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吗啡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大鼠海马组织CREB,pCREB蛋白表达及CREB/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PNS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躯体依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纳络酮建立催促戒断模型,大鼠在给予吗啡的同时,采用4种不同剂量PNS进行灌胃. 采用Western blot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分别观察PNS对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海马组织总CREB,pCREB蛋白表达及CREB/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结果:①不同剂量PNS组、吗啡成瘾(MOR)组及纳络酮催促戒断(NAL)组大鼠海马组织总CREB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MOR组pCREB蛋白表达及CREB/DNA结合活性数值略高于对照组(P>0.05),NAL组pCREB蛋白表达及CREB/DNA结合活性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OR组(P<0.01);③PNS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纳络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pCREB蛋白表达增高和CREB/DNA结合活性的增强. 结论:PNS可以剂量依赖的抑制吗啡成瘾及纳络酮催促戒断诱导的大鼠海马组织CREB磷酸化和CREB/DNA结合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结构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与耐受组等量的生理盐水;②耐受组:背部皮下一日三次逐日递增的注射盐酸吗啡,连续6天后,停止注射,处死全部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海马结构内的M1受体、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c-fos蛋白表达。结果①在光镜下,HE染色显示吗啡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海马结构形态学有异常改变。②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组织化学染色发现M1受体表达减少,而c-fos和p-CREB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海马结构可能参与了吗啡耐受,这可能与海马结构的M1受体表达减少有关,也与转录因子c-fos和p-CREB激活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结构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与耐受组等量的生理盐水;②耐受组:背部皮下一日三次逐日递增的注射盐酸吗啡,连续6天后,停止注射,处死全部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海马结构内的M1受体、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c-fos蛋白表达.结果 ①在光镜下,HE染色显示吗啡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海马结构形态学有异常改变.②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组织化学染色发现M1受体表达减少,而c-fos和p-CREB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海马结构可能参与了吗啡耐受,这可能与海马结构的M1受体表达减少有关,也与转录因子c-fos和p-CREB激活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给大鼠每日2次腹腔注射吗啡,逐日递增吗啡用量,制作急性吗啡成瘾模型.用立体定向技术电极毁损伏核,对比毁损前后吗啡成瘾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脑内不同结构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毁损前后递质含量的变化.综合分析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吗啡成瘾模型制模成功率较高,大鼠成瘾前后以及毁损术后行为学变化明显,毁损伏核后可缓解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毁损伏核后大鼠相关脑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5-羟色胺含量升高,真毁损组较假毁损组的变化明显(P<0.01).结论吗啡成瘾大鼠立体定向毁损伏核后相关脑区单胺递质含量的变化与毁损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去甲肾上腺素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按剂量逐日递增原则,1日3次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连续注5天,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用微量注射的方法侧脑室注入NE及酚妥拉明,观察其对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 侧脑室注射NE可明显地减轻吗啡成瘾大鼠的大部分戒断症状,酚妥拉明可阻断NE的抑制作用。结论 酚妥拉明可阻断NE对吗啡戒断反应的抑制作用,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α受体参与调制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吗啡成瘾时脑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Fas、Caspase-3和Bcl-2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48只体质量为190~210 g的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依据药物递增原则,依赖组和戒断组大鼠腹腔内给予吗啡13d,建立吗啡成瘾模型.戒断组大鼠在成瘾后腹腔内注射纳洛酮5 mg/kg,诱导戒断30 min.对照组大鼠在相同的治疗时间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Fas、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大鼠海马区Fas和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1),而Bcl-2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长期应用吗啡可通过Fas、Caspase-3表达的增加和Bcl-2表达的降低诱发脑细胞异常凋亡,这可能是阿片类药物引起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梁秦川  高国栋 《医学争鸣》2005,26(2):122-124
目的:研究定向毁损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 NAc)与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VTA)对药物诱导 戒断大鼠吗啡觅药行为的影响,分析NAc和VTA在大鼠成瘾 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通过吗啡强化形成条件性 位置偏爱后,使用直流电分别毁损NAc与VTA.15d后给予 sc吗啡诱导大鼠恢复位置偏爱行为,测量并比较毁损组与对 照组的位置偏爱得分.结果:NAc毁损组和与VTA毁损组大 鼠在注射吗啡诱导下未恢复对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NAc 毁损组(471±52)s,NAc对照组(673±53)s;VTA毁损组 (482±49)s,VTA对照组(700±46)s].结论:毁损NAc和 VTA能阻断注射吗啡诱导戒断大鼠恢复觅药行为.在成瘾药 物诱导戒断动物觅药行为中,NAc和VTA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吗啡成瘾时脑细胞凋亡数目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吗啡成瘾大鼠脑细胞凋亡数目的变化.方法 将24只体重为190~210 g的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依据药物递增原则,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吗啡13d,建立吗啡成瘾模型.吗啡戒断组大鼠在成瘾后予腹腔内注射纳洛酮5 mg/kg,诱导戒断30 min.对照组大鼠在相同的治疗时间予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应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吗啡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吗啡戒断组(P<0.01),表明吗啡成瘾模型建立成功.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的大鼠海马区脑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吗啡依赖组与吗啡戒断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的大鼠海马区脑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吗啡依赖组与吗啡戒断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吗啡可诱发大鼠脑细胞异常凋亡,这可能是阿片类药物引起脑内神经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吗啡对海马结构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为吗啡慢性中毒、成瘾和戒断症状的发生与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实验组每只小鼠每日皮下注射吗啡0.1 ml(1 mg).注射30 d后,将两组小鼠断头处死,开颅取出脑组织并制片.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SP法处理,光镜观察与照相,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最后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对照组,内嗅区、下托、齿状回的分子层和多形层及海马的始层和辐射层均显黄色,有SYN阳性表达,海马的腔隙分子层显淡黄色,有SYN弱阳性表达,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胞膜显黄色,呈SYN阳性表达,海马结构的平均灰度值为132.84±8.67;下托和内嗅区内有阳性表达神经元,其均值为(7.80±1.03)/mm2 .在实验组,下托和齿状回多形层显黄色,有SYN阳性表达,内嗅区及海马多形层、辐射层和腔隙分子层显深黄色,有SYN强阳性表达,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细胞膜显深黄色,呈SYN强阳性表达,海马结构的平均灰度值为116.27±5.70;下托和内嗅区内有强阳性表达神经元,其均值为(11.90±1.45)/mm2 .实验组的SYN阳性神经元比对照组多,SYN的表达比对照组强(P<0.01).海马结构呈毛玻璃状,细胞染色浅,其中可见较多固缩的细胞核与空泡.结论:吗啡能促进海马结构内神经元的SYN表达和凋亡,影响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任波  王新华  吴红  石学银 《医学争鸣》2005,26(11):986-988
目的:观察吗啡成瘾大鼠脑区内阿片μ受体的定位分布,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大鼠成瘾模型,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纳洛酮促瘾后观察戒断症状,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成瘾后阿片μ受体的分布定位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经地塞米松干预后,由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组;吗啡成瘾后的阿片μ受体在各脑区的表达下调,尤以蓝斑、伏隔核、下丘脑、腹侧被盖区、海马等脑区明显.结论:吗啡成瘾后阿片μ受体在奖赏中枢和海马的表达下降.地塞米松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脑区阿片μ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使用东莨菪碱脱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scopolamine,Spm)和氯丙嗪(chloprmazine,Clo)对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不同剂量单多次皮下注射(sc)东莨菪碱及合并使用氯丙嗪处理动物后,腹腔注射(ip)纳洛酮5mg/kg诱发戒断反应,观察戒断症状。结果:单次sc东莨菪碱1.0mg/kg及多次sc东莨菪碱0.5mg/kg可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身体戒断反应,合并注射氯丙嗪20.0mg/kg时的效果更好.结论:东莨菪碱通过Ach受体可以抑制吗啡戒断反应,氯丙嗪则可能通过作用于蓝斑墙 枢部位α2受体与东莨菪碱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方法 (1)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MOR组),纳洛酮促戒断组(NAL组),PHC治疗组(PHCl,2,3组),对照组(NS组),每组8只.剂量递增法连续5 d皮下注射吗啡(10~50mg/kg,每日2次)及纳洛酮催促戒断(5 mg/kg),建立吗啡躯体依赖大鼠模型.实验第6天上午,纳络酮催促戒断前30min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HC(0.5,1.0,1.5 mg/kg).观察各组大鼠在20 min内的体质量丧失情况及戒断症状.(2)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诱导组(MOR组),PHC治疗组(PHC1,2,3组),对照组(NS组),每组8只.连续7d交替皮下注射吗啡(10mg/kg,每天1次)或生理盐水,诱导大鼠的吗啡位置偏爱效应.实验第8天停用吗啡,NS组与MOR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PHC治疗组则分别腹腔注射PHC 0.5,1.0,1.5 mg/kg.各组大鼠行CPP测试.结果 (1)PHC治疗组能明显缓解吗啡依赖大鼠的催促戒断症状,其体质量丧失[(8.53±1.20)g、(7.36±1.06)g、(5.40±1.79)g,(12.63±2.22)g,F=83.16,P<0.01]和戒断症状评分[(25.36±3.11)分、(21.38±3.50)分、(17.06±1.78)分,(31.69±2.76)分,F=256.56,P<0.01)]明显低于NAL组,且呈剂量依赖性.(2)PHC治疗组的灰区停留时间与MOR组比较显著缩短[(529±83)s、(460±107)s、(418±97)s,(643±111)s,F=13.22,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HC急性治疗能剂量依赖的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吗啡戒断大鼠皮质、纹状体神经细胞内[Ca^2+]的影响,深入探讨PNS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躯体依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纳洛酮建立催促戒断模型,大鼠在给予吗啡的同时用3种不同剂量PNS进行灌胃,记数大鼠的体重变化和跳跃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NS对吗啡戒断大鼠皮质、纹状体1神经细胞内[Ca^2+]的影响。[结果](1)PNS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戒断大鼠体重减轻和跳跃的发生。(2)慢性吗啡作用可以使皮质、纹状体神经细胞内[Ca^2+]升高;纳洛酮催促戒断可迅速逆转皮质、纹状体神经细胞[Ca^2+]异常增高;3种不同剂量PNS可以使戒断大鼠脑内[Ca^2+]缓慢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NS对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中枢[Ca^2+]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elatonin ,MT)对吗啡戒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细胞数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皮下注射定量吗啡 ,在注射吗啡的同时每天 2次 (早晚 8:0 0 )用不同剂量的MT(2 .5、5、10mg·kg 1)给小鼠灌胃 ,腹腔注射纳络酮 (5mg·kg-1)催瘾 ,观察其戒断症状 ,电迷宫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情况 ;行为学检测结束后 ,处死动物 ,取出全脑 ,固定切片 ,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褪黑素低、中、高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与吗啡戒断组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0 1) ,在该实验剂量范围内有较好的量效关系 ;3组海马CA1区的细胞数与吗啡戒断组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0 1)。结论 MT对吗啡戒断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褪黑素保护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中的影响。方法将将大鼠分成4组,组胺H3受体拮抗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吗啡剂量递增法、自然戒断和药物点燃等方法复制以上各组大鼠模型,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法判断复制模型成功与否。结果组胺H3受体拮抗剂低剂量组在注射拮抗剂(5mg/kg)后经吗啡点燃,表现出明显偏爱于白箱(P〈0.01,与黑箱比较);组胺H3受体拮抗剂中剂量组在注射拮抗剂(10mg/kg)后经吗啡点燃,表现出明显偏爱于白箱(P〈0.01,与黑箱比较);组胺H3受体拮抗剂高剂量组在注射拮抗剂(20mg/kg)后经吗啡点燃后,无明显偏爱表现(P〉0.05,与黑箱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注射生理盐水后经吗啡点燃后,表现出明显偏爱于白箱(P〈0.01与黑箱比较)。结论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吗啡成瘾大鼠复吸中无明显作用。高剂量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吗啡成瘾大鼠复吸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Opiate addiction remains intractable in a large percentage of patients,and relapse is the biggest hurdle to recovery.Many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central role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NAc...  相似文献   

17.
吗啡依赖及戒断后雄性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及戒断后大鼠前列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皮下注射吗啡 ,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 ,戒断后制成戒断模型 ,实验后将前列腺组织作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萎缩 ,且短期戒断后这些改变仍然存在。结论 吗啡依赖可引起雄性大鼠前列腺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吗啡戒断小鼠血液中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和睾酮(T)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定量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动物模型 ,实验分为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吗啡戒断后MT灌胃组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FSH、LH及T的含量 ,观察吗啡戒断小鼠用褪黑素灌胃后其血液中FSH、LH、T的变化。结果 吗啡成瘾组FSH、LH及T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吗啡戒断组FSH、LH及T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吗啡戒断后给MT组FSH、LH值低于戒断组和对照组 (P <0 .0 1) ,而T值低于戒断组 (P <0 .0 1)接近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MT可抑制吗啡戒断小鼠FSH、LH及T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李永红  陈敏  杨波  杨天华 《西部医学》2010,22(9):1594-1595
目的探讨癫痫对吗啡成瘾小鼠位置偏好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小鼠模型后再行吗啡成瘾造模,通过对比观察其在成瘾、戒断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变化。结果癫痫小鼠与正常小鼠成瘾程度在造模期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吗啡戒断时癫痫小鼠成瘾戒断症状严重,而正常小鼠成瘾现象逐渐消退,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能够影响对小鼠吗啡成瘾后的戒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