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8例HFMD并发AFP患儿的临床特点,在起病1~3周内进行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并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随访3~12个月。结果 8例手足口病并发AFP病例中,3例四肢瘫痪,2例单侧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下肢瘫痪。7例神经电生理结果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4例MRI显示颈2~7或胸12~腰1脊髓前角区长T1长T2信号。其中有1例四肢瘫痪MRI示延髓长T1长T2信号,胸3~7中央管扩张。单侧下肢瘫痪者功能恢复较快,上肢及四肢瘫痪患儿恢复相对缓慢。1例四肢瘫患儿随访至6个月时出现后遗症,随访至12个月时其患肢功能障碍仍存在。8例手足口病合并AFP中,EV71阳性5例。其中1例双下肢瘫痪患儿粪便EV71排毒时间长达70 d。结论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其神经电生理、MRI显示病变越重,相应患肢功能障碍越明显,恢复时间亦相对漫长,预后较差。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EV71感染后粪便排毒周期长,需强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EV71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急性期MR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其伴CNS并发症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头颅和/或脊髓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11例临床诊断脑膜炎者MRI均阴性;10例临床诊断为脑炎者仅1例MRI阳性,主要表现为右顶叶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伴轻度强化。41例脑干脑炎有30例MRI阳性,主要为脑桥延髓交界处长T1长T2信号;11例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平扫阴性。17例脊髓炎者11例MRI阳性,9例为脊髓中央灰质长T1长T2信号、未见明显强化,(颈、胸和腰分别为4、3、2例),另2例表现为颈髓横贯性脊髓炎,均同时合并脑干。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CNS并发症MRI检查阳性主要是脑干脑炎,表现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增强MRI可发现平扫为阴性病灶,脑干脑炎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合并颈髓横贯性脊髓炎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08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0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进行2年随访,观察AFP后遗症的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探讨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 对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23±18)个月,年龄中位数16个月]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在急性期进行神经专科查体、脑脊液检查、颅脑和脊髓MRI检查,并在2年内随访比较患儿瘫痪肢体的康复情况、颅脑和脊髓MRI变化,对患儿采取的康复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1例痊愈,9例遗留不同程度的AFP后遗症.在急性期,年龄在半岁以内、呈单侧下肢损害、肌力在Ⅲ级或以上、脊髓胸腰段病变长度在1~2个脊髓节段以内的患儿基本痊愈.AFP后遗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踝关节主动、协同背屈功能障碍,足下垂,髋关节内收受限;部分患者出现肌萎缩(以股四头肌萎缩为主),个别出现胫前及胫后肌群萎缩,严重者出现膝关节反张.急性期颅脑MRI提示中脑、脑桥或延髓背侧长T1长T2信号区,2年随访时上述区域病变基本消失,仅T2W遗留小范围轻度异常信号.2年随访,脊髓MRI表现为颈2~7和(或)胸12~腰1的脊髓前角病变区面积变小,T2WI异常信号较前明显减弱.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半数可以康复,但部分患儿遗留不同程度AFP后遗症,其中急性期出现双侧下肢、上肢、四肢瘫痪的病例后遗症状重,可伴有肌萎缩、关节变形.急性期MRI对评估病情意义大,脊髓胸腰段病变在3个或3个以上者预后不良.在神经内科、康复科专家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AFP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病例观察和文献复习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方法:报告2008-2010年中国海南EV71感染流行期间9例伴有AFP的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MRI表现,并做文献复习,分析其可能机制.结果:9例患儿中,单侧肢体无力4例(其中单下肢3例,单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低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EV71感染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低场0.2 TMRI表现。结果:13例病灶局限在脑桥和延髓交界部,2例病灶以脑桥和延髓交界为主向两侧延伸,2例病灶位于脑桥偏背侧,1例位于中脑。8例病变均呈略长T1、长T2班片状信号,边界欠清,FLAIR成像表现为高信号。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于低场0.2 TMRI表现主要位于脑桥和延髓交界区斑片状信号,MRI能清晰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变特点,是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凤燕  朱明  范伟雄  林优  李文  于昭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96-97,F0003
目的分析胃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干脑炎的磁共振表现特征,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011年7月~2012年8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患儿头颅MRI资料。结果病变累及延髓26例,桥脑被盖部23例,中脑9例,小脑齿状核2例,颈段脊髓7例。结论MRI是评价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有效方法,损害部位常位于脑桥被盖部及延髓,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相关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EV71及CA16相关HFM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型HFMD患儿中,EV71感染患儿平均月龄偏大,体温高,呕吐及臀部出疹率高(P<0.05);CA16感染患儿男性偏多,发热天数长,心率快,AST、CRP显著升高(P<0.05)。重症HFMD患儿中,EV71所致病例多于CA16所致者(P<0.05),且嗜睡、肌震颤、易惊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高,易并发脑膜脑炎、脑干脑炎(P<0.05),实验室指标WBC、血糖(GLU)水平升高(P<0.05);CA16感染患儿男性较多,流涎、腹泻、口腔溃疡发生率高(P<0.05),实验室指标AST、CK、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EV71及CA16相关HFMD临床特征有所不同,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指标WBC、GLU、AST及CRP等,有助于区分EV71或CA16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106例中合并AFP 1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情况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24个月,平均年龄11个月。肢体瘫痪出现在发病后2~4d,肢体瘫痪后1~2d内进展至高峰。16例均表现为AFP。单侧上肢瘫痪8例,单侧下肢瘫痪5例,双侧下肢瘫痪3例。肌力为0~Ⅱ级。随访瘫痪肢体功能在1周左右由远端肌群开始恢复,经肢体功能康复3个月后肌力升至Ⅲ~Ⅴ级。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AFP婴儿多见,均为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AFP。瘫痪发生在病程初期,1~2d内进展至高峰,单侧肢体受累多见,患肢功能约1周后开始恢复。行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与非EV71感染所致的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选择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共12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EV71感染组和非EV71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26例患儿均出现皮疹及精神萎靡,其次以发热(92.06%)常见,部分患儿存在易惊、肢体抖动、恶心呕吐、嗜睡、呼吸节律不齐、抽搐、肌无力、颅神经麻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合并肺炎及死亡情况、发病至入院天数、发病至神经系统受累天数、发热天数、发热最高体温以及入院时心率、呼吸频次、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组的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IL)-2、IL-6及IFN-γ水平均高于非EV71感染组(P<0.05).结论 在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中,EV71阳性率较高,EV71感染者比非EV71感染者更容易出现组织细胞损坏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肢体迟缓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肢体迟缓性瘫痪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5例诊断为手足口病合并肢体迟缓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特征.结果 (1)神经电生理检查:25例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脑脊液检查:25例脑脊液改变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19例.(2)MRI检查:23例异常显示颈或胸脊髓长T2信号病变,提示存在炎性改变或炎症后软化灶.(3)病原学检测:血EV71阳性12例,其中同时COX阳性3例;大便EV71阳性8例,COX阳性7例,阴性3例.(4)治疗:25例患儿均用甘露醇、速尿,控制颅内高压,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对症治疗抗病毒、降温、止惊及营养神经等.(5)预后:25例患儿均好转出院,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转康复科治疗,正常者16例,其余均好转.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瘫痪者,多数在病程早期出现,病情重,进展快,但经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特别是肌力的恢复较其他病毒性脑炎所致快,预后较好,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急性迟缓性麻痹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脊髓炎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45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或脊髓炎的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其中18例同时进行脊髓MRI检查,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并分析脑部及脊髓MRI表现,重点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458例头颅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合并脑干脑炎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并根据MRI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脑干脑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中国海南EV71感染流行期间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病原学检查、颅脑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检查,行心肌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鼠神经生长因子、弥可保等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预后。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迟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22/28);麻痹前期均有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81.5%(20/28)的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81.5%(20/28)的患儿脑脊液压力或常规异常。咽拭子EVPCR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有9例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患儿瘫痪肢体1周后开始恢复,75.0%(21/28)患儿急性期(2周)后肌力基本恢复。随访2个月89.3%(25/28)患儿肌力基本恢复。结论手足口病易合并中枢系统病变,EV71是引起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主要肠道病毒,其对脊髓前角细胞具有一定嗜组织性。经积极治疗后患儿肌力恢复迅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与硬膜外其他病变进行鉴别。结果:6例T1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一致强化。5例位于胸段椎管内,1例位于颈胸段,均沿脊髓长轴生长。2例位于脊髓背侧,呈钳状包绕脊髓,4例位于脊髓侧后方,沿相邻椎间孔向外生长,并使椎间孔扩大。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是罕见的良性病变,并有其特征性表现。MRI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但最终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15.
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MRI的表现,提高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位于胸段椎管内硬膜外,硬膜受压但完整,其中上胸段2例,中胸段2例,下胸段1例.术前定位准确5例(准确率100%),定性准确4例(准确率80.0%).肿瘤的MR信号由脂肪和血管两部分构成,肿瘤在T1WI呈高或中低信号(与血管含量有关),T2WI为高信号,未见血管流空影,脂肪抑制后呈低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血管脂肪瘤的大小、形态、内部情况及与邻近硬膜囊的关系,对于病变有良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occult intracranial malform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Y Gao 《中华医学杂志》1989,69(7):375-7, 28
11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occult intracrani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studi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 chief MRI findings were: On T1-weighted imaging, there was a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hyperintensity or isointensity signal at the centre of the lesion with a surrounding rim of hypointensity signal; On T2-weighted imaging, there was a hyperintensity signal at the centre and hypointensity signal at the peripheral reg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hemorrhagic tumor and occult vascular malformation lies in that the latter has no edema and is often single. comparing with CT, the size of occult vascular malformation on MRI was equal to that on CT.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T及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4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1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边界不清,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伴中心低信号,动态CT及MRI检查病灶多表现为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周围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和结石;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CT早期强化17.6%(3/17),延迟强化82.3%(14/17),MRI检查14例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远端胆管迂曲扩张。MRI增强通常表现为早期轻度或中度不全边缘强化,晚期进行性同心性强化,在延迟期中心区通常为不完全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多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