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2周、4 周、12周的HBVDNA,治疗前后HBeAgHBeAb.结果 治疗组 HBVDNA阴转率2,4,1周分别为33.3%,76. 7%,86.7%,对照组分别为0%,3.8%,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替比夫定有较强的抗HBVDNA活性,且起效快,显著改善肝功能,适合重型肝炎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HBV从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婴儿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预防母婴传播HBV是降低HBV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策略[2]。在孕妇妊娠30~32周使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DF)被发现对母婴传播具有较好的阻断作用[3]。此外,替比夫定(LdT)也被发现能够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4]。因此,通过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TDF或LdT在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妇女妊娠中后期的应用效果,为育龄乙型肝炎妇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HBeAg)双阳性,HBV-DNA≥1×107 copies/mL伴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孕妇390例,分为替比夫定组252例和对照组138例,比较两组肝功能的转归和HBV-DNA载量的变化,观察两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传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比夫定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下降(P<0.001),临产前、产后7个月、产后1年HBV-DNA载量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1);且不增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P>0.05),产后7个月、产后1年婴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01),替比夫定使母婴传播率下降。结论:孕妇妊娠中后期替比夫定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HBV-DNA载量,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率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2008年4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治疗组包括肝病早期4例、中期3例、晚期4例;对照组包括肝病早期5例、中期3例、晚期3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口服,每日1次,平均治疗50天。结果:治疗组存活9例(81.8%),对照组存活3例(27.2%)。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和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服用拉米夫定600mg,1次/d口服治疗,替比夫定600mg,1次/d口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替比夫定组与拉米夫定组相比,HBV-DNA基线下降值、HBV-DNA低于检测下降、治疗应答、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病毒学应答率、原发治疗失数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属于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很强的抗HBV作用,其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高、发生比较早,并且具有很好的耐药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和对孕妇、婴儿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1×106copies/ml的孕妇118例,分为替比夫定组58例,对照组60例.替比夫定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天,产后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 DNA水平;两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检测出生时、1月龄、7月龄时血清HBsAg及HBV DNA阳性率,以及7月龄时抗-HBs的水平.观察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新生儿的发育指标.结果 血清HBV DNA水平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5.63±9.5)×103 copies/ml较对照组(2.60±3.50)×107 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0.56±1.94)×106copies/ml与对照组(2.28±2.26)×107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7月龄时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 替比夫定片可以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且安全性高,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替比夫定600m g,一日一次,口服,疗程52周,比较患者治疗52周前后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情况.结果 31例(81.6%)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稳定,Child-Pugh评分下降,肝功好转或恢复正常;32例(84.2%)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7例出现HBeAg 阴转,4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减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效果,探讨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和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门诊检查HBsAg阳性孕妇测定其血清HBV-DNA含量均在106拷贝/ml以上的病例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于妊娠28周至分娩期间一直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天,对照组8例不用药物干预.观察所有孕妇孕期和分娩前HBV-DNA含量、HBV血清标志物情况.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脐血中HBV-DNA含量、HBV标志物情况.结果20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中,实验组11例未检出HBV-DNA(<5×102拷贝/ml),1例HBV-DNA降至103拷贝/ml,对照组8例检出HBV-DNA仍维持在106拷贝/ml以上,所有新生儿均发育正常,实验组12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对照组仅1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结论替比夫定可以显著降低HBV-DNA载量,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几率,对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各41例,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拉米夫定组则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谷草氨基转移酶(AST)、谷丙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第12、24、48周比较2组HBV-DNA、HBeAg的转阴率以及AST、ALT的复常率,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24、48周,HBV-DNA、HBeAg、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HBV-DNA的转阴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后第24周和第48周AST、ALT的复常率也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拉米夫定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对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选取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52例及拉米夫定组50例.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600 mg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d,两组均治疗72周.观察治疗第12、24、48及72同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血清IFN-γ及IL-4水平.结果 随治疗时间增加,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和HBeAg转阴率均有升高,且替比夫定组升高程度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IFN-γ、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第24、48、72周时,替比夫定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时期拉米夫定组,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 替比夫定可纠正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失衡,且改善作用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初治、单一使用替比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和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线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初治、单一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122例CHB患者,HBeAg阳性组97例和HBeAg阴性组25例,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天,连续治疗48周,观察患者基线水平及治疗12、24、48周时HBV-DNA阴转(<lg3拷贝/毫升)率、ALT复常(≤1.0×ULN)率、HBeAg血清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以97例HBeAg阳性组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与否分为转换组和未转换组,比较两组基线ALT水平、HBVDNA和HBeAg定量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22例CHB患者12、24和48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0.7%、78.7%、88.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为59.0%、80.3%、87.7%,97例HBeAg阳性组患者12、24和48周时HBeAg血清转阴率分别为17.5%、23.7%、32.0%,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2.7%、15.5%、30.9%.HBeAg血清学转换组基线ALT水平449.73 ±431.91U/L高于未转换组253.19±306.3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基线性别、年龄、HBVDNA和HBeAg定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48周具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的基线ALT水平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的变化。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IL-22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DNA含量变化。此外选择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22、ALT及HBV-D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通过抑制HBV复制并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BsAg致敏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临床试验。取外周静脉血25mL,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扩增出DC,并予HBsAg致敏DC。第7天收获DC静脉回输,每周1次,平均4次/例。治疗前后检测HBV标志物定量、HBV-DNA定量及肝功能,两次检测平均间隔37d。结果好转2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83%。治疗前后HBsAg为(235.37±87.26)ng/mL和(90.10±82.30)ng/mL(t=7.66,P〈0.001),平均下降62%;HBeAg为(2.74±1.74)Ncu/mL和(1.65±1.37)Ncu/mL(t=4.08,P〈0.001),平均下降48%;HBeAb为(0.23±0.45)Ncu/mL和(0.75±0.97)Ncu/m(Lt=3.22,P〈0.01);3例HBeAb由阴转阳,1例发生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HBV-DNA定量为(1.30±1.45)×108copy/mL和(0.53±1.27)×108copy/mL(t=2.20,P〈0.05),平均下降1.04log。结论抗HBV-DC静脉回输可有效抑制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降低或清除病毒抗原,促进HBeAb的产生并促进HBeAg/HBeAb的血清学转换。慢性HBV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可产生应答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方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抗HBV-DC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HBsAg致敏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临床试验。取外周静脉血25mL,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扩增出DC,并予HBsAg致敏DC。第7天收获DC静脉回输,每周1次,平均4次/例。治疗前后检测HBV标志物定量、HBV-DNA定量及肝功能,两次检测平均间隔37d。结果好转2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83%。治疗前后HBsAg为(235.37±87.26)ng/mL和(90.10±82.30)ng/mL(t=7.66,P<0.001),平均下降62%;HBeAg为(2.74±1.74)Ncu/mL和(1.65±1.37)Ncu/mL(t=4.08,P<0.001),平均下降48%;HBeAb为(0.23±0.45)Ncu/mL和(0.75±0.97)Ncu/m(Lt=3.22,P<0.01);3例HBeAb由阴转阳,1例发生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HBV-DNA定量为(1.30±1.45)×108copy/mL和(0.53±1.27)×108copy/mL(t=2.20,P<0.05),平均下降1.04log。结论抗HBV-DC静脉回输可有效抑制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降低或清除病毒抗原,促进HBeAb的产生并促进HBeAg/HBeAb的血清学转换。慢性HBV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可产生应答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方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与HBV混合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17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TTV-DNA,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175例HBV患者中TTV-DNA阳性30例(17.1%),其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TTV-DNA检出率分别为3/21(14.3%)、13/76(17.1%)、8/50(16.0%)、6/28(21.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TT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相似。HBV和TTV混合感染组中HBeAg和抗-HBcIgM阳性率低于单纯HBV感染组(P〈0.01和P〈0.05),而血清抗-HBe阳性率则高于单纯HBV感染组(P〈0.01)。结论:TTV的混合感染似乎并不影响HBV所致的肝脏病变程度,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肝纤维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替比夫定和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肝功、肝纤维化指标、B超指标及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HA、Ⅳ-C)均有所改善(P〈0.05);脾脏厚度明显缩小(P〈0.05),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较对照组缩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46%,E抗原转换率为38%,对照组分别为41%、36%,治疗组上述指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和抗纤维化,明显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5例,对照组79例,分别应用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HBeAg阳性分别为87.50%和71.15%;HBV DNA下降值HBeAg阳性为-5.3和-4.2log10 copies/ml,阴性为-6.6和-5.5log 10copies/ml;HBeAg转阴率分别为28.57%和23.08%;HBeAg血清转换率为23.21%和15.38%;耐药率HBeAg阳性为3.57%和11.53%,阴性为3.45%和14.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比夫定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与拉米夫定比较,其抑制病毒能力强,病毒耐药发生率低,HBeAg血清转换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庞念德  陈安海 《河北医学》2014,(12):1964-196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对60例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法( Envision )检测胃粘膜组织中三者抗原,同时联合快速尿素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两组,每组30例,肝硬化组再分为食管静脉曲张组和无食管静脉曲张组,每组15例。同时选择30例无肝病的胃炎患者为对照组。结果:29例经胃镜检测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且其中20例患者胃粘膜组织有异常病变,病变主要以中、重度为主,占患者总数的68.97%。31例患者的胃部粘膜组织中组织异常,其炎性病变以轻、中度为主,占70.9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组织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均为阳性的胃粘膜病变的程度较重。胃粘膜有炎症表达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为77.78%和79.31%,无肝病的胃炎组的感染率为56.70%,各组间无显著性的差别,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是感染者胃粘膜病变的主要诱因之一,且与胃粘膜病变程度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病变程度之间无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