs1862513、rs3745367),LEPR(rs1137101、rs13306519、rs1805096)和ADIPOQ(rs1501299、rs224176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RETN、LEPR和ADIPOQ基因多态性与T2DM发病风险间的关系以及各SNP基因型与血脂代谢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中RETN rs1862513 GG基因型和G变异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 vs. 30.0%,P=0.003;65.0% vs. 57.1%,P=0.001,OR=1.397,95%CI=1.140~1.712);进一步将总研究人群按不同BMI分析发现,在BMI<25 kg/m2中,T2DM组中RETN rs1862513 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8% vs. 31.0%,P=0.015);进一步分析各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发现,RETN rs3745367在BMI<25 kg/m2时GG或AG基因型具有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P=0.018);LEPR rs13306519在BMI≥25 kg/m2时CC或CG基因型具有更低的HDL水平(P=0.016);ADIPOQ rs1501299在总研究人群中CC或AC基因型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44)。结论:RETN rs1862513 G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的发病风险相关;ADIPOQ rs1501299 CC或AC基因型可能与高TG水平有关,RETN rs3745367 GG或AG基因型在非肥胖人群,LEPR rs13306519 CC或CG基因型在肥胖人群中可能与低HDL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apM1)rs6773957(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验证的方法,在452例无亲缘关系的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2DM组242名,正常对照组210名)中检测apM1基因rs6773957(A/G)多态性,并分析此种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有apM1基因rs6773957(A/G)多态性存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AG和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apM1基因rs6773957(A/G)多态性可能与江苏地区汉族人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留取185例哮喘患者和207例健康人的空腹外周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瘦素浓度,提取白细胞DNA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与健康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等位基因A和G频率分布具有差异性,哮喘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6.173,P=0.013,OR=1.697,95%CI 1.115~2.585);哮喘组与健康组基因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其中GG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为GA+AA基因型的1.895倍(2=7.283,P=0.007,OR=1.895,95%CI 1.187~3.024);GG基因型血浆瘦素[(2.56±1.47)ng/m L]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2.16±1.66)ng/m L]。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和哮喘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通过高瘦素血症诱导哮喘的发病,是哮喘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l(IRS-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延边地区298人的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位点基因型,其中2型糖尿病组为89人(朝鲜族42人,汉族47人),正常对照组为209人(朝鲜族120人,汉族89人).[结果]正常对照组中汉族的IRS-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的突变率(即G/A基因型频率)高于朝鲜族(3.37%,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709);2型糖尿病组中朝鲜族的G/A基因型频率略高于汉族(4.76%,2.13%),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07,P=0.744).[结论]IRS-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可能不是延边地区朝鲜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