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建立槟榔多酚提取物中总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槟榔多酚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槟榔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儿茶素类物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在9.8~58.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4%,RSD为1.4%;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儿茶酸3种主要成分完全分离,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7%~101.67%,RSD为1.2%~2.5%。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可用于槟榔多酚提取物的定量分析,为槟榔多酚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珠子草总多酚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珠子草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珠子草中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普鲁士蓝法使酚类物质配位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0.5274~1.5821μg/ml范围内,没食子酸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9.26%,相对标准偏差(RSD)1.46%。结论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及准确度高,重现性及稳定性好,可用于珠子草药材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茶色素胶囊中总多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色素用氯仿除去样品中咖啡因子的干扰,再用酸性乙醇提取有效成分,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色素胶囊中总多酚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为0.58%,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苍耳子系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为中医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用治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痰痒,湿痹拘挛等。通过查阅资料,有关微波法提取苍耳子多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苍耳子多酚微波提取实验条件的优化,考察了提取溶剂用量、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大小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榛子叶多酚对小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在4月龄小鼠背部皮肤涂抹榛子叶提取液共42天。取背部皮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结论:榛子叶多酚可提高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具有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钱柳和养心草两种中药的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两种闽产中药多酚提取物,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两种提取物总多酚含量达10%以上,并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 这两种中药多酚提取物可作为α-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树莓总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树莓总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树莓总多酚的工艺条件,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树莓总多酚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微波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 min、液料比20 mL·g(-1),在此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的质量分数达到0.408%。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树莓总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技术适于提取树莓中的总多酚,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高效简便,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饿蚂蝗中多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优化后的Folin.Ciocateau比色法(考察了测定波长、碳酸钠溶液体积、Folin.Ciocateau显色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测定饿蚂蝗不同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结果:没食予酸的质量浓度在0.001O~0.0061m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RSD=0.59%(n=6)。饿蚂蝗75%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的质量分数最高,为9.83%;其次为40%乙醇提取物,多酚质量分数为8.55%;80%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的质量分数最低,为0.32%。结论:采用优化后的Folin—Ciocateau比色法测定饿蚂蝗中多酚的含量,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南山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山茶花醇提物中总皂苷、总多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南山茶花醇提物中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0.20%、6.27%、14.38%.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泽泻提取物三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泻提取物中三萜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5%香草醛(用冰醋酸配制)-高氯酸显色,在55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泽泻提取物总三萜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泽泻提取物中12个三萜类成分,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5%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8 nm。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以23-乙酰泽泻醇B计,质量浓度在5.9~15.6μg·m 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9.05%,RSD为2.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个泽泻三萜类成分含量,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回收率均在95.89%~99.33%范围内,RSD为2.0%~3.4%。泽泻提取物中12个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泽泻醇A 5.71%~5.95%、泽泻醇B 3.47%~3.99%、泽泻醇C 2.53%~2.97%、泽泻醇G 3.07%~3.93%、泽泻醇L 3.65%~3.99%、23-乙酰泽泻醇A 2.39%~3.02%、23-乙酰泽泻醇B 10.56%~11.32%、23-乙酰泽泻醇C 9.44%~9.86%、16-羰基-23-乙酰泽泻醇A 0.63%~3.14%、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 1.08%~1.21%、11-去氧泽泻醇B 2.29%~2.85%、24-乙酰泽泻醇A 4.04%~5.02%。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文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检测泽泻提取物中总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泽泻提取物中12个泽泻三萜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金莲花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耿叙武 《黑龙江医药》2002,15(6):423-424
目的建立金莲花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莲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片中的荭草甙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荭草甙含量在0.005~0.0465m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97%(n=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金莲花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处理黄连最佳乙醇浓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明向  高虹  吴梅梅 《中国药师》2002,5(3):139-140
目的:研究处理黄连最佳乙醇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乙醇处理黄连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相应样品总碱含量,用固体琼脂稀释法研究相应样品抗菌作用。结果:70%乙醇处理黄连后,总碱含量最高,抗菌作用最强。结论:70%乙醇为处理黄连最佳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3.
陈继建  潘锡强 《中国药房》2001,12(12):750-751
目的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丁司特原料及片剂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318nm波长处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丁司特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ml(r=1.0000,n=5) ,平均回收率为101 8 % ,RSD为2 1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丁司特的线性范围为4~12μg/ml(r=1.0000,n=5) ,平均回收率为101 6 % ,RSD为2 1 %。结论 :两种方法均准确、简单、快速 ,均适用于测定异丁司特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洛雌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3nm波长处测定洛美沙星的含量。结果:盐酸洛美沙星检测浓度在2.5~1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74%。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龙远秀  苏德芬 《中国药房》2001,12(7):404-405
目的 :研制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为2~10μg/ml,回收方程为A=1.83×10—3+0.07415C ,r=0.9991(n=5) ;该方法测得平均回收率±标准差为 (98.74±0.51) %。结论:该滴耳液抗菌作用强 ,质量稳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复方小叶枇杷片水煎液中总黄酮和黄芩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复方小叶枇杷片水煎液中总黄酮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 ,采用ZORBAXSB -C18 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27∶75) ,流速为0 7ml/min ,检测波长为280nm ,柱温为室温 ,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UV法测定总黄酮在8 09~48 53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 33 %、99 79 %、99 85 % ,标准差分别为1 53 %、1 27 %、1 76 % (n=5)。RP -HPLC法测定黄芩苷在3 84~57 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93 %、99 07 %、100 90 % ,标准差分别为1 50 %、2 22 %、1 09 % (n=5)。结论 :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重现性好 ,能满足制剂中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总黄酮测定中反应时间和测定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 ,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7.
更昔洛韦乳膏中更昔洛韦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更昔洛韦乳膏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更昔洛韦在2-32 mg.L^-1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675C+0.0035,r=0.9 99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9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更昔洛韦乳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茶碱血药浓度测定,此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线性良好(r=0.9999,回收率较高,变异性小(RSD<5%)。用于临床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简便准确,并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春发 《中国药师》2005,8(7):569-570
目的:研制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方法:以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临床总有效率92%.结论:该膜剂处方工艺可行,质量稳定,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6种广西产绞股蓝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绞股蓝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考察其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广西产绞股蓝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芦丁检测浓度在0.0092~0.0553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2.2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所测样品中以广西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