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52例CID的外科治疗情况,比较肝切除组和无肝切除组术后结石残余率、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本组中23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29例行无肝部分切除的各种术式.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肝切除组术后残留结石3例,残石率13.0%;症状复发2例,复发率8.7%;无再手术者;手术优良率91.3%.无肝切除组术后残留结石15例,残石率51.7%;症状复发12例,复发率41.4%;6例再次行肝切除治愈;手术优良率69.0%.肝切除组的术后结石残余率明显低于无肝切除组,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无肝切除组;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CID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精准肝切除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并与前期来我院行传统肝切除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40)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ST、ALT、TBIL)水平均降至正常,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均已清除,术后随访,对照组有2例复发,观察组有1例复发.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安全、可靠,创伤小,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更早,有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与规则性肝切除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少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2.5%,对照组为5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42.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可以比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取得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缪连彬 《北方药学》2010,7(6):58-59
目的:观察术前抗菌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我院手术治疗阑尾炎切除患者68例,根据抗生素应用时期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给予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感染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82%;而对照组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65%.两组切口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降低阑尾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对照组选择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来说,选择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归为A组(n=63),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归为B组(n=5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P <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35%)明显低于B组(26.32%)(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较,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金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99-3100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78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发生并发症与否,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临床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和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手术时间是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制负压引流器在经腹阑尾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因急慢性阑尾炎行经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手术阑尾切除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放置自制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对照组患者常规缝合,术后2组患者均常规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切口感染,对照组术后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3.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器对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9.
邓镜龙  罗森  葛鲜艳 《河北医药》2012,34(10):1466-1467
目的 探讨经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84例,根据术中是否行肝切除术治疗分为肝切除术组(110例)与非肝切除术组(74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采用门诊复查或者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失访4例,其中肝切除组3例,非肝切除组1例,随访率达97.83%(180/184).肝切除组的术后优良率为93.46%,明显高于非肝切除组的67.57%(P<0.05).随访的180例患者肝切除术后行造影或常规胆道镜检查显示术后有残余结石29例,结石残留率为15.76%;其中肝切除组8例(7.48%),非肝切除组21例(28.77%),肝切除组的术后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非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为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对照组作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相关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132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49%,对照组甲级愈合125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3例,切口感染率为6.72%,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术式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尤其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更为显著降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脑梗死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10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2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2α、IL-6、IL-8、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AST、ALT、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可改善脑梗死合并全身炎性反应且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延长每日血液滤过(EDHF)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SIRS合并AKI的患者40例,根据有无感染分为SIRS组和脓毒血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ED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患者死亡率、肾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3 d后,与脓毒血症组比较SIRS组CD8+值降低(P〈0.01),但CD4+/CD8+比值高(P〈0.05)。结论 SIRS合并AKI的患者经EDHF治疗存活率高于脓毒血症合并AKI者,前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对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州市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肝恶性肿瘤患者25例,所有患者都以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精准肝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64.5±36.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9±36.7) ml;共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其中肝衰竭和腹腔渗血患者1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脓肿2例、切口感染1例,所有并发症患者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是精准肝切除的基础和前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令人满意,具有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0月52例乳腺癌肝转移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12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22例)和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18例),分析3组的疗效及预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52例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全组治疗有效27例(51.9%),手术组有效4例(33.3%),单纯全身化疗组有效11例(50.0%),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有效12例(66.6%).1、2、3年生存率手术治疗组分别为25.0%(3例)、8.3%(11例)、0,单纯全身化疗组分别为31.8%(7例)、13.6%(3例)、9.1%(2例),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分别为44.4%(8例)、33.3%(6例)、11.1%(2例),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生存率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和单纯全身化疗组(P<0.05).结论 采用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hepatectomy and chemotherapy an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plus chemotherapy on breast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liver metastases. Methods Clinical features of 52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es from 1996 to 2008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ifty-two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urgery group (group Ⅰ) , systemic chemotherapy group (group Ⅱ) an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group Ⅲ). The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responsive rate was 51.9% for among all patients. TACE plus chemotherapy produc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artial response rate 66. 6% in comparison with 50. 0% (11 cases)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 33.3% ( 4 cases ) of hepatectomy ( P < 0. 05 ).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6 months ( 2-50 months)and 1-year, 2-year, 3-year survival rate in three groups was 25.0% , 8. 3% , 0( group I ) , 31. 8% , 13.6%, 8.9%(group Ⅱ)and 44.4%, 33.3%, ll.l%(group Ⅲ),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time of group Ⅲ was the longest (P <0.05).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plus TACE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liver metastases after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5.
袁继福  刘丽娟 《安徽医药》2017,21(4):679-68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免疫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手段是影响有效率的因素;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介素-12(IL-12)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明显;两组病人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IRS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大健 《淮海医药》2009,27(5):406-407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SIRS发生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SIRS组再根据诊断标准项目符合数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病死率。结果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SIRS的发生率高达84.6%,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SIRS发生率越高(P〈0.05);SIRS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且病死率随着SIRS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常诱发SIRS,SIRD的发生与预后有关,应结合是否发生SIRS来综合判断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SIR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常见诱因,探讨SIRS与ACLF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3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SIRS分为SIRS组(282例)和非SIRS组(211例),分析SIRS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转归;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不同诱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ACLF患者SIRS发生率57.20%。引起SIRS最常见诱因为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且与预后明显相关(OR分别为4.355和3.557,P<0.05)。SIRS严重者,病死率高(P<0.05)。结论感染与消化道出血是ACLF发生SIRS的最常见诱因,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SMI)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重症多发性创伤伤员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7),并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CVVH治疗。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Iβ(IL—I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临床指标的变化;健康组检测结果为正常对照。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I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CVVH可通过下调炎症介质,调控机体炎性反应,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所致的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19.
熊邦文  侯琨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2-13,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486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肝癌肝切除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74例,其发生率为15.23%.依据术后是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分为衰竭组和无衰竭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和术中出血量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术前和术后24 h肝功能衰竭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无衰竭组,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衰竭组术后24 h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围术期的积极保肝治疗,术中尽可能减少出血,对肝切除术后降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可采用相关炎性因子进行肝功能衰竭评估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滤过(CVVH)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诊断为SIRS的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为两组,观察组(n=25)患者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以及血乳酸、细胞因子等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1)。结论在SIRS出现早期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能更好地阻断SIRS的发展,降低死亡率,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